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作为一名军人,他严守纪律、不辱使命;作为一名公民,他仁爱慈善、热心公益;作为公司的高管,他尽职尽责、敬业爱岗;作为家庭的成员,他孝顺父母、关爱妻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走向社会。”这是他传播爱心的宗旨。他被评为“中原忠孝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大家称赞为 “最年轻的爱心公益大师!”他就是河南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相锋。
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对王相锋而言,忠于国家和孝敬双亲这两件事他都做到了,王相锋不仅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还自强不息努力打拼,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工作之余,王相锋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他经常组织各界爱心企业家深入养老院进行慰问,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家庭和个人。
军旅生活使他百炼成钢
2003年12月,王相锋参军入伍,开始了他长达五年的军旅生涯。艰苦的训练,给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使他对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执着与追求;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和枯燥的直线加方块式的生活,让他变得刚毅、勇敢和坚强。
人们常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它能把年轻人这块矿石冶炼成钢铁,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在那里可以学军事,学文化,学技能,更能学到人生成长的知识。在部队里,他接受了严格的军事、体能训练,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使他从心里牢固地树立了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部队生活激励他努力学习,苦练军事技能,不辱使命,完成部队赋予他的各项任务,为国尽忠。他曾先后4次荣获新疆军区某旅“优秀新闻报道员”、5次荣获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三等功”,被新疆军区评为“学习成才标兵”。
“在部队服役的五年是我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王相锋这样评价他的军旅生涯。
投身旅游事业迎来新的人生
从部队退伍之后,王相锋选择了从事旅游行业。王相锋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主要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家乡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封闭的环境使他从小就向往外面的世界。参军之后,离开了故乡那方小小的天地,到了非常遥远的新疆。在去往新疆的火车上,透过车窗,王相锋平生第一次饱览了与家乡完全不同的美好风光,这种陌生的风光,对王相锋的心灵是一种冲击,让他惊叹祖国的河山、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美好,这种心灵上的冲击,为他后来从事旅游行业埋下了一颗种子。
到了新疆部队,王相锋又看到了和故乡完全不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习俗,王相锋的视野变得开阔了,心胸也变得宽广了。在部队的那些年,王相锋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又到了许许多多的地方,那种陌生感带来的美好快感给了他莫名的兴奋。从那时起,王相锋就萌生了今后选择做旅游的想法。于是,他就开始关注旅游,思考旅游。
王相锋觉得,旅游是一种艺术,旅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旅游可以让人生更加丰满和充实。王相锋看到,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国家正在加大旅游方面的投入,旅游是一个朝阳产业,对于每一个家庭和个人来说,旅游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部队退伍后,王相锋毫不迟疑地进入了他期盼已久的旅游行业,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征程。
自从走进旅游行业,王相锋就想,让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吧,让更多的人来美丽的河南旅游吧,“老家河南、大美中原”是河南旅游宣传的口号,河南有美丽的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等举世闻名的景区,都等待着大家去欣赏,去游览。从事旅游工作这些年,王相锋深深地爱上了旅游这个职业。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对生活的品质和身心健康更为关注了,而旅游既能锻炼身体,更能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精神生活的品位。王相锋说,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服务,是他最大的心愿。
慈善不是钱,是心!
工作之余,王相锋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王相锋认为,做慈善不一定非要捐赠多少物质,做慈善本质就是奉献“爱心”。当一个人快要渴死的时候,你奉上一碗白水,就是最大的慈善;当一个人饿得昏过去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稀粥,就是最大的慈善。当一个人心中的痛苦难以排解的时候,你给他真诚善意的劝慰,这也是慈善。王相锋认为,不管你是富翁还是普通人,只要你有一颗爱心,你就可以做慈善。
王相锋提起一个令他难忘的故事。2007年的一天,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举行了一场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的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有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瓷罐也来了。保安拦住这一老一少,不让他们进去。老人说:“小女孩要把储钱罐里的所有钱捐给非洲的孩子们。”保安说:“今天来参加晚宴的都是大人物,这场合不适合你们。” 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问:“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小女孩的话,让保安愣住了。这时候,安南走了过来,说:“孩子,你说得对,慈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于是,安南把晚宴的主题标语变成这样一句话:“慈善不是钱,是心!”
