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阅读的重要性,读一篇文章,理解、感悟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当学生刚刚接触一篇陌生的文章,他们就会怀着一颗敬畏而又迫不及待的心情去努力地读,然后非常渴望老师为他们解决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这时,我就利用好这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读、去想、去获得。让学生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去吟诵,品味阅读中语言文字的韵味,去领悟其中的哲理,受到美的熏陶,铸就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具体操作呢?由于课文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差异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技巧不同,引导学生感悟的方法也不同,各个阶段的任务也不同,引导学生感悟的侧重点也不同。下面就结合我教《白杨》一课的实例,具体地说一说。
  一、初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教学一篇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初读阶段要让学生“悟”什么?初读阶段的“悟”应是“鸟瞰式”的、“全景式”的,如果课文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
  通过审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领悟课文。如教《白杨》一课,我先问学生:“看了课题,你脑海里立即出现了什么问号?”一个学生问:“白杨有什么特点?”我当即肯定学生提得好,并在课题后画了个问号,又一个学生问:“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他不会单纯地写白杨吧?”我听了非常高兴,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又在课题后画了个大问号,又一个学生问:“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我予以肯定,并在后面画了一个小问号,紧接着,便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来解决,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所以读得十分投入,通过初读,学生大体上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些浅层次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二、精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我认为对每篇课文都要精心地研读,深入地体会,从文章的结构到文章的意境及至遣词造句……也就是说,学生吃透教材,进入角色,进入作者当时写此文的意境中去,深刻体验,深深感悟,做到披情入境。阅读理解课文时,教师应设有想象问题,把知识面扩大,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联想,去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表达的欲望,发展了求异思维。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让学生想象山上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知识从而得到了扩展,学生也得到了美的享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之分。教学一篇课文也是如此。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最忌巨细无遗,胡子眉毛一起抓。当我们对课文有了全面的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如在教《白杨》一文时,我先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领悟,表面上看似乎解词,其实是通过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来理解全篇内容。通过阅读分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以激发学生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分析,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陶冶学生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为祖国灿烂文化感到骄傲、自豪。
  三、熟读迁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在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低,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如我在教过《白杨》一课后,设计了一个课堂小练笔:用上“哪……哪……”“不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要以课文中的这位叔叔的事儿为题材。巧了,这位叔叔也姓杨,我们就称他杨叔叔吧。学生写好后,我请两名学生当场读自己写的话,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评议,通过评议,学生知道哪好,为什么好,哪不好,为什么不好。进一步锻炼了感悟语言的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顺应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以形象思维为支撑,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以创设情境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感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感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只要我们在阅读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多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阅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去认真感悟,必将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其他文献
我国不同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如下。  一、水土流失  分布: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均为水土流失的分布区,其中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成因: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高原、山地、丘陵地区,与高低起伏的地形密切相关。但现代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与人类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有关。  二、土地荒漠化  分布:土地荒漠化
期刊
摘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应用心去从事这份职业,把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平淡心,融入日常教学行为中。  关键词:爱心 事业心 责任心 平淡心  “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是什么造就了优秀教师?是机遇?是激情?是信心?是热情?是意志?还是毅力?”现代教育需要“拥有多智慧的立体的人”,想成为优秀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应用心去从事这份职业,把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平
期刊
创造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造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探索、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期刊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一个“补”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
期刊
一、问题的由来  有报道称,教育界一位资深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件事:他的小孙子在学校做了这样一道数学题:“4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苹果,一共要多少个苹果?”凡书写成“3×4=12(个)”的,老师判对,打“√”;凡是写成“4×3=12(个)”的,老师通通判错,打“×”。这位资深领导气愤地说:“这是哪家的数学?”他的责问,提出了小学乘法算式书写格式教学上的一大失误。纠正这一失误,是改革教师课堂教学
期刊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
期刊
魅力评语具有春风化雨的神奇,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路灯、方向盘,是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纽带。魅力评语需要教师用火一样的热情、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融洽在一起,拉近师生间和谐、友善的心理距离,才能开启孩子的心灵。  一、扬起学生前进的风帆  评语应该中肯,能指出学生的不足,能明确点出今后的要求与希望,使学生从评语中受益,
期刊
当代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状况尤其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状况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建设状况。然而,放眼现在的大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影响学生思想的重要领域——学校教育面临许多困境:升学压力过于沉重,应试教育为普遍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而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对孩子要求过高。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表现出许多问题,譬如只在乎个人得失、自我价值的实现、
期刊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怎样结合课文内容将作者、教者、学者三者的情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增强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与人的社会性的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的内心体验。情感是任何学科教学的动力因素。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欣赏美,学习语言,吸收写法。文章作品丰富的意蕴,存在于字里行间,隐藏在文字背后,存在于空白处留下的巨大审美空间之中。对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不应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