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4.152
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普种疫苗前流行间隔与人口密度有关,易感人群积累至一定人口比即可发生流行,城市1~3年1次,农村2~6年1次。普种疫苗后这种流行间歇规律不明显,流行间歇延长,发病年龄后移。普种疫苗前发病者98%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0~4岁为多,占80%左右,普种疫苗后1992~1993年广西某地流行0~4岁仅占18.0%,5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占80%以上。流行中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不典型者增多,普种疫苗后流行时患者以轻型为多,重症大大减少,并发症也甚少见,病死率显著下降。流行过后有5%~15%的人群无麻疹史而抗体上升,认为接种疫苗后血凝抑制抗体≥1:16基本不会感染麻疹,随抗体水平下降隐性感染率上升。自从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普遍接种,使麻疹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1]。但是在农村地区小儿未普及接种疫苗,加之管理不妥,使麻疹仍有散发,而小儿非典型麻疹在临床中逐渐增多,且易误诊误治。2005年1月~2008年4月收治非典型麻疹28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0.5~12岁,其中0.5~1岁3例,1~2岁9例,2~3岁8例,3~4岁4例,4~12岁4例。发病季节:春季14例,夏季4例,冬季10例。临床表现:发热,其中发热7天以下11例,7~14天10例,14天以上7例;伴有皮疹7例,未伴皮疹19例;咳嗽11例,声嘶喘促6例,腹泻8例,呕吐3例,伴昏迷抽搐者5例。入院前在院外按感冒、肠炎、肺炎、口腔炎及发热原因待查等治疗,其中18例入院前有激素使用史。入院诊断:异型麻疹10例,重型麻疹伴喉炎5例,并发支气管肺炎8例,合并胃肠炎2例,并脑炎3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者3例。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WBC)>10.0×109/L者12例,分类淋巴细胞比例>70%者11例。其中由我县疾控中心抽查血清学检测22例,血清中出现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者21例,阳性率75%。
治疗方法:①综合治疗:均予补充水、电解质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体温39.5℃以下,均不予退热药物,嘱多饮水;體温>39.5℃予双黄连口服液,每次5~10ml口服,每天3次,或配合温水擦浴。清开灵注射液(<3岁者每次5~10ml,≥3岁者每次10~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日1~2次;病毒唑10~15mg/(kg•日),分2次静脉滴注。合并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中毒症状重者,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mg/(kg•日),连用3天。②中药治疗:风热袭表型,予银翘散加减。疹前期加葛根、升麻、防风、前胡;出疹期加桑叶、菊花、葛根、升麻;高热伤阴着加生地黄、玄参、天花粉;壮热烦躁者加紫草、鲜石斛、鲜生地黄等;麻疹透发不利者可另加浮萍30g加水煮沸,用毛巾蘸药液,热敷头面、胸背周身皮肤以利麻疹透发。痰热闭肺型,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热甚者加黄芩、栀子;喘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前胡。邪陷心包型,予羚角钩藤汤加减。昏迷抽搐者加石菖蒲、胆南星;痰多者予吸痰,并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中药每天1剂,加水煎汁100~300ml,少量多次口服,不易口服者可予鼻饲或灌肠治疗。
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普种疫苗前流行间隔与人口密度有关,易感人群积累至一定人口比即可发生流行,城市1~3年1次,农村2~6年1次。普种疫苗后这种流行间歇规律不明显,流行间歇延长,发病年龄后移。普种疫苗前发病者98%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0~4岁为多,占80%左右,普种疫苗后1992~1993年广西某地流行0~4岁仅占18.0%,5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占80%以上。流行中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不典型者增多,普种疫苗后流行时患者以轻型为多,重症大大减少,并发症也甚少见,病死率显著下降。流行过后有5%~15%的人群无麻疹史而抗体上升,认为接种疫苗后血凝抑制抗体≥1:16基本不会感染麻疹,随抗体水平下降隐性感染率上升。自从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普遍接种,使麻疹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1]。但是在农村地区小儿未普及接种疫苗,加之管理不妥,使麻疹仍有散发,而小儿非典型麻疹在临床中逐渐增多,且易误诊误治。2005年1月~2008年4月收治非典型麻疹28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0.5~12岁,其中0.5~1岁3例,1~2岁9例,2~3岁8例,3~4岁4例,4~12岁4例。发病季节:春季14例,夏季4例,冬季10例。临床表现:发热,其中发热7天以下11例,7~14天10例,14天以上7例;伴有皮疹7例,未伴皮疹19例;咳嗽11例,声嘶喘促6例,腹泻8例,呕吐3例,伴昏迷抽搐者5例。入院前在院外按感冒、肠炎、肺炎、口腔炎及发热原因待查等治疗,其中18例入院前有激素使用史。入院诊断:异型麻疹10例,重型麻疹伴喉炎5例,并发支气管肺炎8例,合并胃肠炎2例,并脑炎3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者3例。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WBC)>10.0×109/L者12例,分类淋巴细胞比例>70%者11例。其中由我县疾控中心抽查血清学检测22例,血清中出现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者21例,阳性率75%。
治疗方法:①综合治疗:均予补充水、电解质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体温39.5℃以下,均不予退热药物,嘱多饮水;體温>39.5℃予双黄连口服液,每次5~10ml口服,每天3次,或配合温水擦浴。清开灵注射液(<3岁者每次5~10ml,≥3岁者每次10~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日1~2次;病毒唑10~15mg/(kg•日),分2次静脉滴注。合并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中毒症状重者,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mg/(kg•日),连用3天。②中药治疗:风热袭表型,予银翘散加减。疹前期加葛根、升麻、防风、前胡;出疹期加桑叶、菊花、葛根、升麻;高热伤阴着加生地黄、玄参、天花粉;壮热烦躁者加紫草、鲜石斛、鲜生地黄等;麻疹透发不利者可另加浮萍30g加水煮沸,用毛巾蘸药液,热敷头面、胸背周身皮肤以利麻疹透发。痰热闭肺型,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热甚者加黄芩、栀子;喘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前胡。邪陷心包型,予羚角钩藤汤加减。昏迷抽搐者加石菖蒲、胆南星;痰多者予吸痰,并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中药每天1剂,加水煎汁100~300ml,少量多次口服,不易口服者可予鼻饲或灌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