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是对电工的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电业工人人身安全的有力保障。然而,在从事电气工业的雇员中,仍然有少数人在安全规则和相邻电气化身体的电气维护期间与人体的最大有效范围有安全距离。在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一些误解。甚至导致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220kV杆塔;近电工作;安全防护
这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长,社会用电量居高不下。为了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以及用电质量,电网建设力度正在加大,目前来看,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区域电网,通过配网线路将电能传输至各个用户。另一方面,巨大的用电量必然形成更多的电力故障,造成用电检修任务繁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塔杆近电作业,一旦操作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检修人员触电身亡,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影响近电工作安全的因素,然后介绍220KV塔杆附近点操作的安全距离,最后提出220KV塔杆近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对策,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1、影響塔杆近电工作安全的因素
1.1电场强度分布及感应电流变化
接近高场强区时,测量的电场强度距离220 kV线塔体(人体进入前)0.5 m处和人体在爬升条件下感应电流(被测量者在测量时通过微型放大器柱塔)塔上人体其余部分的结果如表1所示。
塔上的高场强区域是指感应电流超过150μA的区域。一般在跳线处,在横臂的横臂侧或横臂另一侧的顶部和跳线处。从表1可以看出,220kV工作人员在高场强区域的最大感应电流可达363μA,容易因“麻电”引起刺痛和二次事故。
1.2人体活动范围
人们在工作时会不断运动。员工心理状态,技能,站立位置,身高,工具长度,环境条件和潜意识运动(突然调整姿势)等的原因可能导致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减小。导致人体超出允许的运动范围并导致安全事故。
2.220KV塔附近点操作的安全距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确保近电工安全,电力工人必须准确理解并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和技术数据。在电力重大检修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到现场进行现场调查,正确确定人体在工作部位的最大运动范围和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其划分原则如下:
(1)人体最大活动范围:要进行大修的生产线设备的工作位置是圆的中心,工作所需的人类活动方向,加上人体和肢体的实际长度以及所用工具的长度之和。
(2)实际维护电气安全距离等于工作现场人体活动的最大范围加上“安全”表中规定的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当确定了人体的最大运动范围时,根据下面的公式,已知工作场所必须与相邻的带电设备保持电气安全距离:
L=R+D2
其中,L是维修工作场所必须与带电体保持的安全距离,R是人体在工作场所的最大运动范围,D2是“安全规程”表2中规定的值。
根据我们的经验,当工作场所的人体最大运动范围为1m时,工作场所必须与火线或设备保持的安全距离如表2所示。
如果作业位置距离带电设备或带电导线不能满足表中的要求,同时,没有采取安全、可靠的绝缘措施,或者没有对可靠的限制作业人员人体活动范围的措施,那么,必须将邻近带电设备或带电导线做出停电处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220kV杆塔近电工作的安全防护措施
3.1设置近电作业安全监控预警装置
3.1.1布点设计
根据不影响近电流操作和方便安装的原则,设备的视频采集终端的布局如图1所示。安装方法是高悬挂安装(安装在杆上)和延伸支架安装方法(放置在地面上)。它可以根据近电工作的工作条件灵活选择。对于视频显示和视频控制客户端,将其设置在工作区域之外安全的地方即可。
3.1.2硬件设计
该设备的硬件设计,使用无线高清摄像头和客户端的全套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字摄像头。通过网线连接至无线路由。
(2)无线路由。视频流通过2.4G / 5G频段传输回视频客户端。无线传输模式,可选配置,独立供电。
(3)供电方式。供电方式为220KV交流电源或太阳能电池板+电池供电,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
(4)视频显示、视频控制客户端。实现每个视频的分屏显示,实现摄像机的对焦和平移/倾斜控制。
3.1.3软件设计
(1)根据配置的识别规则提取图像帧,并实现识别区域设置和跟踪移动识别功能。
(2)调用图像分析子模块分析图像帧信息,以实现识别区域中标识符的区分。
(3)图像分析结果通过d11接口模式反馈给主程序,声光报警或闪光提示现场安全监控,报警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3.2塔杆近电操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规》5.4.1规定:对于330 KV及以上的带电塔和变电站结构,应穿着防静电服。防静电传感措施,如导电鞋(在220 KV线路塔上工作时应佩戴导电鞋)。作为一项技术保护措施,在登上220KV千伏的塔架时必须穿着导电鞋,以确保操作员和塔架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相同的潜力。避免因操作过程中不同的人体和极电位引起的意外触电,引起刺痛并引发二次事故。
《安规》10.2.1规定:在220kV线路电极中,地电位操作员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1.8m。也就是说,当线路故障跳闸时,即使安全距离小于3米,输电线路也会在220千伏的实时着陆塔上收集故障。注意同一塔架上的双回路线路必须与横臂上方的带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并考虑佩戴与现场工作人员相同的屏蔽套装。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保证安全(收费工作必须经过就业证明)。否则,工作只能由在职人员直接完成。
结语
简而言之,现场工作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当线路由于雷击,污染闪烁,冻结,跳舞等而出现故障时。大多数工作都伴随着恶劣天气,因此近电工作通常需要电力线的第二张工作单由运营和维护团队签发。由送电线路工来完成。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必须采取近期操作的安全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丁月明.高电压现场施工安全距离报警新技术及样机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马爱清,王淑情,张绮华,等.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曝露场强限值下人体感应电场和感应电流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5,41(5):37-43.
