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问题。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但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财政更加紧张。靠自我积累太慢、靠群众集资有难度、靠上级扶持有限,唯有解放思想,创新多元投融资机制,拓宽渠道,广纳资金,才能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提供不竭的活力源泉。
一、目前小城镇投融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小城镇的投资,对城市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城镇的政策、体制改革不配套,缺乏与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相适应的财政金融体系的支持;二是投融资主体模糊不清、责任不明、效益低下。虽然大多数项目由政府出资金,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融资主休,建设单位是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行事,其基本职责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建设单位在责、权、利三方面均无多大发言权,权利不到位,责任不清,效益自然低下;三是投资行为不规范,基本上是由个别行政领导个人拍板定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较差,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均衡,市场经济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条件下,当地政府对地区的投入也不平衡。四是由于小城镇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滞后,投资预期较差,社会投资力度有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二、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在推进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缺乏是制约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而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运用市场经济运行法则,拓宽投融资渠道,根治原有投资和建设主体单一、渠道单一以及政府高度依赖的痼疾,培育多元投融资主体,为各类主体提供多样投资方式选择。
1在城镇基础设备和公用设施建设应大力引进集体和私营企业等各类投融资主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集体和私营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融资主体结构,在作法上,要打破传统的股比限制,允许以特许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利用外资。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同时,政府必须尽快退出竞争性行业,允许民间私人企业进入具有高额利润的半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通过扩大竞争,减少垄断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采取的投资机制,扩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按照自筹、自用、自还,统一规划的原则,对小城镇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调度、有偿使用、滚动升值;还可以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专项基金以及小城镇建设信贷担保基金,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贴息和担保,而且要对专项资金的具体用途作出严格的规定;此外,改革金融体制,减少并最终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发展股份制金融机构,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强化创新投融资体制,尽快形成投资、经营、回收、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3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繁荣,其关键是有主导产业的支持。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也需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的发展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因此,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采取不同的方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着重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主导产业培育同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城镇在建设投资资金需求方面的自我“造血功能”。
4加快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发行市政债券为试点,为城镇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尽管中国的证券融资尚不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能转向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工具,如市政债券,将是城建项目最具潜力的融资方式。包括市政债券在内的地方公债是政府公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客观需求。地方政府所发行的市政债券属于地方公债,发行地方政府市政建设债券在当前具有突出的政策效应,这对于推动本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超前性。
5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机制对城镇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特别是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其使用效益,政府还要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根据居民银行储蓄存款数字表明,有大量的民间个人资本是迫切需要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对于城镇建设项目,大多具有收益稳定的特征,民间资金要成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关键是看投资的回报率是否有吸引力,因此,要消除民间对政府缺乏信用的看法,消除对投资回报期收益不保的顾虑,各级政府的诚信就是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基石,也是如何盘活民间资金的基础。
三、投融资机制创新要注意的问题
在创新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融资领域,吸收外来资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融资的质量,资金的运用方向,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完善,高级人才的培养,以及投融资环境的改善等个方面的问题。
1高度重视政府和社会的信用,提高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建立起规范有效的社会诚信制度。“好的名声是永远找不完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对一个投资者来说,一个政府的好坏,其政策的透明度与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败。一个开明、守信、高效的政府和良好的社会诚信制度绝对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最好的招牌。
2要注意投融资的风险性,进行投融资的收益分析,注意投融资质量。首先,投融资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引资一定要注意它的风险性,防范投融资风险的发生。其次,投融资也是有一定的成本的,进行投融资项目之前,一定要进行投融资的收益分析,只有收益大于成本,在可以确定投融资项目的进行。再次,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是好的,也有一些欺诈性和剥夺性投融资充斥其间,因此一定要注意其质量,杜绝一些虚假及一些苛刻的投融资。
3培养高级外向型的经营管理和投融资人才,提高投融资运营与管理的水平。新的投融资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事物,只有专门的高级人才,才能更好的把握和操作。而目前小城镇的投融资局面迟迟不能打开,与专门的高级投融资人才的缺乏不无关系。今后,培养和起用投融资方面的高级人才,把他们推向投融资的第一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管理才能,是小城镇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4要把引资、引制、引技、引智结合起来,全面开拓投融资领域的新局面。为了振兴小城镇经济,在总结其他地方投融资经验的基础上,一定要把这四者结合起来,提高投融资的境界。
