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RPDE”原则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54753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在初中的时候学习能力就较差,并且自制能力弱,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稚嫩,并且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是单亲家庭,生长的环境并不是很完整。中职学生年龄大部分是在14岁至17岁之间,攀比心理,好胜心比较强,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以上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那么如何教好管好学生就成为了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这几年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自己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总结出了四个应遵循的原则,并将这四个原则简称为“RPDE”原则,其中“R”指“Rule,规则”,即班规的制定要科学、有效;“P”指“Person,人选”,即班委的选择要公开、透明;“D”指“Division,分工”,即班委的分工要合理、清晰;“E”指“Execution,执行”,即班规的执行要严格、有序。下面在对这四个原则中的“RPDE”进行详细介绍。
  一、“R”,制定班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一个班级也应当制定相应的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否则就会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而科学、合理的班规则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重要保障,本人认为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開展: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制定班规,一方面体现了班级的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学生也能更好地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班规;
  (2)借鉴以前或者其他班级现有的班规,这可以为自己制定班规提供思路,也可以在制定完班规后进行查漏补缺;
  (3)因地制宜,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特点进行补充,使班规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二、“P”,选择班委
  班委是展现班级风貌的窗口,代表了班级的形象。班委的风气直接影响着班风、学风的形成,以及班规的有效执行。因此,在选择班委的时候本人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个班委成员思想都要正,能积极宣扬正能量,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2)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能积极团结同学,管理班级时有一定的威信;
  (3)及时更换不合格班委,每隔一学期或者一个月对班委进行考核,不合格的应该给与机会及时改正,否则应及时换掉。
  三、“D”,确定分工
  一个班级的班委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职责,在确定分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分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
  (2)职责分明、清晰,每个班委都必须熟知自己的班委职责;
  (3)虽有分工,但是班委管理班级的最终目标一定是一致统一的,这就要求班委之间一定要相互协作、互相支持。
  四、“E”,实施执行
  班规制定之后,严格地实施执行才是关键,否则成为摆设毫无震慑效果,因此在实施执行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做到“奖罚”分明,并且“奖罚”一定要及时,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意识以及弱化或者避免不良的行为意识;
  (2)多树榜样,做好正能量的引导,及时对存在学生中的负能量进行消除;
  (3)执行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奖”与“罚”,尤其是在“罚”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对“罚”要认可。
  班级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的一个单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级的管理不是一时之功,并且很多都是琐碎的事情,这就要求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心中有爱,本着一切都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进行管理。班级管理的过程也需要班主任因材施教,灵活处理学生问题,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进行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需要长期探索的艺术,要真正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思考总结,用真爱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我们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葛军、雍峥嵘主编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启蒙》第一册第三页、第四页发现角谷猜想: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偶数,那么用2除它;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后再加上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必然得1。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实践角谷猜想,开拓学生思维,感受数学之美。共同的爱好使我们走到一起,申請成立研究团队。我们尝试多角度探究、推理、论证,多次交流改进思路,形成自己的论证思路和观点
期刊
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标的新要求,面对新教材中的新的布局(图文排混、各种字体的材料排混等),面对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课外的鲜活典型实例,面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落实,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不知所措,顾此失彼,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无效。设计科学合理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高效课堂,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之一。抛砖引玉,下面就教学中自己的一些做法拿出来,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分组合作,使每个组员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成小组共同目标的学习形式;而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群体思考,促使他们全部参与到学习当中,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考试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测试,包含有19个知识点,知识点容量大,但难度适中,注重学生基础的考察。试题中第1、2、3、4、6、9都是考察单一知识点且比较简单,学生第2题出错多主要在于没注意到试题中求复数的虚部;第8、10、11、13、14、15、16也是考察单一知识点,由于都是上一学期的知识点,学生有所遗忘,因此考得不是很理想,尤其16题是学生一直以来都比较弱的,故可先放着;而8
期刊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
期刊
体育,作为中考科目之一,虽然所占分值不高,但由于是中考第一科,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提高学生中考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体育中考经过逐年的改革,得分也不像前些年那么容易。例如,2011年体育中考,三项考试成绩总分最低分6分;从2012年开始,选测项目最低成绩为0.5分,必测项目为0.8分,三项考试成绩总分最低分为1.8分。跟以往相比会拉开比较大的分数档,那么如何帮助困难生利用一年的时间树立信心,提高体育成
期刊
一、学情分析  必修1中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本章先学习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学生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学习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在授课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知识、总结规律,自主探究余弦函数的性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正弦函数的图象、诱导公式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目前,有些学校一直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吞食教师多遍的东西,学生阅读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摆脱从众心理支配下的“群体四维”,探索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因此,在
期刊
教育新常态: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世界教育改革风浪,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进程中,教育工作担当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绝不能跟风追潮,我们一定要坚守教育的信念与价值追求,让教育回归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什么是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
期刊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  新课程改革的普及使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即使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会选用传统教学模式,再加上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进行探究,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