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记(短篇小说)

来源 :湘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牯出行的这天终于到来。日子是良艾向卖酒佬讨的,为此还费去几斤糖果的钱。她巴望这趟出行能带来好运。
   这个叫荒冲的村子仍残存着传统的诞育风习,初生小儿三日后,择双日,好天气,由其父抱至大街转一圈,谓之出行。
   庄牯二十出头时与刚死去丈夫的良艾成家,不久,下田洒农药中毒,一瘫就二十多年。如今,一日好似一日,站起来能走,走起来不瘸不抖。一个瘫了近二十年要站起来的人,犹如十月怀胎孕出的婴儿,异曲同工又意义非凡。良艾毅然决定将庄牯当作初生小儿带至街头转一圈,既祈福,也合传统的礼数。
   这一天已是初秋时节。良艾较往昔起得更早,天刚刚破晓,灰色的天空还挂着一轮苍白的半月,星星和虫鸣全都隐蔽了,远山、房宇、树木轮廓模糊,一切都像凝滞的空气一样沉睡了。
   在门前几丈之处,有一株上百年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古枫,枝桠粗短,枫叶稀疏。良艾在头顶高的树皮贴上一张四方四正的红纸,用煤球灰垒起三堆土包,插上三炷香,点燃数叠黄色纸钱,然后虔诚地祭拜三下。零星的火苗映照着她那又粗又黑的脸庞,照见了她那夺眶而出的眼泪。一种令人窒息的喜悦充溢她的身心,她默默地思忖着:二十多年的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明日的生活将铺就一条平坦的道路啦……
   吃罢早饭,已是日上三竿。良艾和庄牯踩着吉时的钟点开始出行了。后面跟着一条叫虎子的黄狗。
   良艾是生平第一次穿上衫裙,是件黑色的短袖连衣裙,裙子下摆的蕾丝绸直垂到小腿肚上。她的头发用红皮筋扎成髻,一贯凌乱的额角头发用清水熨平,闪闪发亮,粗糙之中透出一股纯朴的妩媚。良艾二十多岁就像上了年纪的人,然而过了二十年,却看不出确切年龄来了。如今出行的这身装扮却仿佛不到四十的模样。
   庄牯呢,身穿宽松的印花纯白棉竹衣裳,脚穿一双淡蓝色的老式北京布鞋,空吊着双手,由良艾搀扶着跨过门坎,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迎面碰上的是隔壁邻居破烂王。在这方圆几里的山林野地,就居住着三户人家。先前偌大的荒冲村,自开创工业园以来,土地荒芜了,房宇拆卸了,由于安置房未砌起的缘故,有出路的人都领上过渡费居住在外,变得七零八落了。家境困顿的由政府在此砌了一排临时安置房。房子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盖的是石棉瓦,没粉刷的外墙张着大大的裂缝。每户四个小间,一溜排开,远远望去,跟农村的牛栏、城市的工棚一样。
   在三户中,除庄牯外,一户就是卖酒佬,他是个年近半百的长着红脸膛、暴眼睛的胖子,专门煮酒卖。这会,早开着他的皮卡到镇上做生意去了。另一个就是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破烂王。破烂王,姓王,专收破烂,四方脸上鼻子、眼睛、嘴巴搭凑匀称,只是眼旁一条蚯蚓似的长伤疤,显出他的恶相。他出门稍微要迟些,每天早上需把收集到的酒瓶方方正正地码在空坪上,把破烂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扎好,再装上三轮摩托车。
   他本就骑在摩托车上,溜眼瞧见庄牯两口子出行模样,又跳下车笑着向他俩打拱手道:“好极了,天大喜事,恭喜!祝贺!”
