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相和歌》的舞美呈现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美的呈现可以表现在音乐、服装、道具、妆容、作品的动作、空间、队形和灯光效果等方面。群舞《相和歌》的动作是以踏鼓为主,上身动作配合而形成的,踏鼓清脆、舞姿柔美轻盈;整个作品的空间构图干净流畅,始终保持对称美,在变换当中有序流动;相对外化直观的就是服装道具,服装具有汉代服饰的影子,主要体现在“袖”。整个作品的舞美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达到和谐的审美视觉效果。
  关键词:相和歌;动作之美;空间构图之美;服装道具之美
  女子群舞《相和歌》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汉唐舞蹈的创始人孙颖先生所创,该作品是以二十个女子一人一鼓,踏鼓而歌的一种舞蹈形式,演员们在鼓上轻盈柔美,翩翩起舞,表现了一群年轻女子心中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舞蹈演员们始终与鼓联系在一起,时而在鼓面上用脚打击节奏,时而在鼓上和鼓下之间交替做出富含技术难度的动作,整个舞蹈的呈现也充分彰显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韵味。
  舞美是能够让观者在观看舞台作品表演时达到的一种审美,从而与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思想形成共鸣。舞蹈《相和歌》继承了汉代时期“百戏”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特点;在服装上有巾袖舞的长袖;道具上也有道具舞的踏鼓。在舞蹈中继承了汉代舞蹈中的“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也继承汉代歌舞百戏的表演形式表现人物、舞蹈风韵,形成具有汉代舞蹈特色的“长袖细腰,扬袖踏鼓”的美学舞韵。汉代时期的“相和大曲”是一种边歌边舞的歌舞表演形式,同时它也是汉代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曲,这类歌舞最初的表演形式只是清唱,后来经过发展加入了一些乐器用于伴奏,从而形成了艺术歌曲“相和歌”,再后来融入了舞蹈动作,就成为了“相和大曲”,它是汉代时期歌舞的最高表现形式。本文分别从《相和歌》的动作之美、空间构图之美、服装道具之美这几个方面来谈这个作品的舞美呈现。
  一、动作之美
  在舞蹈中,以脚下的踏鼓和上身的舞袖为主要动作,脚下整齐划一有节奏的踏鼓,同时配合身体的姿态,动作轻盈柔美。脚下的动作主要是用脚踏出清脆的鼓声,时而只用前脚掌踩击鼓面,时而用脚背轻敲鼓的侧面,还有绷脚刮鼓边的,用不同的方式踏鼓,单单是脚下的动作就有多种不同的踏鼓方式,呈现多变多样化。
  上身的动作则多为手上的动作和腰部动作,通过借助长袖的延伸,舞者的身体线条得到更大的延展,例如踏鼓向上跳的动作,同时向上拋袖,手部的长度向上大幅度的延展,舞者的身体也在延展,使得整体的表演画面得到放大。舞蹈中也多表现在腰部动作,舞者多次大幅度下侧旁腰,而且是快节奏的下,通过快速的甩袖折腰,动作大幅度向下展开,又快速起身,形成明显的对比,使观众在整体的视觉效果中不感到单一,通过舞蹈动作、舞姿的丰富变化,在作品中达到美的视觉效果。
  汉代的舞蹈特点主要是以手部和长袖为容,舞姿的特点是细腰曲折、袖长飘逸、体态轻盈、动作柔展。以上的结论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汉代女乐舞人以“细腰”、“身轻”为美,著名的舞人有戚夫人的“翘袖折腰舞”、赵飞燕的“掌上飞舞”等,这种特殊的舞蹈姿态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有的舒畅柔美、有的节奏强劲。汉代时期的辞赋家傅毅在他的《舞赋》中写到:“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浮腾累脆,跗踏摩跌。”描写了舞者伴随着乐器的伴奏声中轻盈敏捷地跳起,舞中有几次跪倒,以足趾巧妙地踏击盘鼓,身体作跌倒姿摩踏击鼓面,体现了动作的高难度性。这些带有杂技性的舞蹈表演,在山东嘉祥汉画像(图1)石上刻绘得更加生动:地上排放着五面鼓,共有三位表演者,中间的舞人穿着宽长袖舞蹈衣附身在鼓上,他的两个膝盖、脚趾和一只手都是触及鼓面的,另外一只手反扬舞袖扭头仰视;前后有两个人跪地,面向中间,各自左手执鼓槌,扬臂飞舞,看起来就像与中间的舞人配合表演,相互击鼓。
  在当今徐州博物馆馆藏的汉代乐舞姬俑(图2)就可以看出舞者身穿轻薄丽服,高举长袖而舞,更显纤细柔软的腰肢。
  再有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汉代乐舞俑(图3)舞者身穿红衣白裙,高举长袖展臂挥舞,看起来好像要跃身到盘上起舞。四川出土东汉石刻有踏盘鼓的舞人,一人弓着身张着臂,双足稳稳的并立在鼓上;一人双脚同时踏双鼓,展着手臂回过头而舞,舞姿造型新颖独特。
