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以双盲法纳入对照组(45例)和管理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模式,管理组使用分析问题管理模式,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总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管理组急诊护理质量较高、总满意度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患者,以分析问题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还可增强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分析问题管理模式;急诊科;护理质量;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089
急诊科作为医院医疗服务中组成部门,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科室,业务水平、抢救效果等因素是决定医院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对医疗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也致使急诊护理工作越发严格[1]。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明确分析问题管理模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以双盲法纳入对照组(45例)和管理组(45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28-74(47.54±3.71)岁。管理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29-75(47.81±3.90)岁。两组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模式,即入院时依据患者病情状况,科学施行急诊分诊,再评估其生命体征变动。管理组使用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具体为:
1.2.1构建问题管理团队。构建以急诊科护士长、护师、护士为导向的问题管理团队,用以全方位掌握急诊科护理常见问题及整改措施;再依据组员岗位能力、工作年限等因素划分各阶段工作内容,落实其岗位职责,必要时可联合组内会议集思广益,探寻问题整改措施[2]。
1.2.2监管和考核。通过对问题管理模式的思考,对急诊科各项内容予以细化,妥善制定管理措施和目标,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还应时刻做好监管、考核等诸多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均应依据标准制定既定操作,一旦出现食物应立即严惩。
1.2.3预防措施。(1)接到120急救电话时应立即派车救援,通过和家属间的交流,掌握患者症状表现及病情进展,再制定抢救措施;告知患者切勿搬动患者。(2)患者转运期间应时刻评估体征变化,酌情采取氣管插管、吸氧等操作,若患者依从性较差,可合理使用镇痛药及镇静药,做好情绪安抚工作。(3)院内转运时详细探查患者躯体状况,及时构建绿色通道及防护,杜绝因转运通道阻塞导致病情延误[3]。
1.3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通过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设有4个维度。即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护理综合,分值越高表明急诊护理质量越佳。(2)比较患者急诊护理总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0-60分为极满意、61-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极满意,总满意度=极满意度+满意度[4]。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急诊护理质量等用x±s表示、t检验;急诊护理总满意度等用%表示、x2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
对照组急诊护理质量显著低于管理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患者急诊护理总满意度
管理组急诊护理总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科室,如感染性病症(常见发热类疾病)、脑血管病症(常见昏迷、头晕和眩晕、头痛)及心血管病症(常见胸痛、急性左心衰和心律失常)等。和其他科室相比,急诊科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病因复杂等因素极易面临突发事件,若存在处理不到位必将会引起医疗纠纷,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可采取“分析问题管理模式”,通过急诊科问题管理团队的构建,详细掌握急诊护理期间各类问题,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监管措施和考核措施,确保各项急诊工作的顺利施行。同时,还可在有效协调各科室职责的同时,落实患者接诊、转运和抢救等诸多环节,预防意外事件[5]。本研究可知,管理组急诊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急诊护理总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科患者,以分析问题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还可增强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保健文汇,2020,13(08):77-78.
[2]刘春燕,罗晓玲,刘美洁,曹美君.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75+193.
[3]赵丽莉,魏安娜.急诊科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方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9):111-113.
[4]邹纯元.急诊科用药护理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191-192.
[5]李想.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8):50-51.
【关键词】分析问题管理模式;急诊科;护理质量;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089
急诊科作为医院医疗服务中组成部门,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科室,业务水平、抢救效果等因素是决定医院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对医疗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也致使急诊护理工作越发严格[1]。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明确分析问题管理模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90例,以双盲法纳入对照组(45例)和管理组(45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28-74(47.54±3.71)岁。管理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29-75(47.81±3.90)岁。两组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模式,即入院时依据患者病情状况,科学施行急诊分诊,再评估其生命体征变动。管理组使用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具体为:
1.2.1构建问题管理团队。构建以急诊科护士长、护师、护士为导向的问题管理团队,用以全方位掌握急诊科护理常见问题及整改措施;再依据组员岗位能力、工作年限等因素划分各阶段工作内容,落实其岗位职责,必要时可联合组内会议集思广益,探寻问题整改措施[2]。
1.2.2监管和考核。通过对问题管理模式的思考,对急诊科各项内容予以细化,妥善制定管理措施和目标,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还应时刻做好监管、考核等诸多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均应依据标准制定既定操作,一旦出现食物应立即严惩。
1.2.3预防措施。(1)接到120急救电话时应立即派车救援,通过和家属间的交流,掌握患者症状表现及病情进展,再制定抢救措施;告知患者切勿搬动患者。(2)患者转运期间应时刻评估体征变化,酌情采取氣管插管、吸氧等操作,若患者依从性较差,可合理使用镇痛药及镇静药,做好情绪安抚工作。(3)院内转运时详细探查患者躯体状况,及时构建绿色通道及防护,杜绝因转运通道阻塞导致病情延误[3]。
1.3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通过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设有4个维度。即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护理综合,分值越高表明急诊护理质量越佳。(2)比较患者急诊护理总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0-60分为极满意、61-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极满意,总满意度=极满意度+满意度[4]。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急诊护理质量等用x±s表示、t检验;急诊护理总满意度等用%表示、x2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急诊护理质量
对照组急诊护理质量显著低于管理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患者急诊护理总满意度
管理组急诊护理总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科室,如感染性病症(常见发热类疾病)、脑血管病症(常见昏迷、头晕和眩晕、头痛)及心血管病症(常见胸痛、急性左心衰和心律失常)等。和其他科室相比,急诊科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病因复杂等因素极易面临突发事件,若存在处理不到位必将会引起医疗纠纷,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可采取“分析问题管理模式”,通过急诊科问题管理团队的构建,详细掌握急诊护理期间各类问题,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监管措施和考核措施,确保各项急诊工作的顺利施行。同时,还可在有效协调各科室职责的同时,落实患者接诊、转运和抢救等诸多环节,预防意外事件[5]。本研究可知,管理组急诊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急诊护理总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科患者,以分析问题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还可增强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保健文汇,2020,13(08):77-78.
[2]刘春燕,罗晓玲,刘美洁,曹美君.分析问题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75+193.
[3]赵丽莉,魏安娜.急诊科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方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9):111-113.
[4]邹纯元.急诊科用药护理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191-192.
[5]李想.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