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ang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文化理念、观察方法和各自绘画中的特点都有着不同的地方。传统中国画有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物质和精神统一,西方绘画中有着征服自然的目的,崇尚还原世界中的一切;中西方绘画在观察方法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都有其特点的存在;传统中国画注重线条的节奏的掌控和处理,而西方绘画中对光影和色彩有着强烈的表现和运用。
  关键词:文化理念;散点透视;焦点透视;线条;光影色彩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该中西方文化理念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两种文化下所产的绘画也截然不同。中国画注重哲学思想,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的认识不同于西方。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更加和平,内向,安静,提倡主客一体,统一和谐。画家主张寄托情思于画,主观心境与客观事物的并存,重视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联想的表达,最终达到与自然相结合的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崇尚感性,相信一元论的世界观,这和西方所推崇的理性与二元论的世界观是截然不同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一元论的世界观主旨,人被包括于自然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经过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一元论的世界观起源于庄子学说的“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把人看作成自然世界中的一部分。这样感性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人思维特点,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
  唐代画家张躁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强调说明了艺术家内心的情思是不可缺少的。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往往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感受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融入自然,最后在根据绘画艺术的取舍画出最能够表达物质精神合一的形象。中国画看重天人合一、心有万象的哲学创作理念和心境,并且认识是作画的最高境界,笔墨里同样体现着的画家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西方人的思想受到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所以西方人形成以基督教精神与希腊文化的美学思想,这同样也是西方绘画的起源和发展的美学基础,这就使西方画家的绘画作品中描绘自然的时候更加接近自然,再现自然。
  西方人崇尚对自然的探索,理性的分析,重视对风景的写生,还原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一切。西方人以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为目的,其中多以科学技术为手段,逻辑思维理念为思想。例如,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创作期间要运用到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来完成写实的艺术形象。由于西方强调人对客观自然征服和统治地位,从而艺术题材多以人物为主体,艺术家努力塑造人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形象。
  西方绘画主要强调对真实景色写生,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和感受自然。依靠色彩多样性,光学原理的运用来表达真实存在的自然风景。以此表达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西方画家的追求是最大限度的再现自然,运用不同的描摹手法,其中运用科学方法,尝试更加准确、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自然。
  二、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中西方绘画的最主要差异是透视理念,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是两种绘画的方式,前者是穿越一条时间轴线的视觉总结,后者是站在一个空间点上的视觉收集。
  中国画使用可以动的“视角点”观察景物,强调“景随人移”,创作时就不会受到视角的局限,却可以根据画家的感受和创作时的构图需求使“视角点”在创作时可以移动,摄入画面,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完善。同样,中国绘画作品的创作中注重构思,对神似和气韵也颇为看重,主张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追求写实刻画。中国画家的哲学是求追天人合一,这在中国绘画中有着良好的表现。
  西方的焦点透视也叫定点透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客观科学地表现着物体真实外观和形状,有着近大远小的物理空间透视,它就像照相一样,给观察者固定在一个“视角点”上,把能摄入相机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比较真实客观地体现了物体的形象。这样,无论是风景写生还是创作的虚拟构思的题材,画家总会找到一个固定的点,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真实的感觉。焦点透视的视觉真实且科学,才使我们现在所学的素描中的透视十分注重近大远小的物体关系。
  三、线描运用与光源色彩
  线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独特的基本造型手段,具有特殊的艺术意义存在。中国画以线造型为基础的平面性,使它不可能像西方绘画光影体块造型。线描不依靠色彩、体积、明暗来表现,而是依靠线本身的长短粗细、虚实疏密、刚柔轻重等,通过和人物对象的结合,才构成有形式感的画面。描绘人物的线都要经过提炼加工,并且融入书法的气韵才能在画面中所出现,表达画家的个性风格与情感理想。
  纵观历代工笔人物画,绝大部分的绘画作品里面都是依靠线条来承载造型任务,线条成为了最基本的立足点。中国画工笔人物画需要依靠线条来概括人物的轮廓,线条的疏密变化和穿插調整来制造空间感,线条的轻重缓急、虚实曲直来变现物质的体感。同样,中国绘画和书法也是密不可分的,这让书法线条的与绘画线条的运用也有着相通之处,画家们也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不同风格的线条,例如钉头鼠尾描、高古游丝描、竹叶描等,这也促使了线描的不断发展完善。
  光影和色彩是西方绘画表现的重要媒介,它们随着西方绘画不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文艺复兴以前,西方绘画受到宗教思想上的控制,使得画家只能在室内创作绘画,无法体会到光源色彩明亮。那个时期的西方绘画色调整体偏暗。文艺复兴之后,宗教的各种束缚被摆脱,光影和色彩在画面得以显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光影和色彩的变化,并且寻找其中的规律,在室外写生中感受光和色彩带来的美妙,光和色彩成为了特殊的绘画题材。
