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观”在羌族建筑艺术中的体现——以绵阳北川吉娜羌寨为例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an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羌族的文化艺术中,羌寨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其建筑艺术风格中蕴藏着羌族的宗教文化艺术内涵.羌寨都是依岷江而建,并遵循羌族传统释比文化观念,作为塔式多层乡土建筑形式,被赋予了羌族丰富的“三元观”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以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吉娜羌寨为例,探索靠近成都平原的羌寨建筑艺术在保留羌族宗教文化“三元观”的基础上有着哪些建筑艺术的变化.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目的 是为了探索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边界范围.设计的载体是“造型”,造型的核心是“形态”,而形态的“本源”便是“设计形态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以“形态研究”为核心,由此衍生的概念、理论、思维与方法等,便构建了设计形态学的知识体系.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其倡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不仅为设计形态学研究确立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更为实现该目标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指导.学科“边界范围”的划定,取决于该学科的优势、实力和发展愿景.清晰的“边界范围”有利于界定学科的内涵和外廷,但也会固化其研究内容
互动式双综双蹑平织机是黔西北分布地区最广、影响范围最大的传统织机,在当地用于原色平纹织物、色织平纹织物与挑花织物的织造课题组调查了钟山区月照彝族回族苗族乡,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黔西县林泉镇、红林彝族苗族乡、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铁石苗族彝族乡、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织金县阿弓镇,统计了此类平织机的地理分布,分析了黔西北民族地区平织机通用结构表征,并对研究区域内各地平织机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了黔西北民族地区平织机在提综装置形态、经面空间分布的异同.在织机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平织机织造三类
近年来,“手作”的概念日益在都市普及,引领了一股以文艺为价值追求的流行生活方式,随之产生了新的艺术生产模式.本文选取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手作人展开实证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以她十年的手作实践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整体观”视野将其放置于其所依托的都市社会文化语境中,在厘清其活态流变的动力、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同时,重点探究手作人实践中如何完成职业认同、掌握“文化套路”和塑造文化传承意识三个方面的意义建构.
为解决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难以客观、有效地提取中国传统纺织图案设计因素并对其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眼动实验和可拓语义的文化特征提取及应用的设计方法以楚漆凤乌纹为例:首先,利用可拓语义分析法对表征楚漆凤鸟纹文化的特征词汇进行优度计算;其次,通过眼动追踪实验进行纹样提取,结合优选得到的特征词汇进行综合图解语义评估;最后,分析结果在服饰纹样图案设计中得到了合理应用 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客观、科学地提取中国传统纺织图案设计因素并对其评估优选,摆脱了依赖于主观经验的人为提取方法的缺陷,有助于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特征,为
本文以定格动画的视觉效果和音响设计在定格动画创作流程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分析定格动画透过材料载体所展现的造型艺术风格,阐述偶动画区别于电脑动画的视听语言特征以捷克木偶定格动画《女儿》为例,从数字影视的视听语言策略出发,探讨定格动画中的偶形象表征以及叙事手法和无对白动画的音响设置所呈现的崭新视听效果.
本文为刻画世界范围内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进程和知识图谱,以Scopus数据库中“工业遗产”主题的论文为数据源,借助bibliometrix和CiteSpace构建出了以关键词、国家、载文期刊等为节点的知识图谱,阐明了工业遗产的热点演进与研究格局,揭示出了工业遗产领域的作者关键词族群、理论来源与应用去向,评述了工业遗产价值认定与数字化保护及适宜性再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实际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我国工业遗产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急需解决的难题提出了前瞻性的展望.
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旅游观念的全新改变,在全域旅游时代,风景旅游区的改造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解析“织补”理念入手,结合自身实践,从实证出发,以巴中诺水河景区改造设计为案例,探索风景旅游区改造设计中“织补”手法的具体运用,从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地域文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期望对风景旅游区的改造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今的文创产品市场中,品牌杂乱,产品的失真化、同质化现象十分常见,很多文创产品在设计之前对历史文化要素研究不够深入,忽略了本应凝结于文创产品上的文化特色,导致开发出的文创产品品牌形象不具识别性,所体现的文化要素与当地文化遗产的关联性较弱甚至脱节,从而丢失了真实的遗产文化内涵.本文从非遗文创品牌构建的意义出发,以“曹盖面具”文创品牌构建为例,探讨构建文创品牌的思路.由此对非遗项目的 保护和发展提出新的模式,提升文化资源向旅游商品转化的能力.
北川羌族草编艺术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北川羌族区域的扶贫文化艺术项目,自2008年地震以来,因其在材质和艺术创作上的独特性,北川羌族草编艺术已经被世界所认识.但是,面对目前四川区域以及国内其他区域草编、竹编艺术的发展,北川羌族草编艺术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创新的需要和探索:一方面要突出北川羌族的文化历史特色,不忘羌族艺术文化“初心”;另一方面在北川羌族草编艺术创作中,需根据其特色进行“场景化”草编艺术的新探索,使得北川羌族草编成为北川羌族历史文化与传承的桥梁.
优质的形象IP能够快速引导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产品的记忆识别.本文以东宣小镇形象IP设计为研究个案,从形象IP的核心要素入手,对设计定位、形象原型、故事背景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求特色小镇的形象IP创意路径和设计方法,为打造特色小镇形象IP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