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三五年,冼星海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回到祖国,目睹和感受到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耻辱,百姓苦难的境遇。他刚回到家不久就再次告别老母亲,奔赴前线。在北上抗日的征途上,他给母亲写信:“只有赶走了敌人,才是惟一的出路!为了大我,必须要牺牲小我,才有大我的安定!”他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纵笔谱写抗日歌曲。冼星海“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抗战救亡的歌声”。
据见证了《黄河大合唱》的整个创作过程并担任《黄河大合唱》首任指挥的邬析零回忆:武汉沦陷后不久,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奉周恩来、郭沫若的派遣,在光未然的率领下,从陕西宜川的壶口下游,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南吕梁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一九三八年十月三十日清晨,演剧三队启程,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爬高,将近午时,忽听雷声滚地而来,正当大家疑惑,冬日的晴空何来滚滚雷声?一个赶牲口的老乡遥指东方,“这响声来自山那边的壶口”。不见其貌,先闻其声,诗仙李白的名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所描绘的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雄浑场面顿时跃然于队员心中。
演剧三队一路前行,晌午时分,终于登上了大山峰顶,驻足环顾,顿觉心旷神怡。对岸层峦叠嶂的黄土群峰,是抗日军民正在进行浴血战斗的战场和敌后根据地所在,那里也是演剧三队此次行军的目的地。
凝眸东望,浊浪滚滚,那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色顷刻间占据了队员们的心灵,感受到黄河母亲英雄气魄和坚强精神的激励!如今,黄河两岸的人民正遭受着惨痛的灾难,那源自生命深处的救国救民的炽热火焰,熊熊燃烧。
站在奔流不息、波澜壮阔的黄河前,身临其境感受着黄河船夫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诗人光未然的内心激荡着闪亮的火花,这不正是他孜孜以求的民族魂和火热的斗争精神吗!正是这一次黄河边行军饱览的大自然雄浑的壮丽景色、惊险的渡河经历和亲临壶口瀑布旁感受它的气魄和威严,使诗人获得了灵感,激起了创作冲动。他开始孕育以黄河为题的大型作品。
演剧三队东渡黄河之后的三个月,一直驻留在吕梁山游击区根据地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下旬,日军向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发动四路围攻,光未然与队员们目睹了众抗日勇士同日军展开的殊死搏斗。十二月二十九日,演剧三队接到决死二纵队司令部传令:“今夜紧急行军,立刻收拾行李,静候出发。”当晚,部队开始了夜行军。“从山西灵石县的永和关,西渡黄河,路经陕北延长县,一路跋涉,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光未然在山西汾西县的一次行军中不慎坠马,左臂骨折。随后再次渡过黄河,行程七百里,被直接送往边区和平医院治疗,他躺在担架上,不断构思创作。
吕梁山紧张而激烈的战斗经历,万山丛中游击健儿的机敏勇敢,雄奇伟岸的祖国山河……都强烈地震撼着光未然,他开始酝酿写作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的长诗《黄河吟》。
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冼星海去医院探望光未然。老友重逢,畅谈中,作曲家透露了再度与词作家合作,共同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并倾吐了渴望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想法。根据两个人的共同目标,光未然躺在病床上苦苦思索一两天后,放弃了创作《黄河吟》的想法,而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用五天时间口述四百多行的诗句,谱写出气贯长虹的黄河诗篇,由演剧三队队员胡志涛协助记录。《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由此诞生了。
三月十一日,元宵节前一天,在西北旅社一个宽敞的窑洞里,演剧三队举办了元宵节晚会。二十五岁的青年诗人,饱含深情地大声朗诵,四百多行的诗句一气呵成。“当朗诵到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安静,顷刻间,大家似乎都醒了过来,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星海同志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邬析零:《〈黄河大合唱〉的孕育诞生及首演》,载《人民音乐》二00五年第七期)
随后几天,冼星海投入到了紧张的创作中,他邀请邬析零为他介绍演剧三队过黄河时的所见所闻。邬析零详细描绘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情景,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激烈场面,坐船人紧张又激动的心理感受。他模仿哼唱船夫号子时,边哼唱,边解释,有时还站起来比画动作,尽可能将船夫自然的劳动呼声再现出来。邬析零忙得身上沁出了汗水,冼星海聚精会神地倾听,仔细地观察,忽而有所感悟,便拿起铅笔迅速记下。这次四个小时以上的交流,成为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要参考。
《黄河大合唱》从歌词的创作到谱曲,再到后来的演出,前后只有四十多天。作品一经问世,以其负载的中华儿女崇高豪迈的精神气质和不畏强敌、团结协作、奋发图强的坚毅的民族品格迅速地在中华大地上传唱开来,伴着抗日的烽火,《黄河大合唱》响彻长城内外。它吹响了抗日救亡精神的号角,并推动了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抗日救国的良好形势的发展,激发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
