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阿拉善SEE第七任会长后,艾路明为这家机构注入了新的理念:认知常识和创新
艾路明:
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
2018年,艾路明正式“升官”,成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七任会长。之前,他是这家机构的第一副会长。这验证了他在2017年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所说的那句话,“我很幸运,我想做的事,都会在想到以后去努力完成,不做就不行。”
他并不是个有官瘾的人,否则他当年就不必砸了自己的公务员饭碗,和6个同学拼凑2000元下海创业;他更无须用这样一个职位来为自己本就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履历锦上添花。唯一促使他连续两届参加会长一职竞选的原因,是他希望为这个机构“注入某种理念”。
艾路明相信,这种理念的注入,不仅将在未来影响到更多人,帮助他们走上公益环保的道路,同时也将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论体系的搭建与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艾路明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注入的第一个理念,叫“认知常识”。
早在艾路明首次竞选会长时,他就承诺要招募更多的80后青年企业家加入阿拉善SEE。2018年,生态公益学院的创立,是艾路明为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青年企业家们量身定做的“见面礼”。
艾路明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使绝大多数人对不同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他希望在生态公益学院对协会会员的认知偏差给予综合的知识补充。
“学院开设了科学、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哲学、宗教、法学、经济等多门类课程,这些课程并不涉及高深的理论知识,而是常识的普及。”
从事环保公益,首先需要对各学科的基本常识有一个必要的了解。艾路明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常识的认知上存在偏差,可能就无法正确理解环保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也就无法正确理解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做的工作。
“大自然的资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艾路明举例说明,“如果对这个常识选择视而不见,那么人们就意识不到过度开采、砍伐树木等行为将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破坏。”
“不尊重常识而受到惩罚的,一定是人类自身。”他期望生态公益学院的创立能让更多企业家认识到常识的重要性,继而从内心理解环保,自觉践行环保。
艾路明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注入的第二个理念,叫“组织机构与公益方式的创新”。
过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将企业家作为主要动员对象,号召他们加入环保队伍,但艾路明认为,在企业家这个群体之外,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应该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入到协会的环保项目中。
“要推动机构的发展,就必须去思考如何在环保领域,运用更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表示,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出现。如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项目中,除了企业家会员,还增加了志愿者和會员企业员工的身影。
在推进阿拉善组织机构创新的基础上,艾路明提出,未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乃至整个公益行业,还应在公益方式上进行创新。
“诞生于美国的共益企业,如今在国内也已经出现。”艾路明举例说明,共益企业其实就是一种全新的公益模式,“任小米就是这样一家公司,那么未来,还有没有更多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到企业环保的创新路径中去?”
带着这样的疑问,阿拉善SEE计划利用未来5年的时间,在三江源地区探索高山牧场的可持续利用模式,通过关注草场牧民的根本生计问题,将牧民转变为当地生态保护志愿者。
这种公益方式的创新,将是艾路明在他的会长任期内着力推动的举措。“创新是企业家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他说,当企业家投身环保公益,同样需要将这种创新精神带进来。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对过去的抛弃。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自创始至今,在艾路明之前,刘晓光、王石、冯仑、韩家寰、任志强、钱晓华六位会长,都以不同的方式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价值的理念和愿景,如何在任期内将前六位会长的理念和愿景传承下来,对于艾路明来说,同样重要。
艾路明的做法,一是成立更多的环保项目中心,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理念在国内更广阔的空间加以普及;二是持续推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国际化。
截至2019年1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国内搭建了24个环保项目中心,更多的企业家会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到本地的环境治理中;而在阿拉善SEE的国际化方面,艾路明表示,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的同时,需要将过去在环境问题上积累的经验、教训带出去。
“过去,我们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略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现在,这些企业在努力将自己的碳排放降到最低的同时,也在走出去的时候,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分享了出去。”
艾路明以阿拉善SEE协会会员企业德龙钢铁举例说明:德龙钢铁在河北的生产基地是全球碳排放最低的钢铁基地。2018年,当德龙去印尼投资时,不仅将整套技术带了过去,更重要的,是把践行环保的先进理念也带了过去。
“我们不仅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企业,也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公益。”艾路明认为,这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自创立以来就被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这不仅将对帮助其他地区推进生态环保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环保理念在全球进行推广的有效途径。
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第七任会长,艾路明上任一年来,一面在思考如何用更多的实际行动推动协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如何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内涵和理论加以提炼升华,为后来者铺路。
“那是我卸任后的主要工作。”艾路明表示,虽然阿拉善SEE过去曾出版过书籍,但那些书并没有完成阿拉善SEE的理论体系建设,而他将会以这种方式继续他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对中国公益环保事业的支持与付出。