   “托福,托福。”庄牯一边应承一边用苍白浮肿的手抖抖索索上烟、点火。
   “抽喜烟,好!枯木逢春。庄牯哪,你的第二春又来了。咦咦,瞧你细皮嫩肉,一晃睡了二十年,还是年轻人样。”破烂王看似跟庄牯说笑,一双放光的眼却直勾勾盯着良艾。
   “玩笑玩笑,全托你的洪福。”庄牯乜斜着眼,直看他转着结油痂的头,久违的阳光和陌生的眼光像未适应似的。破烂王吧嗒吧嗒抽着烟,身上的狐臭,衣服的破烂味,口中吐出的烟臭,让良艾一直紧捂住鼻子,皱着眉头,不时扯着庄牯的衣角往外冲。破烂王看出她的厌恶,便立刻黑着脸膛,朝旁狠狠地啐了口浓痰,风一般骑上他的车颠颠歪歪地离开了。
   黄狗在空坪上嗅转了几圈,像猜中了主人要出远门一样,“嗖”地一声窜向长满青草的小径。
   “虎子。”庄牯轻轻“嘘嘘”几声,黄狗马上掉转头跑至他的膝头“呜呜”嗅着,伸出舌头舔吸着他的手掌,摇着尾巴老实地跟在后面了。
   良艾走在头里,身后跟着庄牯,庄牯身后是黄狗。他们走草地、横马路、跨西河、绕过松杉林、爬上木子公园、直达卧仙亭才息住脚。回头张望,远处的松杉林青翠欲滴,空旷的田野路河纵横,抱团的芦苇遍布四周,零散的瓜棚七倒八歪。亭边池塘,杨柳拂岸、荷叶如盖,浮萍聚处不时响起泼刺的鱼跃声。几只喜鹊落在月桂树上“啾啾”地叫,黄狗绕着树干徒劳地往上攀爬,呜呜地惊吓它们扑翅飞去。
   卧仙亭离镇街仅咫尺之遥了。开发区、镇区以及更前方的市区已经融合一块。火柴盒似的标准厂房一座紧挨着一座;一幢幢带湘南特色的民居排列有序;高高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在灼热的阳光下,显得那么低沉那么肃穆。
   坐在亭栏小憩片刻,良艾凝神眺望,向喘着粗气、额头渗汗的庄牯征询道:“有两条路到镇街,往左穿越中学,往右绕过加油站,再经棉被加工厂,你看往哪边?”
   “……往加油站吧。”
   “噫,还是初恋难忘呵。”良艾用手碰碰他,微笑又带揶揄的口吻说:“就晓得你,想细琴了么?”
   “哪里,還不是你常在我身边唠叨?要不,我哪里晓得。”庄牯偏过涨红的脸,用颤栗又伤感的语调说:“要不是弹棉花的老张硬是嫌弃我孤苦伶仃又没文化,这个细琴……成了也不一定哩。”
   “后悔了不是?”良艾继续开着玩笑却又神情严肃地说:“也许成,好却难说。细琴命也是苦,父亲老张早十年前过世了,老公海牯去年得了癌症走了,如今孤儿寡母开店,难哪!”
   庄牯用手擦擦额前的细汗,默不作声。西边天上响起嗡嗡的轰鸣声,他瞪眼瞧瞧,瓦蓝的天上除漂浮几片云朵之外,空无一物。
   “蠢哪,看飞机,在响处是看不到的,要往头顶看。”
   庄牯按着良艾的话,转身一抬头,果见一架银光闪闪的飞机越过头顶上空。他不由努了努嘴,笑了笑。    细琴的棉被加工厂是横街的一家很小的作坊。乌黑的机床占据了大半门面,上方的四梁八柱跟挂蚊帐似的,边缘一根横梁镶嵌着小电机,又圆又大的磨盘上也坐着一个,合上闸,磨盘便在白白净净的棉被上来回地碾压。
   庄牯眯缝着眼,瞧着这制棉花的家什,侧身对良艾嘀咕说:“这根本不像我们那会的搞法。我记得我们那会,棉花匠弹棉花,背上背一个弓样的东西,用圆木锤在弓弦上弹,嘡——嘡——嘡——,跟拉大提琴一样,满空中飘着棉花糖似的丝絮……然后跪在台上用更大的磨盘来碾。”
   “我们那会?现在什么年代了。”良艾吃吃笑将起来:“天上一日,世上千年。二十年前的我们那会,多落后呀。”
   良艾感觉捏着庄牯的手一下被他甩开,便赶紧闭了嘴,讨好似的报他一个浅浅的微笑。
   店门前东一堆扎成捆的加工棉被,西一堆用麻袋装着的棉絮。一个剪着齐肩短发,满是黄脸皱褶,花衫衣饰陈旧,驼着背的中年妇女,端坐在机床前的板凳上,茫然地望着行走的磨盘出神……
   “要去打声招呼么?”良艾轻声地对庄牯说。
   “不了。”他的眼神迅速从店中收敛过来,朝前走去,无端地感慨:“人哪,老成这样,这细琴,哪还有当初的一点水灵模样?”
