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5月1日19时整,北京上空出现了中国电视节目信号。
北京仅有的50台电视接收机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以广播大楼模型为背景图案、上书“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电视画面。新华社为此发出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已于5月1日开始实验广播。”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电视事业。
今年9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建台暨新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央电视台发出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体干部职工、全国广大电视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表示,电视事业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广大电视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60年来,中国电视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快速发展,毫无疑问成为当今最主流的艺术形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吕焕斌感慨地说。自195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电视工作者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创造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中的一系列“第一”,这些“第一”在世界电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新中国第一个电视台
中国的电视业还要从1954年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在那一年提出:中国要办电视。
1955年2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的电视台的计划。周恩来总理2月12日批示将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办电视的经验,中央广播事业局派羅东和孟启予组成电视代表团,于1957年12月赴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考察。隔年3月,罗东和孟启予返回北京,为建立电视台进行了准备。
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原广播大楼西侧四层楼上的一个6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改建成为简陋的导演控制室,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创办之初北京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能力很低,主要依靠电影厂和文艺演出单位的支持。当时,除纪录、科教影片以外,其他节目全是直播。试验广播期间,每周播出两次节目,每次二至三小时,包括新闻性节目、社会教育节目和文艺节目等。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正式播出的电视节目由每周两次增至每周四次(星期二、四、六、日各播一次),同时试办了五期《电视广播节目报》周刊。
电视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从一开始就备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中央电视台来视察。1959—1961年,在我国遇到严重经济困难、全国电视台由原来的23座缩减为5座的情况下,国家还决定给中央电视台兴建9800平方米的洗印楼,并调拨部分电视设备。艰苦创业中的中央电视台更加奋发图强,从1960年1月起,中央电视台试行固定节目时间表,既有面向一般观众的节目,又有为特定对象设置的节目;既有新闻性节目,又有教育性和文艺性节目,定期或交错播出的专栏达几十个。1960年3月,中央电视台还与北京市教育局联合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电视大学——北京电视大学。
197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的飞跃;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CCTV),这一件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伴随着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拨中国内地电视观众开始逐渐形成。
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沈力
1958年,组建北京电视台时,沈力成为第一位电视播音员,被称作“中国荧屏第一人”。
在北京电视台初创的近两年时间里,只有沈力一名播音员,要播报新闻、社教、文艺、体育节目,甚至天安门节日庆祝实况、大型文艺晚会转播,样样都要干。沈力工作了8年,创造了一个端庄、文雅、大方、诚挚的电视屏幕形象。1974年,沈力改行到社教部文化生活组当编辑,曾采访侯宝林、李谷一,编辑节目《相声大师到哪儿去了》《心灵的歌声》,曾在全国优秀电视专题节目评选中获奖。
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将《为您服务》栏目设为固定栏目,设立固定主持人,由沈力出任。1983年1月1日,《为您服务》以崭新的面貌同观众见面。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
沈力认为,主持人应该主动参与节目,全面深入掌握节目内容,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面对面”地和观众交谈。主持人的个性与他所主持栏目的个性应该是一致的,服务性节目的主持人应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诚朴实,成为观众的知心朋友。《为您服务》栏目很快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仅1983年1月到5月,就收到来自全国观众的1.3万封信;6月,中央电视台共收到观众信件7248封,而其中有3300多封是寄给沈力的。
1993年10月,离休后的沈力再次被请回中央电视台,成为《夕阳红》栏目主持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之内,《夕阳红》和名牌节目《东方时空》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沈力是中国电视播音主持的先行者和探路人,她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符号,在其长达50年的电视工作历程中,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电视工作经验。她用四句话浓缩了自己电视生涯的真谛:“主持人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电视节目想要吸引观众受人青睐,就要善于调动主持人的大脑和口、目等器官及面部表情,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观众服务、“情系观众”,才能博得观众的喜爱和回馈。
