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走向现代化》的作者英克尔斯博士
生活在一个“现代化”呼声日高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是现代人或不肯走向现代化。然而,当问一个人他凭什么判断出自己已是现代人时,也几乎没有人不是顿时茫然踌躇起来。似乎我们这个时代和个人都不甘心就这样身份模糊地度过去,让后人再去确定,于是,一本全部注意力都投放在人的现代化问题上的专著《走向现代化》(Becoming Modern)应运而出。它一问世,就得到了国际上普遍的关注,次年(一九七五年)获“哈德里·坎特里尔”头奖。
很难说不是偶然,我是同时读到这本书并见到它的作者之一的①,更确切地说,是一边读着此书,一边与作者交谈着,全书读毕,再与他长谈的。他是蜚声国际的著名社会学家亚历克斯·英克尔斯(Alex Inkles)博士,现任美国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同时也是世界国际关系协会副主席。最近,英克尔斯应邀在我国讲学,题目也正是“走向现代化”,中心议题为“个人的现代化”。
《走向现代化》一书,不是书斋里或故纸堆中的产物,作者在成书前,曾参加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的调查,足迹遍及全球,在有关国家和人员的协助下,选择了印度、阿根廷、孟加拉国等六个发展中国家为基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仅访问的人即达六千。全书篇幅的沉重,由此就可以想见了。不过,由于以往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大都着重于经济和政治方面,因此,本书那种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独辟蹊径进行的探讨,便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读完此书,我便做了简短的提要,随后,又读给作者听。原本只是想知道是否有曲解或误解作者本意的地方,出乎意外,英克尔斯教授对这个提要极有兴趣,除做了一个专业术语的修正外,他认为这个提要已将他全书的要旨概括无遗。提要是这样的:
这本书承担了一项具有拓荒性质的工作:它要把以往研究国家现代化所忽略了的个人的现代化作为研究的焦点。一个国家,无论它的财力如何雄厚,经济如何发达,如果它的国民不是现代的,即那些使政权管理、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得以运行的人没有获得某种程度的现代性,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是现代的,或实现了现代化。因而,此书要研究和解释人们从传统的人格性质转向现代化的人格性质的进程。主要注意力放在普通人民,而非社会中的精英分子。
研究的目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发现是什么使人成为现代化。
作者本着一个这样的信念去从事研究:现今并非所有的人生来就会成为现代化的,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使他们的人格性质趋向现代化。持这个信念就不得不向传统的心理学挑战,特别是弗洛依德心理学遗产中的一个为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所接受的观念:人格中最基本的东西,在孩提时即已定型,并且一生中甚少改变。这个观念是留给我们时代的个人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巨大精神重负。
作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一生的任何阶段,人们能够经历非常重要的甚至实质性的转变,即离开传统的人格而转向现代化的人格。所以作者拒绝接受人终生被锁在他们成年期已经发展定型的人格中的宿命论观念。
什么是现代人?作者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具有多面体的“现代人”定义。它有十二个衡量的标准:
一、现代人乐于并准备接受新的生活经验。这是现代人定义的首要因素。传统的人则比较不愿接受或不易接受新的观念、新的行动方式、新的生活态度。
二、现代人准备也易于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三、现代人对各种意见和态度都有所理解,头脑开放并富于弹性。
四、积极地去获取能形成见解或新态度的知识和事实。不囿于和因袭传统成见。
五、现代人乐于面向现在和未来,不愿守旧和复古。时间观念强,守时惜时。
六、效率。现代人讲求效率,以有力地应付来自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国际生活的节奏加快。
七,重视专门技术。有接受以技术高低来获取报酬的心理基础。
八、现代人在个人生活和公众生活中,趋向于制定长期计划。
九、现代人要求教育朝更有益于人的方向发展。在课程设置、改革及知识的价值评定方面,敢与传统的智慧和教育内容挑战,冲突。现代人乐于看到自己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认可的职业。
十、与当代流行的一种观念相左,本书认为现代人并非越来越会丧失尊严和相互畏惧,而恰恰相反。
十一、了解生产及过程。
十二、与传统的人比较,现代人对他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可依赖感要强烈,人与人之间比较相互信赖。
没有人会否认学校或教育可以促成现代化。而此书的创见之一是:工厂也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所持的理由为:绝大部分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工作,在工业化环境中,生产程序的精密控制,技术工艺的高标准要求,操作过程中的紧密协作和铁一般严格的规则,给工厂以最有力的环境去造就培养人的现代性,它要求人去适应它,而不大注意去适应人。现代生产所要求的不断革新发明、更新知识、效率、守时、计划、专门技术、协作、教育水平等,潜移默化地促进着置身于它之中的人们现代人格的形成。
为什么要提出人的现代化问题?因为作者特别注意到了一个严峻的悲剧性事实:许多发展中国家虽采用了国外卓有成效的最先进科学技术,仿效过最完善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但往往以失败或不见成效而告终,至于弄巧成拙、曲解变形则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其中很主要的是执行和运用着现代制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人,还不是现代人,还没有实现由传统的人向现代化的人的转变,引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即是“没有一种奠基的和普遍的文化类型及赋与这些空洞形式以生命的行动着的持续不断的人格支持,那些完善的制度,物质资源,及伴随而来的管理指导和组织方法,都变得毫无意义,有时是把原来的计划设想变成奇形怪状的讽刺画,有时则被弃在一边,如同一堆废铁。
心理的落后状态和精神的因素,在许多国家构成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提要就到这里结束了,而我们的谈话还继续着。关于提要中的最后一点,我问道:“如果我权且可以把您书中关于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比做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话,那么,既然‘形式’没有‘质料’便不能产生和构成事物,离开了人的现代化这个‘质料’,国家的现代化便是徒有‘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是这样的吗?”