《黄河大合唱》由序曲和八个乐章组成,分别是:《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歌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中华民族深重的苦难与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刻画出坚毅伟岸的黄河形象,反映了华夏子孙前赴后继坚决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的战争场景。冼星海称赞诗歌“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得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诗歌中熔铸了革命者内心火热澎湃的激情,全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创作中,诗人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手法,语言凝练,节奏鲜明。作曲家冼星海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著名印象派音乐家保罗·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扎实的创作功底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的积淀,为音乐巨著《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夯下了坚实的基础。作曲家在创作中借鉴和吸纳了西方音乐的康塔塔形式,并以中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创作的养分进行写作。
整个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基本主题为中心。苏夏曾分析《黄河大合唱》“在艺术形式上一个创新和特色就是诗朗诵与音乐并重,其中第三乐章用乐队来伴奏诗人怀古之情和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而整个合唱套曲各章之间,也是用诗朗诵来承上启下、贯串发展的,这是一部诗化的交响大合唱”。作品中诗歌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个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连贯,音乐形象鲜活生动,章节内容环环相扣又相互补充,战斗激情步步升级,直到全曲的终结,也将情感推向了全曲的最高潮。
作曲家用丰富多彩的主题贯穿手法,将革命性、史诗性、崇高性的重大命题贯穿始终,创作出一部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大型合唱套曲。《黄河大合唱》自诞生以来,没有因为岁月的改变、时代的变迁而被人遗忘,而是被中华儿女代代相传,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着。
二0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是《黃河大合唱》诞生八十周年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即将迎来七十华诞。今天,我们再唱《黄河大合唱》,更多了一份勿忘苦难,心存危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卫中华民族不受外敌侵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据见证了《黄河大合唱》的整个创作过程并担任《黄河大合唱》首任指挥的邬析零回忆:武汉沦陷后不久,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奉周恩来、郭沫若的派遣,在光未然的率领下,从陕西宜川的壶口下游,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南吕梁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一九三八年十月三十日清晨,演剧三队启程,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爬高,将近午时,忽听雷声滚地而来,正当大家疑惑,冬日的晴空何来滚滚雷声?一个赶牲口的老乡遥指东方,“这响声来自山那边的壶口”。不见其貌,先闻其声,诗仙李白的名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所描绘的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雄浑场面顿时跃然于队员心中。
演剧三队一路前行,晌午时分,终于登上了大山峰顶,驻足环顾,顿觉心旷神怡。对岸层峦叠嶂的黄土群峰,是抗日军民正在进行浴血战斗的战场和敌后根据地所在,那里也是演剧三队此次行军的目的地。
凝眸东望,浊浪滚滚,那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色顷刻间占据了队员们的心灵,感受到黄河母亲英雄气魄和坚强精神的激励!如今,黄河两岸的人民正遭受着惨痛的灾难,那源自生命深处的救国救民的炽热火焰,熊熊燃烧。
站在奔流不息、波澜壮阔的黄河前,身临其境感受着黄河船夫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诗人光未然的内心激荡着闪亮的火花,这不正是他孜孜以求的民族魂和火热的斗争精神吗!正是这一次黄河边行军饱览的大自然雄浑的壮丽景色、惊险的渡河经历和亲临壶口瀑布旁感受它的气魄和威严,使诗人获得了灵感,激起了创作冲动。他开始孕育以黄河为题的大型作品。
演剧三队东渡黄河之后的三个月,一直驻留在吕梁山游击区根据地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下旬,日军向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发动四路围攻,光未然与队员们目睹了众抗日勇士同日军展开的殊死搏斗。十二月二十九日,演剧三队接到决死二纵队司令部传令:“今夜紧急行军,立刻收拾行李,静候出发。”当晚,部队开始了夜行军。“从山西灵石县的永和关,西渡黄河,路经陕北延长县,一路跋涉,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光未然在山西汾西县的一次行军中不慎坠马,左臂骨折。随后再次渡过黄河,行程七百里,被直接送往边区和平医院治疗,他躺在担架上,不断构思创作。
