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是“根”的教育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因为坐拥巴山,濒临渝水,与绿树作伴的缘故,在教育系统摸爬滚打,我始终迷恋“根”的意象,信奉“根”的哲学,并坚信真正的教育是“根”的教育。
  最需要的是扎根
  我来自“草根”。1987年从教,被改革的时代浪潮所激发,和10余位热血青年一道到大巴山深处,承包了四面环山、破败不堪的太兴村小,开展农村村小整体改革实验。10年“面壁”,自感就像一位皈依山林的隐者,面对山石、山林和山水,将学习的“根须”伸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和文艺理论,将研究的“根须”伸向山乡孩子的课堂、生活和心灵,和同伴们一起将这所山野村小变成“中国教育改革第一村小”(原国家教育督学、教育部师范司司长孟吉平到学校考察时题词)。
  日后的15年,我亲历了从农村到县城,再到都市学校的教育工作,从小学到进修学校再到区、市教委,从教师到校长再到教委行政干部等多个角色的转换,每到一处,我都将学习之根、改革之根、研究之根深深地扎入脚下的泥土,向一切可学之人学习,向一切可学之事学习,向一切可学之物学习,先后开展了建构现代技术教育模式、学习最优化学校、全场景教育管理等系列教育改革。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我深知,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扎根,只有坚持根须远涉,才能真正追寻教育的真谛,在育人的事业上作出有价值的业绩。我梦想着,“草根”也能完成树的蝶变,成长为一棵真正的树,耸立时郁郁葱葱,为教育“吸氮吐氧”;倒下时复归于根,为教育奉献“最后的能量”。
  最要紧的是寻根
  王阳明所言,“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教育的本原到底在哪里?我一直在“打破砂锅问到底”,永不停歇地追寻着这教育的“本根”。20余年来,在我的书柜里叠放了上百本研究笔记,这些研究笔记记录着我上课、听课、座谈,甚至是闲聊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布满笔记本每一页左侧三分之一处的文字,记录着教育的细节、案例、现象和他人的言论,右侧三分之二处则记录着我的追问和思考,虽然密密麻麻且有些潦草,但每一处文字都是我对教育“本根”的寻觅。
  在寻根的道路上,我写下了300多万字的论文和论著。渐渐地,这些追根溯源的文字,都聚焦在“心根”这个词语之上。2006年,我提出了“心根语文”的概念。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五年来,“心根语文”实现了向“心根教育”的拓展,“心根”教育的思想不但在语文学科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且还在中小学的其他学科中得到试验和推广。现阶段,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课堂”,对“什么是心根上的课堂”、“课堂中怎样滋育学生的心根”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心根课堂》一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最核心的是育根
  诗人图岸在《树的哲学》中写道:“愈是深深地扎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与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这也是“心根”教育所信奉的哲学。在研究“心根课堂”时,我们力图扎根课堂教学实践,但不拘泥于“课堂”这一方热土,而是站在心灵哲学的高度来思考课堂、建构课堂、创新课堂。我从三个方面作了探讨:
  第一部分“生命中的心根”。从生命与心灵的演进讲起,分析了行为、大脑和心灵的关系,心理世界的特征,继而指出人的心灵也有“根”,心根关涉人的幸福,个体知识是心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的心根,尤其是儿童心根的隐秘世界和生长之道等进行了探讨。用生动的实例和故事说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直抵每个人生命中的心根。
  第二部分“心根上的课堂”。课堂抓住了“心根”,就抓住了人的精神本质,也就回归到了教育的本源。这部分通过大量的课例,分别阐述了心根课堂的十个基本特征:外散内聚、亲近和谐、满足需要、注意聚焦、实践体验、复杂充盈、积极生长、全息沟通、独一无二、太极境界。
  第三部分“课堂里的生长”。围绕“为生命立心,为人生育根”这一终极目的,介绍了课堂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要求教师从触摸儿童心灵之根,到打开儿童觉知的大门,再到抵达儿童的心灵深处,呵护心灵胚胎,突破语言之茧,繁衍心灵枝蔓,丰富心灵意象,促使心灵蝶变;要求学生如雏鸟破壳,白驹过隙,一点一点地积累,一点一点地延展,一点一点地生长。
  育根的工作是一项伟大而圣洁的工作,是心灵浸润心灵、灵魂摇动灵魂的工作,需要我们用心、用情、用智去琢磨,去激活,去促进,去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都可以探究,去发现其中的密码。当然,这其中的奥妙是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的,也并非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代人所能完全弄清的,甚至上百年、千年也难以说尽。尽管《心根课堂》一书采用了散文化、故事化等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心根课堂的粗浅认识,但依然感觉涉及的概念多,想说的很多,言不尽意。因此,阅读《心根课堂》,建议读者沉心静气,慢慢去品味,大胆去想象,重在思想的对话,不在技艺的摘取,重在思维的“奔腾”,不在细节的“敲打”。
  落笔至此,五年来读读研研、写写停停的经历,连同苦涩和甜蜜的思考,随着暮色远去,成为“历史”。窗外的彩云湖已晨曦初露,一方草坪,一坡绿树,一片湖水,一抹浮桥,一群白鹭,一缕霞光,映入眼帘。“道法自然”的老子有一句话再次在耳边响彻:“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心根课堂》和这眼前的一切景象一样,生于“根”,也终将沉寂于“根”,如果有幸,会演化出新的“根”。我热忱地希望,亲爱的读者,能在此书来这个世界“走一遭”的过程中,予以批评、指正,甚至有更多的教育者加入这塑“根”的劳作中,培育出更多的参天大树。这是否算作“根”的贪婪?就当是吧!
  责任编辑 萧 田
其他文献
展示了一个箱体零件制造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的控制与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介绍了Hatley-Pirbhai扩展法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导出的系统总体软件结构,同时阐述了
今年5月中旬,我们在老牛基金的资助下,走进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并参观丹麦小学和幼儿园。学习归来后,笔者曾撰文《零距离接触丹麦教育》,刊于《师道》(
生物催化在制药工业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化学方法的缺陷,如苛刻的反应条件,需要有毒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溶剂和立体选择性不足等,酶催化
最近,部分城市接连出现一些物业服务企业退出在管项目,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各方对此褒贬不一。有的认为,物业服务企业退出亏损管理项目,是明智之举,是市场经济规律
物业管理受众面广、综合性强,各界认识偏差较大,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物业管理企业经常会遇到与相关垄断行业关系不顺、行业恶性竞争、业主不理解、业主委员会运作不规范、业主
一个班级就如同一个家。家是最安全最温暖最自由的场所,是心灵的港湾,是爱和责任生根发芽的热土,是创造新生活的根据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这个家里都会享受作为主人的骄傲,都会为家的兴旺感到自豪。班级生活是需要师生一起用心创造的,而班级生活的创造,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班级,是属于大家共同拥有的家。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就是属于自己的家,又如何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不断创造这个“家”里的更好
介绍了单片机在线仿真器在分散型测控系统现场调试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该应用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