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课程不同于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良好的口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而阅读课程的突出优势在于通过阅读培养、促进幼儿的心智开发。阅读课程对于语言交往能力的增强,学习方法的习得,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个性的发展大有裨益!在阅读课程中,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同伴之间的互动都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阅读的内容。
獾的美餐(第一课时)
目标:
1 了解《獾的美餐》大致内容和某些特点(动线、卷角、表情等),愿意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2 能倾听同伴的想法,并参与补充、解释。
3 遵守看书规则,爱护图书。
准备人手一本《獾的美餐》
过程:
一、集体阅读封面激发兴趣,交待规则
1 观察封面,猜测图书内容,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表述。
问题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图画书,你看到封面上有什么?(这一提问的目的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阅读绘本的角度讲,封面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教师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孩子仔细阅读封面: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幼儿的表述中了解幼儿的相关经验。)
对这一问题,幼儿有各种各样的发现,教师应针对幼儿的不同发现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
幼儿1:有一只“熊”。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看出来的?(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与画面上的动物进行细致辨析。)
幼儿2:各种各样的莱和虫子。
教师这些菜与虫子和这个动物会有什么关系?(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中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某种联系,同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蔬菜、水果、虫子放在这个动物的面前。帮助幼儿推断这个动物其实不是熊,因为他的食性是很杂的。)
幼儿3:獾的美餐(直接念出题目或是念出部分文字)。
教师噢,这么难的字你都认识,原来这个动物的名字是獾。什么是美餐?獾的美餐又是什么?(肯定幼儿的识字能力,同时引发孩子思考字义,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对封面的观察,猜测乃至推测獾的美餐到底是什么?)
对爸爸妈妈说:拿到一本书时,我们不妨仔细阅读封面。封面的信息是很多的。家长不要急于将题目直接告知幼儿,幼儿通过对封面的观察。会将自己的认识、判断与你进行交流。家长要巧妙地回应,如对正确回答的肯定。对错误认识的纠正,对浅显回答的追问,通过这些方式使幼儿更加向往图书内容。激起阅读兴趣。
2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从封面上,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书里面会不会有更有趣的事呢?(肯定幼儿发现与恩考,同时激发幼儿看书的欲望。)
二、自由阅读,寻找并交流有趣的画面
1 阅读前的要求。请小朋友找找书中有趣的地方并记住页码,看完整本书后介绍给别的小朋友。(这一要求的目的在于遵循孩子的学习特点——有趣的东西更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2 幼儿自由阅读。(在这一环节教师也要拿起书阅读,以营造一种良好、轻松的阅读氛围,不要干涉幼儿的阅读。)
3 阅读后集中交流。说说有趣的一页。
幼儿介绍时,要求大家翻到同一页,倾听、观察并进行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每次阅读,孩子感兴趣的画面都比较集中在16~17、18—19、20~21、22—23这几页,以下举一例。)
幼儿我喜欢22~23这个连页。(提醒其他幼儿翻到这一页。)马把獾踢飞了,我觉得很好玩。
教师踢飞这个词用得真好,你怎么知道踢飞了,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因为那匹马抬起了腿,獾飞在天上而且是肚子朝上的,所以我知道是踢飞了。
教师:你从马的动作看出来的。谁也喜欢这一页?请你也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獾是被马踢飞的。
幼儿:因为马的脚后面有三条线,我知道这是獾飞出去的路线。
教师这三条表示动作的线叫动线,这本书里有很多动线,请你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表示的意思。
(幼儿特别喜欢连页的画面,因为画面形象大,动作夸张。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让幼儿表达喜欢的原因,还通过追问,加强了幼儿对画面重要元素的理解,提高了对画面理解的饱和度,另一方面,通过生生互动共享经验,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表达和倾听能力。)
埘爸爸妈妈说:在这一环节中,家长要让孩子完整阅读后再交流感兴趣的画面。交流时,家长可采用共鸣的方式激发孩子深层次表述的愿望。通过追问,引导孩子细致观察画面。挖掘画面的信息。当孩子表述不清时。我们应把自己当做同水平的阅读伙伴,提出自己的疑问,推动孩子正确清晰地表述。
三、再次阅读:寻找不懂或有疑问的画面并交流
1 阅读前的要求。小朋友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呢?我们再去仔细看看。
(根据幼儿提供的信息,分别组织同伴答疑。让幼儿来相互解决书里面的疑问。教师对幼儿零碎问题要进行梳理,抛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幼儿讨论。)
(幼儿的疑惑点往往集中在24~25页、6~7页等,以下举24~25页为例。)
是一只獾还是三只獾?