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今年实际上要纪念的是三件事:一个是改革开放40年,一个是电视剧诞生60年,还有一件事是电视诞生60年。电视是在1958年5月1日开播的,45天以后就出现了电视剧。”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王卫平感慨并庆幸,没有错过自己人生中电视剧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始。一个多月后的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家庭伦理剧《一口菜饼子》,该剧成为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电视剧全长只有20分钟,这也成为了我国电视剧发展初步探索阶段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较于电影,这时的中国电视剧算是刚刚起步。1961年的《桃园女儿嫁窝谷》、1962年的《绿林行》、1966年的《焦裕禄》等剧皆以正面典型人物作为作品主体,这一时期的电视作品基本没有太大的娱乐性,而是有着较强的宣传作用。王卫平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确立,各行各业都发展得非常迅猛。电视剧也离不开国家、社会、民族的整体形势,以及政治和文化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5月,由许欢子、蔡晓晴导演的《三亲家》播出,这是新时期录制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世纪80年代看电视成为人们颇为时尚的精神消费。这段时期,1981年,王扶林导演完成了第一部内地长篇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初剪版本为10集,后剪成9集在春节播出,掀起极大反响,它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1983年,在地方呼吁机构改革的热潮中,政府开始实施“四级办电视”的政策。这项政策在将电视普及到县城以下行政区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电视系统的商业化。此后,中国电视剧正式从停滞期大踏步走出来,迈向成长期。
談起这段时期,王卫平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复苏期、成长期。”1983年,《霍元甲》作为内地引进的第一部香港电视剧,播出时盛况空前,也引发了内地的武侠热潮,霍元甲、陈真迅速成为一代人的偶像。1985年,一部描写旧上海的电视剧《上海滩》震惊了所有上海人,那时整个上海沉浸在《上海滩》的热播之中,该剧主题歌在大街小巷流传,成为几十年来粤语流行歌曲的经典,许文强的西装和围巾、冯程程的麻花辫等装束也成为年轻人仿效的对象。
同年,中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播出,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文学性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中心话题。
说起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典是一个推着一个出来的,而且这段时期的经典作品伴随着很多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比如,1986年,中国第一部采用特技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播出,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更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哼唱的歌曲。这版《西游记》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1986年,上海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济公》应运而生,每晚家家窗户里传出的都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歌。还有,1987年春节,36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第一次以日播的形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当《枉凝眉》在剧中唱得千回百转之际,最高收视率创下了空前纪录,造就了中国电视剧史“难以逾越的经典”。
第一次重大案件审判报道
1980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成功地报道了重大案件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
198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中央电视台专门组成40人的“两案”报道组进行报道。1980年11月21日,有关“两案”的报道第一次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举国上下有亿万观众目睹了特别法庭的庄严肃穆气氛和审判过程。加之每天《新闻联播》后的“两案”专题报道,使观众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两案”报道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在一些公共场合的电视机前,常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多时竟达数百人。与此同时,我国还通过卫星向国外传送了“两案”连续报道。
“两案”报道之所以能如此吸引观众,除事件本身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外,主要是电视能利用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符号,真实、及时地记录、传播这一历史性的场面。报道中大量的同期声利用,加之有关“两案”报道大都是播出当天的审判内容,在电视机前形成一个参与审判的氛围和心境,使观众有“眼观其人、耳闻其声、参与其事、身临其境”之感,犹如事件的直接参与者。
这次“两案”报道,一改往日只见人嘴动、不见人出声、由播音员滔滔不绝解说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法庭上的气氛和场面。这也是我国电视新闻史上报道手法的一次成功尝试。它打破了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神秘感,使观众有了一次目睹、了解重大政治案件审判过程的机会,“两案”审判报道成为人们长时间议论的话题,时隔多年,它仍能使人回忆起当时法庭上的情景。
第一部译制片《巧入敌后》
1979年年底,为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对新影片的收视需求,中央电视台成立了译制组,专门负责译制外国电视剧和电视影片。1979年播出第一部译制片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与德国占领军巧妙周旋的惊险故事。
