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她是一位“辉煌壮丽的作家”。她用独特的超现实视角拼贴出波兰的历史和现实,尝试跨越历史、文化、心理等重重边界,寻求自我的根源及意义所在。本文从边界和跨越边界、历史与乡愁、空间和时间等三个方面的书写介绍托卡尔丘克的写作兴趣和价值所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她是一位“辉煌壮丽的作家”。她用独特的超现实视角拼贴出波兰的历史和现实,尝试跨越历史、文化、心理等重重边界,寻求自我的根源及意义所在。本文从边界和跨越边界、历史与乡愁、空间和时间等三个方面的书写介绍托卡尔丘克的写作兴趣和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作为美国两度桂冠诗人和普利策诗歌获奖者,娜塔莎?特里瑟维在系列诗歌集中,书写了生活在南方腹地的黑人的内心生活印记。诗人运用受害者历史叙事形式呈现历史,为黑人赢得同情和权利的同时,重构历史,表达其强烈的种族政治诉求。这一诉求与反复的创伤记忆书写与去殖民化相互回应,不仅能够阐释当下,而且构建了种族的记忆共同体。历史和记忆在超越时空的诗性语言的交织中,互为参照。本文试图为美国南方当下提供另一种思考维度,即如何超越受害者身份的局限而确定共同的人性。
英国女作家拜厄特的长篇小说《隐之书》是20世纪小说家对维多利亚时代进行文学想象的经典作品,对研究物文化与英国知识分子身份焦虑之间的渗透和影响有极大的启迪。本文聚焦小说中当代知识分子对维多利亚时期物品的收藏行为,探讨物品收藏动机与知识分子身份困惑、收藏模式与知识分子身份裂变以及藏品对知识分子身份重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透过英国知识分子的收藏行为考察作家对英国历史与民族文化身份的反思。
帕斯卡?基尼亚尔是当代法国著名作家,其作品以形式碎片化、内容杂糅、思想深邃为特征,并因时常书写音乐主题而独树一帜。本文将以基尼亚尔作品对塞壬神话的解读与重构为主线,分析作者如何塑造出了塞壬的母亲形象,以及作为“子”的文明社会中的人类如何脱离了“母亲”,以此揭示作者如何经由书写该神话人物的形象来对文明进行批判与反思。
在“大屠杀”文学文本中怎样展现历史的真实性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不单是对一段极为沉重的历史事件及其亲历者的尊重,更会影响到民族、种族以及宗教群体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情感与关系。阿里?福尔曼与大卫?鲍隆斯基的漫画小说《与巴什尔跳华尔兹》利用漫画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看似超现实的心理场景,在后现代语境下书写了由战争中主体的创伤体验所串联起来的集体记忆的不确定性及其参与建构历史的行为,并展现了“大屠杀”事件中借由媒介不断复制的各种拟像与符码,反而使读者得以无限接近这段大屠杀历史的真实与残酷,由此完成了对黎
德国作家米夏埃尔?勒斯的《黑分五色》是现当代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南京为叙事背景的长篇小说。本文结合德?赛托和本雅明的城市空间理论,关注小说主人公在南京城中的“行走”与“游荡”这两种空间实践的意义内涵:前者表现了霍尔茨寻觅异质空间的日常生活美学实践,后者则蕴涵了他对现代都市及现代性本身的矛盾性体验。主人公的双重空间实践构建出南京作为文学空间的三重维度,即中国传统水墨画美学渲染下的诗意自然空间、文化他者视角下的汉字符号空间和具有“魅像”色彩的都市梦幻空间,呈现出古典与现代杂糅的迷人城市意象。
拉丁美洲女作家群体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便是她们超越“小我”情感家庭世界、聚焦“大我”家国命运的“见证”意图与身处男权社会的女性从各种意义上被排除在社会秩序之外、被剥夺话语权的“沉默边缘人”处境之间的矛盾感。女童作为多重意义上的“局外人”,“越界”见证或亲历属于“公共领域”中的家国大事,并作为叙事声音对其进行了记录。而小女孩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个人体验多于宏观纪实、感性多于理性,构成了一种别样的历史记忆,从某种形式上来说,这是一种反向补充甚至颠覆官方历史的文学性表达,也是一种通过叙事建构自我身份与自我现实的主体性
当代日本重要作家池泽夏树在长篇小说《核能容器》里构建了三种意蕴丰富的空间,深挖当代日本社会问题:首先,从地理的角度,通过人物移动,从现代都市与传统岛屿互动交融的视角展现了现代性增长给予传统岛屿的影响。继而,从记忆的角度,以CD为物质载体,通过书信文本形式的运用实现今昔交融,从日本后核爆时期两代人围绕核弹研制的思想行为差异中反思当今日本人亟待解决的主体意识缺失问题。最后,从社会的角度,对日本右翼鼓吹的反动“国家伦理”及其恶劣行径予以批判,并引导社会进行反抗,借助契合民众兴趣的核能主题,以及注重展现个体内心感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特?汉德克以特立独行的形象和独具风格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坛的焦点。本文从语言和主体性两方面入手,试图勾勒西方评论界对汉德克的研究。首先,汉德克早期的戏剧形式创新及其思想渊源、后现代叙事风格、诗学观和政治观的联系、后期神话化风格和神秘主义倾向体现了语言的独创力。其次,汉德克同“新主体性”文学的关联、自传性风格、风景主题和饱受批评的政治立场都与他对个体经验和主体性的关注密不可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多拉?布吕代》讲述了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作家不断搜集资料,试图还原多拉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心路历程;同时,寻找多拉也是探寻父亲的秘密、重塑自我身份、揭开历史真相的过程。本文结合自传/撰理论、皮埃尔?诺拉提出的“记忆之场”、“记忆责任”等概念,以《多拉?布吕代》为研究对象,从写作手法、创作根源、主旨内涵对莫迪亚诺笔下的记忆主题进行剖析,揭示作家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如何通过记忆书写得以呈现和深发。
一直以来,批评家对于库切的《等待野蛮人》的解读多倾向于围绕酷刑及其背后蕴含的政治伦理展开,对文本中的环境关注并不重视。事实上,库切在小说中不仅颇费笔墨描写恶劣的环境和气候,而且通过设置帝国军队在对其假想敌“野蛮人”发动战争的征途中蹊跷溃败这一情节,引导读者探究真相,对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冲突进行思考。可以说,《等待野蛮人》是一部人类纪时代的环境警示录。而儒家生态哲学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圆融为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休戚与共,提倡作为德性主体的人类应该自觉提升道德修养,尊重自然并用仁爱之心对待一切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