   良艾跟上去说:“时间就像把杀猪刀,谁又能逃出它的手掌呢?”他俩肩并肩,沿着红绿相间的铺路砖,慢慢悠悠地走。一直跟在身后的黄狗满载着稀奇,赶在前面去了,前面的路长得像是没有尽头。
   悠转到哄闹、嘈杂的菜市场,出行就接近尾声了。良艾接听个电话,脸色凝重,眉头紧蹙,踌躇再三,终于向庄牯说:“文明村镇大检查,为今天的出行,组上的卫生我也懒得搞了,现今非要回去不可了。”
   “我还想再转转。”
   “你的意思要我先回去?那可不成,担心你会走丢的。”
   “不要紧的。”
   “硬要转,假若记不得回家的路,就到豆腐店小梅那里去,她有我号码,我再来接你。”
   “不要紧的。”庄牯不耐烦地说。
   也许不要紧,也许转转也好。毕竟二十多年了,逝去的已太多,来的又太快,转转就转转罢。良艾望着庄牯踽踽而行的背影,如此默念着,就朝家的方向打了转身。
   良艾从组上保洁回来,已是烈日当头了。心正不安地默念着庄牯晓不晓得回,会不会走岔路?却见黄狗已趴在大门口伸出舌头歇着凉,庄牯躺在床上悄无声息的,大约走得累坏了罢。良艾把马甲、小红帽、袖章一一脱下,挂在墙头上,便去操办中饭去了。在煨汤的空隙,她悄步走到床前,俯身贴近庄牯的面,瞧他安详的紧闭的浓眼和厚厚的嘴唇,忍不住轻吻了一下。
   “走开!”庄牯冷不丁吃了火药似的一声吼,手臂用力挡开良艾,良艾踉跄着后退了两步。
   “怎么?”良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双诧异的眼惊恐地望着他。
   “怎么?你心里知道。”庄牯瓮声瓮气地说。
   “我又知道什么?到底出什么事了,别吓唬我呀。”
   庄牯此时又闭紧着口,仿佛有些话想说又说不出口,不说出来又十分难受。在良艾的逼视下,他才最后说:“我在街上游荡,听见有人闲扯,说破烂王这个不是人的东西,差不多跟组上的留守妇女都有扯不清的丑事。”
   “……反正,不关我的事,不能光听那些闲人瞎说呀。”良艾电击似的全身抖动了一下,眼窝里渐有晶莹的东西在溜转。
   “开始,我也不信,后来一想起,破烂王那身狐臭……我刚瘫下去头几年,你身上不也是老沾着狐臭味么……”庄牯的脸在痉挛,身子在抽搐,声音更是哽咽下去:“你,不把瘫子当人,欺负瘫子……”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了枕头底下。
   良艾的脑壳仿佛起雾了,混混沌沌,两腿不知怎么蹒跚到了厨间。在灰墙上面密密匝匝写满正字的旧画报上又划上一笔——每当庄牯打一次、骂一次,她便委屈地记上一笔。在狭仄、闷人的厨间,良艾走、坐、站都不自在,只用粗硬的手指在不停地绞弄着,眼睛里像有颗豆大的沙粒样艰涩难受,脑壳里一会空白,一会悲愤,一会胡想……不晓得哪个缺德鬼,把十多年前的老账翻出来碎嘴饶舌,大约见不得庄牯好起来罢,可庄牯实在没有得罪哪个呀。……破烂王也是个鬼东西,尽管帮衬了蛮多,但有时又死乞白赖,说什么瘫子和我他都肯养,也不惧怕别人脸色,弄得我甚是左右为难。……也恨自己怎么就半推半就了呢,后来,我不也拒绝了么,破烂王至今脸上不还是挂着蚯蚓似的长伤疤?……又有什么法子?要买药钱,要糊口,自己又挣不到……庄牯也只晓得恼我,有难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只晓得躺在床上,帮不上一点忙。我要是一狠心,谁照顾你这瘫子呀,这会,你倒硬心肠怪我?良心都喂狗啦!
   湿热的厨间弥漫着焦糊味,窗外明晃晃的阳光照耀在药渣堆成的小山上,照耀在丝瓜棚上的黄色小花上,照耀在上下翻飞的几只花白的蝴蝶上。良艾在正字上面用力地划了几个大大的叉字。
   庄牯阴沉的睡房,传来深山老林里的牛铃一样隐约的叹息。良艾迟疑一下走进去,只闻得满屋里一股坟墓般的气息,墙上一座椭圆形木制挂钟不知疲惫地嘀嗒了二十年,就跟眼前的庄牯一样,只有心脏还在跳动着。黄狗半蹲在床前,伸着舌头,眼窝子湿漉漉地望着床上的主人,那神情好像在问:你睡了二十年,难道还没有睡饱么?