吕梁山紧张而激烈的战斗经历,万山丛中游击健儿的机敏勇敢,雄奇伟岸的祖国山河……都强烈地震撼着光未然,他开始酝酿写作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的长诗《黄河吟》。
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冼星海去医院探望光未然。老友重逢,畅谈中,作曲家透露了再度与词作家合作,共同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并倾吐了渴望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想法。根据两个人的共同目标,光未然躺在病床上苦苦思索一两天后,放弃了创作《黄河吟》的想法,而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用五天时间口述四百多行的诗句,谱写出气贯长虹的黄河诗篇,由演剧三队队员胡志涛协助记录。《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由此诞生了。
三月十一日,元宵节前一天,在西北旅社一个宽敞的窑洞里,演剧三队举办了元宵节晚会。二十五岁的青年诗人,饱含深情地大声朗诵,四百多行的诗句一气呵成。“当朗诵到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安静,顷刻间,大家似乎都醒了过来,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星海同志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邬析零:《〈黄河大合唱〉的孕育诞生及首演》,载《人民音乐》二00五年第七期)
随后几天,冼星海投入到了紧张的创作中,他邀请邬析零为他介绍演剧三队过黄河时的所见所闻。邬析零详细描绘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情景,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激烈场面,坐船人紧张又激动的心理感受。他模仿哼唱船夫号子时,边哼唱,边解释,有时还站起来比画动作,尽可能将船夫自然的劳动呼声再现出来。邬析零忙得身上沁出了汗水,冼星海聚精会神地倾听,仔细地观察,忽而有所感悟,便拿起铅笔迅速记下。这次四个小时以上的交流,成为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要参考。
《黄河大合唱》从歌词的创作到谱曲,再到后来的演出,前后只有四十多天。作品一经问世,以其负载的中华儿女崇高豪迈的精神气质和不畏强敌、团结协作、奋发图强的坚毅的民族品格迅速地在中华大地上传唱开来,伴着抗日的烽火,《黄河大合唱》响彻长城内外。它吹响了抗日救亡精神的号角,并推动了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抗日救国的良好形势的发展,激发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
《黄河大合唱》由序曲和八个乐章组成,分别是:《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歌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中华民族深重的苦难与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刻画出坚毅伟岸的黄河形象,反映了华夏子孙前赴后继坚决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的战争场景。冼星海称赞诗歌“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得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诗歌中熔铸了革命者内心火热澎湃的激情,全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创作中,诗人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手法,语言凝练,节奏鲜明。作曲家冼星海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著名印象派音乐家保罗·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扎实的创作功底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的积淀,为音乐巨著《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夯下了坚实的基础。作曲家在创作中借鉴和吸纳了西方音乐的康塔塔形式,并以中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创作的养分进行写作。
整个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基本主题为中心。苏夏曾分析《黄河大合唱》“在艺术形式上一个创新和特色就是诗朗诵与音乐并重,其中第三乐章用乐队来伴奏诗人怀古之情和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而整个合唱套曲各章之间,也是用诗朗诵来承上启下、贯串发展的,这是一部诗化的交响大合唱”。作品中诗歌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个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连贯,音乐形象鲜活生动,章节内容环环相扣又相互补充,战斗激情步步升级,直到全曲的终结,也将情感推向了全曲的最高潮。
作曲家用丰富多彩的主题贯穿手法,将革命性、史诗性、崇高性的重大命题贯穿始终,创作出一部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大型合唱套曲。《黄河大合唱》自诞生以来,没有因为岁月的改变、时代的变迁而被人遗忘,而是被中华儿女代代相传,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着。
二0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是《黃河大合唱》诞生八十周年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即将迎来七十华诞。今天,我们再唱《黄河大合唱》,更多了一份勿忘苦难,心存危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卫中华民族不受外敌侵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