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中王是陕西榆林羊毛防寒服集群中发展历史久、产品销量好、品牌知名度高、消费者口碑优秀的龙头企业之一。除此之外,羊中王更有着“社会福利集团”的独特属性,对于产业集群甚至整个榆林来说,羊中王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羊中王多年来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集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培训、安置残疾人最多,羊绒毛等产品收购初加工最广,服装生产种类最全,销售网络最健全的“四位一体”的横山县社会福利集团公司,位居陕西省民政福利企业第一。
绝境 破局 重生
陕西省横山县社会福利总公司、羊中王集团公司是一个以残疾人为主题的民政福利企业。它的雏形是横山县福利厂,创建于1985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重建下,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零碎敲打,经营不善,管理混乱,导致企业举步维艰,一个小作坊经营的福利厂1995年不得不关闭停业,欠外债近百万元,几十名职工连养老保险都无法支付。职工下岗流落社会无生计,部分残疾职工由于身残志弱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陷入困境。
2003年横山县人民政府几经研究,重新组建了横山县福利总公司的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破烂不堪的房屋,杂草丛生的院落,债台高筑的内外债和残缺不全的职工队伍这一残酷现实,毫不气馁,知难而上,大胆改革,大刀阔斧地干了三件事:一是开展二次创业大讨论、大教育活动,凝聚人心谋出路,锐意进取再创业,收拢了人心,激发了热情;二是各方面筹借资金近百万元,改造装修了二层办公楼和生产厂房,美化、绿化、净化了公司院落,面貌焕然一新,让职工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三是立足资源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创立了“羊中王”服饰这一品牌。
公司总经理臧明山回忆起当时破釜沉舟拼命一搏的场景仍然觉得记忆犹新:“我当时自己垫资、借资100多万元,购置了设备和材料,招聘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研攻关小组,精心研制生产出了设计超前,款式时尚,材料精优,做工精细的‘羊中王‘系列服饰。”
天道酬勤,臧明山和羊中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后马上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佳绩。”三把火让企业起死回生,也让羊中王逐渐走上了发展壮大的快车道。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支撑
为了确保羊中王的品牌效应,历年来,公司始终依托横山白绒山羊的资源优势,立足羊产业,做好羊中王这篇大文章,依靠科技,走科学发展之路;依靠创新,再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依靠人才,靠人才闯天下占市场;依靠管理,确保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近年来,羊中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审时度势开展企业文化的营造活动。先后在延安召开横山同乡联谊会,在西洽会和国内大型洽谈会上积极参展,参与延安横山商会、上海陕西商会榆林分会,问询市场,及时改变营销战略,确保羊中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益,促使企业发展一年一大步,年年都有新发展。
人文关怀、企业文化一直是羊中王引以为傲的品牌根基。作为一个社会福利型企业,羊中王真正做到了爱心不落人后,把福利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羊中王按照社会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要求,在榆横工业园内征地300亩,计划投资4亿元,将新建羊中王生产基地、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残疾人休闲娱乐中心以及一切附属设施。生产规模扩大后将组建成立陕西省横山县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司员工将达到2000多名,安排各类残疾人600人,可生产羊中王品牌系列产品10大类150多个品种,年生产服装200万件,年消耗县内优质白山羊绒和改良羊毛500多吨,年产值达到3亿元,实现利税6000万元。年培训各类残疾人和下岗职工2000多人,每年向社会输送残疾人和下岗工人1000多名。
公司在不断发展、不断奋进中,时刻不忘回报社会的关心与厚爱。公司先后安置了100多名各类残疾人就业,并为他们缴纳了“四金”,为政府分了忧,为社会解了愁,为残疾人解了困。同时公司为聋哑学校儿童、城乡残疾人、环卫工人、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积极资助,先后捐助钱物近4000万元,真正实现了民营企业为社会,社会支持促和谐的目标。
臧明山认为,这些慈善活动都是一个企业对于社会的回馈,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羊中王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对公司不离不弃、共同创业的全体员工。如今羊中王取得了一些成绩,最好的回报社会的方式,就是维护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弱势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帮助社会解决一部分就业难题,改善残疾人的就业局面。”臧明山说。
