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转型、推进创新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一届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的战略决策,着力推动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八区联动”以及“大县城”战略,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内部现金流量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从其他途径和渠道获取企业所需的资金。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却又融资最困难的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已成为近年来金融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发展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市的重点之一。对于运城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与各主体,我有以下一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金融机构
融资主体主要有资金使用者、供给者以及第三方机构。资金供给者及第三方机构一般为银行、证券、担保、贷款、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按规模分为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
(一)大型金融机构
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整体对中小企业显得积极性不够,甚至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研究欧美国家银行贷款也可以发现,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存在负相关,即银行规模越大,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越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1.大型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设置了一系列较为严格的风控标准,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较高,难以达到标准;
2.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已逐渐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公司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中小企业的单位贷款成本要比大企业高,因此大型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3.大型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领导更换比较频繁且不是本地人,对地方上的中小企业难以了解,同时,大多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在省级公司,各地分支机构没有直接贷款的权限。
4.政策性原因,CPI持续走高,央行收紧货币流动性。
(二)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包含地下钱庄、私募基金、担保公司、贷款公司等。与大型金融机构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助力,原因如下:
1.中小金融机构自身资金有限,无力承担大企业的需求,只能将客户目标瞄准中小企业;
2.中小金融机构一般为地方性企业,在本地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对地方上的中小企业了解程度比较高。
可见,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天然具有信息和成本优势。但是,我们要看到,由于存在着资金规模、牌照、专业性等进入壁垒,运城市目前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仍旧相对较少,而需求资金的企业比较多,这些企业在无法取得大型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中小金融机构,使得中小金融机构在当地占据一定的垄断地位,使得中小金融机构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金融机构的垄断性会导致中小金融机构追求高额收益,从而使资金使用者负担过重,资金使用者负担过重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出现金融风险;
2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为追求高额收益偏离了主营业务,经营风险高。以担保公司为例,担保公司本身具有降低银企交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等优势。在发达地区,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运城市目前担保公司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由于风险可以转嫁给政府财政,行政干预过多,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责任心不够,且资本有限,只能满足少量需求。运城市目前金融高级人才比较稀缺,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管理比较混乱,经营风险较大,准备金不足,甚至很多担保公司偏离主营业务,热衷于高风险高利润的项目或是通过担保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或其他投资,而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
中小企业
作为资金使用者和需求者,中小企业面临种种困难,简单叙述如下:
(一)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模糊。尤其是财务管理表现更为明显,财务数据失真现象易出现,资金配置不合理,财务信息不公开、透明等;
(二)抗风险能力弱,大多中小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生产规模不大;
(三)融资成本高,由于上述原因,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一般要上浮30%以上利息,还要负担担保费、保证金等。同时,民间融资比率过高,成本更高,风险较大。民间融资虽然容易取得,但是手续不规范,缺乏法律规范和管理,容易引起纠纷;
(四)可抵押财产少,制约了获得贷款的能力。
政府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运城市来说,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把重点放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及市场调控规划上,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能动性,从而带动中小企业技术更新、制度完善,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会提高自身的信用,也会从中小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贷款,增加中小金融更多的业务,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的良性循环。
运城市是山西的南大门,背靠华北,辐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消费市场广阔、文化底蕴深厚、优惠政策集聚、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有较大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以此为契机,充分把握优势,勇于金融改革与创新,走在金融前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降低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强化管理,用市场手段充分调动中小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性,才能扭转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处于的弱势地位。
1.鼓励建立区域性银行
区域性银行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它可以指一个市、一个县,也可以指居民聚集区域,在发达国家,这类银行占据90%以上。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允许设立中小型银行,这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治本之策。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的经验,完全有实力和能力来引导和鼓励民间设立一批区域性中小银行,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中小银行的风险。 2.推动现有贷款公司转制银行
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有一定的实力并且具备了银行条件,要从人才、审批等方面扶持贷款公司转制银行,对于吸收资金和放贷规模会有质的提升。同时,转制银行以后有了更为规范的制度,也能够避免目前存在的不以主营业务为主的情况,降低了经营风险。
3.继续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相对发达地区,运城市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少,质量低,而需求资金规模庞大,利润空间较大,一旦鼓励支持,会有大量资本进入中小金融机构,从而会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性,扩大整个融资市场规模,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二)建立区域性征信系统,降低企业评级门槛,提供差别化信贷服务,发挥信贷的巨大优势。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要想较好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必须大力发展信用贷款”。
