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和创意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忧郁症似乎像是一种“富贵病”,反倒是长期在室内工作、接触不到阳光照射的人容易得这种病。作为一个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我发现,屋子里宅久了,人也容易郁闷,多去院子里干活、去公园晒太阳等,都能让人心情开朗起来。
  找到创意的减压阀,也是一个上策。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做了一档节目,邀请《想象:创意的规律》一书作者约拿·勒哈尔讨论创意的源泉。勒哈尔指出,忧郁并不愉快,甚至非常痛苦,但是轻者也可使得大脑更为灵敏。“创意行业的人,尤其是作家,患躁郁症的比率,比普通人高8~40倍。”
  躁郁症,是指患者在狂躁和忧郁两种极端情绪中徘徊。勒哈尔甚至指出,这种人情绪极其亢奋的时候,可以去从事创作,而到了情绪低谷,正好可以去改稿。若能利用这种情绪的两极,弄潮儿一般,顺着创作的波峰和波谷起伏,那倒真能把疾病化作有用之物了。
  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英国学者指出,梅尔维尔的代表作《大白鲸》就是作家躁郁症的产物。麦尔维尔情绪狂躁的时候,一个办法是像小说中的人物伊施梅尔一样,去出海,他说这是“开枪、打球”的替代手段,也可避免像他人“拔剑自尽”那样的解决方法。他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思绪井喷的时候去写作。其他患有躁郁症的作家还包括诗人威廉·布莱克、柯尔律治,作家爱默生、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罗伯特·厄尔、画家梵高、爱德华·蒙克、杰克逊·波洛克,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舒曼等。德国诗人歌德也是一个躁郁症患者。
  患了忧郁症不是好事,也不是所有患了这类疾病的人都可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创意性质的活动,有一定的治疗功效。荷兰学者曾用“創造性回忆”的方法,亦即诗歌、绘画、回忆录,让老年抑郁症患者从其过去的生活中寻找意义,该方法结果证明对抑郁症有治疗效果。在美国,用诗歌、绘画等手段,帮助蒙受灾难的人走出心里忧郁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心理分析评论》登载了朱迪斯·林格·莱恩的一篇文章,记载她在23岁的儿子登山失事之后,如何利用创意写作,试图把儿子短暂的一生,编织进自己的余生,以此对抗四处蔓延的抑郁。
  不久前,我们学校的创意写作教授贝基·布莱利,给我们举办了一次诗歌朗诵会。这是一场非常动人的朗诵会,因为她的丈夫三十五岁左右早逝,两人婚后短短的岁月里一直相亲相爱,丈夫去世后,布莱利几乎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后来,她把所有的哀思都写进了诗歌里,成了诗人,后来到我们学校成了创作教授。
  乌克兰沙画艺术家西莫诺娃是一位产后忧郁症患者。这位美女艺术家生于1985年。母亲是一位美术老师和剧院设计师,父亲是家具设计师,父母亲都不希望女儿走艺术这条路。但她偏偏要走。她说她对“日常生活”兴趣很小,“对买奢侈品买家具的这种日子从来不感兴趣。”婚后,她和丈夫、一位戏剧导演和编辑帕斯卡尔办了一个杂志,办倒了,他们生了个孩子,开始过起了正常艺术家的生活来,那就是一贫如洗。西莫诺娃此时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夫妇俩合计到底该怎么办。丈夫说:“怎么办,总不能我们全都疯掉吧。得干点什么?搞沙画怎么样?”西莫诺娃说:“干嘛不?”于是她卖掉了自己作画的器材,从一个科学家手里买了几斤适合作沙画的特种沙子。每天晚上,把孩子哄睡后,她从10点到凌晨4点开始练习沙画。后来乌克兰举办才艺秀,她报名参加,一举夺魁,从此闻名天下。
  遇到这种忧郁症也不用绝望。塞翁失马,安知祸福,没准你就此成为一个中年画家,忘情于笔墨下气象万千,或者成为一个老年作家, 追忆似水年华。要是年轻更好,赶紧去做文艺青年。不过你得肯定你有一些创意和才气。要是志气大于才气,处处碰壁,心理素质又不好,不经摔打,搞不好就把自己给文出病来。
  编辑 赵真
其他文献