在中央电视台的引进片中,最早的一批是《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美国科幻片《大西洋底来的人》1980年年初开始播出,每周一集,非常受欢迎;而《加里森敢死队》则是美国的一部电视连续剧,1980年10月开始播放,立即引起轰动。但是这部26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就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随即停播。不过,这两部戏可以说是开了引进剧的先河。
1989年以前,译制片只在第一套节目中有一个固定的播出栏目—— 《电视译制片》。1989年以后,第二套节目中也开始不定期播出译制片。 1993年,《电视译制片》栏目更名为《国际影院》,而且播出时段逐渐扩展,风格样式日益丰富。为改变以往以美、日影视剧为主的状况,中央电视台大力开掘新片源,先后选播法国《交际花盛衰记》、苏联的《春天的17个瞬间》、韩国的《爱情是什么》、墨西哥的《你,就是你》等。
为介绍世界优秀文化遗产,1995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世界名著名片系列,播出了《战争与和平》等,1996年推出《世界名著名片欣赏》栏目,专门播出世界各国根据文学名著改编拍摄的影视作品,以及在世界电影电视史上有影响或者获得大奖的影视故事片。先后播出了《魂断蓝桥》《开罗的紫玫瑰》《静静的顿河》《居里夫人》《简·爱》《白痴》等,其中反映波兰作曲家肖邦艺术生涯的影片《一曲难忘》播出后反响强烈,在社会上引发热烈讨论。
第一个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
1996年,《东方时空》推出一档“周日特别奉献”节目《实话实说》,第一期节目名为《鸟与我们》。此后,《实话实说》在每周日《东方时空》中播出。
《实话实说》第一次采用了“脱口秀”的形式,这在当时还是非常新颖的节目形式。《实话实说》推出了一类新型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主持人游动在现场观众中间,穿针引线,推波助澜,在倾听、询问、交谈中揭示主题、概括观点、显露矛盾,而且点到为止,用口语机智幽默地营造心领神会的交流氛围。
《实话实说》还通过“提出现象—不同观点的展示和辩论—达到一种心服口服的意见统一”这一過程,让有代表性的意见充分表达和碰撞,把观点的确立过程再呈现给观众。
这档节目是中国电视媒体中最具平民色彩的电视栏目,深得广大观众喜爱,收视率稳定在4%左右;每期有4000多万观众收看这个节目;每天有数百名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收视意见、提供选题线索。
《实话实说》推动和引领了我国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兴盛和繁荣,完善了这种形式,并使它走向了成熟。“对大局的把握、对品位的把握、对技巧的把握及对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实话实说》的成功法宝。在制作上,《实话实说》实行策划与编导分离、吸纳多学科人才介入电视,打破了传统的电视人办电视的模式。策划人员对节目的全面把握和细节控制,使得我国电视行业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策划”。
第一次电视播音、第一部电视剧播出、第一次直播比赛、第一台春晚出炉……在六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央电视台有过创业的艰辛、探索的曲折,也有成功的辉煌与喜悦,今天的中央电视台开办了41个频道,年播出32.9万小时,是全球唯一使用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不间断对外传播的电视媒体,是世界500大品牌之一,它不仅是中国观众的精神食粮,也是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700个视频频道视频材料的源泉。毫无疑问,中央电视台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继承文明,开拓创新”成为了它的责任与使命。
(摘自《小康》2018年第31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北京仅有的50台电视接收机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以广播大楼模型为背景图案、上书“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电视画面。新华社为此发出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已于5月1日开始实验广播。”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电视事业。
今年9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建台暨新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央电视台发出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体干部职工、全国广大电视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表示,电视事业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广大电视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60年来,中国电视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快速发展,毫无疑问成为当今最主流的艺术形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吕焕斌感慨地说。自195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电视工作者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创造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中的一系列“第一”,这些“第一”在世界电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新中国第一个电视台
中国的电视业还要从1954年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在那一年提出:中国要办电视。
1955年2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的电视台的计划。周恩来总理2月12日批示将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办电视的经验,中央广播事业局派羅东和孟启予组成电视代表团,于1957年12月赴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考察。隔年3月,罗东和孟启予返回北京,为建立电视台进行了准备。
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原广播大楼西侧四层楼上的一个6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改建成为简陋的导演控制室,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创办之初北京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能力很低,主要依靠电影厂和文艺演出单位的支持。当时,除纪录、科教影片以外,其他节目全是直播。试验广播期间,每周播出两次节目,每次二至三小时,包括新闻性节目、社会教育节目和文艺节目等。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正式播出的电视节目由每周两次增至每周四次(星期二、四、六、日各播一次),同时试办了五期《电视广播节目报》周刊。
