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刘村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jeffk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北人,儿时记忆里,村民住房简陋分散,遇有阴雨降临,道路泥泞不堪,这也正是曾经的大刘村——一个淮安市洪泽区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真实写照。现在的大刘村是朱坝街道的一个行政村,由2个行政村合并而来,包括14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5户。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村容村貌极大改观,大刘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文明村”。大刘村的华丽转身,让我一直想“横看侧看”探个究竟。
  乡土留得住
  走进大刘村,但见道路宽敞、干净齐整。沿途的路灯一字排开,村民在交谈中脸上荡漾着幸福与自豪。村民卜大爷介绍,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绽放,广场上满是散步、跳舞、打太极的健身人群和嬉闹的孩子,热闹非凡。
  随意走到一戶人家,跟老乡聊聊。村民老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我,近年来随着党的富民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有了干劲,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里开展集中居住以后,生活环境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家感觉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特别惬意。“大刘村现在可真是名符其实的‘大牛村’,来参观的人愈来愈多。”
  2013年,大刘村借“城乡挂钩项目”的强劲东风,利用151亩的村集体建设用地,在朱坝街道率先开展村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他们把农村集体土地留在了村民自已手里,给村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已有300多户进入村集中居住点中心村居住。“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通过自筹资金和积极向上争取等方式,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村里的环境美了、道路宽了、河水清了、夜色明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民们欣赏着田园的风光、享受着城区的生活。”朱坝街道党工委书记告诉我。
  为改善人居环境,大刘村专门聘请专业设计团队规划设计中心村建设,中心村近2公里长的内部道路拓宽为水泥路,新建了给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此外,村里还新建了综合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和“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提供便民服务项目,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成事。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享受到更全面的服务。
  “我们大刘村,远看像城市,近看像花园,干部作风正派,民风淳朴,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令外来参观人员羡慕不已。”另一位刘姓村民自豪地描述今天的大刘村。
  产业守得住
  大刘村有耕地4700亩,其中南粳9108有机水稻占3000亩、稻虾共作占1000亩,建有600头良种母猪场1家,创办家庭农场7家,创建农民合作社2家。村集体有近千平方米门面房的资产用于租赁。村里还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载体,打造连片高效蔬菜大棚200亩,引进1000万元的双湖农牧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8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0093元,省定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三级以上残疾人员全部享受低保政策。
  土地流转“转”出了一片新天地,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里90%的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种,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不仅有效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加快了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而且推进了村里富余劳动力转移。村民真正做到了“离土不离乡”,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流转租金和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街道园区、区工业园区等打工的工资性收入。
  乡愁记得住
  大刘村以乡愁记忆为承载,围绕陈列室、展示室、好人墙、荣誉墙进行布局,“两室两墙”成了村民的精神家园。“日子越来越好了,有些老物件用不上了就捐到村史记忆馆里来,还能让小辈们了解村里的历史,也让我们的传统农耕文化得以流传下去。”村党总支书记如是说。刚进洪泽区首家村史记忆馆大门,一阵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木耙、铁犁、竹筢、薅秧耙子等传统耕作农具,马桶、水桶、竹制碗柜等日常生活用具,粮票、布票和奖状等物件,无不反映了村民昔日的生产生活状况。现在,大刘村村史记忆馆共有农耕文化、生活用品、文件资料等200余件展品。
  大刘村现有党员38名,以中青年为主的村“两委”干部6名,下辖3个党支部。由6名退休的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组成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监督落实民主议事规则,及时张贴党务、村务、财务的“三务”公开情况。村里一些老同志、老前辈组成了红白理事会,还有2名网格员负责调解邻里矛盾,乡亲们相处都很和睦。
  “我们村还有一位为了党的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老革命、老党员,现已96岁高龄的老支书刘开华,他一边资助村里的孤儿,寒暑假的时候还开办补习班,专门为孩子们讲一些知识,希望孩子们能够为祖国发展做贡献。”村党总支书记说。
  村史记忆馆墙上悬挂着的一个个“最美家庭”“善行义举”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村里大力实施好人选树工程,通过开展“推荐身边好人”活动,每年评选表彰10名“大刘好人”,选树出一批群众身边的可亲、可信的好人典型。此外,大刘村还围绕“孝老爱亲”主题,开展“好儿媳”“好婆婆”评选,弘扬凡人善举。
  “把典型放进村史记忆馆,不仅对他们本人是一种肯定,也是对全村树立文明新风的一种鼓励。”村委会主任说。
  通过旧物展示重现旧时生活场景,让村民找寻乡愁记忆。一些村民经常带孩子参观村史记忆馆,让孩子们既了解了本村过去的历史,知晓前辈曾经生活的艰辛,又让他们知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当我告别时,村“两委”干部拉着我的手反复叮咛:“要常来呀,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带下来、把好的项目带下来,我们村就会更美啦。”我会意地点头。
  这就是我祖辈曾经劳作的苏北农村,她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样,她是中国农村大粮仓的缩影,更是游子心中永远心系的故乡。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霍宏光
其他文献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它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关口。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注入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在识字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了一批人才“富矿”,是创新资源集聚地。地方要打造产业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强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擴大人才“朋友圈”,集聚高端“智囊团”,用好“最强大脑”,实现借力发展、互惠共赢。  近年来,海安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
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特点促进课堂教学的信息化,逐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新型的教学
探讨大麻/棉55/45转杯纺纱的有关原料选配,各工序工艺原则,主要工艺参数,质量控制以及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的技术措施等问题.
由热量通过纺织品传递的基本规律入手,建立了描述热量通过纺织品传递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完成了相应的理论计算,并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过程中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