羊中王多年来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集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培训、安置残疾人最多,羊绒毛等产品收购初加工最广,服装生产种类最全,销售网络最健全的“四位一体”的横山县社会福利集团公司,位居陕西省民政福利企业第一。
绝境 破局 重生
陕西省横山县社会福利总公司、羊中王集团公司是一个以残疾人为主题的民政福利企业。它的雏形是横山县福利厂,创建于1985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重建下,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零碎敲打,经营不善,管理混乱,导致企业举步维艰,一个小作坊经营的福利厂1995年不得不关闭停业,欠外债近百万元,几十名职工连养老保险都无法支付。职工下岗流落社会无生计,部分残疾职工由于身残志弱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陷入困境。
2003年横山县人民政府几经研究,重新组建了横山县福利总公司的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破烂不堪的房屋,杂草丛生的院落,债台高筑的内外债和残缺不全的职工队伍这一残酷现实,毫不气馁,知难而上,大胆改革,大刀阔斧地干了三件事:一是开展二次创业大讨论、大教育活动,凝聚人心谋出路,锐意进取再创业,收拢了人心,激发了热情;二是各方面筹借资金近百万元,改造装修了二层办公楼和生产厂房,美化、绿化、净化了公司院落,面貌焕然一新,让职工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三是立足资源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创立了“羊中王”服饰这一品牌。
公司总经理臧明山回忆起当时破釜沉舟拼命一搏的场景仍然觉得记忆犹新:“我当时自己垫资、借资100多万元,购置了设备和材料,招聘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研攻关小组,精心研制生产出了设计超前,款式时尚,材料精优,做工精细的‘羊中王‘系列服饰。”
天道酬勤,臧明山和羊中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后马上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佳绩。”三把火让企业起死回生,也让羊中王逐渐走上了发展壮大的快车道。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支撑
为了确保羊中王的品牌效应,历年来,公司始终依托横山白绒山羊的资源优势,立足羊产业,做好羊中王这篇大文章,依靠科技,走科学发展之路;依靠创新,再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依靠人才,靠人才闯天下占市场;依靠管理,确保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近年来,羊中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审时度势开展企业文化的营造活动。先后在延安召开横山同乡联谊会,在西洽会和国内大型洽谈会上积极参展,参与延安横山商会、上海陕西商会榆林分会,问询市场,及时改变营销战略,确保羊中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益,促使企业发展一年一大步,年年都有新发展。
人文关怀、企业文化一直是羊中王引以为傲的品牌根基。作为一个社会福利型企业,羊中王真正做到了爱心不落人后,把福利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羊中王按照社会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要求,在榆横工业园内征地300亩,计划投资4亿元,将新建羊中王生产基地、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残疾人休闲娱乐中心以及一切附属设施。生产规模扩大后将组建成立陕西省横山县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司员工将达到2000多名,安排各类残疾人600人,可生产羊中王品牌系列产品10大类150多个品种,年生产服装200万件,年消耗县内优质白山羊绒和改良羊毛500多吨,年产值达到3亿元,实现利税6000万元。年培训各类残疾人和下岗职工2000多人,每年向社会输送残疾人和下岗工人1000多名。
公司在不断发展、不断奋进中,时刻不忘回报社会的关心与厚爱。公司先后安置了100多名各类残疾人就业,并为他们缴纳了“四金”,为政府分了忧,为社会解了愁,为残疾人解了困。同时公司为聋哑学校儿童、城乡残疾人、环卫工人、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积极资助,先后捐助钱物近4000万元,真正实现了民营企业为社会,社会支持促和谐的目标。
臧明山认为,这些慈善活动都是一个企业对于社会的回馈,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羊中王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对公司不离不弃、共同创业的全体员工。如今羊中王取得了一些成绩,最好的回报社会的方式,就是维护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弱势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帮助社会解决一部分就业难题,改善残疾人的就业局面。”臧明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