外部融资的资金使用者与供给者之间存存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阻碍了融资的进行。因此,如果能够成功解决信息不对称,就能存一定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信用评级是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公认市场化标准,有政府参与的信用评级机制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严格把信用评级结果与获得的信贷资金结合起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清楚不良个体,这样才能提高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积极性,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避企业失信风险,逐步建立起让中小金融机构认可的区域性征信系统。建议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相结合,大多中小企业是独资、合伙人、家族式企业;
2.结合以往年度的中小企业的还贷情况,这些信息可从金融机构中获取;
3.行业协会、工商、税务、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各金融机构等单位的信息共享和联合预警。
(三)拓宽融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
1.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IPO重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应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以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目标,使中小企业可以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上市融资成本小且规模大,一旦有中小企业上市,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非常大。运城市目前上市企业少,且均为大企业,可以优选科技企业或工业企业重点扶持上市。
2.与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投资银行等机构展开合作,适当引入风险投资。风投不仅仅为企业带来资金,更为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增值服务,体现在去帮助被投资的企业在人员、财务、机构、业务、资产等各个方面实现独立运作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知名VC、PE在运城设立分支机构,可以在税收、房租、行政服务等方面提供优惠。
(四)进行金融创新
1结合地方特色、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探索开发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比如绿色信贷,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
2.积极尝试和探索中小企业通过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高收益债券等模式来筹集资金。
(五)合理利用财政扶持资金
1.可将扶持资金参与到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中,可以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
2.通过补贴、奖励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倾斜。
以商业银行为例,运城市目前财政资金存放商业银行考核中中小企业贷款仅占10%,可以适当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增量指标及比例,减少贷款增量指标,因为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不会拒绝大企业及优质企业申请的贷款。
(六)提高政府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而作为非发达城市,人才匮乏,对现有人员就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可与高校展开合作。同时,适当引进有所成就的外部金融高级人才,可以从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等方面带动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金融素质。
(七)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融资和公司管理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决定的。公司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就必须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者的加入又会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是单方面的决定因素。
1.帮助、引导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2.引导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社会合作,如行业协会、信用合作组织等,加强交流,提高信用,拓展融资渠道。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内部现金流量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从其他途径和渠道获取企业所需的资金。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却又融资最困难的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已成为近年来金融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发展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市的重点之一。对于运城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与各主体,我有以下一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金融机构
融资主体主要有资金使用者、供给者以及第三方机构。资金供给者及第三方机构一般为银行、证券、担保、贷款、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按规模分为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
(一)大型金融机构
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整体对中小企业显得积极性不够,甚至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研究欧美国家银行贷款也可以发现,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存在负相关,即银行规模越大,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越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1.大型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设置了一系列较为严格的风控标准,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较高,难以达到标准;
2.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已逐渐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公司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中小企业的单位贷款成本要比大企业高,因此大型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3.大型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领导更换比较频繁且不是本地人,对地方上的中小企业难以了解,同时,大多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在省级公司,各地分支机构没有直接贷款的权限。
4.政策性原因,CPI持续走高,央行收紧货币流动性。
(二)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包含地下钱庄、私募基金、担保公司、贷款公司等。与大型金融机构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助力,原因如下:
1.中小金融机构自身资金有限,无力承担大企业的需求,只能将客户目标瞄准中小企业;
2.中小金融机构一般为地方性企业,在本地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对地方上的中小企业了解程度比较高。
可见,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天然具有信息和成本优势。但是,我们要看到,由于存在着资金规模、牌照、专业性等进入壁垒,运城市目前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仍旧相对较少,而需求资金的企业比较多,这些企业在无法取得大型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中小金融机构,使得中小金融机构在当地占据一定的垄断地位,使得中小金融机构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金融机构的垄断性会导致中小金融机构追求高额收益,从而使资金使用者负担过重,资金使用者负担过重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出现金融风险;
2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为追求高额收益偏离了主营业务,经营风险高。以担保公司为例,担保公司本身具有降低银企交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等优势。在发达地区,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运城市目前担保公司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由于风险可以转嫁给政府财政,行政干预过多,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责任心不够,且资本有限,只能满足少量需求。运城市目前金融高级人才比较稀缺,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管理比较混乱,经营风险较大,准备金不足,甚至很多担保公司偏离主营业务,热衷于高风险高利润的项目或是通过担保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或其他投资,而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
