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环境、心理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不能正确地进行角色转变、不能有效地自我评价等突出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特点采取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等方法帮助大学新生快速地度过适应阶段,为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大学新生活
在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了“黑色六月”的炼狱之后,大学新生升入理想的大学就读,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他们变得有知识、有头脑、有激情,更有着青年人蓬勃的朝气,他们将成为时代的幸运儿。然而他们却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语言交流障碍、远离亲人朋友等困惑产生了很多不适应的表现,如孤独、少言寡语,独来独往等。这与大学新生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应该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总结不同的解决方法,帮助他们缩短这个过渡期。
一、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生活相比于中学生活,在学习和生活模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0”后的大学新生,成长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加深、开放扩大的重要时期,与整个社会大转型伴随成长,既是经济物质飞速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又是腐朽与浮躁意识的受害者[1]。他们虽然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但是基本不了解社会,不了解即将面对的生活,很多事情超出他们的想象。
1.环境、心理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当大学生活初步被安顿下来,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最初的惊奇与激情逐渐褪去,大学新生要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有的同学因远离了父母和昔日的朋友,心里非常迷惘、伤感;有的同学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甚至来自从村或偏僻的山村,从温暖、充满母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许多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赖父母的心理,当他们到学校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尤其是面对大学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显得有些不适应[2]。要住集体宿舍分享同一个空间,洗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语言不畅通等。来自农村的同学看到自己和别人在经济上的差距,有的会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同学因为不自信而郁郁寡欢,在家乡中学里成绩优异,可是在大学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尖子,相比之下,他们的学习成绩不那么突出,在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下,会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同学因为未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就读的大学是被调剂过来的感到失落,缺乏归属感,找不到对学校的认同感,因而无法安心学习,对自己也产生怀疑。很多大学新生入学很长时间了,仍把自己当成“校外人”。宿舍卫生搞不好,他们骂学校;伙食差些,骂学校;教材缺页,骂学校,甚至可能连走路被树根绊着也骂学校。
2.不能正确进行角色转变
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突出的矛盾在于由应试教育造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依然根深蒂固。新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大学学习。没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学生很容易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学习就更容易被动[3]。大学学习课程任务繁重,部分大学新生因适应不了大学老师的讲课方式而感到学习吃力,专业兴趣不浓,产生厌学、懒惰等不良行为。还有部分大学新生认为大学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仍然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因而一头扎进书堆,整天埋头苦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使大学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单一。
3.不能有效地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大学新生一方面好幻想,把个人的境遇、发展、前途勾画得绚烂多彩,另一方面又常常低估自己的才智和工作能力,自我评价常常是过谦的,甚至是比较自卑的。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确定正确的奋斗方向,这样就会使部分大学新生走向极度自信和极度不自信两个极端。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认真分析新生的这些特点,找出本质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使他们缩短这个过渡期,早日投入到真正的大学生活中去。
1.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
提醒学生整理着装,保持整洁,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消除对自己的仪表的不必要担心,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引导大学新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和自己不擅长的活动,挖掘自己之前未被发现的爱好和擅长项目,提高自信心和公认度。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
2.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新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
3.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事实证明,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责任感,是搞好一个单位的基础。大部分大学的生活、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加上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一时的混乱现象在所难免,有时问题还可能很突出。引导大学新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这一切,有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清洁卫生问题、宿舍秩序问题。教育学生采取谅解的态度、协商的态度解决矛盾冲突,如生活设施问题、伙食问题。这时学生会和班会能起到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作用。多一份认同感,多一份风格;多一份建设性,多一份成熟。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光辉、最值得将来回忆的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为他们无限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国杰,周学铁.结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浅谈辅导员工作[J].科教文汇,2010,(3).
[2]陈坚.大学新生特点及适应性教育初探[J].科教文汇,2010,(2).
[3]汪永生.浅析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J].药学管理,2010,(26).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大学新生活
在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了“黑色六月”的炼狱之后,大学新生升入理想的大学就读,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他们变得有知识、有头脑、有激情,更有着青年人蓬勃的朝气,他们将成为时代的幸运儿。然而他们却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语言交流障碍、远离亲人朋友等困惑产生了很多不适应的表现,如孤独、少言寡语,独来独往等。这与大学新生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应该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总结不同的解决方法,帮助他们缩短这个过渡期。
一、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生活相比于中学生活,在学习和生活模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0”后的大学新生,成长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加深、开放扩大的重要时期,与整个社会大转型伴随成长,既是经济物质飞速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又是腐朽与浮躁意识的受害者[1]。他们虽然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但是基本不了解社会,不了解即将面对的生活,很多事情超出他们的想象。
1.环境、心理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当大学生活初步被安顿下来,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最初的惊奇与激情逐渐褪去,大学新生要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有的同学因远离了父母和昔日的朋友,心里非常迷惘、伤感;有的同学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甚至来自从村或偏僻的山村,从温暖、充满母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许多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赖父母的心理,当他们到学校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尤其是面对大学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显得有些不适应[2]。要住集体宿舍分享同一个空间,洗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语言不畅通等。来自农村的同学看到自己和别人在经济上的差距,有的会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同学因为不自信而郁郁寡欢,在家乡中学里成绩优异,可是在大学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尖子,相比之下,他们的学习成绩不那么突出,在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下,会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同学因为未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就读的大学是被调剂过来的感到失落,缺乏归属感,找不到对学校的认同感,因而无法安心学习,对自己也产生怀疑。很多大学新生入学很长时间了,仍把自己当成“校外人”。宿舍卫生搞不好,他们骂学校;伙食差些,骂学校;教材缺页,骂学校,甚至可能连走路被树根绊着也骂学校。
2.不能正确进行角色转变
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突出的矛盾在于由应试教育造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依然根深蒂固。新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大学学习。没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学生很容易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学习就更容易被动[3]。大学学习课程任务繁重,部分大学新生因适应不了大学老师的讲课方式而感到学习吃力,专业兴趣不浓,产生厌学、懒惰等不良行为。还有部分大学新生认为大学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仍然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因而一头扎进书堆,整天埋头苦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使大学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单一。
3.不能有效地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大学新生一方面好幻想,把个人的境遇、发展、前途勾画得绚烂多彩,另一方面又常常低估自己的才智和工作能力,自我评价常常是过谦的,甚至是比较自卑的。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确定正确的奋斗方向,这样就会使部分大学新生走向极度自信和极度不自信两个极端。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认真分析新生的这些特点,找出本质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使他们缩短这个过渡期,早日投入到真正的大学生活中去。
1.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
提醒学生整理着装,保持整洁,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消除对自己的仪表的不必要担心,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引导大学新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和自己不擅长的活动,挖掘自己之前未被发现的爱好和擅长项目,提高自信心和公认度。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
2.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新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
3.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事实证明,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责任感,是搞好一个单位的基础。大部分大学的生活、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加上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一时的混乱现象在所难免,有时问题还可能很突出。引导大学新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这一切,有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清洁卫生问题、宿舍秩序问题。教育学生采取谅解的态度、协商的态度解决矛盾冲突,如生活设施问题、伙食问题。这时学生会和班会能起到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作用。多一份认同感,多一份风格;多一份建设性,多一份成熟。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光辉、最值得将来回忆的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为他们无限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国杰,周学铁.结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浅谈辅导员工作[J].科教文汇,2010,(3).
[2]陈坚.大学新生特点及适应性教育初探[J].科教文汇,2010,(2).
[3]汪永生.浅析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J].药学管理,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