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作家丁小龙的小说具有非常突出的知识分子气息,他本人热爱古典音乐,作品用诸如“赋格”“奏鸣曲”等音乐形式命名,构成了一个具有浓郁个人特色的小说系列。从更大的视野中,这些作品从属于钱钟书《围城》、格非《欲望的旗帜》、李洱《应物兄》等作品所构成的“20世纪知识分子书写谱系”。丁小龙的小说虽不能跟这个谱系中的代表性作品相提并论,但它却提供了泛90后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颓废与虚无,自救和新生。丁小龙新作《蓝色赋格》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当代知识青年主体精神状况的契机。
《蓝色赋格》以第一人称的讲述,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凤凰男在进城与返乡、事业与家庭、精神与世俗、婚内与婚外、同学与亲戚等多个方面进退失据的困境,展示了一种身份难以确认的迷茫,一种知来处,却不知去处的虚无,但小说也昭示着一种在虚无的深渊中重构自我,寻找新生的执着努力。小说主人公博士毕业后进入西安一所高校任教,他面临的困境是方方面面的:他既是城市的异乡人,又是故乡的陌生人;夫妻情感交流出现障碍,儿时友伴产生精神断层,与父母越来越无话可说,而两个姐姐由于某种原因也几乎形同陌路,只能将情感在一个年轻学生身上获得一种暧昧而脆弱的投寄。小说中,“蓝色”是一种丰富的隐喻,它既代表忧郁与悲哀,又代表着智慧、天空、秀丽、宁静、合乎逻辑。他借用二姐与大海的合影在他的精神废墟中重建净土,从而使小说隐含了一种与废墟中寻找新生的主题。
一
读《蓝色赋格》,最鲜明的感受便是它与诸多中外名著所建立的互文性。每一个互文的存在,都像为作品装上一面镜子,内在拓展了作品的精神空间,为作品提供了新的阐释维度。《蓝色赋格》最表层的互文便是小说提及的大量外国思想或艺术作品,其中有学术名著,如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海德格尔的《林中路》、阿伦特的《人的境况》;文学名著,如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尤瑟纳尔的《苦炼》;电影名作,如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古典音乐经典,如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巴赫的《赋格的艺术》、Leonard Cohen的《Famous Blue Raincoat》。这些名作的引入,既鲜明地表征了主人公的知识分子身份和品味,同时也凸显出主人公所处的现代性精神困境,换言之,这些名作使主人公的现实困境获得了理论凝聚的可能。在这种相对表层的互文性之外,《蓝色赋格》还有一种隐性的互文。具体说,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分子困境由于某种内在相似性而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鲁迅的《祝福》《故乡》等名作。
小说写到主人公返回故乡孟庄过年时除夕夜的鞭炮声:“除夕夜,整个孟庄都陷入辞旧迎新的狂欢中,各家各户陆陆续续地放起了鞭炮,声音仿佛来自天空这头巨兽的疼痛嘶吼。”这里将喜庆的鞭炮声比喻成巨兽嘶吼,将一个传统喜节与现代性体验之间的撕裂放大出来。事实上,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丁小龙这段描写仿佛是对鲁迅《祝福》的致敬。“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祝福》里的这个开篇已成经典,将近百年之后,丁小龍同样在除夕的还乡中感受到这种知识分子在故乡喜庆佳节中倍加强烈的疏离感。同样是面对一个回不去的故乡,丁小龙及其主人公已不可能抱持着一种鲁迅式的启蒙精英立场,《蓝色赋格》中的主人公,虽为大学教师,跟故乡故人格格不入,可是他们却丧失了启蒙的底气,更多的是虚无和颓废。