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启发式是古今中外都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灵魂和特征,运用启发式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取真知。因此,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研究“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 初中历史;启发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37-02
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自发诱导。
在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我国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子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原理的阐述。在这句话里,孔子虽然没有概括出“启发式”这一抽象概念,但他指出了“启发式”的实质,即启发和举一反三。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既强调学生学、思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举一反三,实质上还是强调发挥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在孔子看来,学生品格的养成,学问的充实,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学生的自觉学习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启发是教师启发,诱导是教师诱导,与放任自流绝不相同。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
为此,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关键性,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第二是实效性,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三则是双向性,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第四是引导性,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
另外,我们必须先更新我们的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所以,我们要注意加强课前预习,实现“学生发现问题”和“老师提出问题”两者的互补共进。在上新课前,必须先让学生预习,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发现弄不懂的新问题,产生一种对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渴望。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前提。但单靠学生发现问题是不够的,老师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启发的方式之一。两者互补,方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进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境界。须注意的是,教师应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并加以科学引导而提出。而所谓科学设计,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为学生留有质疑、解疑的思考空间,以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为此,历史问题的设计语言应富有启发性,如“戊戌变法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应改作“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必然发生呢?”前者属复习性提问,缺乏启发性;后者则能诱导学生思维,带有启发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所设计的问题内容本身应带有启发性。
而课堂上,问题启发是最常用的一种启发情势,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开导性的题目。它通常在课本的要害处、转动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肯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门生准确的思考要领,从准确的态度阐发题目。比喻,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蹊径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清静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義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清静生长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重要的题目是什么?终极使门生相识到:重要题目是国家呆板题目。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厘革,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固,旧的国家呆板软弱、瘫痪。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抑人民,这就给清静生长提供了可能。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门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清静夺权有个深刻、完备的相识。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凡是要求学生找出知识之间或史论之间的联系的问题启发性较大。因此,在设计“启发式教学”过程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然后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从现实生活和学生熟悉的事物讲起,从而激发兴趣,从感性到理性引出历史问题。历史知识都是过去的人和事,因而学生首先要碰到的障碍是“与己无关”的“陈年老帐”。要使他们感到历史与现实有关,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就需要历史教师会“启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现实生活讲起,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讲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其次,我们要注重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象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另外,我们要注意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李大钊、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浩气长存的“大勇”。?
而在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适时予以扬弃,并视情况进一步启发,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教师不要急于总结,而应分析学生的回答,合理之处给予肯定,欠妥之处及时指出,再进一步启发,不断设问,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分析,最后由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便水到渠成。例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学生对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结论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教师可先设问:“在这场运动中,农民阶级具体表现出哪些历史局限性?请同学们结合史实谈谈。”学生在老师启发的基础上答:“占领天京后,不集中力量北伐,反映了保守的思想;不建立根据地而流动作战是分散主义的表现;定都后,大兴土木、严格等级秩序,是封建思想的表现;天京事变,反映了农民狭隘的宗派主义思想。”教师进一步启发:“那么后来,中国革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取得胜利的?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其与农民阶级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后來革命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也更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分散性、落后性。”由此,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作为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学科如何来完成这些目标。将是一个值得历史教师探讨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历史教师正确认识和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历史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不做表面文章,深入研究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特点,认真探讨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克服对“启发式教学”思想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恢复“启发式教学”的本来面目。
Uses the heuristic teaching to rais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level
【Abstract】Heuristic is the ancient and moderns in China and abroad thought that is successful teaching principles,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times educates the thought the treasure, was the modern teaching method soul and the characteristic, utilized the heuristic method, could enlighten the student thought that aroused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fully, thus gain true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general history educators should the deep research “the heuristic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Heuristic; Classroom instruction
【关键词】 初中历史;启发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37-02
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自发诱导。
在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我国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子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原理的阐述。在这句话里,孔子虽然没有概括出“启发式”这一抽象概念,但他指出了“启发式”的实质,即启发和举一反三。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既强调学生学、思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举一反三,实质上还是强调发挥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在孔子看来,学生品格的养成,学问的充实,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学生的自觉学习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启发是教师启发,诱导是教师诱导,与放任自流绝不相同。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
为此,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关键性,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第二是实效性,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三则是双向性,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第四是引导性,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
另外,我们必须先更新我们的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所以,我们要注意加强课前预习,实现“学生发现问题”和“老师提出问题”两者的互补共进。在上新课前,必须先让学生预习,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发现弄不懂的新问题,产生一种对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渴望。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前提。但单靠学生发现问题是不够的,老师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启发的方式之一。两者互补,方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进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境界。须注意的是,教师应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并加以科学引导而提出。而所谓科学设计,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为学生留有质疑、解疑的思考空间,以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为此,历史问题的设计语言应富有启发性,如“戊戌变法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应改作“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必然发生呢?”前者属复习性提问,缺乏启发性;后者则能诱导学生思维,带有启发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所设计的问题内容本身应带有启发性。
而课堂上,问题启发是最常用的一种启发情势,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开导性的题目。它通常在课本的要害处、转动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肯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门生准确的思考要领,从准确的态度阐发题目。比喻,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蹊径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清静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義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清静生长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重要的题目是什么?终极使门生相识到:重要题目是国家呆板题目。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厘革,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固,旧的国家呆板软弱、瘫痪。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抑人民,这就给清静生长提供了可能。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门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清静夺权有个深刻、完备的相识。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凡是要求学生找出知识之间或史论之间的联系的问题启发性较大。因此,在设计“启发式教学”过程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然后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从现实生活和学生熟悉的事物讲起,从而激发兴趣,从感性到理性引出历史问题。历史知识都是过去的人和事,因而学生首先要碰到的障碍是“与己无关”的“陈年老帐”。要使他们感到历史与现实有关,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就需要历史教师会“启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现实生活讲起,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讲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其次,我们要注重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象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另外,我们要注意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李大钊、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浩气长存的“大勇”。?
而在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适时予以扬弃,并视情况进一步启发,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教师不要急于总结,而应分析学生的回答,合理之处给予肯定,欠妥之处及时指出,再进一步启发,不断设问,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分析,最后由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便水到渠成。例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学生对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结论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教师可先设问:“在这场运动中,农民阶级具体表现出哪些历史局限性?请同学们结合史实谈谈。”学生在老师启发的基础上答:“占领天京后,不集中力量北伐,反映了保守的思想;不建立根据地而流动作战是分散主义的表现;定都后,大兴土木、严格等级秩序,是封建思想的表现;天京事变,反映了农民狭隘的宗派主义思想。”教师进一步启发:“那么后来,中国革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取得胜利的?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其与农民阶级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后來革命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也更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分散性、落后性。”由此,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作为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学科如何来完成这些目标。将是一个值得历史教师探讨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历史教师正确认识和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历史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不做表面文章,深入研究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特点,认真探讨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克服对“启发式教学”思想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恢复“启发式教学”的本来面目。
Uses the heuristic teaching to rais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level
【Abstract】Heuristic is the ancient and moderns in China and abroad thought that is successful teaching principles,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times educates the thought the treasure, was the modern teaching method soul and the characteristic, utilized the heuristic method, could enlighten the student thought that aroused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fully, thus gain true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general history educators should the deep research “the heuristic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Heuristic; Classroom i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