幼儿:24~25页上怎么会有三只獾在飞’
教师:我也很奇怪,谁能帮助他,
幼儿:是一只獾,这是他的动作。
教师:噢?你的想法跟他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幼儿:你们看有很多动线呀,獾从洞里面飞出去就是有好几个动作的。
教师:你们都同意吗?(大部分孩子同意。)那么不同意的孩子请说说你们的想法。
幼儿:书上明明画着三只獾,就是三只。
教师:那么我们来找找,书里面还有哪里可以找到三只獾。
(幼儿开始翻阅,纷纷说没有三只獾的,是一只。)
教师:那你们觉得到底是几只。(幼儿均认为是一只。)
教师:碰到问题时,我们不仅可以从这一页上面找答案,还可以前后都联系起来找一找。这页上面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到底是飞出去,还是飞回来的呢?
幼儿:这只獾是飞出去还是飞回来,我看不懂?
教师:是很难看明白,谁来帮帮他?
幼儿:是飞回来的。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因为前面那页马把獾踢飞了,这页就踢回来了。
教师:是呀,你已经会从前面找问题的答案了,还有谁有补充或不同的想法吗?
幼儿:我看到后面一页獾掉进了洞里面,肯定是从外面飞过来的。如果是飞出去的话,它怎么能这么快回到洞里呢。
教师:很有道理啊,把你们两个的答案合起来就是,马把獾踢飞了,獾就往洞里飞过来了,最后掉进了洞里。其他人同意吗?(孩子们都点着头说同意。)
教师:你们已经学会了用前面看看后面看看的方法找答案,真是不错。
(这一环节教师重在创设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问题,用生生解疑的方法辨析问题,得出大家认同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前后联系的阅读方法。)
2 预留问题。角落里的小动物和獾有什么关系?(预留问题是为了激发孩子再次阅读的愿望。)
对爸爸妈妈说:会发现问题是重要的能力,从表达自己喜 欢的东西到寻找不明白的地方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律,这一环节中如发现幼儿没有问题家长也不应轻易放过。家长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以伙伴的角度向孩子提问。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可以通过前后联系看的方式解决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运用这一方式解决问题。
獾的美餐(第二课时)
目标:
1 发现并理解故事中的两条线索是平行发展的,并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獾追赶三个动物的情节。
2 会寻找画面上的物物关系,了解故事角色个性,学习评判角色行为。
3 愿意倾听同伴讲述并进行补充。
准备:PPT、人手一本《獾的美餐》
过程:
一、谈话引出“卷角”
1 回忆上次活动的内容。
教师:上次我们看了一本什么书呢?
幼儿:《獾的美餐》。
教师那么獾的美餐到底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回忆上一课时的主要内容。)
对爸爸妈妈说:家长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直接切入到某一画面,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回忆。
幼儿我看到獾去追兔子、鼹鼠还有老鼠了。(这是在上一课时中已经达成的共识,獾的美餐并不是封面上的水果蔬菜,而是它追赶的几只小动物,、
2 以PPT形式出示獾追鼹鼠的过程(6~7页、8~9页),引导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獾看到鼹鼠的表情、想法、动作等。(要求幼儿用适当的词完整地表达,并能倾听同伴讲述,共同学习好听的词句,也是为后面的两个情景描述作铺垫。)
3 重点交流最后鼹鼠去哪里了?
