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提高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
  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各种消化性溃疡为多见,但是胃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也在增加,与中青年人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有显著差异;胃癌出血发生率显著上升,占病因第二位。与中青年相比差异显著。
  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胃溃疡、胃癌出血发生率增加,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关键词: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97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405-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胆道肿瘤、急性胃炎等。大量上消化道出血会引起患者失血和休克。因此临床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及时准确,而老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很常见,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伴随疾病多,病死率较高,故提高对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诊断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9 岁,平均年龄70.1岁,男女之比1.7∶1,平均住院时间6.7天。对照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17~59 岁,平均年龄32.6岁,男女之比2.5∶1,平均住院时间5.8天。
  1.2方法。经过临床诊断,根据呕血、便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检查和经胃镜确诊,并排除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临床结果
  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胃溃疡16例,肿瘤6例,复合溃疡8例,其他6例。老年组复合溃疡、胃溃疡、肿瘤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
  3讨论
  本组10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居首位,与中青年不同的是,老年组胃溃疡发病率上升,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胃溃疡略多于十二指肠溃疡,而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明显多于胃溃疡,两组差异显著,胃癌多见于老年组,与文献报道一致[1]。其他者均未行胃镜检查。各种因素如过量饮酒或饮烈性酒、服止痛药(布洛芬、保泰松、消炎痛等)以及过度疲劳是主要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均绝对卧床休息,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液制品。对于大出血患者应及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脉及侧支循环压力,假如有禁忌证患者可以选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同时对合并慢性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经内科治疗48 h后无效而且出血加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老年人胃溃疡多于中青年,这与老年人胃粘膜呈退行性病变,更易受损伤有关;另外,老年人动脉硬化等因素可以引起胃粘膜血流量减少,使胃粘膜的再生修复能力减弱,再次,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引起缺氧致胃粘膜损伤和胃粘膜淤血,老年人常因其他疾病服用非甾体类药,对胃粘膜有损害明显,破坏胃粘膜屏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加重或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形成,这也是老年人上消化性溃疡和出血重要诱因之一[2]。所以临床医生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胃肠疾病者应慎用非甾体类药,必要时可同时服用抑酸类药进行预防。老年人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有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吞噬细胞功能减弱,所以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上述研究显示,胃癌出血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已成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的原因[3],其起病隐匿,出血量少,早期诊断困难,因此足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急诊时胃镜或者胃镜活检十分有助于上消化出血的诊断。
  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可确定上消化道有无活动性出血,还可以对选择怎样的处理方法有指导的意义[4]。急诊胃镜检查使急性胃黏膜病变诊断变得容易,因病变浅,可以在短时间内伤口愈合,常规胃镜检查很难发现这种病变,在医院急诊胃镜的开展使急性胃黏膜病变诊断率得到明显提升。其次,急诊胃镜检查对选择方法的处理上有指导意义,当发现出血病灶为癌肿引发的患者,需及时转入外科治疗,但对急性胃黏膜病变多数用内科治疗,可于镜下止血,常能很快控制出血。
  临床工作的内科医生应全面考虑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对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做出早期诊断,既要积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并发症,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疾病,以尽可能降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黄小荣,张齐.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1316例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16(1):18-19
  [2]李见勇,消化性溃疡并出血195 例内镜分析1 陕西医学杂志,2007,28(7)∶4041
  [3]徐晏,李坤清,邓宝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J].中国危重病急救学,2000,12(7):432-433
  [4]张安田,黄永宪,张智丽,等.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与治疗.实用内科杂志,1993,13(7):404-4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药检验中应用红外光谱技术,能否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及准确度。  方法:取等量(这里为5g)同批的黄连两份,分别归入A、B组,对A组采取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检测,对B组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检测,对比两组检测耗时及准确度。  结果:两组检测结果均非常准确,然而A组检测总耗时42min,且药品检测前处理时间仅为33min,B组检测总耗时88min。其中药品检测前需进行82
期刊
摘要:目的:对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价值进行观察。方法:将2010年6月份到2011年5月份收治的120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设为I组,将2011年6月份到2012年5月份收治的110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设为II组,将2012年6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128例普通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恶变以及肌瘤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268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4例。为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后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儿的复发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及奥拉西坦联合用药在临床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45例患者;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胞磷胆碱钠治疗,而实验组则给予(胞磷胆碱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3周结束后,观察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进行分析。方法:对自愿终止妊娠的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的扩宫方法实行人工流产术,而观察组在手术前3h服用索前列醇片600μg,之后再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的人工流产术进行的十分顺利,手术的时间相对较短,出现的血量少,手术后发生反应的概率较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的对比,可以得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实验室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250 m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肱骨髁上骨折行关节外侧小切口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行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术,观察组50例行关节外侧小切口,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应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且手术用时短,不会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单纯全麻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全麻,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结果:两组患者在清醒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以及气管导管拔出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在术前均给予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III型胶原蛋白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64例AMI后未行PCI术患者随机分组。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20mg/d。出院及治疗12周后检测III型胶原蛋白(PIIINP)含量,并测定心室形态学参数,如LVEDD、LVESD、LVPWT、FS、EF。  结果:①两组患者出院时检测III型胶原蛋白含量均高,组间比较无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阴式子宫全切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ASAI或II级子宫肌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CESA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观察并记录输液、输血,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及到达时间,局麻药用量、监测BP、HR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A组达麻醉最高平面出现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P30S,注药后拔出腰麻针经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