这也折射了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症候。事实上,《蓝色赋格》致敬鲁迅之处还有不少,如小说中写主人公返乡遇到少年玩伴阿罗,他们曾是无话不说的朋友,一起抓黄鼠狼、玩弹弓、偷麦子与逃课。他们经常坐在树枝上聊天唱歌,听鸟看云,那时阿罗立誓要离开孟庄,到更远更大的地方。多年以后,主人公一路博士毕业,进了高校,而阿罗则辗转于南方的工厂,后来又在花城结婚生子,扎根生活。只有过年彼此返回故乡孟庄时才可能碰到。当主人公前去阿罗家时,他正蹲在地上收拾煤炭,“看见我的时候,他的眼神中突然升起了惶恐与惊愕,同时放下了手中的煤炭。他站了起来,背微驼,没有说话,而是愣在原地,影子消失在煤炭堆。”“没过多久,他便从屋子中出来了,换了一身洁净的衣服,手上的黑煤渣被未干的香泡沫所替代。挂在他脸上的笑与他眼神中的惊慌相互抵触。”这段描写令人不由得想起鲁迅笔下的迅哥儿和闰土。从《故乡》到《蓝色赋格》,我们看到百年之间,中国现代转型所开启的城乡对峙没有根本变化。现代性就像一条巨大而不断分叉的河流,迅哥儿和闰土的命运如小舟在这河流上转瞬已是咫尺天涯,从属于不同的阶层。这种从故乡出发而不断发生的命运分化在《蓝色赋格》主人公和阿罗身上依然延续着;所不同者,从这两个文本望去,百年中国在不变的现代进程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当年的闰土们,纷纷背上行囊南下打工。在鲁迅那里,故乡虽等待着启蒙知识分子去拯救,毕竟依旧是完整的所在,而来到丁小龙的时代,故乡在子民不断的外迁中正在急剧解体。这是《蓝色赋格》通过互文所镶嵌的时代变迁和历史对读的可能。作品中,阿罗说他再也不会到南方去打工了,这究竟为何?是因为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抑或是他在南方打工生活中所承受的创伤?作品中没有明确的回答,却作为一个景深中晃动的刺点,加深了小说的生活纵深。
二
《蓝色赋格》除了跟鲁迅小说构成潜在互文,还跟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蓝》也有着微妙而清晰的呼应。它们关联于作品中的蓝色隐喻和精神自救主题,也关联于一种以主人公心理体验为叙事动力的心理现实主义。
电影《蓝》开始于女音乐家朱莉丧夫的精神困境中,朱莉的丈夫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却不幸丧生于一场车祸中。对丈夫过于浓烈的爱,使朱莉在丧夫之后被自囚于一种难以自拔的心理困境中。她所做的一切近于料理后事:她挂出通告出售房子,扔掉丈夫尚未完成的作曲稿,主动叫来多年的追求者并和他做爱。她以这种方式刺激自己被悲痛紧紧钳住的麻木神经,却不是为了与过去告别,而是一种自毁前的疯狂。电影展示了朱莉在困境中的自救,她最终通过对其他身处困境者的感知、同情和包容而重新理解了生命,并最终走出了自身的困境。同样,《蓝色赋格》的主题不仅是颓废和虚无,更是虚无中的自救。主人公虽然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内心陷入颓废的深渊,但也明确意识到“摧毁旧我,才能在废墟中重建新我”。小说中前往南方打工的二姐性格的变化隐含着对新生的寄望,而作品中母亲领着“我”上教堂的场景更带着明显的隐喻:“周末下午,母亲领我去镇子上的教堂。那座教堂距离孟庄约有十公里的路,而母亲坚持步行前往。因为她认为只有经过长途跋涉,心才会变得虔诚纯粹。我同意她的看法,同时也需要新的生活体验,于是陪同她一起前往目的地。”“雪越来越轻盈,前方的路也越来越难走。母亲的话让我的脚步变得更加稳健。皑皑白雪映亮了沉沉黑夜,也映亮了我深蓝色的心。”这段步行通往教堂之路暗示着主人公对于沉溺于冥思和虚无的精神状态的反思,对于行动、磨炼和信仰的内在渴求,使主人公的精神自救获得了动能。 电影《蓝》和《蓝色赋格》中的颜色隐喻也值得关注。《蓝》中朱莉的心路历程很大程度上借由对“蓝”的隐喻性阐释来完成。