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如何变革传统观念和教育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本文指出法治理念中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秩序和效率等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实践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法治理念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康艳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0级硕士研究生;迟超智,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教育研发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0-223-02
一、法治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治理念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被提出,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作为一种宏观的社会调控方式,法治与人治相对,法治选择法律作为治理国家事务的主要手段,并将法律作为最高的权威,至高无上。法治不仅指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还包含了一切依法办事、法律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威性。
法治理念即指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所内涵的精神要素,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和合法性的完美结合” 。先进的法治理念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思想基础,本质上看是一种制度性安排。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宣传教育、感化和道德自觉,是一种软控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基础
法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作为不同的调控手段,法治具有强制性,是一种硬控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说服教育,是一种软调节。第二,法治通过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详细规定、对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来提高大家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宣传、讲解、感化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第三,法治强调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不对人们的思想进行规定,要求多为底线的道德,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们遵守底线道德的前提下,追求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第四,调控方式的特点不同,法治调控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随意性。所以,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促使两者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调控社会关系的方式,两者在功能和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既都是通过对社会群体施加影响,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法治是以人的尊严、自由和人的权利为价值依托和最终归属,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人们的终极关怀而实现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说明法治文明中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即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说,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两者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16号文件发布以来,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先进的法治理念,进行自身方式、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扰之一,如何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念、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进行创新,有利于提高其实效性。将法治的自由、独立、平等、权利、民主等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关爱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铸造亲切、和谐的高校氛围,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和外化的效果;将法治程序至上、制度理念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摒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些许务虚性,充分保障大学生和教师的切身利益,通过制度规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其实效性。
第二,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适应时代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借鉴实践经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法治与现代化相伴相随,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治倾向严重,这就加大了其随意性和盲目性。而法治理念的借鉴,会减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验主义,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思想独立,追求自由和平等,追求自身权益和个体价值。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和宣讲,理论知识表达生硬,过多强调思想和道德素质的教化,远离大学生实际,忽视大学的个性表达,对大学生独立精神、创新意识和情感、意志等人文素养的培育较少。法治理念的借鉴,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法治观念的培养,更有利于正直、獨立品格的养成,促进其成长成才。
三、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独立、自由的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首先,尊重大学生的个体价值,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第一,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个性彰显的时代,大学生注重追求自我价值,同时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善于激发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联接点,鼓励其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第二,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多样化发展。由于大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受教育背景存在差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要因人而异,设置多元化发展目标,为他们的生活、学习乃至人生发展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贯彻人本观念,加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就是说以大学生为本,这里强调的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仅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更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长期发展。以人为本首先是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容易产生各种困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机会,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增强互信,进而上升到思想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加强人文关怀,培育人文精神,我们要摈弃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知识传授的教育,加强情感、意志、生命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发展。
(二)民主、平等的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首先,坚持民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基础要素,也是学生个性发展最高境界的表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视为一种主客体的关系,限制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民主理念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一种新型的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主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都发挥主体作用,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通过平等交往和对话达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识,从空洞、刻板、静态的理论世界走向丰富、鲜活、开放的生活世界中来,培养具有丰富内心世界、鼓励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活生生的大学生。
其次,坚持平等理念,管理中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在平等法治理念下,我们应该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从端正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出发,进而改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高校管理者要真正实现管理的真谛,就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权益,满足学生需求,在服务中实现自身管理的职责,在管理中促进大学生的成才和成才。
(三)秩序、效率的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浓厚的人治倾向,虽然近几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社会道德冷漠、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严重冲击,也将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尴尬无力的境地。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依法进行,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稳定的法制环境。第二,程序公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管理的法治化一方面打造良好、公正的管理秩序,另一方面在民主、平等、人权的管理理念下,保护大学生的权益,保护意识自由,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高其效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难以将其实际效果量化,但并不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效率问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不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没有相应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优化教育机制,首先,优化内部机制。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优化动力机制。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激励思想政治教育者用心工作,真正维护好、发展好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切身利益,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增强其工作的内在动力。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借鉴法治理念只是一个尝试,而不是全部的取而代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只是观念上的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行,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其意识形态性不可替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大学生的思想,而思想是不能用法律来限制和约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和引导是坚决不能弱化的。对于自由、民主、平等、独立、秩序等理念的借鑒,也不是无原则的照搬,借鉴的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理念的渗透和引导,改变一些落后的、粗糙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方式、手段的更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
注释:
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参考文献:
[1]李瑜青.人文精神与法治文明关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尹晓敏.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周伟.试论法治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导刊.2012年版.