电视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从一开始就备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中央电视台来视察。1959—1961年,在我国遇到严重经济困难、全国电视台由原来的23座缩减为5座的情况下,国家还决定给中央电视台兴建9800平方米的洗印楼,并调拨部分电视设备。艰苦创业中的中央电视台更加奋发图强,从1960年1月起,中央电视台试行固定节目时间表,既有面向一般观众的节目,又有为特定对象设置的节目;既有新闻性节目,又有教育性和文艺性节目,定期或交错播出的专栏达几十个。1960年3月,中央电视台还与北京市教育局联合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电视大学——北京电视大学。
197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的飞跃;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CCTV),这一件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伴随着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拨中国内地电视观众开始逐渐形成。
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沈力
1958年,组建北京电视台时,沈力成为第一位电视播音员,被称作“中国荧屏第一人”。
在北京电视台初创的近两年时间里,只有沈力一名播音员,要播报新闻、社教、文艺、体育节目,甚至天安门节日庆祝实况、大型文艺晚会转播,样样都要干。沈力工作了8年,创造了一个端庄、文雅、大方、诚挚的电视屏幕形象。1974年,沈力改行到社教部文化生活组当编辑,曾采访侯宝林、李谷一,编辑节目《相声大师到哪儿去了》《心灵的歌声》,曾在全国优秀电视专题节目评选中获奖。
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将《为您服务》栏目设为固定栏目,设立固定主持人,由沈力出任。1983年1月1日,《为您服务》以崭新的面貌同观众见面。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
沈力认为,主持人应该主动参与节目,全面深入掌握节目内容,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面对面”地和观众交谈。主持人的个性与他所主持栏目的个性应该是一致的,服务性节目的主持人应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诚朴实,成为观众的知心朋友。《为您服务》栏目很快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仅1983年1月到5月,就收到来自全国观众的1.3万封信;6月,中央电视台共收到观众信件7248封,而其中有3300多封是寄给沈力的。
1993年10月,离休后的沈力再次被请回中央电视台,成为《夕阳红》栏目主持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之内,《夕阳红》和名牌节目《东方时空》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沈力是中国电视播音主持的先行者和探路人,她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符号,在其长达50年的电视工作历程中,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电视工作经验。她用四句话浓缩了自己电视生涯的真谛:“主持人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电视节目想要吸引观众受人青睐,就要善于调动主持人的大脑和口、目等器官及面部表情,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观众服务、“情系观众”,才能博得观众的喜爱和回馈。
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今年实际上要纪念的是三件事:一个是改革开放40年,一个是电视剧诞生60年,还有一件事是电视诞生60年。电视是在1958年5月1日开播的,45天以后就出现了电视剧。”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王卫平感慨并庆幸,没有错过自己人生中电视剧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始。一个多月后的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家庭伦理剧《一口菜饼子》,该剧成为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电视剧全长只有20分钟,这也成为了我国电视剧发展初步探索阶段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较于电影,这时的中国电视剧算是刚刚起步。1961年的《桃园女儿嫁窝谷》、1962年的《绿林行》、1966年的《焦裕禄》等剧皆以正面典型人物作为作品主体,这一时期的电视作品基本没有太大的娱乐性,而是有着较强的宣传作用。王卫平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确立,各行各业都发展得非常迅猛。电视剧也离不开国家、社会、民族的整体形势,以及政治和文化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5月,由许欢子、蔡晓晴导演的《三亲家》播出,这是新时期录制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世纪80年代看电视成为人们颇为时尚的精神消费。这段时期,1981年,王扶林导演完成了第一部内地长篇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初剪版本为10集,后剪成9集在春节播出,掀起极大反响,它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1983年,在地方呼吁机构改革的热潮中,政府开始实施“四级办电视”的政策。这项政策在将电视普及到县城以下行政区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电视系统的商业化。此后,中国电视剧正式从停滞期大踏步走出来,迈向成长期。
談起这段时期,王卫平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复苏期、成长期。”1983年,《霍元甲》作为内地引进的第一部香港电视剧,播出时盛况空前,也引发了内地的武侠热潮,霍元甲、陈真迅速成为一代人的偶像。1985年,一部描写旧上海的电视剧《上海滩》震惊了所有上海人,那时整个上海沉浸在《上海滩》的热播之中,该剧主题歌在大街小巷流传,成为几十年来粤语流行歌曲的经典,许文强的西装和围巾、冯程程的麻花辫等装束也成为年轻人仿效的对象。
同年,中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播出,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文学性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中心话题。