幼儿:掉进了洞里。
教师(出示10~11页),是这一页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两条线索并行的特点——鼹鼠掉进洞里的时候,獾又看到了老鼠……)
对爸爸妈妈说:我们采用PPT的形式进行集体教学,家长可直接和孩子一起翻到6 7页,与孩子互动讲述。这一环节要注意提醒孩子对细节的观察及好听词句的运用,
二、自主阅读——交流描述獾追老鼠、兔子的两个情景
1 教师:那么獾接下去在追赶老鼠和兔子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7请你在书中仔细找一找,看好后请完整地说一说。
2 幼儿自主阅读(允许幼儿自言自语或轻声交流看到的画面内容)。
3 交流。以描述獾追赶鼹鼠的方式继续讲述獾追赶老鼠、兔子的两个情景,重点关注幼儿对同一封面上的两条线索的把握。(在交流中讲述是一个难点,因为接下去的每一页上都有卷角,如何把两条线索讲述清楚是这一环节要解决的问题。)
(1)交流。獾追老鼠的画面。
教师:谁来讲一讲獾追老鼠的故事。(要求幼儿边看书边讲。)
幼儿:鼹鼠掉进了洞里,獾又看见了老鼠,它想把老鼠当成美味的汉堡,然后獾就扑过去抓老鼠,老鼠一跳又逃走了。
教师:你们觉得他把画面上的事情都讲清楚了吗?
幼儿没有,12~13页上他只讲了獾抓老鼠没有讲卷角上的事。
教师:你听得真仔细,那么该怎么讲完整呢?请你试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掌握如何完整讲述的方法,将主线獾做了什么事讲完,然后接着讲次线鼹鼠发生的事,也可两条线穿插讲,根据幼儿能力不同而定。)
(2)继续上一环节中学到的方法完整讲述獾追兔子的情节。
对爸爸妈妈说:卷角的设计是这本书的特点,能够围绕两条线索进行清晰地讲述是这一环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家长可采用多种方式达到这一目的,如接龙讲述、分角色讲述等。
三、关注物物关系,分析角色特点
1 教师:獾追到它们了吗?它的心情怎么样?(观察18~19页,让幼儿根据画面上獾的表情、动作、动线等进行描述,从而理解獾的可怜、绝望等心情。)
2 引出故事的转折点。
教师真是一只可怜的獾}老师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出示PPT18~19页及20~21页),你们发现了吗?(通过画面对比的展示,发现獾的大小变化,獾的表情变化以及獾和小动物问的情绪对比,从而引导幼儿关注物物关系。)
对爸爸妈妈说:帮助幼儿理解18~19页上獾的心情很重要,可以看出孩子对绘本前半段内容是否能理解。同时出现18~19页和20~21页是为了让孩子能直观地进行比较。家长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孩子进一步观察獾的大小、心情等的变化。
3 幼儿完整阅读绘本。
(1)教师:在不同的地方,獾的大小、情绪都有了变化,那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你先完整地看一遍。
(2)阅读后交流。
通过孩子的回答,把握獾的无奈向往一欣喜可怜一害怕庆幸一惊讶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逐渐理解獾的喜新厌旧、欺软怕硬等个性特点。
(在交流中要求幼儿有根据地概括性讲述,教师及时跟进梳理,帮助幼儿把握獾心理变化的脉络,从而知道直到失去了,你才会知道曾经拥有过的含义。)
对爸爸妈妈说:这一环节的完整阅读是为了完整理解獾的角色特点,为了吸引幼儿的再次阅读,可以在阅读或交流的方式上做一些变化。例如幼儿可以用画表情的方式来记录獾的每一种变化并向家长进行介绍。考虑孩子的能力差异。家长可以同伴的角色进行补充。
獾的美餐(后续)
至此,幼儿对绘本反复阅读多次,可以深入挖掘绘本中丰富的元素,开展各种类型的后续活动。
1 教师有声有色地朗读文本,让幼儿对故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感受书面语言的美。
2 以作品中特有的文字符号展开活动,例如省略号。其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特殊符号的兴趣及理解这些符号的不同含义。
3 以写信为切入口开展相关的点读文字活动,或以写信的方式进行延伸活动。
4 续编故事:以书中又困又饿的獾读信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行为,进行续编活动。
对爸爸妈妈说:家长在尊重幼儿讲述的同时,可以通过自己比较标准的朗读让孩子感受作品幽默的语言,增进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从书的结尾可以引发多种延伸活动,如信的内容的展开、读信后獾的心理或行为、小动物们因祸得福的快乐,等等。
小贴士:
1 知道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看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图书的感悟能力,激发孩子好奇、好问的兴趣和行为,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2 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前至少要阅读两遍以上。要做一个有分析能力的家长,如对绘本的文学特点、美术特点、结构特点等进行解读,挖掘出其中的教育元素。
3 要有反复深入阅读的观念。因为一个好的绘本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4 在阅读中,家长要以同伴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思维的碰撞,不要控制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有策略的回应。
5 家长最好能根据孩子阅读中的兴趣点生成一些游戏或延伸活动,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