中小企业
作为资金使用者和需求者,中小企业面临种种困难,简单叙述如下:
(一)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模糊。尤其是财务管理表现更为明显,财务数据失真现象易出现,资金配置不合理,财务信息不公开、透明等;
(二)抗风险能力弱,大多中小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生产规模不大;
(三)融资成本高,由于上述原因,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一般要上浮30%以上利息,还要负担担保费、保证金等。同时,民间融资比率过高,成本更高,风险较大。民间融资虽然容易取得,但是手续不规范,缺乏法律规范和管理,容易引起纠纷;
(四)可抵押财产少,制约了获得贷款的能力。
政府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运城市来说,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把重点放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及市场调控规划上,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能动性,从而带动中小企业技术更新、制度完善,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会提高自身的信用,也会从中小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贷款,增加中小金融更多的业务,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的良性循环。
运城市是山西的南大门,背靠华北,辐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消费市场广阔、文化底蕴深厚、优惠政策集聚、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有较大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以此为契机,充分把握优势,勇于金融改革与创新,走在金融前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降低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强化管理,用市场手段充分调动中小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性,才能扭转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处于的弱势地位。
1.鼓励建立区域性银行
区域性银行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它可以指一个市、一个县,也可以指居民聚集区域,在发达国家,这类银行占据90%以上。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允许设立中小型银行,这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治本之策。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的经验,完全有实力和能力来引导和鼓励民间设立一批区域性中小银行,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中小银行的风险。 2.推动现有贷款公司转制银行
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有一定的实力并且具备了银行条件,要从人才、审批等方面扶持贷款公司转制银行,对于吸收资金和放贷规模会有质的提升。同时,转制银行以后有了更为规范的制度,也能够避免目前存在的不以主营业务为主的情况,降低了经营风险。
3.继续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相对发达地区,运城市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少,质量低,而需求资金规模庞大,利润空间较大,一旦鼓励支持,会有大量资本进入中小金融机构,从而会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性,扩大整个融资市场规模,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二)建立区域性征信系统,降低企业评级门槛,提供差别化信贷服务,发挥信贷的巨大优势。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要想较好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必须大力发展信用贷款”。
外部融资的资金使用者与供给者之间存存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阻碍了融资的进行。因此,如果能够成功解决信息不对称,就能存一定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信用评级是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公认市场化标准,有政府参与的信用评级机制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严格把信用评级结果与获得的信贷资金结合起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清楚不良个体,这样才能提高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积极性,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避企业失信风险,逐步建立起让中小金融机构认可的区域性征信系统。建议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相结合,大多中小企业是独资、合伙人、家族式企业;
2.结合以往年度的中小企业的还贷情况,这些信息可从金融机构中获取;
3.行业协会、工商、税务、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各金融机构等单位的信息共享和联合预警。
(三)拓宽融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
1.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IPO重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应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以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目标,使中小企业可以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上市融资成本小且规模大,一旦有中小企业上市,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非常大。运城市目前上市企业少,且均为大企业,可以优选科技企业或工业企业重点扶持上市。
2.与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投资银行等机构展开合作,适当引入风险投资。风投不仅仅为企业带来资金,更为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增值服务,体现在去帮助被投资的企业在人员、财务、机构、业务、资产等各个方面实现独立运作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知名VC、PE在运城设立分支机构,可以在税收、房租、行政服务等方面提供优惠。
(四)进行金融创新
1结合地方特色、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探索开发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比如绿色信贷,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
2.积极尝试和探索中小企业通过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高收益债券等模式来筹集资金。
(五)合理利用财政扶持资金
1.可将扶持资金参与到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中,可以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
2.通过补贴、奖励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倾斜。
以商业银行为例,运城市目前财政资金存放商业银行考核中中小企业贷款仅占10%,可以适当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增量指标及比例,减少贷款增量指标,因为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不会拒绝大企业及优质企业申请的贷款。
(六)提高政府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而作为非发达城市,人才匮乏,对现有人员就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可与高校展开合作。同时,适当引进有所成就的外部金融高级人才,可以从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等方面带动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金融素质。
(七)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融资和公司管理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决定的。公司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就必须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者的加入又会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是单方面的决定因素。
1.帮助、引导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2.引导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社会合作,如行业协会、信用合作组织等,加强交流,提高信用,拓展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