当朱莉被丧亲之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她常常在晨曦或薄暮的微弱蓝光中突然被丈夫的音乐片段击中,整个心灵和身体都痉挛而不能自已,此时一道忧郁的蓝光在她的脸上摇移闪烁。朱莉对蓝有着一种深沉的爱,当她决定放弃所有的财物时,她只想带走一只蓝色的风铃。蓝凝聚了她全部的思念和创伤,可是,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这些不是闪烁在朱莉脸上的蓝光(它隐喻着痛苦的记忆)告诉我们,这不该是蓝的全部含义。《蓝色赋格》中,颜色也是隐喻性的。由于没能帮助将入狱的姐夫捞出来,大姐与主人公产生了芥蒂。但“我”依然对过去充满了深情的回忆,在一次翻看相册时,“经过几分钟冷静的思考,我放下手中的相册,拿出手机,拨通了大姐的手机号码。意料中的是,她拒接了我的电话。放下手机后,我对照着镜子,盯着自己的眼神,想要在其中找到那个失散太久的蓝风筝。然而,什么也没有。我在自己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无尽的蓝色虚无”。这里,“蓝风筝”之“蓝”是童年的纯粹美好,而“蓝色虚无”的“蓝”则是亲情无处安放的虚空,“蓝”在小说的精神叙事中显然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除了“蓝”之外,小说中“白色”也是隐喻性的。小说中如此描述主人公的一次梦境:“当我再次清醒后,晨曦洒在床上,而她已经消失在别处,不再归来。我全裸着身体,躺在白色的床上,脑海中却是深海中的一艘白色孤舟。”白和蓝都是孤冷的色调,它们都在某种意义上喻示着思想的纯粹和虚无,只是蓝相比于白,显然还隐藏着自救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蓝色赋格》不是那种靠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冲突取胜的作品,它的故事外在“动作性”较弱,而颜色隐喻和心理张力显然就在外在“动作性”之外建构了一种更内在的精神张力。有必要提到,《蓝色赋格》是一篇以主人公心理体验为主要叙事动力的作品,小说的“我叙事”虽然没有达到意识流的程度,但将主人公的意识意象化、场景化以至梦境化,却成为这个作品重要的特征。
小说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梦境描写:“黑暗中没有光,我只能靠着直觉摸索而行。我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秒将经历什么,或是深渊,或是荆棘,亦或是窄门。我走了太久又太远,始终走不出黑夜的囚笼。我已筋疲力尽,却不能停止徘徊,也无法凝神对望。有两个声音在轮番喊着我的名字,我站在原地,大声地回应着他们。火焰驱走了我身旁的黑暗后,我才看清楚他们的脸。祖父与祖母站在我身旁,告诉我不要害怕,他们将要带我离开这片无光之地,带我回家。祖父将火把交给了我,随后,我们便一起向黑夜的深处前行。看到光的瞬间,我欣喜若狂,却发现他们已经消失了。于是,我不得不独自走剩下的夜路。”这个梦颇得鲁迅《野草》中梦之象征性奥妙,我们不难以梦为镜像,窥见主人公精神上进退维谷之困境。小说的后面,又是一个充满象征性的梦境:“我梦见自己坐在白色帆船上,被深蓝色的大海环绕,如同一座移动的岛屿。陪同我的只有一个没有温度的骨灰盒,盒子上刻着我的名字,以及死亡的时辰。当船停到海中央时,繁星的微光让我能看到自己在海中的倒影。随后,我打开了盒子,将骨灰撒入海洋,仿佛这个人从来就不存在。骨灰撒完后,船开始下沉。我坐在船中央,扬起头,凝视天空,等待奇迹的降临。”在一片藍色海洋的环绕中,主体与自己的骨灰盒相伴,这里既隐含着自我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又暗示着人必须面对死亡,才能获得新生的议题。最终,“我”播撒自己的骨灰,这间或暗示着主体只有打破旧我身份牢笼,才有“奇迹”产生的可能。
