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未能科学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将其合理运用到施工管理中,那么对于建筑施工的成本及人力资源管理都是较为不利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信息技术指的是建筑施工单位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以便于工程达到施工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并保障施工的质量。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信息技术,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不断地显现,所以,对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1 实现了网络信息系统专业化建设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时,应当加强建设专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速度,进而提升企业施工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构建专业的信息平台,使得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促使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1.2 改进了施工技术方式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改善,其对于当前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样一来,传统的施工技术方式就难以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改变传统的施工技术方式,将人力施工和人力控制转变为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施工模式,大大提升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1.3 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
  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由于管理制度存在多方面的缺陷,整个建筑市场的发展处于一种混乱的局面,这就导致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而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则能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招投标、人员及质检等方面实施系统化管理,从而构建出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现状分析
  2.1 资金投入较少
  施工单位应该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施工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前,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开展信息技术管理,使用的管理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有的只是基本上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低下,信息化施工技术管理没有根本上实现。
  2.2 没有明确的信息化标准
  当前,国内对建筑工程上并没有完备的信息化标准,致使建筑行业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不能有效的对信息进行交流,从而不能统筹规划资源。在企业内部,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软件之间很难识别,这就导致数据资源交换不畅,让信息交流具有滯后性。没有一致的标准,信息的来源、分类、传输具有不同的途径,让管理略显混乱,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
  2.3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国内一些建筑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或者在企业中从事该工作的人不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业务水平、能力较低,在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有力的管理。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导致企业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队伍,让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无法有效的提升。
  2.4 信息化软件不成熟
  如今,信息化软件系统虽然很多,但是国产化的很少,国外软件普遍具有较高的价格。由于中国和外国的实际情况由较大的不同,所以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以及运行上有一定的差别,而国外软件是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的,在没有经过汉化前,和国内的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国内建筑业没有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软件。
  3、加强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强化建筑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如今,信息化办公OA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建设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信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在一些建设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上已经实现了。如,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把监控摄像头安装在施工的现场,也就意味着只需要坐在电脑前施工管理人员就可以观察到建设项目的全貌。对遍布于施工现场各个角落的摄像头加以利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快速的处理,减少了去现场监督的一系列麻烦,同时利用该系统可以对工程在全景上进行把握,全方位的监督施工现场。除此之外,通过摄像头还可以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给予纠正,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让项目的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3.2 坚持持久性战略
  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十分复杂的过程,这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并妥善的解决,进一步完善该系统。整理或者计算出的数据要服务于工程建设,让工程预测由所依据。要想实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集中地整理和计算所有的信息和数据,对计算的最终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对比、优化,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实效性、准确性、参考性。
  3.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三维技术建模
  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能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模拟,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对工程施工过程和施工难度进行准确把握,并且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对于建筑工程的科学设计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系统,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工程施工各方面的数据,从而及时反映出工程的施工进度。
  3.4构建与完善网络信息系统
  在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随着信息技术作用的不断突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构建自身的信息系统,改变原有的信息传递方式[4]。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能及时了解到市场的动态变化,促使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借鉴其他企业的技术与经验,帮助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管理。
  3.5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建设工程管理主要有:确定项目管理模式、设置组织机构、分解职能、具体的工作流程、信息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涉及到的环节主要有:合同、现场施工、财务、设备、机械等等。所以,这就要求建立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具有层次性,在信息整合和狡猾的标准化作为信息系统的标准。在再造工作流程以及建立数据中心的时候,要克服各种局限,把部门。公司、项目工程的内容进一步融合,在各板块实现有效的联合控制,这对协调相关因素和有效协调项目的关系很有利,所以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也就很好的建立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就信息化发展的本质来讲,它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的革命。要想让这一转变完成,对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形式要勇于放弃。所以,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动员企业所有员工,不仅需要很好的策划更好加速推进其进程,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上进一步加强。让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的融合,让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提高建筑行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速度,以便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翟月.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2]王要武,吴宇迪,薛维锐.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智慧施工理论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3).
  [3]刘彩虹,郭政,于建海,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10):26~29.
  [4]夏同兴,高萍,孙建钢.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
其他文献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查办职务犯罪、审查起诉、支持公诉和诉讼监督等法律职责,与此相适应,检察机关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否则,就不可能履行好宪法和法
土木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来源之一,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大到我们生活的房屋建筑、
【摘要】工程造價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于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参建各方利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主要分析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以及降低工程造价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降低措施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的项目,对造价控制的要求也更高。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同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别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开局年的经贸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至关重要.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005年,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价格司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在服务大局方面有新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水平、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值得我们越来越加以重视.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伴随全球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依然是使用最多的人造建筑所用的材料,但是对社会的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如何使混凝土在建筑市场中可以得到充分的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研究的资源价格主要是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水、土地价格等。    一、资源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