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 目的:重点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挑选2011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显然长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恢复情况及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状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5.56%。观察组的并发症状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观察组的并發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骨折恢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5.56%。观察组的骨折恢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5.56%。观察组的骨折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满意度较低,仅可达到75.56%。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5.5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骨折恢复效果、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促进了骨折的恢复,值得推荐。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有效性
  作为髋部的常见骨折,股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体,且多数患者合并有帕金森病、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内科疾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风险[1]。本次研究的方向是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和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现将报告呈现如下,以期成为相关人士参考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2011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女性患者总共有19例,男性患者总共有26例,最小年龄不低于23.4岁,最大年龄不超过81.6岁,平均年龄大约是(65.26±3.14)岁。其中有12例属于高空坠落伤,有23例属于车祸伤,有10例属于步行跌伤。另外,有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有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有1例患者合并肺心病、有1例患者合并肺气肿、有1例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选择同期我院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女性患者总共有18例,男性患者总共有27例,最小年龄不低于24.2岁,最大年龄不超过80.9岁,平均年龄大约是(64.87±3.21)岁。其中有13例属于高空坠落伤,有24例属于车祸伤,有8例属于步行跌伤。另外,有1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有7例患者合并高血压,有2例患者合并肺心病、有1例患者合并肺气肿、有1例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性别构成、骨折原因、合并症状、年龄结构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采取股外侧入路,并且在股外侧肌大转子粘附处,部分切断,将股外侧肌部分纵形切开,促使股骨中上段、大转子暴露出来,通过X线机的辅助,将骨碎块和骨折端复位。接着在臀大肌股骨附着点钻入导向针,X线透视导针位于股骨劲中下1/3,股骨头关节面下5-10mm。接着钻孔和攻丝,鹅头钉安装好之后套上筒钢板。为了避免股骨头旋转,需上一枚松质骨钉,而股骨远端需要上四枚螺钉[2]。
  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之后,帮助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架上。在X线机下持续牵引患肢,并且要内旋外展患肢,促使骨折得到闭合复位。通过手部的触摸明确股骨大转子顶点,在这个顶点端3厘米处作一个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2厘米以上3厘米以下,将粘附在股骨大转子顶点的肌肉劈开。接着通过食指触摸大转子顶点,在大转子顶点后三分之二与前三分之一交界处开孔,在空心尖锥的协助下,将导针插入,透视证实导针位于股骨干髓腔内,常规扩髓,紧接着主钉沿着导针插入,需要注意的是,在透视下,近端的螺旋刀片孔必须是在股骨颈的中下1/3处,装瞄准器,置人股骨颈内导针,距股骨头关节面下5-10mm,侧位透视导针位于股骨颈中间或稍偏后一点[3]。测深,置入合适螺旋刀片。远端锁钉在瞄准器引导下拧人。如果闭合复位困难,可粗隆下作小切口,复位钳固定下,置入主钉。对于不稳定骨折及年龄较大且骨质疏松患者 ,一般予以静态固定[4]。
  1.3统计学方法
  把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17.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计量,用百分数(%)、例数(n)表示计数,经软件计算,如果对比数据P<0.05,则被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4疗效评定标准
  当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能够正常运动,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
  当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骨折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能够正常生活,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良。
  当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既不能达到良的效果,也不能达到优的效果,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差[5]。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骨折恢复效果(优、良、差)。
  2结果
  2.1对比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显然比观察组长,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显著比对照组少,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恢复情况及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   2.2对比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并发症
  对照组出现感染的总共有2例,出现钉尾部骨折的总共有1例,出现螺钉刀片移位的总共有2例,出现螺钉刀片切出的总共有2例,对照组的并发症状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5.56%。观察组的出现感染的总共有1例,出现螺钉刀片移位的总共有1例,观察组的并发症状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2。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并发症有明显差异(P<0.05)。
  2.3对比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骨折恢复效果
  对照组中,骨折恢复效果为差的总共有11例,骨折恢复效果为良的总共有12例,骨折恢复效果为优的总共有22例,对照组的骨折恢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5.56%。观察组中,骨折恢复效果为差的总共有2例,骨折恢复效果为良的总共有11例,骨折恢复效果为优的总共有32例,观察组的骨折恢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5.56%。观察组的骨折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如表3。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骨折恢复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
  2.4对比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满意度