英克尔斯教授笑道:“我很欣赏这个比喻,完全可以这样理解。”他当然不免也问到我个人对此书的看法。的确,我以为至少《走向现代化》所不同凡响地提出人的现代化、工厂应为培养现代性的学校,以及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引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失败的探讨,对中国走向现代化都是很有启发的,不乏建设性的见解。
临辞别时,我以开玩笑的口吻向英克尔斯教授说,若按他的现代人的标准划分,仅第一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便不得不与传统的人为伍了。我们或许是由于职业和文化传统的熏习,好古,总惧怕和怀疑新的事物,凡事愿以前人之是非为是非。英克尔斯教授笑着沉吟了一刻,讲了一句美国谚语,并说他相信文明悠久的中国也定有类似的说法。我脱口而出:那就是“温故而知新”吧。不过,仔细想来,要真正与他的原意相符,我得改变其中的一个字而为“温故而创新”。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九日
①《走向现代化》系英克尔斯与大卫·史密斯合著,哈佛大学出版社一九七四年初版。
生活在一个“现代化”呼声日高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是现代人或不肯走向现代化。然而,当问一个人他凭什么判断出自己已是现代人时,也几乎没有人不是顿时茫然踌躇起来。似乎我们这个时代和个人都不甘心就这样身份模糊地度过去,让后人再去确定,于是,一本全部注意力都投放在人的现代化问题上的专著《走向现代化》(Becoming Modern)应运而出。它一问世,就得到了国际上普遍的关注,次年(一九七五年)获“哈德里·坎特里尔”头奖。
很难说不是偶然,我是同时读到这本书并见到它的作者之一的①,更确切地说,是一边读着此书,一边与作者交谈着,全书读毕,再与他长谈的。他是蜚声国际的著名社会学家亚历克斯·英克尔斯(Alex Inkles)博士,现任美国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同时也是世界国际关系协会副主席。最近,英克尔斯应邀在我国讲学,题目也正是“走向现代化”,中心议题为“个人的现代化”。
《走向现代化》一书,不是书斋里或故纸堆中的产物,作者在成书前,曾参加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的调查,足迹遍及全球,在有关国家和人员的协助下,选择了印度、阿根廷、孟加拉国等六个发展中国家为基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仅访问的人即达六千。全书篇幅的沉重,由此就可以想见了。不过,由于以往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大都着重于经济和政治方面,因此,本书那种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独辟蹊径进行的探讨,便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读完此书,我便做了简短的提要,随后,又读给作者听。原本只是想知道是否有曲解或误解作者本意的地方,出乎意外,英克尔斯教授对这个提要极有兴趣,除做了一个专业术语的修正外,他认为这个提要已将他全书的要旨概括无遗。提要是这样的:
这本书承担了一项具有拓荒性质的工作:它要把以往研究国家现代化所忽略了的个人的现代化作为研究的焦点。一个国家,无论它的财力如何雄厚,经济如何发达,如果它的国民不是现代的,即那些使政权管理、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得以运行的人没有获得某种程度的现代性,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是现代的,或实现了现代化。因而,此书要研究和解释人们从传统的人格性质转向现代化的人格性质的进程。主要注意力放在普通人民,而非社会中的精英分子。
研究的目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发现是什么使人成为现代化。
作者本着一个这样的信念去从事研究:现今并非所有的人生来就会成为现代化的,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使他们的人格性质趋向现代化。持这个信念就不得不向传统的心理学挑战,特别是弗洛依德心理学遗产中的一个为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所接受的观念:人格中最基本的东西,在孩提时即已定型,并且一生中甚少改变。这个观念是留给我们时代的个人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巨大精神重负。
作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一生的任何阶段,人们能够经历非常重要的甚至实质性的转变,即离开传统的人格而转向现代化的人格。所以作者拒绝接受人终生被锁在他们成年期已经发展定型的人格中的宿命论观念。
什么是现代人?作者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具有多面体的“现代人”定义。它有十二个衡量的标准:
