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以双盲法纳入对照组(45例)和管理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模式,管理组使用分析问题管理模式,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总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管理组急诊护理质量较高、总满意度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患者,以分析问题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还可增强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分析问题管理模式;急诊科;护理质量;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089
  急诊科作为医院医疗服务中组成部门,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科室,业务水平、抢救效果等因素是决定医院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对医疗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也致使急诊护理工作越发严格[1]。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明确分析问题管理模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以双盲法纳入对照组(45例)和管理组(45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28-74(47.54±3.71)岁。管理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29-75(47.81±3.90)岁。两组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模式,即入院时依据患者病情状况,科学施行急诊分诊,再评估其生命体征变动。管理组使用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具体为:
  1.2.1构建问题管理团队。构建以急诊科护士长、护师、护士为导向的问题管理团队,用以全方位掌握急诊科护理常见问题及整改措施;再依据组员岗位能力、工作年限等因素划分各阶段工作内容,落实其岗位职责,必要时可联合组内会议集思广益,探寻问题整改措施[2]。
  1.2.2监管和考核。通过对问题管理模式的思考,对急诊科各项内容予以细化,妥善制定管理措施和目标,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还应时刻做好监管、考核等诸多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均应依据标准制定既定操作,一旦出现食物应立即严惩。
  1.2.3预防措施。(1)接到120急救电话时应立即派车救援,通过和家属间的交流,掌握患者症状表现及病情进展,再制定抢救措施;告知患者切勿搬动患者。(2)患者转运期间应时刻评估体征变化,酌情采取氣管插管、吸氧等操作,若患者依从性较差,可合理使用镇痛药及镇静药,做好情绪安抚工作。(3)院内转运时详细探查患者躯体状况,及时构建绿色通道及防护,杜绝因转运通道阻塞导致病情延误[3]。
  1.3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通过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设有4个维度。即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护理综合,分值越高表明急诊护理质量越佳。(2)比较患者急诊护理总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0-60分为极满意、61-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极满意,总满意度=极满意度+满意度[4]。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急诊护理质量等用x±s表示、t检验;急诊护理总满意度等用%表示、x2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
  对照组急诊护理质量显著低于管理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患者急诊护理总满意度
  管理组急诊护理总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科室,如感染性病症(常见发热类疾病)、脑血管病症(常见昏迷、头晕和眩晕、头痛)及心血管病症(常见胸痛、急性左心衰和心律失常)等。和其他科室相比,急诊科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病因复杂等因素极易面临突发事件,若存在处理不到位必将会引起医疗纠纷,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可采取“分析问题管理模式”,通过急诊科问题管理团队的构建,详细掌握急诊护理期间各类问题,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监管措施和考核措施,确保各项急诊工作的顺利施行。同时,还可在有效协调各科室职责的同时,落实患者接诊、转运和抢救等诸多环节,预防意外事件[5]。本研究可知,管理组急诊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急诊护理总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科患者,以分析问题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还可增强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保健文汇,2020,13(08):77-78.
  [2]刘春燕,罗晓玲,刘美洁,曹美君.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75+193.
  [3]赵丽莉,魏安娜.急诊科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方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9):111-113.
  [4]邹纯元.急诊科用药护理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191-192.
  [5]李想.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8):50-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手外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2—2020年05月内收治的部分患者作为此次临床医学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研究课题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60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和风控组(在治疗和护理期间贯穿危机管理模式的相关理念)。结果:相对于一般组患者来说,风控组中患者治疗期间的整体感受更好,护理缺陷更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特级护理干预对黄斑变性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6月到2020年2月时段内收治的黄斑变性患者共40例,依据双盲法纳入甲组(20例)和乙组(20例)。甲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乙组使用以患者为中心特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和甲组比较,乙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较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9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单双号将患者随机2组各45例并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组别记为常规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组别记为循证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血压水平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不同方案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高血压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循证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维护实施两种的不同延续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以2019年07月-2020年05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治疗结束后带管出院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PICC专科护士评估结果及患者自愿选择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护理门诊维护干预,实验组28例行护士上门维护干预,对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服务费用、时间以及人力投入。结果:实验组所需要费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急诊收治的86例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行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诊疗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检查等待时间、术前抢救时间、转运时间及科室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下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来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在乙肝患者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乙肝患者当中抽选出58例列为观察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随机按1:1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实验组(29例整体护理),对2组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1)依从性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提高乙肝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时段内诊疗的急诊科患者共100例,依据双盲法纳入常规组(n=50)、优质组(n=50)。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优质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总满意度。结果:和常规组相比,优质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总满意度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既可
期刊
【摘要】临终关怀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难以治愈的病症来说,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本文以晚期肿瘤疾病为例,对临床关怀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晚期肿瘤;临终关怀;生活质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00  前言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呼吸科卧床患者的便秘问题,探究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地点为我院,研究人员的选取标准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均长期卧床,存在便秘风险,研究共选取人数5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等,探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的50例患者中,经过护理干预,有48例患者改善便秘问题,有效率为96.00%,对本次护理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