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诗歌解读的钥匙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一、月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二、菊花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三、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四、梧桐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歸梦三更后。”(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五、杜鹃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六、寒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七、鸿雁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归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其他文献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可依靠的力量。在社会主义经济命脉中,国有企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不但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效益,也关系到国家的根基,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队伍,离不开党的领导。如何在国企内部加强党建工作,是摆在国有企业内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加强党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重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所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识字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在统编版低年级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的宽广度,远远大于他们知识的宽广度,将识字教学引向生活,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唤醒他们生活体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链接:从生字到词群,拓展语言学习的广度   统编教
期刊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适当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作业是必要的。然而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作业,完全是在老师的监督甚至逼迫下才勉强为之,对他们而言,作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负累。造成这一不良现象,主要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同时长期机械抄记、单调乏味的作业,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高考评分标准一类卷要求紧扣材料的核心或某一要害处深入分析,对重要概念的界定比较精准,论证有合理的逻辑性;二类卷要求能就材料的某一角度提炼形成正确的观点,并对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只有对材料核心概念精准理解并有效适当地展开,体现自己的思维品质,议论说理才会显得更加有力与深刻。   一、核心概念的精准理解   1.理清关系,剖析内涵   新材料审题
期刊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从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兴趣出发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进行语言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趣味性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想说、爱说,通过主动交流提高语言技能。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借助阅读活动,增加幼儿的语言输入,让他们能够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教学的高效进行。   一、引入多
期刊
早期教育致力于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以幼儿园为中心,融合优化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形成一个互动联合的保教整体,即保教角色融合与保教内容融合的“融合式保教模式”,这两种融合是不能分离的,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存在体。我们设想通过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融合”和“集体与集体的融合”两种模式下,采取多样化的手段、途径来构建小班融合保教模式。   模式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融合   1.教
期刊
《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的散文集,也是他散文所经营的一个意象。也就是说,刘亮程把他所有的看似杂乱的意象都归结为“村庄”,读来别具乡村风味,即使是截取其中一段,哪怕是几句话,我们也能知道他在写哪里。比如《风中的院门》里写道:“听见日日的撕裂声,风已经刮进韩三家的院子,越过马路吹进我们林带的树。那个撕裂声是从韩三家的拴牛桩上发出的,它直戳戳插进夜空里,把风隔开一道大口子,就像一匹布撕成两匹,一场风变成
期刊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功的班级文化建设好比一艘船,载着学生乘风破浪、悠然自得地到达幸福的彼岸。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   一、树立积极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班风是班级风貌的呈现,是全体学生思想、情感、意志、
期刊
2018年第6期《教学与管理》刊载的胥洪泉《人教版高中<语文>“故国神游”注释商榷》一文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4册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注释为“即神游故国,作者神游于古战场”不妥。苏轼已经来到了他认为的赤壁古战场,为何还要说“神游”即“神魂往游”呢?胥文通过检索比对名家注释,并结合唐宋诗词中“神游”“故国”两个词语的常见解释,认为“故国”应指“前代王朝”,即三国时吴国。“故
期刊
一、简述初中语文早读之现状   1.对早读重视程度不够。   早读,在一些学校又被称为“早自习”,望文生义,就是早上的自习,既然是“自习”,学生对它的态度当然没有正课那么重视,有的三心二意,有的懒懒散散,白白荒废了最有效率的一节课。有时候学校和教师也不重视早读,早读时间通常会被无情的占用。   2.早读内容不统一,朗读形式单一。   早读课时有一些教师没有统一安排朗读或背诵内容,而学生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