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因镀层质量而引起的电接触转换失效现象,分析了电接触材料上镀层存在的缺陷对电接触转换可靠性的影响.通过调整镀层结构以及采取适当的后处理措施,此类失效故障明显降低.
【机 构】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贵州 贵阳 55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因镀层质量而引起的电接触转换失效现象,分析了电接触材料上镀层存在的缺陷对电接触转换可靠性的影响.通过调整镀层结构以及采取适当的后处理措施,此类失效故障明显降低.
其他文献
对恒压与恒流铝阳极氧化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不同点与相同点等进行了多方面比较.结果表明:恒压控制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少数工件出现导电不良对其余工件影响较小,但在工艺条件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较大的膜厚偏差.从降低生产成本、稳定电解着色与封闭质量等几个重要方面考虑,应优先选用恒流控制.
采用水浸提取法制备含有富硒茶叶提取物(SeTE)的溶液.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法研究了在1 mol·L-1 HCl溶液中加入SeTE后碳钢材料的腐蚀规律,分析SeTE的缓蚀效率和缓蚀机理.研究表明:25℃时,当干富硒茶叶与1 mol·L-1 HCl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0 g·L-1时,SeTE的缓蚀效率达到96%.SeTE的缓蚀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55℃时保持在80%左右.SeTE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使碳钢在HCl溶液中腐蚀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增大,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为了探索碳化硅深刻蚀过程中厚镍掩膜工艺条件,依据电镀原理,设计了以镀液pH、电流密度、镀液温度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通过对电镀速率和镀层均匀性双指标进行综合平衡法分析,研究各因素不同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台阶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电镀速率、镀层均匀性以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是影响电镀速率的关键因素,镀液pH主要影响镀层的均匀性,最佳电镀条件为pH在3.0~3.5之间,电流密度为20 mA?cm-2,温度为55℃.该工艺成本低、镀速高且均匀性良好,可以用于制备碳化硅深刻蚀掩膜,为碳化硅基
采用亚硫酸盐体系镀液在紫铜表面电镀金.研究了镀液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镀金层晶相结构和纳米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温度升高,金层由(220)面择优生长转变为(111)面择优生长,纳米硬度变化不大.随着电流密度增大,金层由(111)面择优生长转变为(220)面择优生长,纳米硬度减小.电镀金层的晶粒尺寸受镀液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影响不大,维持在30 nm左右.较佳的镀液温度和电流密度分别为55°C和3 mA/cm2,该条件下所得金层呈镜面光亮,结晶细致,纳米硬度约2.6 GPa,远高于冶炼纯金.
鉴于国内尚无Ti55531钛合金镀铬工艺标准,参考TC18钛合金镀铬工艺设计了3种工艺.对比了它们所得镀层的结合力、显微硬度和孔隙率,最终选择对Ti55531钛合金先镀乳白铬再镀硬铬.采用该工艺电镀所得铬镀层的结合力、孔隙率和显微硬度均满足要求.
以30CrMnSiA钢作为基材,先采用酸性氯化物体系电镀锌铁合金,再进行磷化或六价铬钝化.对比了Zn–Fe合金镀层及其磷化试样和钝化试样的外观、表面形貌、耐蚀性和电泳漆膜附着力.结果表明,本工艺所得的锌铁合金镀层更适合磷化后处理.
分别采用常规镧盐处理液、含有柠檬酸的改进镧盐处理液对建筑用热镀锌板进行化学转化处理,制备了常规镧盐转化膜、改进镧盐转化膜.测试并比较了不同镧盐转化膜的结合力、形貌、成分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常规镧盐转化膜和改进镧盐转化膜都由Zn、La、C和O元素组成,与热镀锌板结合较好,并且都能抑制热镀锌板腐蚀.与常规镧盐转化膜相比,改进镧盐转化膜表面裂缝得到修复,其致密性以及对热镀锌板表面覆盖均匀性较好,耐醋酸铅点蚀时间延长了约20 s,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到0.954μA/cm2,极化电阻和低频阻抗值分别提高到2.47
采用成膜剂和封孔剂复配制备一种封孔-成膜剂.通过电位-时间曲线、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测试、浸泡实验以及孔隙率测试表征了该封孔-成膜剂对薄镍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薄镍层经过封孔-成膜剂工艺处理之后的薄镍层在3.5 wt.%NaCl溶液中的开路电位和自腐蚀电位较正,自腐蚀电流密度较低.电化学传质电阻较大,长期浸泡过程中的腐蚀速率较低.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薄镍层孔隙率降低,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结晶器铜板作为连铸设备的关键备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热裂纹、磨损、腐蚀等问题,因此结晶器铜板需通过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性能.本文结合其主要失效形式总结论述了连铸结晶器铜板近几年的电镀技术生产实践,主要包括电镀前处理技术、电镀非均一性镍硼合金和电镀镍基陶瓷复合镀技术生产实践.电解刻蚀前处理技术能有效提高铜板表面粗糙度并进一步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镍硼合金生产实践表明通过控制合适的工艺能够制造出硬度梯度较大的镀层,复合镀生产实践表明能够在铜板表面制造出镍基复合镀层,但陶瓷颗粒的加入对电镀
采用由10 g/L NiCl2·6H2O、30 g/L NH4Cl和310~390 g/L Ni(NH2SO3)2·4H2O(氨基磺酸镍)组成的镀液(pH=3.8),在温度35°C和电流密度3 A/dm2的条件下电镀30 min,获得镍电极.研究了镀液中氨基磺酸镍质量浓度对镍镀层表面形貌和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氨基磺酸镍质量浓度为350 g/L时,镍镀层结晶最细致,析氢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