一、现代人乐于并准备接受新的生活经验。这是现代人定义的首要因素。传统的人则比较不愿接受或不易接受新的观念、新的行动方式、新的生活态度。
二、现代人准备也易于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三、现代人对各种意见和态度都有所理解,头脑开放并富于弹性。
四、积极地去获取能形成见解或新态度的知识和事实。不囿于和因袭传统成见。
五、现代人乐于面向现在和未来,不愿守旧和复古。时间观念强,守时惜时。
六、效率。现代人讲求效率,以有力地应付来自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国际生活的节奏加快。
七,重视专门技术。有接受以技术高低来获取报酬的心理基础。
八、现代人在个人生活和公众生活中,趋向于制定长期计划。
九、现代人要求教育朝更有益于人的方向发展。在课程设置、改革及知识的价值评定方面,敢与传统的智慧和教育内容挑战,冲突。现代人乐于看到自己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认可的职业。
十、与当代流行的一种观念相左,本书认为现代人并非越来越会丧失尊严和相互畏惧,而恰恰相反。
十一、了解生产及过程。
十二、与传统的人比较,现代人对他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可依赖感要强烈,人与人之间比较相互信赖。
没有人会否认学校或教育可以促成现代化。而此书的创见之一是:工厂也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所持的理由为:绝大部分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工作,在工业化环境中,生产程序的精密控制,技术工艺的高标准要求,操作过程中的紧密协作和铁一般严格的规则,给工厂以最有力的环境去造就培养人的现代性,它要求人去适应它,而不大注意去适应人。现代生产所要求的不断革新发明、更新知识、效率、守时、计划、专门技术、协作、教育水平等,潜移默化地促进着置身于它之中的人们现代人格的形成。
为什么要提出人的现代化问题?因为作者特别注意到了一个严峻的悲剧性事实:许多发展中国家虽采用了国外卓有成效的最先进科学技术,仿效过最完善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但往往以失败或不见成效而告终,至于弄巧成拙、曲解变形则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其中很主要的是执行和运用着现代制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人,还不是现代人,还没有实现由传统的人向现代化的人的转变,引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即是“没有一种奠基的和普遍的文化类型及赋与这些空洞形式以生命的行动着的持续不断的人格支持,那些完善的制度,物质资源,及伴随而来的管理指导和组织方法,都变得毫无意义,有时是把原来的计划设想变成奇形怪状的讽刺画,有时则被弃在一边,如同一堆废铁。
心理的落后状态和精神的因素,在许多国家构成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提要就到这里结束了,而我们的谈话还继续着。关于提要中的最后一点,我问道:“如果我权且可以把您书中关于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比做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话,那么,既然‘形式’没有‘质料’便不能产生和构成事物,离开了人的现代化这个‘质料’,国家的现代化便是徒有‘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是这样的吗?”
英克尔斯教授笑道:“我很欣赏这个比喻,完全可以这样理解。”他当然不免也问到我个人对此书的看法。的确,我以为至少《走向现代化》所不同凡响地提出人的现代化、工厂应为培养现代性的学校,以及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引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失败的探讨,对中国走向现代化都是很有启发的,不乏建设性的见解。
临辞别时,我以开玩笑的口吻向英克尔斯教授说,若按他的现代人的标准划分,仅第一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便不得不与传统的人为伍了。我们或许是由于职业和文化传统的熏习,好古,总惧怕和怀疑新的事物,凡事愿以前人之是非为是非。英克尔斯教授笑着沉吟了一刻,讲了一句美国谚语,并说他相信文明悠久的中国也定有类似的说法。我脱口而出:那就是“温故而知新”吧。不过,仔细想来,要真正与他的原意相符,我得改变其中的一个字而为“温故而创新”。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九日
①《走向现代化》系英克尔斯与大卫·史密斯合著,哈佛大学出版社一九七四年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