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联合围刺热敏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基层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刺络放血联合围刺热敏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阿昔洛韦、甲钴胺治疗,治疗组接受刺络放血联合围刺热敏灸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周围血P物质(SP)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的变化情况、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IL-4、IL-6、TNF-α、SP水平、CRP、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IL-4、IL-6、TNF-α、SP水平、CRP、IFN-γ水平明显较低,并且治疗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明显较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较低,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刺络放血联合围刺热敏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效果良好,不仅能够降低VAS评分、IL-4、IL-6、TNF-α、SP水平、CRP、IFN-γ水平,同时能够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济南市莱芜区南十里铺村工作组在区总队指导下,发挥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施工队"、乡村治理"推进队"和为民办事"服务队"职责职能,聚焦主责主业,以党建为统领,以为民服务、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抓手,积极走访调研,探索建立了南十里铺村"数字民生档案",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村庄发展亟需"数字民生档案"。
期刊
皮肤源性瘙痒动物模型常用于药物止痒实验研究。组胺、右旋糖酐、化合物48/80等致痒物质常用于诱导组胺依赖急性瘙痒模型,氯喹、P物质、5-羟色胺等诱导非组胺依赖瘙痒模型。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炎症性疾病模型同时也是慢性瘙痒动物模型。本文综述了皮肤源性急慢性瘙痒动物模型实验应用研究进展,发现动物品系、瘙痒物质类型和浓度、给药方式等都能影响动物瘙痒行为的效果,不同模型的瘙痒特点和持续各有差异。
针对高浓度含油污水使用常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效果差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室内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有机硅单体(VSi-1)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絮凝剂PAM-2D,通过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絮凝剂PAM-2D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除油效果较好,絮凝剂的质量浓度越高,除油率越高,形成的絮体的ξ绝
近期,川东南地区多口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眼球状灰岩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其成因机理一直颇有争议。基于重点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观察,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眼球状灰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茅一段眼球状灰岩发育卷曲变形构造、液化底劈、液化脉、热液脉和生物壳体反扣等现象,具有地震震动改造的特征。眼球状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石英、白云石、滑石、黄
2022年8月,四川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从而面临“三最”叠加的局面,即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温度,最少降水量,最高电力负荷。四川水电大幅减发,而负荷又急剧攀升,造成较大的电力供需缺口,继而发生严峻的应急限电事件,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从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出发,剖析了四川限电事件的关键影响因素,并着重对四川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从电力保供维度归纳了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随
人体的皮肤颜色根据种族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同一种族随着居住地域不同,肤色也各不相同。首先根据皮肤结构与光学特性建立新生儿七层皮肤模型,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方法通过改变表皮黑色素体积分数来模拟光在不同肤色条件下的传播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新生儿肤色差异对光在皮肤内的传播特性有较大影响,且会对黄疸无创检测的关键波长造成干扰,从而影响新生儿黄疸无创检测的准确性。
目的:回顾分析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药学管理路径。方法:利用人工+智能筛选的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门诊药房中成药使用的有关数据。在2019—2021年内分别统计450张中成药处方,纳入总处方数为1 350张。结果:研究期间,医院门诊药房再用中成药共123种,其中基药38种,中成药基药构成比为30.89%。中成药的使用涉及门诊各个科室,使用频率排在前30的中成药中有基药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