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服降糖药后如何补服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n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时、定量、规律用药是保证血糖良好控制的基本要求。即便是偶尔一次漏服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血糖的显著波动或短期内居高不下;若是经常忘记按时服药,后果就更严重了。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几乎所有患者都有偶尔忘记服药的经历。一般来说,如果耽误的时间不太长,最好是及时补服,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若耽误时间太久,处理就不一样了。
  磺脲类药物而下之本应餐前口服的磺脲类药物,饭吃完了才想起来药还没吃,此时可以抓紧补服,也可临时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药如诺合龙。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顿饭的时间才想起来,这时肚子已空,如果补服或者和下顿饭前的药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于药物作用太强而引起低血糖。正确的做法是在服药前先查血糖,如果血糖较高,可以临时增加原来的用药剂量,并把服药后进餐的时间适当后延,若餐后血糖仍较高,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运动量。
  α-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要求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餐后再吃效果较差。如果饭后才想起没服该药,不一定非得补服。
  胰岛素胰岛素一般要求在餐前注射,如果患者吃完饭才想起胰岛素还没有打,补救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使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者,可在餐后即刻注射,对疗效影响不大。对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早餐前忘记,可在餐后立即补打,其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中间加餐;如果想起来时已快到中午,应检查午餐前血糖,当超过10毫摩尔/升时,可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切不可将早晚两次预混胰岛素合并一次在晚餐前注射。
  特殊情况下,以口服降糖药临时代替胰岛素时,有些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到外地出差时,就用口服降糖药物来临时代替胰岛素。因为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效果也不同,代替的结果会打乱已经稳定的血糖水平,引起血糖波动或升高。再者,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两者都能相互替代,比如1型糖尿病以及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基本无效。另外,对胰岛素的保存不必太担心,只要室温不超过25℃,胰岛素是可以不冷藏的,且1个月内不会失效。
  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做到按时服药并不容易。解决方法是:轻度到中度血糖升高者,可改用长效口服药物,如每天只需要口服一次的长效格列吡嗪、达美康缓释片或者是格列美脲,目前也已有了长效的二甲双胍可供选用。这种每天只服一次药的方法既方便又有效。不吃药,每天只打一次胰岛素可以吗?回答是否定的,至少现在还不行,如果单用胰岛素治疗,需要每天注射两次以上。
  (摘自 《家庭保健报》)
其他文献
失望、沮丧、倦怠、郁闷、对未来没有信心、对生活没有激情、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兴趣……在遭遇生活和工作上的巨大挫折之后,您是否也常常为这样的情绪所困扰呢?您是否知道这种在美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黑死病”的抑郁症,正一点一滴地侵蚀我们的心灵?  以前,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作到一定的年限会有升职和加薪的机会,习惯了财富应该是逐年增长的。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经济形式的转换,一些过去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游戏规则被
政治属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体现为阶级性、政治动员性、灌输性和社会控制性。关于阶级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地体现并指示着人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及价值取向,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第1套3万t/a甲乙酮(MEK)装置C4萃取精馏塔采用规整填料塔,存在塔顶丁烷馏分中正丁烯质量分数高、正丁烯收率低的问题。该公司第2套3万t/aMEK装置C4萃取
在前两文采用模压发泡研究丁腈橡胶改性聚氯乙烯软质泡沫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此改性泡沫采用挤出发泡的规律,主要讨论挤出工艺条件和配方中各组分对泡沫外观和性能的影响
传统中医学主张,在用药的过程中要做到“三因制宜”,即用药时要考虑季节的不同、地域环境的不同以及自身体质的不同。现将使用降压药过程中需要因时而宜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根据昼夜变化调整用药人体血压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昼高夜低,清晨睡醒后开始升高,至下午2~4点时达到高峰,到了夜间开始下降,至入睡后2小时,大约可降低20%。目前,医学界认为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点和下午2点。如果是每天服
本文用烘箱、滚压和转矩流变试验法评价了Ca/Zn、硫醇锡和硫醇锑体系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钙/锌/环氧/亚磷酸酯与硫醇锡(或锑)配合使用可提高热稳定性,成本亦较低。
本文测定了多种PVC糊体系在50℃下的粘度稳定性,讨论了糊树脂的类型对粘度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提高糊粘度稳定性的方法。结果表明:分子量高粒径大的糊树脂,其增塑糊粘度稳定性较
本文研究新型补强剂硅铝炭黑填充聚氯乙烯材料的物理性能,对硅铝炭黑品种,用量,聚氯乙烯聚合度,增塑剂DOP和氯化聚乙烯改性剂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