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行为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将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开来,强调心理学只应对行为进行研究且摒弃了与意识有关的一切联系。《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著,他指出人的行为完全取决于同环境的相倚联系而非所谓的“内在人”驱使,因而人也没有绝对的自由和尊严,人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出一个适宜的文化和环境。该书虽然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带有机械论倾向,但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为;相倚联系;强化;环境
引言
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为代表。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能进行客观的观察和分析,行为主义因而主张摒弃一切与意识有关的联系,将心理学的全部研究重点放在人的活动和行为中。新行为主义的领军人物斯金纳在其所著的《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中,猛烈抨击了传统人文研究和深层心理研究,针对人行为的产生、人的自由与尊严、文化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个人的发展等方面看,该书的理论观点不免存在机械性和片面性,但对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仍有所启发。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对《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进行学习与研究。
一、原著概况
《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的作者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所发展的新行为主义思想虽然得到了不少支持,但也不乏社会各界的质疑,而《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是斯金纳在面对外界的批评声时所进行的自我申辩。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作者分别就行为技术、人的自由与尊严、惩罚及其替代、价值判断、文化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强化与相倚联系是作者在书中反复使用的两个术语,也作为主线贯穿于全书,凸显了作者关于环境控制行为的主张,即人的行为完全取决于环境中的相倚性联系和强化作用,人受制于环境,但环境本身却几乎完全由人来创造,因而人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一个最适宜的文化。
二、主要观点评析
1.用“行为外因”取代“行为内因”
斯金纳认为,要使行为理论研究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用“行为外因”取代“行为内因”,从行为是由于心理中介控制转移到外部环境的控制中来。传统人文研究将人的外部行为看成心理活动的结果,斯金纳认定这种研究方法是非科学的。因为人的外显行为并不能够归因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带有神秘色彩而无法得到解释的内在人,他甚至全面否定了关于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认为科学的行为分析是无关于人格、心理状态、情感、意图等自主人特征的。根据斯金纳的观点,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皆是由于环境的刺激与强化,人终究是环境的产物,也无法脱离环境的控制。
2.人的行为相倚于环境的刺激与强化作用
在斯金纳看来,任何人都无时无刻不在环境的控制当中,人的行为不仅受到了环境的制约,也受强化作用的影响。通过实验,他发现了三种强化作用,即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强化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普遍应用,如公司的灵活工资制、学校对学生的奖惩措施,商家的优惠活动策略等都是利用的人的行为受到强化作用影响这一特征来进行的。但强化作用因人而异,每个人对于强化所引起的愉快或厌恶感的程度不同,这种程度也许并不足以引起行为的改变。事实上,强化作用所带给人的也是一种内心感受,斯金纳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并未完全将内在人的影响排除在外。
3.人没有绝对的自由与尊严
人的行为因受环境控制和强化作用的影响而完全是被动的,人类的成就并非是出自自由意志,人的自由和尊严也是站不住脚的。斯金纳认为关于人的自由和尊严是奠定在“自主人”基础上,但他却否定了自主人的存在。事实上,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并不是要摆脱一切的控制和束缚,只是在环境中能够有效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对其负责,而尊严也并非是要基于自由意志而得到别人的赞扬,只是希望自己的权利与人格得到尊重,人是拥有自由和尊严的个体,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4.价值判断本质上也是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主要是指关于某一客观事物真假的判断,即“是不是”的问题,而价值判断则是客体对主体是否具有价值及有何价值的伦理判断,即“应不应该是”的问题。斯金纳认为,事物的好坏评价并非是指人们的感觉,而是指人同事物的关系,行为的好坏也并不是其带给人何种感觉,而在于带给人的强化作用,因而好的事物便是正强化物,坏的事物则是负强化物,而受到正强化的行为即是好的行为,正强化即是价值。但问题并不是如此的简单,我们无法判定每个人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也不能保证一些有悖于伦理道德的行为是否会为部分人带来正强化的效果。价值判断固然不是对事实真假的陈述,这里斯金纳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5.设计并创建适宜的文化用以改进行为
文化设计是本书的核心问题。文化设计应注重加速发展那些能尽快产生强化作用的行为,从而促进文化的演进。此外,文化设计中应注意平衡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也要正确处理控制者及被控制者的关系问题。斯金纳关于利用文化设计塑造社会环境,从而修正人们行为的观点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作风建设、道德建设等方面创新了路径,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设计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或是修正社会环境中的不正之风,即使不能决定人们的行为,也能够有效的影响行为。
三、反思和总结
《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中斯金纳对于传统人文研究的批判不无道理,也让我们对行为研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的研究成果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书中有部分观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值得读者去探究与反思。
该书最明显的局限性是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全部行为归因于环境,走进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圈套。在斯金纳的研究中,人不过是类似于受外部环境和强化作用所控制的机器,没有自己的感受及内心活动。虽然斯金纳一再批判将心理过程引入行为研究中,但他所提出的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仍然涉及人的内心活动,强化作用带给人的愉快或厌恶之感正是人的心理感受。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了人的外显行为,也包括人的内心活动,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共同构成了全面的心理学研究体系。从另一方面看,《超越自由与尊严》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专著,其中不乏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与学习的地方。随着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有许多成就是以破坏自身环境为代价的,而同时环境也在以其特有方式警示人们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斯金纳在书中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不无道理,人的确是环境的产物,也无法逃脱环境的控制。要改进人的行为必须对其所处环境的相倚联系进行改变,这种主张对以改造社会风气来改变人的行为,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人文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也开拓了一条走进人类的新道路。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来学习这一专著,从两方面来探究斯金纳的观点,既要有所批判和反思,也要看到其为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与贡献。斯金纳对于人的行为心理的观察和研究是十分深刻的,《超越自由与尊严》也是值得我们反復研读的行为心理学专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 陈维正.从行为研究到文化设计——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译后[J].读书.1987(5):22-31.
