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她大学毕业后被好友拉着去应聘大学生村官,随后被安排到北京市密云县新城子镇大角峪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来到大角峪村,她意外地接触到两名20多岁自幼患自闭症的青年,因为当时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耽误了治疗。其中一名严重的患者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小脚趾头已经退化、脱落。这一切深深地震撼了她。
于是,她开始了解自闭症。這时,她才知道我国目前自闭症儿童高达160多万~300多万,虽然此病大多是因为大脑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影响进行改善。随后,她向自闭症专业医生求助,给出的答复是这两名青年康复的概率几乎为零。
遗憾之余,2012年3月,她决定在村里创办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室,而且已经想好了工作室的运行模式:自闭症儿童来这里治疗,食宿免费。义工在帮患儿做康复训练的同时,也做一些软陶工艺品,通过各种途径售卖,来维持工作室的正常运转。
听说她要做公益,亲朋好友们都说,别的大学生村官都在忙村务,帮村民致富,你却要做公益,真是自讨苦吃。村里人也有异议,认为这事赚不到多少钱,也带不来多少效益。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对村干部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说服他们一起做公益。
很快,她把几名专业老师请到村里,开始教闲散在家的妇女做软陶工艺品。这是专家普遍认可的一种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项目,而且能够帮助患者掌握一技之长,迅速融入社会大家庭。
因为刚开始村里人不了解,很多来凑热闹学手艺,到后来知道这是她在招义工,于是多数人选择了离开,最后只留下了6名妇女,支持她的公益行动。但是,让她遗憾的是,工作室虽然建起来了,却一直没有家长愿意把自闭症儿童送过来。
不久,她参加了青春榜样评选活动,活动主办方了解到她想办公益的想法后,决定帮她一起出主意、找资源,事情才有了一些转机。于是,在活动筹委会的协调下,她把东郊社区的3名专业康复训练师请到大角峪村,培训大角峪村的义工。
随后,她通过大学生村官QQ群、微博等渠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很快,4名曾经在东郊社区参加过康复训练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大角峪村体验,一个月后,一个远在湖南益阳的5岁患儿也由爷爷奶奶慕名带来。
但令她沮丧的是,最初送来的几名自闭症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孩子家长却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他们了解康复的难度,并没有责怪她,反过来安慰她,坚定地支持着。
不久,从湖南益阳送来的那个5岁患儿,之前没有做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却收到了良好效果,这让她和义工们感到莫大的鼓励。
这孩子刚来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根本坐不住,但是喜欢玩乐器,特别有音乐天赋。于是,义工们就从陪他玩乐器入手,慢慢地,这孩子能坚持5分钟、10分钟……后来,能开始坐下玩陶泥,而且,能主动和周围人进行交流。不到一个月,就有意识地拉其他小朋友的手。两个月后,这孩子完全康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到幼儿园读书学习。
她除了完成村里的工作,还要为工作室奔波劳碌,从添置设备、给义工发补贴到患者的食宿费用,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她常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以解燃眉之急。
后来,她选择了一家很有市场竞争力的软陶工艺品厂,引进他们的模具,在教自闭症儿童做小工艺品的同时,也生产大型的软陶工艺品。这样,收入来源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她在网上开了淘宝店,义卖自闭症患儿的软陶工艺品,将所得收入的用途进行公示,吸引了热心人士支持她的公益事业。
2012年9月25日,在当地鱼王美食节上,她所在的展位上除了展示大角峪村的农产品外,更多是展示了自闭症儿童的陶艺工艺品。虽然这天,她的展位只卖出了100多元,但毕竟使她的公益事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如今,她的工作室已举办了两期自闭症患儿训练班,第三期也在2012年10月开班,目前已有来自山东等地的患儿家长与她预约。越来越多的义工纷纷加入她的团队,经常自发组织到大角峪村帮助自闭症儿童。她的梦想是把自己的工作室办成一家正规的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以此带动全村的发展壮大。
她叫张佑,一名大学生村官,一个90后女孩。一年来,她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奔走呼号,风风雨雨,一路前行,用自己非凡的爱心和与众不同的公益选择,做着自己的“公益”梦想,感动着世人。
公益是她的生活习惯,公益幸福着她的人生。的确,一个热心公益的人一定是活得快乐,纯善如玉,幸福永远!