艾路明:
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
2018年,艾路明正式“升官”,成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七任会长。之前,他是这家机构的第一副会长。这验证了他在2017年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所说的那句话,“我很幸运,我想做的事,都会在想到以后去努力完成,不做就不行。”
他并不是个有官瘾的人,否则他当年就不必砸了自己的公务员饭碗,和6个同学拼凑2000元下海创业;他更无须用这样一个职位来为自己本就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履历锦上添花。唯一促使他连续两届参加会长一职竞选的原因,是他希望为这个机构“注入某种理念”。
艾路明相信,这种理念的注入,不仅将在未来影响到更多人,帮助他们走上公益环保的道路,同时也将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论体系的搭建与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艾路明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注入的第一个理念,叫“认知常识”。
早在艾路明首次竞选会长时,他就承诺要招募更多的80后青年企业家加入阿拉善SEE。2018年,生态公益学院的创立,是艾路明为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青年企业家们量身定做的“见面礼”。
艾路明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使绝大多数人对不同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他希望在生态公益学院对协会会员的认知偏差给予综合的知识补充。
“学院开设了科学、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哲学、宗教、法学、经济等多门类课程,这些课程并不涉及高深的理论知识,而是常识的普及。”
从事环保公益,首先需要对各学科的基本常识有一个必要的了解。艾路明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常识的认知上存在偏差,可能就无法正确理解环保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也就无法正确理解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做的工作。
“大自然的资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艾路明举例说明,“如果对这个常识选择视而不见,那么人们就意识不到过度开采、砍伐树木等行为将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破坏。”
“不尊重常识而受到惩罚的,一定是人类自身。”他期望生态公益学院的创立能让更多企业家认识到常识的重要性,继而从内心理解环保,自觉践行环保。
艾路明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注入的第二个理念,叫“组织机构与公益方式的创新”。
过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将企业家作为主要动员对象,号召他们加入环保队伍,但艾路明认为,在企业家这个群体之外,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应该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入到协会的环保项目中。
“要推动机构的发展,就必须去思考如何在环保领域,运用更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表示,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出现。如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项目中,除了企业家会员,还增加了志愿者和會员企业员工的身影。
在推进阿拉善组织机构创新的基础上,艾路明提出,未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乃至整个公益行业,还应在公益方式上进行创新。
“诞生于美国的共益企业,如今在国内也已经出现。”艾路明举例说明,共益企业其实就是一种全新的公益模式,“任小米就是这样一家公司,那么未来,还有没有更多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到企业环保的创新路径中去?”
带着这样的疑问,阿拉善SEE计划利用未来5年的时间,在三江源地区探索高山牧场的可持续利用模式,通过关注草场牧民的根本生计问题,将牧民转变为当地生态保护志愿者。
这种公益方式的创新,将是艾路明在他的会长任期内着力推动的举措。“创新是企业家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他说,当企业家投身环保公益,同样需要将这种创新精神带进来。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对过去的抛弃。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自创始至今,在艾路明之前,刘晓光、王石、冯仑、韩家寰、任志强、钱晓华六位会长,都以不同的方式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价值的理念和愿景,如何在任期内将前六位会长的理念和愿景传承下来,对于艾路明来说,同样重要。
艾路明的做法,一是成立更多的环保项目中心,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理念在国内更广阔的空间加以普及;二是持续推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国际化。
截至2019年1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国内搭建了24个环保项目中心,更多的企业家会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到本地的环境治理中;而在阿拉善SEE的国际化方面,艾路明表示,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的同时,需要将过去在环境问题上积累的经验、教训带出去。
“过去,我们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略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现在,这些企业在努力将自己的碳排放降到最低的同时,也在走出去的时候,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分享了出去。”
艾路明以阿拉善SEE协会会员企业德龙钢铁举例说明:德龙钢铁在河北的生产基地是全球碳排放最低的钢铁基地。2018年,当德龙去印尼投资时,不仅将整套技术带了过去,更重要的,是把践行环保的先进理念也带了过去。
“我们不仅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企业,也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公益。”艾路明认为,这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自创立以来就被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这不仅将对帮助其他地区推进生态环保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环保理念在全球进行推广的有效途径。
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第七任会长,艾路明上任一年来,一面在思考如何用更多的实际行动推动协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如何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内涵和理论加以提炼升华,为后来者铺路。
“那是我卸任后的主要工作。”艾路明表示,虽然阿拉善SEE过去曾出版过书籍,但那些书并没有完成阿拉善SEE的理论体系建设,而他将会以这种方式继续他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对中国公益环保事业的支持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