说起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典是一个推着一个出来的,而且这段时期的经典作品伴随着很多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比如,1986年,中国第一部采用特技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播出,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更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哼唱的歌曲。这版《西游记》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1986年,上海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济公》应运而生,每晚家家窗户里传出的都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歌。还有,1987年春节,36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第一次以日播的形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当《枉凝眉》在剧中唱得千回百转之际,最高收视率创下了空前纪录,造就了中国电视剧史“难以逾越的经典”。
第一次重大案件审判报道
1980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成功地报道了重大案件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
198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中央电视台专门组成40人的“两案”报道组进行报道。1980年11月21日,有关“两案”的报道第一次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举国上下有亿万观众目睹了特别法庭的庄严肃穆气氛和审判过程。加之每天《新闻联播》后的“两案”专题报道,使观众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两案”报道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在一些公共场合的电视机前,常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多时竟达数百人。与此同时,我国还通过卫星向国外传送了“两案”连续报道。
“两案”报道之所以能如此吸引观众,除事件本身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外,主要是电视能利用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符号,真实、及时地记录、传播这一历史性的场面。报道中大量的同期声利用,加之有关“两案”报道大都是播出当天的审判内容,在电视机前形成一个参与审判的氛围和心境,使观众有“眼观其人、耳闻其声、参与其事、身临其境”之感,犹如事件的直接参与者。
这次“两案”报道,一改往日只见人嘴动、不见人出声、由播音员滔滔不绝解说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法庭上的气氛和场面。这也是我国电视新闻史上报道手法的一次成功尝试。它打破了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神秘感,使观众有了一次目睹、了解重大政治案件审判过程的机会,“两案”审判报道成为人们长时间议论的话题,时隔多年,它仍能使人回忆起当时法庭上的情景。
第一部译制片《巧入敌后》
1979年年底,为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对新影片的收视需求,中央电视台成立了译制组,专门负责译制外国电视剧和电视影片。1979年播出第一部译制片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与德国占领军巧妙周旋的惊险故事。
在中央电视台的引进片中,最早的一批是《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美国科幻片《大西洋底来的人》1980年年初开始播出,每周一集,非常受欢迎;而《加里森敢死队》则是美国的一部电视连续剧,1980年10月开始播放,立即引起轰动。但是这部26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就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随即停播。不过,这两部戏可以说是开了引进剧的先河。
1989年以前,译制片只在第一套节目中有一个固定的播出栏目—— 《电视译制片》。1989年以后,第二套节目中也开始不定期播出译制片。 1993年,《电视译制片》栏目更名为《国际影院》,而且播出时段逐渐扩展,风格样式日益丰富。为改变以往以美、日影视剧为主的状况,中央电视台大力开掘新片源,先后选播法国《交际花盛衰记》、苏联的《春天的17个瞬间》、韩国的《爱情是什么》、墨西哥的《你,就是你》等。
为介绍世界优秀文化遗产,1995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世界名著名片系列,播出了《战争与和平》等,1996年推出《世界名著名片欣赏》栏目,专门播出世界各国根据文学名著改编拍摄的影视作品,以及在世界电影电视史上有影响或者获得大奖的影视故事片。先后播出了《魂断蓝桥》《开罗的紫玫瑰》《静静的顿河》《居里夫人》《简·爱》《白痴》等,其中反映波兰作曲家肖邦艺术生涯的影片《一曲难忘》播出后反响强烈,在社会上引发热烈讨论。
第一个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
1996年,《东方时空》推出一档“周日特别奉献”节目《实话实说》,第一期节目名为《鸟与我们》。此后,《实话实说》在每周日《东方时空》中播出。
《实话实说》第一次采用了“脱口秀”的形式,这在当时还是非常新颖的节目形式。《实话实说》推出了一类新型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主持人游动在现场观众中间,穿针引线,推波助澜,在倾听、询问、交谈中揭示主题、概括观点、显露矛盾,而且点到为止,用口语机智幽默地营造心领神会的交流氛围。
《实话实说》还通过“提出现象—不同观点的展示和辩论—达到一种心服口服的意见统一”这一過程,让有代表性的意见充分表达和碰撞,把观点的确立过程再呈现给观众。
这档节目是中国电视媒体中最具平民色彩的电视栏目,深得广大观众喜爱,收视率稳定在4%左右;每期有4000多万观众收看这个节目;每天有数百名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收视意见、提供选题线索。
《实话实说》推动和引领了我国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兴盛和繁荣,完善了这种形式,并使它走向了成熟。“对大局的把握、对品位的把握、对技巧的把握及对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实话实说》的成功法宝。在制作上,《实话实说》实行策划与编导分离、吸纳多学科人才介入电视,打破了传统的电视人办电视的模式。策划人员对节目的全面把握和细节控制,使得我国电视行业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策划”。
第一次电视播音、第一部电视剧播出、第一次直播比赛、第一台春晚出炉……在六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央电视台有过创业的艰辛、探索的曲折,也有成功的辉煌与喜悦,今天的中央电视台开办了41个频道,年播出32.9万小时,是全球唯一使用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不间断对外传播的电视媒体,是世界500大品牌之一,它不仅是中国观众的精神食粮,也是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700个视频频道视频材料的源泉。毫无疑问,中央电视台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继承文明,开拓创新”成为了它的责任与使命。
(摘自《小康》2018年第31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