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无关的。各科教学均‘含有美育之原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愿有无穷之兴趣。”这说出了美育的重要性。美育不仅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的总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与美育有着内在关联。美育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独立完整的人作为根本目的,它重视发展人的感性,保护生命的活力和原创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肉体的联系。美育的目的也正是当前我国之民意“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必须把美育放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语) 。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意义,李岚清同志明确指出:“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确定了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最低的基础性纲领。其中美育对于人的知识体系、文化素养,人的整体素质会起到终身作用。
下面就几个观点,简谈美育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作用:
美育的德育因素。在学校的教育中,美育内容包括音乐、美术(艺术)课程,以音乐学科为例,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没有了音乐,生命是没有色彩的,这是因为,音乐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把人教育成为美的、善的(柏拉图),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大量事实证明,音乐会使的一个人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也会使一个民族的气质趋于高贵。
美育对智育有着直接关联。伟大的数学家彭加勒意味深长地说过这样一段话:“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这样做有用处,他所以研究它,是因为他从中得到了乐趣,而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就不值得去了解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艺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学习与掌握艺术表现的规律;通过艺术作品了解人类文化,如与艺术作品关联的历史、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及相关姊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辨识力,增加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识能力与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身心在美育中得到健康成长。
美育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如自制力、毅力、细心专注、适度……)的培养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非智力因素在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上,有着独特的功能。离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人的才能只能停滞在先天的生理功能圈中。只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谐调发展,人才能借助于后天的教育,有机地与社会群体和谐共振。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亦是非智力因素)。“兴趣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产生了爱好,他才能产生追求理想目标的动机,并执着地去追求理想中的目标。由于学生持续地完成了所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在其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磨炼了学生的毅力;在学习中遇到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坚定其解决困难的信心,又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这一过程,从另一角度去认识,它在无意识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承担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学习的过程也是某种心理承受力的体验与训练的过程。这样的音乐教育过程,在无意识中,不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认识,同时也培养、锻炼着学生们的意志、毅力等品格。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利用可能的机会与条件,鼓励他们表演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歌曲的处理与演唱、舞蹈的编排与表演等,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使他们敢于展示自己,树立起自信、自立、自强、自尊的精神,驱动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推敲自己。音乐学习同时训练学生记忆力,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良好途径。一首歌(乐)曲若要求学生很好地表达出人的内心情感,其表演者首先要对作品熟练掌握。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熟”就是训练记忆力的过程,“熟”也是培养情感的过程。“熟”会将音乐中的诸多要素,如速度、力度、音高、音色等的音乐表现手段,自然而然地融于作品的情感之中,使音乐注入人性的生命力和生动的活力。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
美育的全脑开发作用。艺术教育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知识、能力培养的功能圈内解放出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因学会学习而想学、爱学、会学,善于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并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后,要表达自己创造的作品,如一首歌、一幅画,在限定的时间与篇幅内,完整准确地完成,这一表现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无疑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从另一角度观察,通过艺术教育,又在培养学生对事务处理的综合能力。在表达中,学生会自我发现并开拓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此时反作用于智力因素的利用开发,促进学生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效地运用于今后进入社会后的科学生产生活实践中。心理学家霍华·嘉纳在《情商决定成败》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学会学习是全脑开发的基础,会综合地处理事务,是全脑开发的结果。一些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与培养,其原因不单是艺术教育蕴含着人文文化,同时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如一个人的协调性、控制力、合作意识,包括人的社会交际等,都会在艺术教育之中潜移默化的得到培养。美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感性的教育,也是人的个性的教育。“美是一种心灵的健美操,它能使我们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境纯洁而高尚、情感和信念端正。” 美育所培养的健康的审美观,较高的审美感受力,欣赏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包括对艺术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如果每个学生有着较高的美育素质,那将对于整个民族审美趣味的提高、对国风建设,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的“美育热”时至今日已有20多个寒暑。呼声甚高,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美育在学校中的贯彻落实呢?
必须承认,观(官)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于把美育变成了点缀,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另类择业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形式上,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没有理解美育的根本宗旨与内涵,没有认识美育的规律(或者说:欠缺这方面的文化)。学校的目标是育人,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育同样是学校教育功能平等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就是育人。美育的目标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培育和健康心灵的建设。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须从“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思想意识中摆脱出来。一些人很容易将美育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实际上,美育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是这些人没有认识到的。欧洲人之所以重视艺术,是他们认为“只有贵族才有享受美的权利”、“艺术是贵族的教育”。美育不仅包含艺术,而且超越艺术。美育不是简单的音乐、美术的学科教育,学科教育只是美育其中的一种教育形式而已,它们只是美育的组成部分,其内核应该是人类“真善美的心灵”的教育。美育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内涵。美育的内容和内涵就是美。美不同于漂亮,漂亮更多地带有浮华、浮躁和浮夸。
美育的天地是无比广阔的,它是一项人人参与、时时落实、事事处处渗透的直观活动。呼吁从事教育工作的决策者们,能够从长远出发,从民族的发展出发,坚定素质教育信心,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坚决走素质教育道路,认真落实美育育人这项工作。“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就是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真的努力,让我们的社会沐浴在美育的香风之中。
参考文献:
[1]沈建军.爱因斯坦的音乐脑《音乐与智力》第二部分.华中工学院出版,1987.