《蓝色赋格》是一部从主题到叙事都充满知识分子气质的作品,它弱化一般小说情节经营的外部动作性,却以感受、梦境、象征等方式强化了对内部精神冲突的艺术造型,并以互文叙事关联的丰富社会及知识语境而形成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式的表达,是知识分子叙事在泛80后主体的延续,从中不难窥见当代青年知识主体的精神症候。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冯祉艾
《蓝色赋格》以第一人称的讲述,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凤凰男在进城与返乡、事业与家庭、精神与世俗、婚内与婚外、同学与亲戚等多个方面进退失据的困境,展示了一种身份难以确认的迷茫,一种知来处,却不知去处的虚无,但小说也昭示着一种在虚无的深渊中重构自我,寻找新生的执着努力。小说主人公博士毕业后进入西安一所高校任教,他面临的困境是方方面面的:他既是城市的异乡人,又是故乡的陌生人;夫妻情感交流出现障碍,儿时友伴产生精神断层,与父母越来越无话可说,而两个姐姐由于某种原因也几乎形同陌路,只能将情感在一个年轻学生身上获得一种暧昧而脆弱的投寄。小说中,“蓝色”是一种丰富的隐喻,它既代表忧郁与悲哀,又代表着智慧、天空、秀丽、宁静、合乎逻辑。他借用二姐与大海的合影在他的精神废墟中重建净土,从而使小说隐含了一种与废墟中寻找新生的主题。
一
读《蓝色赋格》,最鲜明的感受便是它与诸多中外名著所建立的互文性。每一个互文的存在,都像为作品装上一面镜子,内在拓展了作品的精神空间,为作品提供了新的阐释维度。《蓝色赋格》最表层的互文便是小说提及的大量外国思想或艺术作品,其中有学术名著,如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海德格尔的《林中路》、阿伦特的《人的境况》;文学名著,如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尤瑟纳尔的《苦炼》;电影名作,如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古典音乐经典,如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巴赫的《赋格的艺术》、Leonard Cohen的《Famous Blue Raincoat》。这些名作的引入,既鲜明地表征了主人公的知识分子身份和品味,同时也凸显出主人公所处的现代性精神困境,换言之,这些名作使主人公的现实困境获得了理论凝聚的可能。在这种相对表层的互文性之外,《蓝色赋格》还有一种隐性的互文。具体说,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分子困境由于某种内在相似性而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鲁迅的《祝福》《故乡》等名作。
小说写到主人公返回故乡孟庄过年时除夕夜的鞭炮声:“除夕夜,整个孟庄都陷入辞旧迎新的狂欢中,各家各户陆陆续续地放起了鞭炮,声音仿佛来自天空这头巨兽的疼痛嘶吼。”这里将喜庆的鞭炮声比喻成巨兽嘶吼,将一个传统喜节与现代性体验之间的撕裂放大出来。事实上,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丁小龙这段描写仿佛是对鲁迅《祝福》的致敬。“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祝福》里的这个开篇已成经典,将近百年之后,丁小龍同样在除夕的还乡中感受到这种知识分子在故乡喜庆佳节中倍加强烈的疏离感。同样是面对一个回不去的故乡,丁小龙及其主人公已不可能抱持着一种鲁迅式的启蒙精英立场,《蓝色赋格》中的主人公,虽为大学教师,跟故乡故人格格不入,可是他们却丧失了启蒙的底气,更多的是虚无和颓废。这也折射了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症候。事实上,《蓝色赋格》致敬鲁迅之处还有不少,如小说中写主人公返乡遇到少年玩伴阿罗,他们曾是无话不说的朋友,一起抓黄鼠狼、玩弹弓、偷麦子与逃课。他们经常坐在树枝上聊天唱歌,听鸟看云,那时阿罗立誓要离开孟庄,到更远更大的地方。