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热议和探讨如何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不管是海洋工作者,抑或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十分重视和关心建设海洋强国,都在以最大的努力解读海洋强国的内涵,描绘实现海洋强国的未来蓝图。
合理描绘海洋强国的路线图
有专家认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要实现的海洋强国梦不是模仿西方,走近代海上扩张的老路。为数不少的人对我国将要实现的海洋强国之梦解读为:其一,海洋强国应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通过海军现代化建设解决中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其二,海洋强国应该是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经济总量至少要占到GDP的1/3或1/2,要像美国那样海洋经济占到整体经济就业率的75%和GDP的51%。其三,海洋强国应有很高的海洋科技水平和海洋开发能力。所谓的海洋开发主要指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技术开发。其四,海洋强国应有很强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海洋管理力量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管理能力达到国际超一流水平。总之,把我国将要建成的海洋强国的显著标志设定为:一是海洋经济发达;二是海上军力强大;三是海洋管理有力;四是海洋科技先进。
对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国人非常重视和关心,而且邻近国家和海洋大国亦十分关注,甚至表现出忧虑和担心。
日本《读卖新闻》社论称,中国今后将继续增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中国奉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势必对与日本、东南亚等国的海洋主权争端,以及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围绕日本政府实施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之后的钓鱼岛争端,中国今后将继续采取对日强硬政策,日本必须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同时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制定中长期的对华战略。
由此可见,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之梦,无论国际国内都十分引人瞩目。对其内涵及其实施路线图必须及时、准确进行解读,这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需要,也是消除国际社会存在误解或误会的需要,更是防范和反制某些别有用心国家捣乱和曲解我国海洋战略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从硬件上看,具有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明显标志大致是海上军事实力超群、海洋经济实力雄厚、海洋管理能力一流、海洋科技创新领先等四个方面。但是仅此认识尚不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必须要对海洋强国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深入解读,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要科学合理描绘贯彻落实海洋强国的路线图。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提出通向目标彼岸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第三,在实现海洋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相应举措。
实现海洋强国所需的软实力
对海洋强国的理解和解读关键是对“强”字的认识和理解,如上所述,专家已经阐述了海洋强国的显著标志主要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以及科技等四个方面。这样的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海洋强国必然是海洋经济发达之国,经济发达必然在科技创新领域有过人之处,海洋经济发达了或发展了,还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和强有力的海洋管理来捍卫和支撑。
因此,海洋强国的显著标志不单纯只是经济发达,物质丰富,国民富有。国家富裕和富有只是海洋强国的基本要求之一,尚不能称其为强国。所谓海洋强国必然是综合实力超群,但是不仅限在硬件上,更主要的是在软实力上,表现出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创造力、权威性和带头羊作用。
一是提高海洋意识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巨大动力。国民尚须从整体上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海洋以及保护海洋的意识大幅度提高。必须举国充分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解决人口众多、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三大矛盾,求生存、谋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只能从海洋找出路。没有如此高度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建设海洋强国的强烈要求和由此产生的为实现海洋战略目标的巨大动力。中国具有5000年的历史,长期受到大陆农耕文化的影响,海洋意识淡薄。要在短短的几年或十几年内改变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扭转现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既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响应并以实际行动兑现,努力改变陈旧观念,自觉提高海洋意识乃是当务之急。
二是建章立制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根本保证。建设海洋强国不能仅限于口号的提出和目标明确,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出实现目标和贯彻落实口号的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应该像日本那样,为保证海洋立国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进行建章立制并极力推行。2005年出台了“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2007年7月制定并颁布了“海洋基本法”。从2008年开始,根据海洋基本法的要求,每五年修订一次“海洋基本计划”。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和促进了“海洋立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大力推进其落实的具体举措已经刻不容缓。
