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和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针对日常识字教学中存在着的种种误解误为的现象及偏离识字教育要求的实情,本文旨在通过对学习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还原、不同层面的一线教学体验和教学实践感受,并以“实效是检验识字教学方法的最终真理”来探讨教育工作者在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时的得体应用和注意要点,力图在对具有标杆意义的学习方式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探讨和研究“小学识字教学方法”,以便为纵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变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识字教学应摆正学习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知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教师一个人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正确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或者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一言堂”等。)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
创新式识字教学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体系”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得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发展,儿童的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觉的。这时,儿童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分精力。”创新式识字教学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体验中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互补的能力。这一切,均要求将学生视作主人、中心,甚或上帝。
二、识字教学多种方式
1、利用实物,激发识字的愿望。当学生刚刚拿到书的时候,笔者指着“语文”字样让学生跟读两边遍,每次课前都这样完成一次,这样进行一周,并叫其他科任老师也这样做一周。就这样,学生能识记很多生字了。绝大部分学生会看课表了。另外,还可以借用教室里其他的实物:如电视机、门、扫把、水桶、桌子、黑板、粉笔等,信手拈来又抬头可见的实物帮助学生识字。由此告诉学生,我们不仅仅只是在书本中才能学到很多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认识许多生字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很想“认识”身边的实物。
2、创设情景,挖掘潜能。《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识字十多个,从孩子好动好玩的年龄上考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4课《操场上》中“身体”的“身”时,先提醒孩子“身”是指什么,再让孩子讲座怎样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有一个学生说:“身”的第一笔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就像人的整个躯干,最后一长撇就像人踢出的一条腿。说完还站起来做了一个侧面踢腿的姿势。瞧,通过这样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再如“两”和“唱”,孩子们是这样说的,“两”就像下雨了,两个小人躲在房子下面;“唱”是你也唱,我也唱,大家天天(日日)开口唱。每一次的识字教学总会出现诸如此类的识字方法,真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孩子们尽管年纪小,但他们内心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认知的角度也是多种的,与大人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老师应提供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得天独厚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运用游戏,帮助复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都提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这么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这就迫使教师想出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汉字不断地出现,而且让学生感到枯燥。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生字复现的猜字游戏”,把第一课时学的生字,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猜出这个字,并认读两次,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而且知道了如何做字谜;“送字宝宝回家”:先在黑板上贴带有拼音的漂亮小房子,然后把定有生字的各种小动物发到学生手里,比比谁能最快最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家;有的游戏常玩常新,如摘果子游戏,摘到鲜美可口的果子后读一读,再用它找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新字,还复习了旧知。不同的游戏,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为了区分一些形近字:观——现,牛——午,爱——暖,到——倒,房——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读出的字相应地举起左手或右手,这样不仅识记了生字,还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做做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学得快乐。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
一、识字教学应摆正学习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知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教师一个人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正确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或者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一言堂”等。)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
创新式识字教学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体系”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得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发展,儿童的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觉的。这时,儿童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分精力。”创新式识字教学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体验中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互补的能力。这一切,均要求将学生视作主人、中心,甚或上帝。
二、识字教学多种方式
1、利用实物,激发识字的愿望。当学生刚刚拿到书的时候,笔者指着“语文”字样让学生跟读两边遍,每次课前都这样完成一次,这样进行一周,并叫其他科任老师也这样做一周。就这样,学生能识记很多生字了。绝大部分学生会看课表了。另外,还可以借用教室里其他的实物:如电视机、门、扫把、水桶、桌子、黑板、粉笔等,信手拈来又抬头可见的实物帮助学生识字。由此告诉学生,我们不仅仅只是在书本中才能学到很多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认识许多生字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很想“认识”身边的实物。
2、创设情景,挖掘潜能。《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识字十多个,从孩子好动好玩的年龄上考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4课《操场上》中“身体”的“身”时,先提醒孩子“身”是指什么,再让孩子讲座怎样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有一个学生说:“身”的第一笔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就像人的整个躯干,最后一长撇就像人踢出的一条腿。说完还站起来做了一个侧面踢腿的姿势。瞧,通过这样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再如“两”和“唱”,孩子们是这样说的,“两”就像下雨了,两个小人躲在房子下面;“唱”是你也唱,我也唱,大家天天(日日)开口唱。每一次的识字教学总会出现诸如此类的识字方法,真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孩子们尽管年纪小,但他们内心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认知的角度也是多种的,与大人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老师应提供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得天独厚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运用游戏,帮助复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都提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这么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这就迫使教师想出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汉字不断地出现,而且让学生感到枯燥。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生字复现的猜字游戏”,把第一课时学的生字,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猜出这个字,并认读两次,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而且知道了如何做字谜;“送字宝宝回家”:先在黑板上贴带有拼音的漂亮小房子,然后把定有生字的各种小动物发到学生手里,比比谁能最快最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家;有的游戏常玩常新,如摘果子游戏,摘到鲜美可口的果子后读一读,再用它找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新字,还复习了旧知。不同的游戏,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为了区分一些形近字:观——现,牛——午,爱——暖,到——倒,房——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读出的字相应地举起左手或右手,这样不仅识记了生字,还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做做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学得快乐。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