关键词:行为;相倚联系;强化;环境
引言
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为代表。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能进行客观的观察和分析,行为主义因而主张摒弃一切与意识有关的联系,将心理学的全部研究重点放在人的活动和行为中。新行为主义的领军人物斯金纳在其所著的《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中,猛烈抨击了传统人文研究和深层心理研究,针对人行为的产生、人的自由与尊严、文化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个人的发展等方面看,该书的理论观点不免存在机械性和片面性,但对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仍有所启发。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对《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进行学习与研究。
一、原著概况
《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的作者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所发展的新行为主义思想虽然得到了不少支持,但也不乏社会各界的质疑,而《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是斯金纳在面对外界的批评声时所进行的自我申辩。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作者分别就行为技术、人的自由与尊严、惩罚及其替代、价值判断、文化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强化与相倚联系是作者在书中反复使用的两个术语,也作为主线贯穿于全书,凸显了作者关于环境控制行为的主张,即人的行为完全取决于环境中的相倚性联系和强化作用,人受制于环境,但环境本身却几乎完全由人来创造,因而人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一个最适宜的文化。
二、主要观点评析
1.用“行为外因”取代“行为内因”
斯金纳认为,要使行为理论研究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用“行为外因”取代“行为内因”,从行为是由于心理中介控制转移到外部环境的控制中来。传统人文研究将人的外部行为看成心理活动的结果,斯金纳认定这种研究方法是非科学的。因为人的外显行为并不能够归因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带有神秘色彩而无法得到解释的内在人,他甚至全面否定了关于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认为科学的行为分析是无关于人格、心理状态、情感、意图等自主人特征的。根据斯金纳的观点,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皆是由于环境的刺激与强化,人终究是环境的产物,也无法脱离环境的控制。
2.人的行为相倚于环境的刺激与强化作用
在斯金纳看来,任何人都无时无刻不在环境的控制当中,人的行为不仅受到了环境的制约,也受强化作用的影响。通过实验,他发现了三种强化作用,即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强化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普遍应用,如公司的灵活工资制、学校对学生的奖惩措施,商家的优惠活动策略等都是利用的人的行为受到强化作用影响这一特征来进行的。但强化作用因人而异,每个人对于强化所引起的愉快或厌恶感的程度不同,这种程度也许并不足以引起行为的改变。事实上,强化作用所带给人的也是一种内心感受,斯金纳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并未完全将内在人的影响排除在外。
3.人没有绝对的自由与尊严
人的行为因受环境控制和强化作用的影响而完全是被动的,人类的成就并非是出自自由意志,人的自由和尊严也是站不住脚的。斯金纳认为关于人的自由和尊严是奠定在“自主人”基础上,但他却否定了自主人的存在。事实上,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并不是要摆脱一切的控制和束缚,只是在环境中能够有效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对其负责,而尊严也并非是要基于自由意志而得到别人的赞扬,只是希望自己的权利与人格得到尊重,人是拥有自由和尊严的个体,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4.价值判断本质上也是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主要是指关于某一客观事物真假的判断,即“是不是”的问题,而价值判断则是客体对主体是否具有价值及有何价值的伦理判断,即“应不应该是”的问题。斯金纳认为,事物的好坏评价并非是指人们的感觉,而是指人同事物的关系,行为的好坏也并不是其带给人何种感觉,而在于带给人的强化作用,因而好的事物便是正强化物,坏的事物则是负强化物,而受到正强化的行为即是好的行为,正强化即是价值。但问题并不是如此的简单,我们无法判定每个人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也不能保证一些有悖于伦理道德的行为是否会为部分人带来正强化的效果。价值判断固然不是对事实真假的陈述,这里斯金纳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5.设计并创建适宜的文化用以改进行为
文化设计是本书的核心问题。文化设计应注重加速发展那些能尽快产生强化作用的行为,从而促进文化的演进。此外,文化设计中应注意平衡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也要正确处理控制者及被控制者的关系问题。斯金纳关于利用文化设计塑造社会环境,从而修正人们行为的观点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作风建设、道德建设等方面创新了路径,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设计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或是修正社会环境中的不正之风,即使不能决定人们的行为,也能够有效的影响行为。
三、反思和总结
《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中斯金纳对于传统人文研究的批判不无道理,也让我们对行为研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的研究成果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书中有部分观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值得读者去探究与反思。
该书最明显的局限性是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全部行为归因于环境,走进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圈套。在斯金纳的研究中,人不过是类似于受外部环境和强化作用所控制的机器,没有自己的感受及内心活动。虽然斯金纳一再批判将心理过程引入行为研究中,但他所提出的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仍然涉及人的内心活动,强化作用带给人的愉快或厌恶之感正是人的心理感受。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了人的外显行为,也包括人的内心活动,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共同构成了全面的心理学研究体系。从另一方面看,《超越自由与尊严》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专著,其中不乏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与学习的地方。随着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有许多成就是以破坏自身环境为代价的,而同时环境也在以其特有方式警示人们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斯金纳在书中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不无道理,人的确是环境的产物,也无法逃脱环境的控制。要改进人的行为必须对其所处环境的相倚联系进行改变,这种主张对以改造社会风气来改变人的行为,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人文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也开拓了一条走进人类的新道路。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来学习这一专著,从两方面来探究斯金纳的观点,既要有所批判和反思,也要看到其为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与贡献。斯金纳对于人的行为心理的观察和研究是十分深刻的,《超越自由与尊严》也是值得我们反復研读的行为心理学专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 陈维正.从行为研究到文化设计——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译后[J].读书.1987(5):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