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加拿大籍华人历史学家陈志让的《袁世凯传》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的治世之才、干将之能、枭雄之奸。
人们评价袁世凯的罪状,主要是围绕着两条:窃国称帝、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对他的评价也早有定论,从晚清遗老胡思敬所写的的《大盗窃国记》、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所写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就可以看出人们对袁世凯的总体负面评价。
但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
评价袁世凯的两种方法
加拿大历史学家陈志让在他的《袁世凯传》一书中提出了对袁世凯的评价问题。在回顾了袁世凯的一生后,他总结出对袁的评价,历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道德标准”。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说,“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民国地质学家丁文江写道,“他至少谋杀了两位反对他的政治对手,最终企图通过欺诈来创建帝制而自取灭亡。他死于可悲的失败与不幸。”台湾学者张其昀评道,“袁的所有罪恶,皆源于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即国家是他的。除了残忍与专制,他还借助于行贿、欺诈和其他不光明的手段。结果,他罪有应得。”
陈志让认为这样的评价方法是基于道德立场的——袁世凯的政策和处理政治的手段是不好的,因为这个人本身是邪恶的。
另外一种方法是“阶级标准”。黎澍在他有关辛亥革命前后政治形势的书中指出,“他是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的宠儿。”综合性较强的观点要数陈伯达于1945年所写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他说,“袁世凯——这个政界奇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一个黑暗的影子”,他“是这个不寻常的时代里,反动派为了要更有效地集中力量来绞杀中国的前进步伐,而推选和训练出来的不寻常之人”。陈伯达把袁世凯称作“这个反人民的大独裁者”,“一朝权在手,荼毒人民,绞杀自由,无所不用其极”。从这些用词里,可见作者的义愤。
但是,陈志让认为,这两种评论方法都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因为这些作者都没有定义他们的评判标准,非马克思历史学者运用儒家道德标准来评判袁世凯,而马克思历史学者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标尺。陈志让问:这种标准可以无可非议地用于那个特殊的时期,那个特定的背景之下吗?换言之,我们是否应该按照当代的或是当前的标准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大历史中的袁世凯
陈志让提出自己的评价方法:我们在评价此人之前,有必要重新考察和分析那个时代,只有把人放在历史之下,才是评价人物的公正之法。
在本书中,陈志让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中国当时的经济与政治状况。他认为,1894年的战争耗尽了中国的经济,使人们对陈旧的管理丧失了信心,而袁世凯就在这个时候被推选出来。为了中国的自强,由不同的人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1898年的百日维新、1905年的宪政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及1915年复辟帝制的企图。袁世凯死后,试验还在继续,北洋军阀的统治、蒋介石的统治直到中国共产党接掌政权。
陈志让认为,从清末开始,中国为了民族的独立富强进行了一场接着一场的试验,企图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而“袁世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陈志让把袁世凯放到了一个大历史中来评价,他说的一段话很是振聋发聩,“因为媚外政策、因为腐败、因为宪政遭到破坏,而单单指责袁世凯,是不公平的。不守道德的政治家和无动于衷的民众应该都来分担他们自己的过错。”因为,历史是每一个人造就的。
对于袁世凯背叛了光绪皇帝在内的变法者这一历史,陈志让认为,这虽然是一次背叛,但它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严重,保守派过于强大,是维新派和袁世凯都无法打垮的,就变法的命运而言,即便袁世凯加入了皇帝及其追随者一边,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干将之能
我们都不能否认袁世凯的治世之才、干将之能。就像评价曹操,传统小说和戏剧中都把他当做“奸雄”,但是毛泽东却对曹操有着相当高的评价,毛泽东认为,曹操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和发展。
陈志让在《袁世凯传》中详细描绘了袁世凯的一生,在“监国朝鲜”、“编练新军”、“巡抚袁世凯”、“总督袁世凯”、“总统袁世凯”、“铁腕人物”等篇章中都对袁的才能予以展现。
1882年,23岁的袁世凯进驻朝鲜,这是他飞黄腾达与政治生涯的开始。在陈志让的笔下,这个时期的袁世凯不仅有政治手段——执行中国的政治策略外,还为中国扩大在朝鲜的经济影响发挥了作用。第一,袁世凯引进了一项电报服务,与釜山和长崎之前的海底电缆竞争;第二,袁世凯致力于扩展中朝贸易;第三,袁世凯通过汉城的广州商行为朝鲜政府安排了两笔借款,使之能够支付购买德国轮船。
1895年,在袁世凯36岁的时候,他开始“小站练兵”,他将“定武军”进行扩编改造,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改编成“新建陆军”。陈志让引用曾任英国海军舰队司令的贝思福少将评论道,“按照西方的标准,袁世凯的部队是中国唯一装备完善的武装力量。”在这里,陈志让对袁世凯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评价,“他待在朝鲜的日子,使他能够近在咫尺地观察到,两个国家由于固执坚守传统的方法,拒绝根据时代的需要采用新的政治与经济措施,因而走向了衰落。因此他也充分知晓彻底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这是他个人权势的巅峰。陈志让认为,他拥有军队、人脉、金钱和外国列强的信任,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强人”所必需的条件。但是,陈志让也归纳了袁世凯最终失败的原因,一是他贪得无厌的野心,以及他对高级政治的过时认识;二是他缺乏一个组织良好的政党去执行他的政治纲领,去充当政府的职位。
陈志让是加拿大籍华人,1919年生,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1947年考取中英庚款赴英深造并在伦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他于1963年后执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87年后为加拿大约克大学名誉教授。这样成长与生活背景下的历史学者,他眼中的袁世凯是有着独特视角的。
书籍信息:
《袁世凯传》
著者:(加)陈志让