来到大角峪村,她意外地接触到两名20多岁自幼患自闭症的青年,因为当时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耽误了治疗。其中一名严重的患者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小脚趾头已经退化、脱落。这一切深深地震撼了她。
于是,她开始了解自闭症。這时,她才知道我国目前自闭症儿童高达160多万~300多万,虽然此病大多是因为大脑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影响进行改善。随后,她向自闭症专业医生求助,给出的答复是这两名青年康复的概率几乎为零。
遗憾之余,2012年3月,她决定在村里创办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室,而且已经想好了工作室的运行模式:自闭症儿童来这里治疗,食宿免费。义工在帮患儿做康复训练的同时,也做一些软陶工艺品,通过各种途径售卖,来维持工作室的正常运转。
听说她要做公益,亲朋好友们都说,别的大学生村官都在忙村务,帮村民致富,你却要做公益,真是自讨苦吃。村里人也有异议,认为这事赚不到多少钱,也带不来多少效益。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对村干部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说服他们一起做公益。
很快,她把几名专业老师请到村里,开始教闲散在家的妇女做软陶工艺品。这是专家普遍认可的一种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项目,而且能够帮助患者掌握一技之长,迅速融入社会大家庭。
因为刚开始村里人不了解,很多来凑热闹学手艺,到后来知道这是她在招义工,于是多数人选择了离开,最后只留下了6名妇女,支持她的公益行动。但是,让她遗憾的是,工作室虽然建起来了,却一直没有家长愿意把自闭症儿童送过来。
不久,她参加了青春榜样评选活动,活动主办方了解到她想办公益的想法后,决定帮她一起出主意、找资源,事情才有了一些转机。于是,在活动筹委会的协调下,她把东郊社区的3名专业康复训练师请到大角峪村,培训大角峪村的义工。
随后,她通过大学生村官QQ群、微博等渠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很快,4名曾经在东郊社区参加过康复训练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大角峪村体验,一个月后,一个远在湖南益阳的5岁患儿也由爷爷奶奶慕名带来。
但令她沮丧的是,最初送来的几名自闭症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孩子家长却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他们了解康复的难度,并没有责怪她,反过来安慰她,坚定地支持着。
不久,从湖南益阳送来的那个5岁患儿,之前没有做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却收到了良好效果,这让她和义工们感到莫大的鼓励。
这孩子刚来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根本坐不住,但是喜欢玩乐器,特别有音乐天赋。于是,义工们就从陪他玩乐器入手,慢慢地,这孩子能坚持5分钟、10分钟……后来,能开始坐下玩陶泥,而且,能主动和周围人进行交流。不到一个月,就有意识地拉其他小朋友的手。两个月后,这孩子完全康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到幼儿园读书学习。
她除了完成村里的工作,还要为工作室奔波劳碌,从添置设备、给义工发补贴到患者的食宿费用,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她常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以解燃眉之急。
后来,她选择了一家很有市场竞争力的软陶工艺品厂,引进他们的模具,在教自闭症儿童做小工艺品的同时,也生产大型的软陶工艺品。这样,收入来源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她在网上开了淘宝店,义卖自闭症患儿的软陶工艺品,将所得收入的用途进行公示,吸引了热心人士支持她的公益事业。
2012年9月25日,在当地鱼王美食节上,她所在的展位上除了展示大角峪村的农产品外,更多是展示了自闭症儿童的陶艺工艺品。虽然这天,她的展位只卖出了100多元,但毕竟使她的公益事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如今,她的工作室已举办了两期自闭症患儿训练班,第三期也在2012年10月开班,目前已有来自山东等地的患儿家长与她预约。越来越多的义工纷纷加入她的团队,经常自发组织到大角峪村帮助自闭症儿童。她的梦想是把自己的工作室办成一家正规的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以此带动全村的发展壮大。
她叫张佑,一名大学生村官,一个90后女孩。一年来,她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奔走呼号,风风雨雨,一路前行,用自己非凡的爱心和与众不同的公益选择,做着自己的“公益”梦想,感动着世人。
公益是她的生活习惯,公益幸福着她的人生。的确,一个热心公益的人一定是活得快乐,纯善如玉,幸福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