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学发展到研究性学习的今天,很有必要审视一下当今语文学习中的短视行为。这种短视行为突出地表现为:只重视学生应试知识、应试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研究能力的提高;只重视教学模式,忽视教学创新;只重视学生眼前的利益,忽视学生以后的发展。它大力推广应试技能,其危害不可等闲视之。
关键词:中学语文 学习 短视行为
短视行为之一:繁琐的阅读指导、阅读练习现在的阅读教学,其弊端是教师讲得太多,各种各样的分析太多,各种各样的阅读题太多。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好像生动活泼的文章就是那么几根干巴巴的筋。这样的阅读,已经使学生对所谓的阅读产生了厌烦。阅读题海战术,更使学生疲于奔命,根本谈不上什么阅读兴趣。高考语文出现了一种以名家名言为内容的填空题,命题者的意图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让学生平时多记一些名家名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可是在应试教育者手里却走了样,他们编集了大量的名家名句,让学生死记硬背,在短时间里记住,以至学生进了大学后,一见名家名句就头痛。
短视行为之二: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体系,作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和讲评,都注重于作文形式,他们给作文规定了许多所谓的“模式”,忽视作文的内容。现在有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设定了许多的“模式”。引申型的作文模式是:引—点—析—联—结;阐述型的作文模式是:是什么—为什么—结论;关系型的作文模式是:提出命题—阐释概念—证明命题—得出结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作文指导,看起来教师教得方便,学生学得省力,而且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作文“成绩”,提高应试水平,但由此带来的学生作文程式化,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所带来的负影响,恐怕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如果它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更会误人终身。
近几年,语文作文一直强调表现真实的思想,一直强调创新,语文教师也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方面也出了不少的成绩。但有的教师在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急功近利,操作上有简单化、肤浅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作文创新的“模式”:作文语言古典化(模仿中国古典作品的语言),作文体裁多样化(多写日记体、寓言体、病历体、广告体),作文思维多角度(就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逆向思维,不断变换思考角度)。这些所谓的模式,它对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写出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作用不大。只能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写作无病呻吟,套话、假话连篇。
这两种行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有市场,很有改正的必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读。学生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对言语对象进行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学生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次的语感水平推进。语文教师要作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使语文课外阅读成为“真实的阅读”,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应背的背,应记的记。这样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提高认知思维水平,完成积淀;学生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着的“信息落差”,也会由于学生为了获取未知信息,启动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与阅读材料进行信息交流而消除,从而自然习得母语书面语能力。这与母语习得理论是一致的。
这里的阅读,是指真实的阅读,它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强调的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的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作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国外阅读教学有一个很值得教学工作者深思的“杰克现象”,说的是一个名叫杰克的学生,老师们认为他对阅读缺乏兴趣,他常常在阅读课上没精打采,总是说课文枯燥无味。可在家里他却什么作品都喜欢看,有时一张报纸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让学生在阅读时心无所牵,真正放松,以避免出现阅读教育中存在的“课内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的现象。这不是对学生的阅读放任不管,因为学生对原汁原味的作品的品味是实现自我扩张的过程。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里提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读书。”许多大作家之所以成功,不是他们听了多少次阅读分析课,做了多少道阅读练习,而是他们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看点东西。
其次,要让作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作文成为“真实的”写作,使“作文成为学生抒写心灵的园地,联系社会的纽带”,成为他们人生的组成部分。启发学生认识“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志”,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勒斯涅克)。教师应对学生反复强调,除了多阅读以外,感受生活、体味生活的重要性,只有生活才是写作之源,不要从所谓的《论据手册》《作文写作词典》里寻找作文的捷径。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欧阳修说写作“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
此外,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评论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关键词:中学语文 学习 短视行为
短视行为之一:繁琐的阅读指导、阅读练习现在的阅读教学,其弊端是教师讲得太多,各种各样的分析太多,各种各样的阅读题太多。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好像生动活泼的文章就是那么几根干巴巴的筋。这样的阅读,已经使学生对所谓的阅读产生了厌烦。阅读题海战术,更使学生疲于奔命,根本谈不上什么阅读兴趣。高考语文出现了一种以名家名言为内容的填空题,命题者的意图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让学生平时多记一些名家名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可是在应试教育者手里却走了样,他们编集了大量的名家名句,让学生死记硬背,在短时间里记住,以至学生进了大学后,一见名家名句就头痛。
短视行为之二: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体系,作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和讲评,都注重于作文形式,他们给作文规定了许多所谓的“模式”,忽视作文的内容。现在有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设定了许多的“模式”。引申型的作文模式是:引—点—析—联—结;阐述型的作文模式是:是什么—为什么—结论;关系型的作文模式是:提出命题—阐释概念—证明命题—得出结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作文指导,看起来教师教得方便,学生学得省力,而且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作文“成绩”,提高应试水平,但由此带来的学生作文程式化,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所带来的负影响,恐怕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如果它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更会误人终身。
近几年,语文作文一直强调表现真实的思想,一直强调创新,语文教师也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方面也出了不少的成绩。但有的教师在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急功近利,操作上有简单化、肤浅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作文创新的“模式”:作文语言古典化(模仿中国古典作品的语言),作文体裁多样化(多写日记体、寓言体、病历体、广告体),作文思维多角度(就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逆向思维,不断变换思考角度)。这些所谓的模式,它对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写出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作用不大。只能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写作无病呻吟,套话、假话连篇。
这两种行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有市场,很有改正的必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读。学生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对言语对象进行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学生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次的语感水平推进。语文教师要作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使语文课外阅读成为“真实的阅读”,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应背的背,应记的记。这样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提高认知思维水平,完成积淀;学生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着的“信息落差”,也会由于学生为了获取未知信息,启动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与阅读材料进行信息交流而消除,从而自然习得母语书面语能力。这与母语习得理论是一致的。
这里的阅读,是指真实的阅读,它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强调的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的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作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国外阅读教学有一个很值得教学工作者深思的“杰克现象”,说的是一个名叫杰克的学生,老师们认为他对阅读缺乏兴趣,他常常在阅读课上没精打采,总是说课文枯燥无味。可在家里他却什么作品都喜欢看,有时一张报纸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让学生在阅读时心无所牵,真正放松,以避免出现阅读教育中存在的“课内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的现象。这不是对学生的阅读放任不管,因为学生对原汁原味的作品的品味是实现自我扩张的过程。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里提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读书。”许多大作家之所以成功,不是他们听了多少次阅读分析课,做了多少道阅读练习,而是他们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看点东西。
其次,要让作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作文成为“真实的”写作,使“作文成为学生抒写心灵的园地,联系社会的纽带”,成为他们人生的组成部分。启发学生认识“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志”,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勒斯涅克)。教师应对学生反复强调,除了多阅读以外,感受生活、体味生活的重要性,只有生活才是写作之源,不要从所谓的《论据手册》《作文写作词典》里寻找作文的捷径。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欧阳修说写作“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
此外,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评论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