  对照组中,患者不满意的总共有11例,较满意的总共有14例,非常满意的总共有20例,对照组的满意度较低,仅可达到75.56%。观察组中,患者不满意的仅有2例,较满意的总共有10例,非常满意的总共有32例,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5.5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4。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动力髓螺钉为主的髓外固定法,一种是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主的髓内固定法。动力髓螺钉更适用于稳定性骨折,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适宜不稳定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能够负担内侧的负荷,能够减少钉棒结合处的压应力和张应力,促进了骨折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骨折恢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5.56%。观察组的骨折恢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5.56%。观察组的骨折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骨折恢复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这与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骨折恢复效果更为显著[6]。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器械和内置物的外形尺寸,有利于微创固定骨折,同时缩短了切口长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显然比观察组长,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显著比对照组少,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恢复情况及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这与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手术情况和恢复情况较为良好[7]。
  在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不管是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还是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都会出现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并发症状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5.56%。观察组的并发症状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并发症有明显差异(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并发症状较轻,感染并不严重,且较快消失,安全性较高[8]。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仅适用于高位转子下骨折和类型不同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但不适用于颈和股骨头的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由PFN系统改进来的,不仅传承了PFN的优点,而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促进了骨折的恢复,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陈嘉凯;潘晓华;张晓明;徐忠世;谢伟平.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12(23):330-332
  [2]钱忠来;徐耀增;王现彬;耿德春;唐天驷.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第3代Gamma钉置入内固定后生物力学性能与临床效果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4,03(14):325-326
  [3]張经纬,张先龙,将丰,等。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7-11
  [4]魏宁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2013,01(06):125-126
  [5]雷光华;曾超;魏捷;高曙光;孙振球;王一任.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常用髓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06(12):195-196
  [6]段军富; 王博; 张峰; 张小冰; 张红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7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7(20):607-608
  [7]林聪祥; 杨蒙; 张伟; 林月明; 支绍信.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12,9(17):225-226
  [8]孟位明; 李彦眉; 许红生; 付卫杰; 赵志江.股骨转子下骨折植入物髓外及髓内固定治疗的规范化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6(29):347-34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为提高脐带绕颈胎儿产程护理质量及母婴安全进行积极的临床实践。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前及风险管理干预后各30例脐带绕颈胎儿及其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规定未实施风险管理30例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30例为观察组。重点评价两组胎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鸢尾素是2012年报道的新激素,英文名Irisin。发现者用希腊女神Iris的名字为其命名,因为鸢尾素像Iris,作为一个使者,将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外周组织[1]。Irisin通过血液循环中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其转变为棕色脂肪细胞,消耗能量同时改善代谢;也可能参与神经组织的增殖、分化,因此Irisin的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人胆囊手术的临床特异性及处理方法,提高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老年胆囊手术患者22例,分成两组。6例急诊手术为对照组,16例择期手术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其术前、术中、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8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2013年2月,国家食药监管局公布了新版的GSP,加强了对于药品流通之监督管理,目的就是降低流通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药品零售企业将是中国医药行业今后最为主要之服务组织,努力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以及规范化管理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零售企业;发展趋势  GSP(goodsupplyp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阐述了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识别、引起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有效、实用的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急救医学的发展,人们维权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院前急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于院前急救时患者多病情急、危、重,抢救时间紧迫,现场及转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与徐医附院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在腹腔镜辅助下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①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且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2年03月-2014年03月经CT、临床及手术证实的3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CT平扫均能明确肠梗阻的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4.29%;包括:腹部手术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评价创伤骨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住院的骨伤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腔内异物存留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 要】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护士的实际操作、应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士实际工作能力。本文将以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四种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浅谈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  【关键词】儿科 PBL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