[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编辑/张铁辉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意义,李岚清同志明确指出:“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确定了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最低的基础性纲领。其中美育对于人的知识体系、文化素养,人的整体素质会起到终身作用。
下面就几个观点,简谈美育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作用:
美育的德育因素。在学校的教育中,美育内容包括音乐、美术(艺术)课程,以音乐学科为例,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没有了音乐,生命是没有色彩的,这是因为,音乐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把人教育成为美的、善的(柏拉图),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大量事实证明,音乐会使的一个人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也会使一个民族的气质趋于高贵。
美育对智育有着直接关联。伟大的数学家彭加勒意味深长地说过这样一段话:“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这样做有用处,他所以研究它,是因为他从中得到了乐趣,而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就不值得去了解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艺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学习与掌握艺术表现的规律;通过艺术作品了解人类文化,如与艺术作品关联的历史、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及相关姊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辨识力,增加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识能力与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身心在美育中得到健康成长。
美育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如自制力、毅力、细心专注、适度……)的培养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非智力因素在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上,有着独特的功能。离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人的才能只能停滞在先天的生理功能圈中。只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谐调发展,人才能借助于后天的教育,有机地与社会群体和谐共振。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亦是非智力因素)。“兴趣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产生了爱好,他才能产生追求理想目标的动机,并执着地去追求理想中的目标。由于学生持续地完成了所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在其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磨炼了学生的毅力;在学习中遇到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坚定其解决困难的信心,又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这一过程,从另一角度去认识,它在无意识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承担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学习的过程也是某种心理承受力的体验与训练的过程。这样的音乐教育过程,在无意识中,不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认识,同时也培养、锻炼着学生们的意志、毅力等品格。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利用可能的机会与条件,鼓励他们表演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歌曲的处理与演唱、舞蹈的编排与表演等,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使他们敢于展示自己,树立起自信、自立、自强、自尊的精神,驱动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推敲自己。音乐学习同时训练学生记忆力,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良好途径。一首歌(乐)曲若要求学生很好地表达出人的内心情感,其表演者首先要对作品熟练掌握。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熟”就是训练记忆力的过程,“熟”也是培养情感的过程。“熟”会将音乐中的诸多要素,如速度、力度、音高、音色等的音乐表现手段,自然而然地融于作品的情感之中,使音乐注入人性的生命力和生动的活力。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
美育的全脑开发作用。艺术教育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知识、能力培养的功能圈内解放出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因学会学习而想学、爱学、会学,善于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并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后,要表达自己创造的作品,如一首歌、一幅画,在限定的时间与篇幅内,完整准确地完成,这一表现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无疑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从另一角度观察,通过艺术教育,又在培养学生对事务处理的综合能力。在表达中,学生会自我发现并开拓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此时反作用于智力因素的利用开发,促进学生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效地运用于今后进入社会后的科学生产生活实践中。心理学家霍华·嘉纳在《情商决定成败》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学会学习是全脑开发的基础,会综合地处理事务,是全脑开发的结果。一些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与培养,其原因不单是艺术教育蕴含着人文文化,同时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如一个人的协调性、控制力、合作意识,包括人的社会交际等,都会在艺术教育之中潜移默化的得到培养。美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感性的教育,也是人的个性的教育。“美是一种心灵的健美操,它能使我们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境纯洁而高尚、情感和信念端正。” 美育所培养的健康的审美观,较高的审美感受力,欣赏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包括对艺术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如果每个学生有着较高的美育素质,那将对于整个民族审美趣味的提高、对国风建设,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的“美育热”时至今日已有20多个寒暑。呼声甚高,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美育在学校中的贯彻落实呢?
必须承认,观(官)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于把美育变成了点缀,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另类择业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形式上,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没有理解美育的根本宗旨与内涵,没有认识美育的规律(或者说:欠缺这方面的文化)。学校的目标是育人,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育同样是学校教育功能平等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就是育人。美育的目标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培育和健康心灵的建设。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须从“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思想意识中摆脱出来。一些人很容易将美育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实际上,美育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是这些人没有认识到的。欧洲人之所以重视艺术,是他们认为“只有贵族才有享受美的权利”、“艺术是贵族的教育”。美育不仅包含艺术,而且超越艺术。美育不是简单的音乐、美术的学科教育,学科教育只是美育其中的一种教育形式而已,它们只是美育的组成部分,其内核应该是人类“真善美的心灵”的教育。美育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内涵。美育的内容和内涵就是美。美不同于漂亮,漂亮更多地带有浮华、浮躁和浮夸。
美育的天地是无比广阔的,它是一项人人参与、时时落实、事事处处渗透的直观活动。呼吁从事教育工作的决策者们,能够从长远出发,从民族的发展出发,坚定素质教育信心,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坚决走素质教育道路,认真落实美育育人这项工作。“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就是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真的努力,让我们的社会沐浴在美育的香风之中。
参考文献:
[1]沈建军.爱因斯坦的音乐脑《音乐与智力》第二部分.华中工学院出版,1987.
[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编辑/张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