三是培养人才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有力举措。中国有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事在人为”。它的意思是讲,无论做什么事,人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了人,有了人才,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不管有多少千难万险,都能克服、都能战胜、都能超越,最终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对中国这样国民长期海洋意识淡薄,认识海洋意义不深,走向海洋历史尚浅的陆海兼备的大国,要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不容易,其中充满着风险和挑战。它涉及领域广,要求高,政策性和时效性都非常强。需要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勇挑重担,勇担重任,无私奉献。既要有宏观的战略策划者,也要有微观的战术执行者。既要有从事建章立制的社科理论工作者,也要有从事海洋开发利用的侧重自然科学的技术人员。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台“人才”培养和运用的交响乐,最终成果也就是一块“千人糕”。在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我国海洋强国之梦速度的快慢和时间的早晚,关键取决于相关人才的科学培养合理和运用。
四是处好国际关系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必要条件。我国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目的,并非像某些国家恶意炒作的那样,“强国必霸”。恰恰相反,我国在实现海洋强国之梦漫长的进程中,就是向先进国家和发达国家认真学习、消化经验的过程。也是锤炼和塑造一个名副其实能担负起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大国形象的历程。这就是说,中国要实现海洋战略目标离不开国际社会的相互理解和大力支持,如果得不到各国的充分理解和有力支持,要实现既定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当前,在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挑拨之下,不少国家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误会很深。有的从怨恨到仇恨,处处作对、事事反对和连续设置障碍。能否消除这些误会和矛盾,关系到中国是否经受得住从口号到向建设海洋强国迈出实质性一步的考验。
为此,我们必须专门组织人力物力,对建设海洋强国的目的、意义、内涵及其实现途径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让国人了解,让国际社会充分理解。不清楚的地方还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用实际行动做保护海洋环境的带头羊。在维护国际海洋秩序方面一改过去消极被动的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国家实践,主动投入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中去。总之,在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漫长进程中充满着矛盾和风险,尤其是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局面,甚至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的态度是一不怕困难,二积极应对,三妥善处置。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沿着正确的轨道努力实现预定的海洋战略目标,相信我们建设海洋强国之梦的正义事业最终是会被人理解和支持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也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具体举措。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大困难,不管进程中有多少障碍,我们都要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全力以赴,为实现海洋强国之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合理描绘海洋强国的路线图
有专家认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要实现的海洋强国梦不是模仿西方,走近代海上扩张的老路。为数不少的人对我国将要实现的海洋强国之梦解读为:其一,海洋强国应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通过海军现代化建设解决中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其二,海洋强国应该是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经济总量至少要占到GDP的1/3或1/2,要像美国那样海洋经济占到整体经济就业率的75%和GDP的51%。其三,海洋强国应有很高的海洋科技水平和海洋开发能力。所谓的海洋开发主要指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技术开发。其四,海洋强国应有很强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海洋管理力量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管理能力达到国际超一流水平。总之,把我国将要建成的海洋强国的显著标志设定为:一是海洋经济发达;二是海上军力强大;三是海洋管理有力;四是海洋科技先进。
对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国人非常重视和关心,而且邻近国家和海洋大国亦十分关注,甚至表现出忧虑和担心。
日本《读卖新闻》社论称,中国今后将继续增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中国奉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势必对与日本、东南亚等国的海洋主权争端,以及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围绕日本政府实施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之后的钓鱼岛争端,中国今后将继续采取对日强硬政策,日本必须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同时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制定中长期的对华战略。
由此可见,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之梦,无论国际国内都十分引人瞩目。对其内涵及其实施路线图必须及时、准确进行解读,这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需要,也是消除国际社会存在误解或误会的需要,更是防范和反制某些别有用心国家捣乱和曲解我国海洋战略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从硬件上看,具有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明显标志大致是海上军事实力超群、海洋经济实力雄厚、海洋管理能力一流、海洋科技创新领先等四个方面。但是仅此认识尚不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必须要对海洋强国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深入解读,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要科学合理描绘贯彻落实海洋强国的路线图。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提出通向目标彼岸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第三,在实现海洋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相应举措。
