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与华夏文明——谈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型问题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个概念,意指: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地球北半球不同的地方,"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五种伟大的古代文明,即希伯来(犹太教)、印度、波斯、希腊和华夏文明。这些不同的文明形态形成了人类文明史的基本结构,并且一直延续、发展到了今天。70年来,雅斯贝尔斯关于"轴心时代"的理论在史学、哲学、人类学、文化学诸多领域早已成为一种背景知识。华夏文明与其他"轴心文明"特别是希腊文明相比较有着鲜明的不同特点。中国上古文明总体来说是封闭运行、单线发展的。惟其如此,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直到"轴心时代"的孔子、老子,中华文化才得以始终保持自身的核心价值,不间断地发展到了现在。相对来说,华夏文明或中华文化的韧性,比轴心时代其他古老文明更强。总的来说,华夏文明是一种典型的"陆地文明",它本质上是"内向"的,与"外向"文明有极大的不同。
其他文献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新加坡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推进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推进市域
历史档案著录工作,表面看来简单、枯燥,而实际上它是一个不断解决复杂问题的决断过程。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耐得住寂寞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