总之,小城镇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这需要政府和民间共同的推动。
作者单位:李向辉/沈阳大学经济学院;笪可宁/沈阳建筑大学
一、目前小城镇投融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小城镇的投资,对城市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城镇的政策、体制改革不配套,缺乏与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相适应的财政金融体系的支持;二是投融资主体模糊不清、责任不明、效益低下。虽然大多数项目由政府出资金,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融资主休,建设单位是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行事,其基本职责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建设单位在责、权、利三方面均无多大发言权,权利不到位,责任不清,效益自然低下;三是投资行为不规范,基本上是由个别行政领导个人拍板定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较差,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均衡,市场经济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条件下,当地政府对地区的投入也不平衡。四是由于小城镇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滞后,投资预期较差,社会投资力度有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二、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在推进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缺乏是制约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而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运用市场经济运行法则,拓宽投融资渠道,根治原有投资和建设主体单一、渠道单一以及政府高度依赖的痼疾,培育多元投融资主体,为各类主体提供多样投资方式选择。
1在城镇基础设备和公用设施建设应大力引进集体和私营企业等各类投融资主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集体和私营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融资主体结构,在作法上,要打破传统的股比限制,允许以特许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利用外资。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同时,政府必须尽快退出竞争性行业,允许民间私人企业进入具有高额利润的半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通过扩大竞争,减少垄断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采取的投资机制,扩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按照自筹、自用、自还,统一规划的原则,对小城镇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调度、有偿使用、滚动升值;还可以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专项基金以及小城镇建设信贷担保基金,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贴息和担保,而且要对专项资金的具体用途作出严格的规定;此外,改革金融体制,减少并最终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发展股份制金融机构,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强化创新投融资体制,尽快形成投资、经营、回收、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3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繁荣,其关键是有主导产业的支持。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也需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的发展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因此,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采取不同的方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着重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主导产业培育同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城镇在建设投资资金需求方面的自我“造血功能”。
4加快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发行市政债券为试点,为城镇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尽管中国的证券融资尚不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能转向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工具,如市政债券,将是城建项目最具潜力的融资方式。包括市政债券在内的地方公债是政府公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客观需求。地方政府所发行的市政债券属于地方公债,发行地方政府市政建设债券在当前具有突出的政策效应,这对于推动本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超前性。
5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机制对城镇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特别是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其使用效益,政府还要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根据居民银行储蓄存款数字表明,有大量的民间个人资本是迫切需要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对于城镇建设项目,大多具有收益稳定的特征,民间资金要成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关键是看投资的回报率是否有吸引力,因此,要消除民间对政府缺乏信用的看法,消除对投资回报期收益不保的顾虑,各级政府的诚信就是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基石,也是如何盘活民间资金的基础。
三、投融资机制创新要注意的问题
在创新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融资领域,吸收外来资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融资的质量,资金的运用方向,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完善,高级人才的培养,以及投融资环境的改善等个方面的问题。
1高度重视政府和社会的信用,提高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建立起规范有效的社会诚信制度。“好的名声是永远找不完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对一个投资者来说,一个政府的好坏,其政策的透明度与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败。一个开明、守信、高效的政府和良好的社会诚信制度绝对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最好的招牌。
2要注意投融资的风险性,进行投融资的收益分析,注意投融资质量。首先,投融资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引资一定要注意它的风险性,防范投融资风险的发生。其次,投融资也是有一定的成本的,进行投融资项目之前,一定要进行投融资的收益分析,只有收益大于成本,在可以确定投融资项目的进行。再次,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是好的,也有一些欺诈性和剥夺性投融资充斥其间,因此一定要注意其质量,杜绝一些虚假及一些苛刻的投融资。
3培养高级外向型的经营管理和投融资人才,提高投融资运营与管理的水平。新的投融资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事物,只有专门的高级人才,才能更好的把握和操作。而目前小城镇的投融资局面迟迟不能打开,与专门的高级投融资人才的缺乏不无关系。今后,培养和起用投融资方面的高级人才,把他们推向投融资的第一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管理才能,是小城镇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4要把引资、引制、引技、引智结合起来,全面开拓投融资领域的新局面。为了振兴小城镇经济,在总结其他地方投融资经验的基础上,一定要把这四者结合起来,提高投融资的境界。
总之,小城镇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这需要政府和民间共同的推动。
作者单位:李向辉/沈阳大学经济学院;笪可宁/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