獾的美餐(第一课时)
目标:
1 了解《獾的美餐》大致内容和某些特点(动线、卷角、表情等),愿意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2 能倾听同伴的想法,并参与补充、解释。
3 遵守看书规则,爱护图书。
准备人手一本《獾的美餐》
过程:
一、集体阅读封面激发兴趣,交待规则
1 观察封面,猜测图书内容,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表述。
问题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图画书,你看到封面上有什么?(这一提问的目的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阅读绘本的角度讲,封面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教师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孩子仔细阅读封面: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幼儿的表述中了解幼儿的相关经验。)
对这一问题,幼儿有各种各样的发现,教师应针对幼儿的不同发现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
幼儿1:有一只“熊”。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看出来的?(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与画面上的动物进行细致辨析。)
幼儿2:各种各样的莱和虫子。
教师这些菜与虫子和这个动物会有什么关系?(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中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某种联系,同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蔬菜、水果、虫子放在这个动物的面前。帮助幼儿推断这个动物其实不是熊,因为他的食性是很杂的。)
幼儿3:獾的美餐(直接念出题目或是念出部分文字)。
教师噢,这么难的字你都认识,原来这个动物的名字是獾。什么是美餐?獾的美餐又是什么?(肯定幼儿的识字能力,同时引发孩子思考字义,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对封面的观察,猜测乃至推测獾的美餐到底是什么?)
对爸爸妈妈说:拿到一本书时,我们不妨仔细阅读封面。封面的信息是很多的。家长不要急于将题目直接告知幼儿,幼儿通过对封面的观察。会将自己的认识、判断与你进行交流。家长要巧妙地回应,如对正确回答的肯定。对错误认识的纠正,对浅显回答的追问,通过这些方式使幼儿更加向往图书内容。激起阅读兴趣。
2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从封面上,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书里面会不会有更有趣的事呢?(肯定幼儿发现与恩考,同时激发幼儿看书的欲望。)
二、自由阅读,寻找并交流有趣的画面
1 阅读前的要求。请小朋友找找书中有趣的地方并记住页码,看完整本书后介绍给别的小朋友。(这一要求的目的在于遵循孩子的学习特点——有趣的东西更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2 幼儿自由阅读。(在这一环节教师也要拿起书阅读,以营造一种良好、轻松的阅读氛围,不要干涉幼儿的阅读。)
3 阅读后集中交流。说说有趣的一页。
幼儿介绍时,要求大家翻到同一页,倾听、观察并进行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每次阅读,孩子感兴趣的画面都比较集中在16~17、18—19、20~21、22—23这几页,以下举一例。)
幼儿我喜欢22~23这个连页。(提醒其他幼儿翻到这一页。)马把獾踢飞了,我觉得很好玩。
教师踢飞这个词用得真好,你怎么知道踢飞了,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因为那匹马抬起了腿,獾飞在天上而且是肚子朝上的,所以我知道是踢飞了。
教师:你从马的动作看出来的。谁也喜欢这一页?请你也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獾是被马踢飞的。
幼儿:因为马的脚后面有三条线,我知道这是獾飞出去的路线。
教师这三条表示动作的线叫动线,这本书里有很多动线,请你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表示的意思。
(幼儿特别喜欢连页的画面,因为画面形象大,动作夸张。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让幼儿表达喜欢的原因,还通过追问,加强了幼儿对画面重要元素的理解,提高了对画面理解的饱和度,另一方面,通过生生互动共享经验,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表达和倾听能力。)
埘爸爸妈妈说:在这一环节中,家长要让孩子完整阅读后再交流感兴趣的画面。交流时,家长可采用共鸣的方式激发孩子深层次表述的愿望。通过追问,引导孩子细致观察画面。挖掘画面的信息。当孩子表述不清时。我们应把自己当做同水平的阅读伙伴,提出自己的疑问,推动孩子正确清晰地表述。
三、再次阅读:寻找不懂或有疑问的画面并交流
1 阅读前的要求。小朋友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呢?我们再去仔细看看。
(根据幼儿提供的信息,分别组织同伴答疑。让幼儿来相互解决书里面的疑问。教师对幼儿零碎问题要进行梳理,抛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幼儿讨论。)
(幼儿的疑惑点往往集中在24~25页、6~7页等,以下举24~25页为例。)
是一只獾还是三只獾?