  光影和色彩是西方绘画不可缺少的元素,这就使画家们在不断地学习创作中认识到画作中光影表现手法的重要性。巧妙的运用光影和色彩,可以使油画作品产生全新的美感和视觉享受。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呈现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复杂多变、数量逐年增多等趋势,其中许多事件凸显出大量社会问题,其发生的原因、功能、对人的社会化影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无不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公众的价值观,使其辩证的看待网络热点事件,是公民社会逐步形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网络热点事件;社会学;影响  网络热点事件及其舆论影响下的社会心态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媒体的社会责任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但目前农村人口的转移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本文简要剖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缓慢推进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原因;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缓慢
期刊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以迅猛之势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之中。作为信息服务手段之一的云计算也正被逐渐应用于各大高校的教学教研及系统管理之中,给我国高校提供了更多的优秀资源与更好的教学平台,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作为新型技术的云计算,高校师生在接受和应用此项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操作、网络设施稳定性与信息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从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要:身处于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多加利用新兴的媒体形式,探索出适合教育体系的“微路径”,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增加凝聚力和合作意识,更好地为大家服務。  关键词:微路径;高职院校;党员教育  这几年来,现代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体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大学生党员应该审时度势,多加利用这些新兴的媒体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言论,使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
期刊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榜样的示范力量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可以通过这样的榜样示范,也可以为其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及其教育的研究己经引起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因为随着我国大学生的每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教育已然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及教育的好坏也直接关系这国家未来的人才的培养,也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样示范力量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成为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育人的关键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其思想日趋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国际化的文化趋势,势必会造成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封闭”、“隔离”式教育在高等教育里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高校学生应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中,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摘要:榕江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小曲,集中体现了榕江人民的智慧。这些歌谣包括民歌、山歌、恋歌、酒歌、船歌、孝歌、土音歌等,具有浓郁的榕江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编纂的《榕江县乡土教材》里的歌谣进行研究,发掘榕江县歌谣里体现的本土化的生产习俗、浪漫又淳朴的婚姻爱情以及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节日,以此来研究榕江的文化。  关键词:歌谣;榕江;民俗风情  一、从歌谣看榕江的文化习俗  歌谣是底层人民
期刊
摘要:吴忠日报社积极抢占“微时代”的一席之地,开通微信公众号,并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宗旨办新媒,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让微信公众号成为和党报一样的“党的喉舌”,为报社的转型发展探路。  关键词:地市党报;微时代;内容为王;精做原创;严把质量  “来来,你加我微信!”“你看今天的朋友圈了吗?”这是眼下我们和人沟通交流时最常说的话。当媒体、个人、单位、企业等等的微信公众号如燎原星火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步向小康社会靠拢。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当代青少年身上出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整体抽样的抽样方法,对甘肃省平凉四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平凉四中学生生活的现状,针对我校学生的存在的不良习惯,提出对策和建议,促使我校青少年健康的发展
期刊
在我国,有着丰富民间美术资源,其中承载着我国一代代人的哲学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并且以独特的形式存在。为了传承优秀的民间美术内容,并且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画面具》和《各种各样的谢》美术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吸收其中的优秀内容,并且发展他们的美术思维。  案例描述1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开展了《画面具》的活动,通过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