我与林晴是大学时的恋人,在青葱的年月里彼此交付了最纯美的爱情。婚后,我为了她留在青岛重新找了工作,我们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一天傍晚,林晴与朋友出去逛街,我下班回到家中做卫生时,发现她抽屉里面有一个带锁的日记本。很老式的那种,在九十年代十分流行。林晴于我而言像一个透明的天使,是什么不能示人的秘密让她上起了锁?  我合上抽屉,可是好奇心却像一只手,缓慢地,迟疑地伸了出去。我想知道她小时候的故事,是
每到谷雨节气,气温升高,雨水加重,湿热会比较重,所以经常久坐的人,就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难题——痔疮。  痔疮就是湿与热凝结成的产物,一旦成形就会影响到内分泌,会让人脾气变得暴躁。经常喝酒容易导致痔疮,酒性湿热,“湿热下注”,而肛门位于身体靠下的部位,所以喜欢聚在那里;蹲厕太久使肛门静脉充血导致痔疮,每天蹲厕超过5分钟,肛门总处在充血状态易致痔疮,所以蹲厕看书看报的习惯很不好;坐久了也容易得痔疮,一定
期刊
我有个师兄,自小生活在赣南山村,家穷得不得了,大冬天打着赤脚,踩着白霜去山上砍柴。有八个兄弟姐妹,经常饿得嗷嗷叫。但他那个父亲,竟在八个子女中享有崇高威望。一到天黑,八个小矮人屁颠屁颠抢着去给他倒热水,没抢到的就去抢毛巾,抢布鞋,也并不散,瞅他洗完脸,赶紧接毛巾;洗完脚,赶紧弯腰擦拭。另有人抢着去倒洗脚水。总之,无微不至。  吃饭的时候,也跟贵族一样。当爹的从来不用动身,八个儿女边吃边时刻注意他的
是要维护窈窕淑女的声誉,还是要满足自己恶俗的口福?  以前余光中好像写过一首诗,叫《乡愁》,邮票船票什么的。我的乡愁没那么诗意,都很具体,比如中友百货的夏季打折,比如肆无忌惮地闯红灯,比如中关村附近的盗版光盘,当然,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吃猪头肉。  我在人大上学的时候,吃饭很困难,要排长队,而且去晚了,什么都没了。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如果说还有什么能让我振作精神、冲向食堂的话,就是橱窗后面那一盘晶
那天在咖啡馆,随手拿过一本书,是网上炒得很热的某人游记。翻开来,不过三分钟,我就看到作者写她在罗马遇到英俊又殷勤的葡萄酒商人,带她乘私人游艇去看海,并且忧伤地告诉她,自己从未真实地生活过。  骗子!我愤愤然放下书。独自旅行这么多年,我可从未遇上一次这种大牌的艳遇,别说大牌了,连“艳”都算不上。难道草根之人,只能有草根之遇?  我的“艳遇”大部分是这样的;在西北小城,被文身男人跟踪到宾馆;在豫西小镇
虹影,小说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好儿女花》、《上海王》、《饥饿的女儿》、《K》、《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唱歌》等。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曾被新浪网评为“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2005年获意大利颁发的罗马文学奖。现居北京、伦敦两地。    1980年代中期的某一天,重庆老诗人梁上泉家中来了一位单薄的姑娘。  “引荐她的朋友介绍说,女孩名叫陈红英,中专毕业,在重庆
在法国,一群单身的老年妇女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老年公寓,将互助养老从理想变为现实。  这个在巴黎市郊蒙特勒伊的老年公寓交通便利,距离商店、电影院和地铁站都只有几步之遥。公寓叫做芭芭雅嘉,这是一个来自斯拉夫童话里的名字,属于一个住在密林深处的可怕女巫。但在这里居住的,不是可怕的巫婆,而是年老的退休女性们,这里有25个套间,每间35平方米,月租金是420欧元(1欧元约合8元人民币),目前已基本满员。  
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伤害你,也是你成长的动力。  在成长过程中, 特别记得一个冷漠的眼神。在我刚成名不久,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在后台遇见一个很有地位的女演员。我上去很有礼貌地跟她握手说:“你好,我是陈坤,很高兴认识你。”那个女演员在我说完这句话之后,缓缓地转身,轻描淡写地瞟了我一眼,冷冷地“哼” 了一下。我至今都记得她“哼”的那一声,要多冷有多冷。我笑了笑没说话就离开了。我面不改色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