幼儿:24~25页上怎么会有三只獾在飞’
教师:我也很奇怪,谁能帮助他,
幼儿:是一只獾,这是他的动作。
教师:噢?你的想法跟他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幼儿:你们看有很多动线呀,獾从洞里面飞出去就是有好几个动作的。
教师:你们都同意吗?(大部分孩子同意。)那么不同意的孩子请说说你们的想法。
幼儿:书上明明画着三只獾,就是三只。
教师:那么我们来找找,书里面还有哪里可以找到三只獾。
(幼儿开始翻阅,纷纷说没有三只獾的,是一只。)
教师:那你们觉得到底是几只。(幼儿均认为是一只。)
教师:碰到问题时,我们不仅可以从这一页上面找答案,还可以前后都联系起来找一找。这页上面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到底是飞出去,还是飞回来的呢?
幼儿:这只獾是飞出去还是飞回来,我看不懂?
教师:是很难看明白,谁来帮帮他?
幼儿:是飞回来的。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因为前面那页马把獾踢飞了,这页就踢回来了。
教师:是呀,你已经会从前面找问题的答案了,还有谁有补充或不同的想法吗?
幼儿:我看到后面一页獾掉进了洞里面,肯定是从外面飞过来的。如果是飞出去的话,它怎么能这么快回到洞里呢。
教师:很有道理啊,把你们两个的答案合起来就是,马把獾踢飞了,獾就往洞里飞过来了,最后掉进了洞里。其他人同意吗?(孩子们都点着头说同意。)
教师:你们已经学会了用前面看看后面看看的方法找答案,真是不错。
(这一环节教师重在创设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问题,用生生解疑的方法辨析问题,得出大家认同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前后联系的阅读方法。)
2 预留问题。角落里的小动物和獾有什么关系?(预留问题是为了激发孩子再次阅读的愿望。)
对爸爸妈妈说:会发现问题是重要的能力,从表达自己喜 欢的东西到寻找不明白的地方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律,这一环节中如发现幼儿没有问题家长也不应轻易放过。家长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以伙伴的角度向孩子提问。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可以通过前后联系看的方式解决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运用这一方式解决问题。
獾的美餐(第二课时)
目标:
1 发现并理解故事中的两条线索是平行发展的,并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獾追赶三个动物的情节。
2 会寻找画面上的物物关系,了解故事角色个性,学习评判角色行为。
3 愿意倾听同伴讲述并进行补充。
准备:PPT、人手一本《獾的美餐》
过程:
一、谈话引出“卷角”
1 回忆上次活动的内容。
教师:上次我们看了一本什么书呢?
幼儿:《獾的美餐》。
教师那么獾的美餐到底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回忆上一课时的主要内容。)
对爸爸妈妈说:家长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直接切入到某一画面,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回忆。
幼儿我看到獾去追兔子、鼹鼠还有老鼠了。(这是在上一课时中已经达成的共识,獾的美餐并不是封面上的水果蔬菜,而是它追赶的几只小动物,、
2 以PPT形式出示獾追鼹鼠的过程(6~7页、8~9页),引导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獾看到鼹鼠的表情、想法、动作等。(要求幼儿用适当的词完整地表达,并能倾听同伴讲述,共同学习好听的词句,也是为后面的两个情景描述作铺垫。)
3 重点交流最后鼹鼠去哪里了?
幼儿:掉进了洞里。
教师(出示10~11页),是这一页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两条线索并行的特点——鼹鼠掉进洞里的时候,獾又看到了老鼠……)
对爸爸妈妈说:我们采用PPT的形式进行集体教学,家长可直接和孩子一起翻到6 7页,与孩子互动讲述。这一环节要注意提醒孩子对细节的观察及好听词句的运用,
二、自主阅读——交流描述獾追老鼠、兔子的两个情景
1 教师:那么獾接下去在追赶老鼠和兔子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7请你在书中仔细找一找,看好后请完整地说一说。
2 幼儿自主阅读(允许幼儿自言自语或轻声交流看到的画面内容)。
3 交流。以描述獾追赶鼹鼠的方式继续讲述獾追赶老鼠、兔子的两个情景,重点关注幼儿对同一封面上的两条线索的把握。(在交流中讲述是一个难点,因为接下去的每一页上都有卷角,如何把两条线索讲述清楚是这一环节要解决的问题。)
(1)交流。獾追老鼠的画面。
教师:谁来讲一讲獾追老鼠的故事。(要求幼儿边看书边讲。)
幼儿:鼹鼠掉进了洞里,獾又看见了老鼠,它想把老鼠当成美味的汉堡,然后獾就扑过去抓老鼠,老鼠一跳又逃走了。
教师:你们觉得他把画面上的事情都讲清楚了吗?