   “既如此,那又怎样?”良艾的手紧紧抓住腰间的衣襟忐忑地问道。抓着抓着,手心里又渗出汗来。
   “人生无意义……不如瘫去。”庄牯把脸转向墙壁,良久才吐出这么一句难受的话。
   摆在桌上六大碗碟饭菜的热气早已消散了,冷却了。
   “难道饭也不吃了么?”良艾的手几乎要把衣襟搓烂了。庄牯仍旧紧闭着眼,呼吸均匀,仿佛睡去一般。
   良艾用手拉他、扯他,用手腕去扳他的脑壳和脖子,脖子竟似铁一样硬,那身躯竟比刚瘫下去的时候更沉、更重……
   “如果你,这一坎硬是过不去,或者硬是嫌弃我,那么,就好聚好散吧。”良艾自怨自艾,像跟躺在天边又毫不相干的人在轻声地说。
   “怎么散?”庄牯一骨碌爬起来,死鱼似的眼瞪着良艾,肥头大耳上稀薄的头发顿时根根竖直,脸上竟泛着兴奋的油光。
   “怎么散?亏你说的出口?!”良艾心里恨恨地念着,唇腔哼哼几声,舌头僵硬,再也说不出半句来。这个休眠了二十年,从二十年穿越过来的庄牯,正在陌生地、可怕地在她眼中模糊,一道裂痕正在扩向无边无际。她的脑壳像西瓜样被铁锤猛敲打一下,汁囊四处迸散……
   太阳无情地烘烤大地,枫叶在炙人的热风中飒飒作响。卖酒佬房頂上的石棉瓦溢出阵阵白蒸汽,袅娜地飘向蔚蓝的天空。卖酒佬此时正在酿酒,酒蒸龛下面的灶膛里的火燃得旺旺的。丢在厅屋旮旯的稻谷、大米、高粱和玉米,混着酒糟散发出刺鼻的味道。
   卖酒佬把刚滗出的烧酒装在塑料壶,才搬至门外,猛听一声刺耳的哀嚎从良艾屋里传来,只见良艾跣足蓬头冲门而出,双手抖向天空……远处,破烂王骑着满载破烂的三轮摩托车飞驰而来,无忧地高声唱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老歌。卖酒佬把塑料壶摆放在门口,用印花手帕擦擦汗流迷糊的双眼,定了定神,满脸不解地自语起来:“唉,这瘫子刚好,瘫子婆又疯了,这出行的日子难道我看错了不成?”
   这排像牛栏又像工棚的低矮住处,在安置房落成的时节很快地被夷为平地。破烂王办了一场婚酒,新人竟是良艾——他一生当中,唯一沾过的女人。
   杨长春,1975年出生,湖南郴州人。现供职于郴州市苏仙区政府办。发表小说,散文作品若干。
  
   责任编辑 袁姣素
其他文献
一 小路   路飞二十一岁了,过去的日子算是白过了。今天妈妈死了,他突然就发觉他今天刚刚出生。一生下来就二十一岁了,穿西装,打领带。然而,最先打娘胎里蹬出来的要数脚上那双锃光瓦亮的红头皮鞋。   爸爸带妈妈一路向北,给刮折的大槐横亘路上,把定陶分在两边。爸爸只好揭一块地皮,起一幢小屋,活像一座庙宇。定陶不大,样样俱全,庙宇照例落不下。庙叫观音庙,没得和尚,栽了后院两株槐树,掩着俩姑子。一个高,
期刊
细雨有声  江水静默  我披着夜色踏进古镇  触碰到初夏清凉的衣角  那衣角在白昼总是  一掠而过  总是在前方  深巷或长街的拐角边缘  仿佛有一人在此  等候多时  却在某刻暗下决心  不让我看清  全部的颜容  隐约的身形  闪烁于被光阴濡湿的石板路  当我猛抬头  比青砖墙更青的瓦檐上  雾气升腾  泪珠飘落  飘落于金丝楠木精雕的门窗  定格成无比清晰的  螺钿白鹤扭腰挥翅  奋力挣脱这
期刊
青年作家丁小龙的小说具有非常突出的知识分子气息,他本人热爱古典音乐,作品用诸如“赋格”“奏鸣曲”等音乐形式命名,构成了一个具有浓郁个人特色的小说系列。从更大的视野中,这些作品从属于钱钟书《围城》、格非《欲望的旗帜》、李洱《应物兄》等作品所构成的“20世纪知识分子书写谱系”。丁小龙的小说虽不能跟这个谱系中的代表性作品相提并论,但它却提供了泛90后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颓废与虚无,自救和新生。丁小龙新作《