只要有颗善良的心,谁都可以参与到慈善中来,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利。王相锋希望慈善能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都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中华亲情,孝行天下,让爱洒满人间
王相锋认为,作为中华儿女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那就是尽忠;作为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那就是尽孝。把忠和孝联系在一起,就是“忠心报国、孝敬父母”。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既要为国尽忠,也要为家尽孝,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2014年10月19日,王相锋和朋友们一起组织的“中华亲情、孝行天下”万人公益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尽管没有一分钱的工资,王相锋和他的朋友们还是连续忙活了7个多月。活动当天到场人数7000多人,收到社会各界善款200多萬元。当时,王相锋作为组织者中的一员站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舞台上,他流泪了,那是感动的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
2015年的农历小年,王相锋和他的朋友们又组织了“孝心饺子、温暖全城”大型公益活动,一起到郑州市经开区祥云寺村看望那里的40余名孤寡老人,残疾老人,陪他们拉家常,给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饺子、棉被、棉大衣等送到老人们的家中。王相锋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能为老年人办一些锦上添花的好事,多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在全社会营造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点燃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让爱老、敬老的道德火炬世代传递,永不停歇!
王相锋认为,在家里孝敬父母,这是孝心,是他的本分。但他觉得仅仅满足于在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还是不够的,他要把这种家“孝”扩展到社会上,要对那些缺少子女关爱的孤寡老人尽一份孝心,这才是中华民族优秀孝文化的更深层的东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像关爱自己的父母那样,关爱所有需要关爱的老人,这是更大的孝。这种孝心,是发自他的内心深处的,是他坚持到敬老院从事公益活动的动力源泉。
公益、慈善永远“在路上”
每一份荣誉,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但更是对未来的期望。现在,王相锋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重担当然是一种压力,但是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鞭策和鼓舞。
其实,在王相锋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而社会却给了他许多的荣誉。所有的荣誉都说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有需要就说明必须继续去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对于他来说,永远“在路上”!
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对王相锋而言,忠于国家和孝敬双亲这两件事他都做到了,王相锋不仅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还自强不息努力打拼,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工作之余,王相锋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他经常组织各界爱心企业家深入养老院进行慰问,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家庭和个人。
军旅生活使他百炼成钢
2003年12月,王相锋参军入伍,开始了他长达五年的军旅生涯。艰苦的训练,给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使他对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执着与追求;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和枯燥的直线加方块式的生活,让他变得刚毅、勇敢和坚强。
人们常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它能把年轻人这块矿石冶炼成钢铁,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在那里可以学军事,学文化,学技能,更能学到人生成长的知识。在部队里,他接受了严格的军事、体能训练,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使他从心里牢固地树立了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部队生活激励他努力学习,苦练军事技能,不辱使命,完成部队赋予他的各项任务,为国尽忠。他曾先后4次荣获新疆军区某旅“优秀新闻报道员”、5次荣获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三等功”,被新疆军区评为“学习成才标兵”。
“在部队服役的五年是我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王相锋这样评价他的军旅生涯。
投身旅游事业迎来新的人生
从部队退伍之后,王相锋选择了从事旅游行业。王相锋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主要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家乡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封闭的环境使他从小就向往外面的世界。参军之后,离开了故乡那方小小的天地,到了非常遥远的新疆。在去往新疆的火车上,透过车窗,王相锋平生第一次饱览了与家乡完全不同的美好风光,这种陌生的风光,对王相锋的心灵是一种冲击,让他惊叹祖国的河山、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美好,这种心灵上的冲击,为他后来从事旅游行业埋下了一颗种子。
到了新疆部队,王相锋又看到了和故乡完全不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习俗,王相锋的视野变得开阔了,心胸也变得宽广了。在部队的那些年,王相锋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又到了许许多多的地方,那种陌生感带来的美好快感给了他莫名的兴奋。从那时起,王相锋就萌生了今后选择做旅游的想法。于是,他就开始关注旅游,思考旅游。
王相锋觉得,旅游是一种艺术,旅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旅游可以让人生更加丰满和充实。王相锋看到,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国家正在加大旅游方面的投入,旅游是一个朝阳产业,对于每一个家庭和个人来说,旅游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部队退伍后,王相锋毫不迟疑地进入了他期盼已久的旅游行业,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征程。
自从走进旅游行业,王相锋就想,让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吧,让更多的人来美丽的河南旅游吧,“老家河南、大美中原”是河南旅游宣传的口号,河南有美丽的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等举世闻名的景区,都等待着大家去欣赏,去游览。从事旅游工作这些年,王相锋深深地爱上了旅游这个职业。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对生活的品质和身心健康更为关注了,而旅游既能锻炼身体,更能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精神生活的品位。王相锋说,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服务,是他最大的心愿。
慈善不是钱,是心!