幼儿没有,12~13页上他只讲了獾抓老鼠没有讲卷角上的事。
教师:你听得真仔细,那么该怎么讲完整呢?请你试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掌握如何完整讲述的方法,将主线獾做了什么事讲完,然后接着讲次线鼹鼠发生的事,也可两条线穿插讲,根据幼儿能力不同而定。)
(2)继续上一环节中学到的方法完整讲述獾追兔子的情节。
对爸爸妈妈说:卷角的设计是这本书的特点,能够围绕两条线索进行清晰地讲述是这一环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家长可采用多种方式达到这一目的,如接龙讲述、分角色讲述等。
三、关注物物关系,分析角色特点
1 教师:獾追到它们了吗?它的心情怎么样?(观察18~19页,让幼儿根据画面上獾的表情、动作、动线等进行描述,从而理解獾的可怜、绝望等心情。)
2 引出故事的转折点。
教师真是一只可怜的獾}老师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出示PPT18~19页及20~21页),你们发现了吗?(通过画面对比的展示,发现獾的大小变化,獾的表情变化以及獾和小动物问的情绪对比,从而引导幼儿关注物物关系。)
对爸爸妈妈说:帮助幼儿理解18~19页上獾的心情很重要,可以看出孩子对绘本前半段内容是否能理解。同时出现18~19页和20~21页是为了让孩子能直观地进行比较。家长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孩子进一步观察獾的大小、心情等的变化。
3 幼儿完整阅读绘本。
(1)教师:在不同的地方,獾的大小、情绪都有了变化,那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你先完整地看一遍。
(2)阅读后交流。
通过孩子的回答,把握獾的无奈向往一欣喜可怜一害怕庆幸一惊讶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逐渐理解獾的喜新厌旧、欺软怕硬等个性特点。
(在交流中要求幼儿有根据地概括性讲述,教师及时跟进梳理,帮助幼儿把握獾心理变化的脉络,从而知道直到失去了,你才会知道曾经拥有过的含义。)
对爸爸妈妈说:这一环节的完整阅读是为了完整理解獾的角色特点,为了吸引幼儿的再次阅读,可以在阅读或交流的方式上做一些变化。例如幼儿可以用画表情的方式来记录獾的每一种变化并向家长进行介绍。考虑孩子的能力差异。家长可以同伴的角色进行补充。
獾的美餐(后续)
至此,幼儿对绘本反复阅读多次,可以深入挖掘绘本中丰富的元素,开展各种类型的后续活动。
1 教师有声有色地朗读文本,让幼儿对故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感受书面语言的美。
2 以作品中特有的文字符号展开活动,例如省略号。其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特殊符号的兴趣及理解这些符号的不同含义。
3 以写信为切入口开展相关的点读文字活动,或以写信的方式进行延伸活动。
4 续编故事:以书中又困又饿的獾读信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行为,进行续编活动。
对爸爸妈妈说:家长在尊重幼儿讲述的同时,可以通过自己比较标准的朗读让孩子感受作品幽默的语言,增进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从书的结尾可以引发多种延伸活动,如信的内容的展开、读信后獾的心理或行为、小动物们因祸得福的快乐,等等。
小贴士:
1 知道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看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图书的感悟能力,激发孩子好奇、好问的兴趣和行为,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2 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前至少要阅读两遍以上。要做一个有分析能力的家长,如对绘本的文学特点、美术特点、结构特点等进行解读,挖掘出其中的教育元素。
3 要有反复深入阅读的观念。因为一个好的绘本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4 在阅读中,家长要以同伴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思维的碰撞,不要控制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有策略的回应。
5 家长最好能根据孩子阅读中的兴趣点生成一些游戏或延伸活动,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