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能量合剂静滴,治疗伴基础病。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20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4g/次,3次/d。治疗3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27例,总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显效13例,总有效率80.0%(32/4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尼莫地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大脑后部、小脑及脑干缺血[1]。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吞咽困难、复视等,且症状反复发作,治疗比较棘手[2]。我院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0例,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50~74岁,平均(62.3±4.2)岁。
  1.2 纳入标准 ①以眩晕为主诉,兼有其他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如眼部症状、内耳疼痛等;②有轻微多变脑干损害体征,如咽反射、角膜反射减弱/消失等;③病因明确;④排除其他疾患导致的眩晕[3]。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能量合剂500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5d,伴基础病者给予常规降压降糖等治疗。
  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20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由川芎、当归、熟地黄、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白芍、夏枯草等中药组成)治疗,4g/次,3次/d。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够从事一般劳作;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但偶尔发作;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4]。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以χ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80.0%(32/4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是由脑灌流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
  从中医病理上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头痛”“眩晕”范畴,病理特点为血虚肝亢、瘀血阻络、脑失所养。因此,其治疗应以活血通络、养血平肝为主[5]。养血清脑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当归、白芍、细辛、熟地黄、决明子、夏枯草、鸡血藤、珍珠母等。其中,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走串,可行气活血;白芍、熟地黄有滋阴补血和阳之功;当归可补血行血;细辛可通窍化瘀;珍珠母、夏枯草、决明子可清肝热、抑肝阳。全方可共奏平肝通络、养血行血之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增加颈动脉血流、增加软脑膜毛细血管网交叉点,扩大血管门径,抑制血小板异常聚集和颅内血管收缩,从而加快脑血管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改善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
  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规治疗+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而采用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片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80.0%(32/4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养血清脑颗粒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剧仲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2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2):1423-1424.
  [2] 杜国辉,曹冬梅,王春艳,杨建春.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13):1755-1756.
  [3] 迟丽屹,张彦海.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0):72-73.
  [4] 刘安丰,尹继云,孟晓,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01):91-93.
  [5] 刘勇.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0):35-36.
其他文献
科学探究活动强调了让幼儿亲自参与、亲历研究过程,在活动中,孩子是主动的探究者、研究者、发现者,需要自己主动探索、发现、学习知识。幼儿的思维是从记忆开始的,很容易忘记,只有在做中学才能容易学会,通过记录才能记住实验中的现象,因此记录是科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把自己获得的现象和经验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以此得出结论。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科学活动中的多种记录表现形式的运用:引导幼
期刊
“什么样的园长孕育什么样的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的“首席形象代言人”。园长的管理艺术是影响幼儿园管理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重要指标。而园长的管理艺术与教师
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选读》时,以设问、仿写、陈述为抓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带领学生领会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有:在一些有争议或者看似矛盾的地方巧妙
【摘 要】 目的:探讨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比较氟派噻吨与普利曲新合剂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给予黛力新(每片含氟哌噻吨0.5mg,普利曲新10mg)治疗,2片/次,口服,每天早晨1次,夜间睡眠质量差者给予阿普唑仑4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氟苯桂嗪治疗,5mg
目的:观察普通贫血患者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输注白细胞过滤后复温库血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36例贫血患者(普通组)和98例休克患者(休克组)都分为库血未处理组(A组)、库血
“育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要素之一,是每位教师在“教书”之外皆应切实尽到的义务。基于此,美术学科的“心育”说法,即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作用便被适时提出。“心育”的切入口符合美术艺术作为人类思想和情感表达载体的本质,亦契合正确引导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的现实需求。具体的引导方向则可划分为:在作品鉴赏过程中进行积极向上的心理引导、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促成独立泰然的心理建设、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达到群处开
期刊
Rh血型不合的孕妇具有发生十分严重的Rh新生儿溶血病(Rh-HDN)的潜在危险.本地区的患病率未见完整资料报道.产前检查和产后确诊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抢救及生存质量,具有重
[目的]探讨青少年高血压与空腹血浆 Ghrelin 水平及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秦皇岛市13~15岁青少年158名,根据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 =48)和血压正常对照组(n =110),测量
【摘 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干扰素栓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最后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PCR检测,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病原体转阴率、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2005年-2007年,冬春季气温低时,我们碰到门诊患者中个别老年人血常规检查时,EDTAK2抗凝血试管壁上有明显红细胞凝集现象,经实验证实为冷凝集素引起,且冷凝集素水平极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