[3]DL 5009.2-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Q/GDW 346-2009,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国网长治供电公司)
【关键词】220kV杆塔;近电工作;安全防护
这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长,社会用电量居高不下。为了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以及用电质量,电网建设力度正在加大,目前来看,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区域电网,通过配网线路将电能传输至各个用户。另一方面,巨大的用电量必然形成更多的电力故障,造成用电检修任务繁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塔杆近电作业,一旦操作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检修人员触电身亡,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影响近电工作安全的因素,然后介绍220KV塔杆附近点操作的安全距离,最后提出220KV塔杆近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对策,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1、影響塔杆近电工作安全的因素
1.1电场强度分布及感应电流变化
接近高场强区时,测量的电场强度距离220 kV线塔体(人体进入前)0.5 m处和人体在爬升条件下感应电流(被测量者在测量时通过微型放大器柱塔)塔上人体其余部分的结果如表1所示。
塔上的高场强区域是指感应电流超过150μA的区域。一般在跳线处,在横臂的横臂侧或横臂另一侧的顶部和跳线处。从表1可以看出,220kV工作人员在高场强区域的最大感应电流可达363μA,容易因“麻电”引起刺痛和二次事故。
1.2人体活动范围
人们在工作时会不断运动。员工心理状态,技能,站立位置,身高,工具长度,环境条件和潜意识运动(突然调整姿势)等的原因可能导致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减小。导致人体超出允许的运动范围并导致安全事故。
2.220KV塔附近点操作的安全距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确保近电工安全,电力工人必须准确理解并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和技术数据。在电力重大检修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到现场进行现场调查,正确确定人体在工作部位的最大运动范围和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其划分原则如下:
(1)人体最大活动范围:要进行大修的生产线设备的工作位置是圆的中心,工作所需的人类活动方向,加上人体和肢体的实际长度以及所用工具的长度之和。
(2)实际维护电气安全距离等于工作现场人体活动的最大范围加上“安全”表中规定的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当确定了人体的最大运动范围时,根据下面的公式,已知工作场所必须与相邻的带电设备保持电气安全距离:
L=R+D2
其中,L是维修工作场所必须与带电体保持的安全距离,R是人体在工作场所的最大运动范围,D2是“安全规程”表2中规定的值。
根据我们的经验,当工作场所的人体最大运动范围为1m时,工作场所必须与火线或设备保持的安全距离如表2所示。
如果作业位置距离带电设备或带电导线不能满足表中的要求,同时,没有采取安全、可靠的绝缘措施,或者没有对可靠的限制作业人员人体活动范围的措施,那么,必须将邻近带电设备或带电导线做出停电处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220kV杆塔近电工作的安全防护措施
3.1设置近电作业安全监控预警装置
3.1.1布点设计
根据不影响近电流操作和方便安装的原则,设备的视频采集终端的布局如图1所示。安装方法是高悬挂安装(安装在杆上)和延伸支架安装方法(放置在地面上)。它可以根据近电工作的工作条件灵活选择。对于视频显示和视频控制客户端,将其设置在工作区域之外安全的地方即可。
3.1.2硬件设计
该设备的硬件设计,使用无线高清摄像头和客户端的全套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字摄像头。通过网线连接至无线路由。
(2)无线路由。视频流通过2.4G / 5G频段传输回视频客户端。无线传输模式,可选配置,独立供电。
(3)供电方式。供电方式为220KV交流电源或太阳能电池板+电池供电,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
(4)视频显示、视频控制客户端。实现每个视频的分屏显示,实现摄像机的对焦和平移/倾斜控制。
3.1.3软件设计
(1)根据配置的识别规则提取图像帧,并实现识别区域设置和跟踪移动识别功能。
(2)调用图像分析子模块分析图像帧信息,以实现识别区域中标识符的区分。
(3)图像分析结果通过d11接口模式反馈给主程序,声光报警或闪光提示现场安全监控,报警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3.2塔杆近电操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规》5.4.1规定:对于330 KV及以上的带电塔和变电站结构,应穿着防静电服。防静电传感措施,如导电鞋(在220 KV线路塔上工作时应佩戴导电鞋)。作为一项技术保护措施,在登上220KV千伏的塔架时必须穿着导电鞋,以确保操作员和塔架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相同的潜力。避免因操作过程中不同的人体和极电位引起的意外触电,引起刺痛并引发二次事故。
《安规》10.2.1规定:在220kV线路电极中,地电位操作员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1.8m。也就是说,当线路故障跳闸时,即使安全距离小于3米,输电线路也会在220千伏的实时着陆塔上收集故障。注意同一塔架上的双回路线路必须与横臂上方的带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并考虑佩戴与现场工作人员相同的屏蔽套装。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保证安全(收费工作必须经过就业证明)。否则,工作只能由在职人员直接完成。
结语
简而言之,现场工作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当线路由于雷击,污染闪烁,冻结,跳舞等而出现故障时。大多数工作都伴随着恶劣天气,因此近电工作通常需要电力线的第二张工作单由运营和维护团队签发。由送电线路工来完成。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必须采取近期操作的安全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丁月明.高电压现场施工安全距离报警新技术及样机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马爱清,王淑情,张绮华,等.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曝露场强限值下人体感应电场和感应电流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5,41(5):37-43.
[3]DL 5009.2-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Q/GDW 346-2009,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国网长治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