工作之余,王相锋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王相锋认为,做慈善不一定非要捐赠多少物质,做慈善本质就是奉献“爱心”。当一个人快要渴死的时候,你奉上一碗白水,就是最大的慈善;当一个人饿得昏过去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稀粥,就是最大的慈善。当一个人心中的痛苦难以排解的时候,你给他真诚善意的劝慰,这也是慈善。王相锋认为,不管你是富翁还是普通人,只要你有一颗爱心,你就可以做慈善。
王相锋提起一个令他难忘的故事。2007年的一天,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举行了一场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的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有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瓷罐也来了。保安拦住这一老一少,不让他们进去。老人说:“小女孩要把储钱罐里的所有钱捐给非洲的孩子们。”保安说:“今天来参加晚宴的都是大人物,这场合不适合你们。” 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问:“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小女孩的话,让保安愣住了。这时候,安南走了过来,说:“孩子,你说得对,慈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于是,安南把晚宴的主题标语变成这样一句话:“慈善不是钱,是心!”
只要有颗善良的心,谁都可以参与到慈善中来,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利。王相锋希望慈善能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都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中华亲情,孝行天下,让爱洒满人间
王相锋认为,作为中华儿女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那就是尽忠;作为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那就是尽孝。把忠和孝联系在一起,就是“忠心报国、孝敬父母”。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既要为国尽忠,也要为家尽孝,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2014年10月19日,王相锋和朋友们一起组织的“中华亲情、孝行天下”万人公益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尽管没有一分钱的工资,王相锋和他的朋友们还是连续忙活了7个多月。活动当天到场人数7000多人,收到社会各界善款200多萬元。当时,王相锋作为组织者中的一员站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舞台上,他流泪了,那是感动的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
2015年的农历小年,王相锋和他的朋友们又组织了“孝心饺子、温暖全城”大型公益活动,一起到郑州市经开区祥云寺村看望那里的40余名孤寡老人,残疾老人,陪他们拉家常,给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饺子、棉被、棉大衣等送到老人们的家中。王相锋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能为老年人办一些锦上添花的好事,多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在全社会营造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点燃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让爱老、敬老的道德火炬世代传递,永不停歇!
王相锋认为,在家里孝敬父母,这是孝心,是他的本分。但他觉得仅仅满足于在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还是不够的,他要把这种家“孝”扩展到社会上,要对那些缺少子女关爱的孤寡老人尽一份孝心,这才是中华民族优秀孝文化的更深层的东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像关爱自己的父母那样,关爱所有需要关爱的老人,这是更大的孝。这种孝心,是发自他的内心深处的,是他坚持到敬老院从事公益活动的动力源泉。
公益、慈善永远“在路上”
每一份荣誉,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但更是对未来的期望。现在,王相锋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重担当然是一种压力,但是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鞭策和鼓舞。
其实,在王相锋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而社会却给了他许多的荣誉。所有的荣誉都说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有需要就说明必须继续去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对于他来说,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