关键词 法治理念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康艳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0级硕士研究生;迟超智,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教育研发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0-223-02
一、法治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治理念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被提出,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作为一种宏观的社会调控方式,法治与人治相对,法治选择法律作为治理国家事务的主要手段,并将法律作为最高的权威,至高无上。法治不仅指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还包含了一切依法办事、法律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威性。
法治理念即指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所内涵的精神要素,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和合法性的完美结合” 。先进的法治理念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思想基础,本质上看是一种制度性安排。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宣传教育、感化和道德自觉,是一种软控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基础
法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作为不同的调控手段,法治具有强制性,是一种硬控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说服教育,是一种软调节。第二,法治通过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详细规定、对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来提高大家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宣传、讲解、感化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第三,法治强调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不对人们的思想进行规定,要求多为底线的道德,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们遵守底线道德的前提下,追求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第四,调控方式的特点不同,法治调控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随意性。所以,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促使两者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调控社会关系的方式,两者在功能和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既都是通过对社会群体施加影响,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法治是以人的尊严、自由和人的权利为价值依托和最终归属,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人们的终极关怀而实现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说明法治文明中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即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说,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两者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16号文件发布以来,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先进的法治理念,进行自身方式、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扰之一,如何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念、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进行创新,有利于提高其实效性。将法治的自由、独立、平等、权利、民主等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关爱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铸造亲切、和谐的高校氛围,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和外化的效果;将法治程序至上、制度理念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摒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些许务虚性,充分保障大学生和教师的切身利益,通过制度规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其实效性。
第二,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适应时代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借鉴实践经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法治与现代化相伴相随,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治倾向严重,这就加大了其随意性和盲目性。而法治理念的借鉴,会减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验主义,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思想独立,追求自由和平等,追求自身权益和个体价值。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和宣讲,理论知识表达生硬,过多强调思想和道德素质的教化,远离大学生实际,忽视大学的个性表达,对大学生独立精神、创新意识和情感、意志等人文素养的培育较少。法治理念的借鉴,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法治观念的培养,更有利于正直、獨立品格的养成,促进其成长成才。
三、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独立、自由的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首先,尊重大学生的个体价值,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第一,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个性彰显的时代,大学生注重追求自我价值,同时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善于激发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联接点,鼓励其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第二,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多样化发展。由于大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受教育背景存在差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要因人而异,设置多元化发展目标,为他们的生活、学习乃至人生发展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贯彻人本观念,加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就是说以大学生为本,这里强调的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仅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更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长期发展。以人为本首先是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容易产生各种困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机会,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增强互信,进而上升到思想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加强人文关怀,培育人文精神,我们要摈弃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知识传授的教育,加强情感、意志、生命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发展。
(二)民主、平等的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首先,坚持民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基础要素,也是学生个性发展最高境界的表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视为一种主客体的关系,限制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民主理念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一种新型的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主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都发挥主体作用,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通过平等交往和对话达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识,从空洞、刻板、静态的理论世界走向丰富、鲜活、开放的生活世界中来,培养具有丰富内心世界、鼓励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活生生的大学生。
其次,坚持平等理念,管理中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在平等法治理念下,我们应该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从端正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出发,进而改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高校管理者要真正实现管理的真谛,就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权益,满足学生需求,在服务中实现自身管理的职责,在管理中促进大学生的成才和成才。
(三)秩序、效率的法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浓厚的人治倾向,虽然近几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社会道德冷漠、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严重冲击,也将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尴尬无力的境地。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依法进行,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稳定的法制环境。第二,程序公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管理的法治化一方面打造良好、公正的管理秩序,另一方面在民主、平等、人权的管理理念下,保护大学生的权益,保护意识自由,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高其效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难以将其实际效果量化,但并不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效率问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不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没有相应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优化教育机制,首先,优化内部机制。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优化动力机制。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激励思想政治教育者用心工作,真正维护好、发展好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切身利益,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增强其工作的内在动力。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借鉴法治理念只是一个尝试,而不是全部的取而代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治理念只是观念上的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行,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其意识形态性不可替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大学生的思想,而思想是不能用法律来限制和约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和引导是坚决不能弱化的。对于自由、民主、平等、独立、秩序等理念的借鑒,也不是无原则的照搬,借鉴的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理念的渗透和引导,改变一些落后的、粗糙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方式、手段的更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
注释:
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参考文献:
[1]李瑜青.人文精神与法治文明关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尹晓敏.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周伟.试论法治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导刊.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