译者:王纪卿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3年1月第1版
人们评价袁世凯的罪状,主要是围绕着两条:窃国称帝、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对他的评价也早有定论,从晚清遗老胡思敬所写的的《大盗窃国记》、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所写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就可以看出人们对袁世凯的总体负面评价。
但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
评价袁世凯的两种方法
加拿大历史学家陈志让在他的《袁世凯传》一书中提出了对袁世凯的评价问题。在回顾了袁世凯的一生后,他总结出对袁的评价,历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道德标准”。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说,“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民国地质学家丁文江写道,“他至少谋杀了两位反对他的政治对手,最终企图通过欺诈来创建帝制而自取灭亡。他死于可悲的失败与不幸。”台湾学者张其昀评道,“袁的所有罪恶,皆源于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即国家是他的。除了残忍与专制,他还借助于行贿、欺诈和其他不光明的手段。结果,他罪有应得。”
陈志让认为这样的评价方法是基于道德立场的——袁世凯的政策和处理政治的手段是不好的,因为这个人本身是邪恶的。
另外一种方法是“阶级标准”。黎澍在他有关辛亥革命前后政治形势的书中指出,“他是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的宠儿。”综合性较强的观点要数陈伯达于1945年所写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他说,“袁世凯——这个政界奇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一个黑暗的影子”,他“是这个不寻常的时代里,反动派为了要更有效地集中力量来绞杀中国的前进步伐,而推选和训练出来的不寻常之人”。陈伯达把袁世凯称作“这个反人民的大独裁者”,“一朝权在手,荼毒人民,绞杀自由,无所不用其极”。从这些用词里,可见作者的义愤。
但是,陈志让认为,这两种评论方法都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因为这些作者都没有定义他们的评判标准,非马克思历史学者运用儒家道德标准来评判袁世凯,而马克思历史学者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标尺。陈志让问:这种标准可以无可非议地用于那个特殊的时期,那个特定的背景之下吗?换言之,我们是否应该按照当代的或是当前的标准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大历史中的袁世凯
陈志让提出自己的评价方法:我们在评价此人之前,有必要重新考察和分析那个时代,只有把人放在历史之下,才是评价人物的公正之法。
在本书中,陈志让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中国当时的经济与政治状况。他认为,1894年的战争耗尽了中国的经济,使人们对陈旧的管理丧失了信心,而袁世凯就在这个时候被推选出来。为了中国的自强,由不同的人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1898年的百日维新、1905年的宪政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及1915年复辟帝制的企图。袁世凯死后,试验还在继续,北洋军阀的统治、蒋介石的统治直到中国共产党接掌政权。
陈志让认为,从清末开始,中国为了民族的独立富强进行了一场接着一场的试验,企图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而“袁世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陈志让把袁世凯放到了一个大历史中来评价,他说的一段话很是振聋发聩,“因为媚外政策、因为腐败、因为宪政遭到破坏,而单单指责袁世凯,是不公平的。不守道德的政治家和无动于衷的民众应该都来分担他们自己的过错。”因为,历史是每一个人造就的。
对于袁世凯背叛了光绪皇帝在内的变法者这一历史,陈志让认为,这虽然是一次背叛,但它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严重,保守派过于强大,是维新派和袁世凯都无法打垮的,就变法的命运而言,即便袁世凯加入了皇帝及其追随者一边,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干将之能
我们都不能否认袁世凯的治世之才、干将之能。就像评价曹操,传统小说和戏剧中都把他当做“奸雄”,但是毛泽东却对曹操有着相当高的评价,毛泽东认为,曹操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和发展。
陈志让在《袁世凯传》中详细描绘了袁世凯的一生,在“监国朝鲜”、“编练新军”、“巡抚袁世凯”、“总督袁世凯”、“总统袁世凯”、“铁腕人物”等篇章中都对袁的才能予以展现。
1882年,23岁的袁世凯进驻朝鲜,这是他飞黄腾达与政治生涯的开始。在陈志让的笔下,这个时期的袁世凯不仅有政治手段——执行中国的政治策略外,还为中国扩大在朝鲜的经济影响发挥了作用。第一,袁世凯引进了一项电报服务,与釜山和长崎之前的海底电缆竞争;第二,袁世凯致力于扩展中朝贸易;第三,袁世凯通过汉城的广州商行为朝鲜政府安排了两笔借款,使之能够支付购买德国轮船。
1895年,在袁世凯36岁的时候,他开始“小站练兵”,他将“定武军”进行扩编改造,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改编成“新建陆军”。陈志让引用曾任英国海军舰队司令的贝思福少将评论道,“按照西方的标准,袁世凯的部队是中国唯一装备完善的武装力量。”在这里,陈志让对袁世凯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评价,“他待在朝鲜的日子,使他能够近在咫尺地观察到,两个国家由于固执坚守传统的方法,拒绝根据时代的需要采用新的政治与经济措施,因而走向了衰落。因此他也充分知晓彻底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这是他个人权势的巅峰。陈志让认为,他拥有军队、人脉、金钱和外国列强的信任,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强人”所必需的条件。但是,陈志让也归纳了袁世凯最终失败的原因,一是他贪得无厌的野心,以及他对高级政治的过时认识;二是他缺乏一个组织良好的政党去执行他的政治纲领,去充当政府的职位。
陈志让是加拿大籍华人,1919年生,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1947年考取中英庚款赴英深造并在伦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他于1963年后执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87年后为加拿大约克大学名誉教授。这样成长与生活背景下的历史学者,他眼中的袁世凯是有着独特视角的。
书籍信息:
《袁世凯传》
著者:(加)陈志让
译者:王纪卿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3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