多年以后,主人公一路博士毕业,进了高校,而阿罗则辗转于南方的工厂,后来又在花城结婚生子,扎根生活。只有过年彼此返回故乡孟庄时才可能碰到。当主人公前去阿罗家时,他正蹲在地上收拾煤炭,“看见我的时候,他的眼神中突然升起了惶恐与惊愕,同时放下了手中的煤炭。他站了起来,背微驼,没有说话,而是愣在原地,影子消失在煤炭堆。”“没过多久,他便从屋子中出来了,换了一身洁净的衣服,手上的黑煤渣被未干的香泡沫所替代。挂在他脸上的笑与他眼神中的惊慌相互抵触。”这段描写令人不由得想起鲁迅笔下的迅哥儿和闰土。从《故乡》到《蓝色赋格》,我们看到百年之间,中国现代转型所开启的城乡对峙没有根本变化。现代性就像一条巨大而不断分叉的河流,迅哥儿和闰土的命运如小舟在这河流上转瞬已是咫尺天涯,从属于不同的阶层。这种从故乡出发而不断发生的命运分化在《蓝色赋格》主人公和阿罗身上依然延续着;所不同者,从这两个文本望去,百年中国在不变的现代进程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当年的闰土们,纷纷背上行囊南下打工。在鲁迅那里,故乡虽等待着启蒙知识分子去拯救,毕竟依旧是完整的所在,而来到丁小龙的时代,故乡在子民不断的外迁中正在急剧解体。这是《蓝色赋格》通过互文所镶嵌的时代变迁和历史对读的可能。作品中,阿罗说他再也不会到南方去打工了,这究竟为何?是因为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抑或是他在南方打工生活中所承受的创伤?作品中没有明确的回答,却作为一个景深中晃动的刺点,加深了小说的生活纵深。
二
《蓝色赋格》除了跟鲁迅小说构成潜在互文,还跟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蓝》也有着微妙而清晰的呼应。它们关联于作品中的蓝色隐喻和精神自救主题,也关联于一种以主人公心理体验为叙事动力的心理现实主义。
电影《蓝》开始于女音乐家朱莉丧夫的精神困境中,朱莉的丈夫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却不幸丧生于一场车祸中。对丈夫过于浓烈的爱,使朱莉在丧夫之后被自囚于一种难以自拔的心理困境中。她所做的一切近于料理后事:她挂出通告出售房子,扔掉丈夫尚未完成的作曲稿,主动叫来多年的追求者并和他做爱。她以这种方式刺激自己被悲痛紧紧钳住的麻木神经,却不是为了与过去告别,而是一种自毁前的疯狂。电影展示了朱莉在困境中的自救,她最终通过对其他身处困境者的感知、同情和包容而重新理解了生命,并最终走出了自身的困境。同样,《蓝色赋格》的主题不仅是颓废和虚无,更是虚无中的自救。主人公虽然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内心陷入颓废的深渊,但也明确意识到“摧毁旧我,才能在废墟中重建新我”。小说中前往南方打工的二姐性格的变化隐含着对新生的寄望,而作品中母亲领着“我”上教堂的场景更带着明显的隐喻:“周末下午,母亲领我去镇子上的教堂。那座教堂距离孟庄约有十公里的路,而母亲坚持步行前往。因为她认为只有经过长途跋涉,心才会变得虔诚纯粹。我同意她的看法,同时也需要新的生活体验,于是陪同她一起前往目的地。”“雪越来越轻盈,前方的路也越来越难走。母亲的话让我的脚步变得更加稳健。皑皑白雪映亮了沉沉黑夜,也映亮了我深蓝色的心。”这段步行通往教堂之路暗示着主人公对于沉溺于冥思和虚无的精神状态的反思,对于行动、磨炼和信仰的内在渴求,使主人公的精神自救获得了动能。 电影《蓝》和《蓝色赋格》中的颜色隐喻也值得关注。《蓝》中朱莉的心路历程很大程度上借由对“蓝”的隐喻性阐释来完成。当朱莉被丧亲之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她常常在晨曦或薄暮的微弱蓝光中突然被丈夫的音乐片段击中,整个心灵和身体都痉挛而不能自已,此时一道忧郁的蓝光在她的脸上摇移闪烁。朱莉对蓝有着一种深沉的爱,当她决定放弃所有的财物时,她只想带走一只蓝色的风铃。蓝凝聚了她全部的思念和创伤,可是,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这些不是闪烁在朱莉脸上的蓝光(它隐喻着痛苦的记忆)告诉我们,这不该是蓝的全部含义。