实现海洋强国所需的软实力
对海洋强国的理解和解读关键是对“强”字的认识和理解,如上所述,专家已经阐述了海洋强国的显著标志主要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以及科技等四个方面。这样的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海洋强国必然是海洋经济发达之国,经济发达必然在科技创新领域有过人之处,海洋经济发达了或发展了,还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和强有力的海洋管理来捍卫和支撑。
因此,海洋强国的显著标志不单纯只是经济发达,物质丰富,国民富有。国家富裕和富有只是海洋强国的基本要求之一,尚不能称其为强国。所谓海洋强国必然是综合实力超群,但是不仅限在硬件上,更主要的是在软实力上,表现出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创造力、权威性和带头羊作用。
一是提高海洋意识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巨大动力。国民尚须从整体上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海洋以及保护海洋的意识大幅度提高。必须举国充分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解决人口众多、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三大矛盾,求生存、谋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只能从海洋找出路。没有如此高度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建设海洋强国的强烈要求和由此产生的为实现海洋战略目标的巨大动力。中国具有5000年的历史,长期受到大陆农耕文化的影响,海洋意识淡薄。要在短短的几年或十几年内改变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扭转现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既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响应并以实际行动兑现,努力改变陈旧观念,自觉提高海洋意识乃是当务之急。
二是建章立制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根本保证。建设海洋强国不能仅限于口号的提出和目标明确,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出实现目标和贯彻落实口号的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应该像日本那样,为保证海洋立国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进行建章立制并极力推行。2005年出台了“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2007年7月制定并颁布了“海洋基本法”。从2008年开始,根据海洋基本法的要求,每五年修订一次“海洋基本计划”。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和促进了“海洋立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大力推进其落实的具体举措已经刻不容缓。
三是培养人才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有力举措。中国有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事在人为”。它的意思是讲,无论做什么事,人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了人,有了人才,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不管有多少千难万险,都能克服、都能战胜、都能超越,最终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对中国这样国民长期海洋意识淡薄,认识海洋意义不深,走向海洋历史尚浅的陆海兼备的大国,要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不容易,其中充满着风险和挑战。它涉及领域广,要求高,政策性和时效性都非常强。需要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勇挑重担,勇担重任,无私奉献。既要有宏观的战略策划者,也要有微观的战术执行者。既要有从事建章立制的社科理论工作者,也要有从事海洋开发利用的侧重自然科学的技术人员。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台“人才”培养和运用的交响乐,最终成果也就是一块“千人糕”。在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我国海洋强国之梦速度的快慢和时间的早晚,关键取决于相关人才的科学培养合理和运用。
四是处好国际关系是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必要条件。我国实现海洋强国之梦的目的,并非像某些国家恶意炒作的那样,“强国必霸”。恰恰相反,我国在实现海洋强国之梦漫长的进程中,就是向先进国家和发达国家认真学习、消化经验的过程。也是锤炼和塑造一个名副其实能担负起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大国形象的历程。这就是说,中国要实现海洋战略目标离不开国际社会的相互理解和大力支持,如果得不到各国的充分理解和有力支持,要实现既定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当前,在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挑拨之下,不少国家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误会很深。有的从怨恨到仇恨,处处作对、事事反对和连续设置障碍。能否消除这些误会和矛盾,关系到中国是否经受得住从口号到向建设海洋强国迈出实质性一步的考验。
为此,我们必须专门组织人力物力,对建设海洋强国的目的、意义、内涵及其实现途径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让国人了解,让国际社会充分理解。不清楚的地方还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用实际行动做保护海洋环境的带头羊。在维护国际海洋秩序方面一改过去消极被动的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国家实践,主动投入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中去。总之,在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漫长进程中充满着矛盾和风险,尤其是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局面,甚至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的态度是一不怕困难,二积极应对,三妥善处置。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沿着正确的轨道努力实现预定的海洋战略目标,相信我们建设海洋强国之梦的正义事业最终是会被人理解和支持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也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具体举措。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大困难,不管进程中有多少障碍,我们都要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全力以赴,为实现海洋强国之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