期刊
记忆是条狗,总是向我汪汪叫。  我走出故乡的视线越远,我的肉体和灵魂就越警醒,回眸故乡的身影就愈加清晰,投入故乡怀抱的渴望就越是强烈。  我常感觉自己是故乡放飞的一只风筝,风筝越飞越高,没于云际,但牵拽风筝的线始终在故乡的手里。故乡的手,就是那狗时而混浊时而清澈的叫声,时而小桥流水般地低吟,时而天崩地裂地狂吠。  我的故乡是雪峰山脚一个名叫高渡的村庄,当然现在被日益膨胀的洞口县城吞噬了。但就是洞口
期刊
我和杰克从小就是邻居,都住在老街东大街。   杰克家是书香门第,家里几代人都是教书匠。杰克家有一间房子,房间里都是高高大大的书柜,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上小学的时候,杰克就指着其中的一个书柜,说,这里的小人书我都读完了。   我张大了嘴巴,杰克小大人似地拍拍我的肩膀,你呀,节奏太慢,要跟上节奏。   杰克走路的速度也快,从东关大街到学校,他走的是捷径。上学放学路上,他目不斜视,也不看热闹,
期刊
细读夏天敏的中篇小说《毁容》《是谁埋了我》、短篇小说《酒摊》,不禁让人感慨、遐想。作家用他的艺术视野,聚焦“现实”、穿越“历史”,洞察了1949年前后那场改朝换代的“大变局”,对整个社会与各种人物的巨大改变与深远影响,书写了三位命运突转人物的艰难生存与精神蜕变,发掘了他们身上传统文化性格与品格在历史巨变中的种种情状。作家有着扎实的现实主义功底,精心组织故事情节,深入刻画人物形象,努力提炼主题意蕴,
期刊
一   夕阳掳走了最后一缕余晖,窗外的远山也渐渐地隐去了青黛色的轮廓。一只红蜻蜓忽然穿窗而入,进入到昏暗的堂屋后,便又奇迹般地褪去了耀眼的颜色。   嚯,你也不过就是一只披着夕辉当彩衣的普通蜻蜓呀!躺在病榻上的传灯先生稍微侧了一下身子,冷不丁就丢出这么一句寡淡的话来,然后又觑了一眼窗外。   对面禾坪里一株柚樹的叶子忽然颤动起来,堂屋里时大夫给病友搭脉听诊的桌子上,几页处方也跟着翻动了纸角,
期刊
雪是从除夕夜落起的,到初一的黄昏还没有停。   两个小蛇皮袋各装了八斤红色的桔子,袋口绞在一起,撂到肩膀上,前后各一坨。红色代表红红火火,“八”寓意发,加在一起十六,都是吉祥的意思。   脚一拐,他就挪出了寒碜的家。去二十里外的前妻家看女儿和外孙。   踩出的雪窝子一深一浅。他的右小腿被打断过,愈合后短了一些。这只跛脚的历史要追究到二十多年前那个秋天的下午。那个秋天太漫长了,长得一路延长下来
期刊
这几天刘支书为评审几个特困户的事伤透了脑筋,村委代表会开了几轮,村党员代表会也研究了好几次,各组组长也都进行了个别谈话。但村委会为主的几个人至今都还是没有很明确的表态。指标就那么几个,申请书却有几十份,可镇政府辦公室限定上交名单的最后日期就在后天……   刘支书为这事真伤透了脑筋,原因是多方面的,情况也相当复杂,就单从高坪村全村人基本都是一笔难写两个刘字的方面考虑就够他喝一壶的,但上面的政策与精
期刊
高处流淌的蓝风就要来了  野性的小鸟是你闪光的信物  在矢车菊盛开的早晨,你把黎明带回家  之前那些迟钝的晦暗的事情将豁然开朗  生活的奇迹少之又少,像一餐一饭一样平淡  但默念是其中的盼望,你愿意花费多一些的时间  亲近社区那里的树木,当你无法远足山林  儆醒每一个日子,荣誉建筑在高天之上  一个人站在二月灰暗的门槛  你目睹了解冻的霞光,风窃得明亮的動词  一个盈动的瞬间来到纸上  学习敏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