《蓝色赋格》中,颜色也是隐喻性的。由于没能帮助将入狱的姐夫捞出来,大姐与主人公产生了芥蒂。但“我”依然对过去充满了深情的回忆,在一次翻看相册时,“经过几分钟冷静的思考,我放下手中的相册,拿出手机,拨通了大姐的手机号码。意料中的是,她拒接了我的电话。放下手机后,我对照着镜子,盯着自己的眼神,想要在其中找到那个失散太久的蓝风筝。然而,什么也没有。我在自己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无尽的蓝色虚无”。这里,“蓝风筝”之“蓝”是童年的纯粹美好,而“蓝色虚无”的“蓝”则是亲情无处安放的虚空,“蓝”在小说的精神叙事中显然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除了“蓝”之外,小说中“白色”也是隐喻性的。小说中如此描述主人公的一次梦境:“当我再次清醒后,晨曦洒在床上,而她已经消失在别处,不再归来。我全裸着身体,躺在白色的床上,脑海中却是深海中的一艘白色孤舟。”白和蓝都是孤冷的色调,它们都在某种意义上喻示着思想的纯粹和虚无,只是蓝相比于白,显然还隐藏着自救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蓝色赋格》不是那种靠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冲突取胜的作品,它的故事外在“动作性”较弱,而颜色隐喻和心理张力显然就在外在“动作性”之外建构了一种更内在的精神张力。有必要提到,《蓝色赋格》是一篇以主人公心理体验为主要叙事动力的作品,小说的“我叙事”虽然没有达到意识流的程度,但将主人公的意识意象化、场景化以至梦境化,却成为这个作品重要的特征。
小说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梦境描写:“黑暗中没有光,我只能靠着直觉摸索而行。我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秒将经历什么,或是深渊,或是荆棘,亦或是窄门。我走了太久又太远,始终走不出黑夜的囚笼。我已筋疲力尽,却不能停止徘徊,也无法凝神对望。有两个声音在轮番喊着我的名字,我站在原地,大声地回应着他们。火焰驱走了我身旁的黑暗后,我才看清楚他们的脸。祖父与祖母站在我身旁,告诉我不要害怕,他们将要带我离开这片无光之地,带我回家。祖父将火把交给了我,随后,我们便一起向黑夜的深处前行。看到光的瞬间,我欣喜若狂,却发现他们已经消失了。于是,我不得不独自走剩下的夜路。”这个梦颇得鲁迅《野草》中梦之象征性奥妙,我们不难以梦为镜像,窥见主人公精神上进退维谷之困境。小说的后面,又是一个充满象征性的梦境:“我梦见自己坐在白色帆船上,被深蓝色的大海环绕,如同一座移动的岛屿。陪同我的只有一个没有温度的骨灰盒,盒子上刻着我的名字,以及死亡的时辰。当船停到海中央时,繁星的微光让我能看到自己在海中的倒影。随后,我打开了盒子,将骨灰撒入海洋,仿佛这个人从来就不存在。骨灰撒完后,船开始下沉。我坐在船中央,扬起头,凝视天空,等待奇迹的降临。”在一片藍色海洋的环绕中,主体与自己的骨灰盒相伴,这里既隐含着自我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又暗示着人必须面对死亡,才能获得新生的议题。最终,“我”播撒自己的骨灰,这间或暗示着主体只有打破旧我身份牢笼,才有“奇迹”产生的可能。
《蓝色赋格》是一部从主题到叙事都充满知识分子气质的作品,它弱化一般小说情节经营的外部动作性,却以感受、梦境、象征等方式强化了对内部精神冲突的艺术造型,并以互文叙事关联的丰富社会及知识语境而形成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式的表达,是知识分子叙事在泛80后主体的延续,从中不难窥见当代青年知识主体的精神症候。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冯祉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