  根据以上前人的发现,我们再看《相和歌》(图4、图5、图6)便不难看出它的舞蹈动作之美的由来,无论是从动作上还是服饰上亦或是道具上,正是继承了汉代舞蹈的风格特点,还强调人美、声美、服饰美,继续承袭了汉代的乐舞审美,它的舞蹈动作从内部到外部整体的形象都很形似,整个作品具有汉代乐舞的影子,力求使舞蹈的视觉审美意象完整、丰满、感人。
  二、空间构图之美
  一个舞蹈作品的空间构图也可以说是整个舞台的画面结构,包括演员的站位队形、流动的路线以及道具的摆放等等。在这篇论文中主要讲三点,一是舞蹈空间队形的对称美;二是舞蹈队形中的流动美。三是作品中的低、中、高空間的处理。
  (一)空间队形的对称美
  舞蹈《相和歌》中最明显的空间位置画面就是对称,演员是从两边同时上场,动作一致,到了中间的站位则是一个六边形,两边对称。包括在舞蹈中的一些流动的动作两边都是要求统一出统一进的画面。中间有一段是五人舞的部分,虽是单数,但是画面的处理也是对称,前排两人,后排三人插空的站位。在作品中,道具的摆放大部分是原地不动的,除了中间演员们需要流动的部分,以及调整摆放鼓的位置的部分,其余的也都是跟随着演员们,演员需要手捧着移动,人鼓合一,鼓在人在。在我国的其他艺术领域中也特别讲究对称美这一说,比如建筑、绘画、诗歌、书法等。有宫殿、拱桥、房屋等等讲究对称的建筑;绘画中也有对称的元素,例如对称的脸、对称的几何图画、对称的动植物等等;在自然界中,鸟类的翅膀、树木的叶子,花儿的花瓣、西瓜的种子等都是大自然中均匀对称的事物;诗歌中的对称可以指的是诗句对称,五言诗或七言诗等等;书法更是不用说了,中国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成千上万的文字有着对称美的学问,例如“中”、“木”、“日”、“晶”、“森”、“林”等等,随处可见,特别丰富。由此可见,无论在哪个舞蹈作品中,关于它的画面构图处理,编导们也会经常运用到这种对称的手段,呈现出平衡的空间布局,给予涵义。《相和歌》亦是如此,从头到尾的队形都是以对称体现的。所以说这里的空间之美体现也就是对称美,同时也反映着中国人的阴阳平衡概念。   (二)舞蹈队形中的流动美
  在舞蹈《相和歌》中的队形流动美,除前面所说的对称美之外,从舞蹈当中的队形变化还可以看到流动中的美感。在作品中的流动也是呈现舞美的关键一点,从出场到中间的流动到下场,编导都是有心设计的。作品中最明显的流动变化,是中间流动幅度最大的一部分,从上场到中间鼓的位置都是原地不动的,从单一的鼓的位置变到三个鼓为一组,变成五人舞的位置,这个过程所呈现的效果是非常微妙的,演员们一边舞动着,一边移动鼓,但是是分为好几个小组,观众的眼睛大部分停留在中间做动作的舞者,当其他人暂时退场,突然呈现出另一个画面,甚至不知道这个鼓是怎么移动变化到五人舞的部分的,这里的空间画面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三)舞蹈的高、中、低空间的处理
  在舞蹈《相和歌》中所体现的低、中、高三个空间的处理,低空间是在地面,大部分落鼓的动作表现为俯身,或者舞者的脚下是不触碰到鼓的,直接在地面上做走动或舞袖的动作;中空间是舞者在鼓面上跳舞,借助道具鼓可以把人向上抬升离开地面来到第二空间,在鼓上展臂挥舞使人和动作看起来都得到放大;高空间则不仅是在鼓面上挥舞,还要在鼓上跃起离开鼓面,或者单脚立半脚尖,手与袖做无限延长,完成在空中的舞蹈姿态。表演的三个空间画面里,丰富的舞蹈动作姿态以及在这之间所交替变换的难度,给观众呈现出更精彩的视觉效果,可见这一类舞蹈的高难度系数。
  三、服装道具之美
  一个作品的审美包括内在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作品本身的内容美,外在因素则是它表现的形式美,也包括外表的服饰之美。
  (一)服装之美
  《相和歌》的服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长袖和裙摆,具有汉代服饰的影子,上衣为交叉领,腰间要系腰带,袖子是长袖和宽袖口,在舞蹈动作中很多动作都与拋袖、甩袖相关,相互配合、融合的。服装的主要颜色是粉紫色,比较鲜艳,裙摆是长盖到脚部,裙子里层为白色雪纺纱裙,外层为粉色,演员们的人物形象还原度较高,就像是古代的舞人穿越到了现代一样,穿着跳起来更显飘逸柔美。在汉代时期的服饰特点是交叉领、系带、宽袖等,演出服饰大多会采用较轻的纱质面料,更精致华丽,穿着这样的服装跳舞,显得轻盈飘逸。
  (二)道具之美
  舞蹈道具是舞蹈作品在特定的时间或者特定的情节需要借助它来表现特定的内容,有它使用的用意,一定不是凭空加入的东西。它在舞蹈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相和歌》中所用的道具是鼓,外形为圆形,直径大约三十五厘米,高约二十厘米,可承受人的体重。一提到鼓,人们可能立马想到的是一种乐器,是用鼓槌来击鼓,敲击出震撼的鼓声,而很难想到是可以用脚踩踏在上面边踏边舞,例如在古代为了鼓动士兵的气势而击鼓;在赛龙舟比赛中会有一个领头人专门在龙舟前击鼓,为了鼓舞队员们的气势,同时最主要的是在统一节奏。在舞蹈《相和歌》中,舞蹈演员并不是前面两者那样击鼓,而是在鼓上和地面之间变换交替完成一系列舞蹈动作,并不是单纯为了击鼓,她们的舞蹈有双脚站立完成动作;也有单脚站立的高难度动作;还有在鼓上转圈的。早在汉代时期,就有《盘鼓舞》,也叫做《七盘舞》,舞蹈艺人站在盘上或鼓上跳舞,具有一定的高难度动作,讲究技艺结合,这类舞蹈的舞具是盘子也可以是鼓,而鼓同时也是一种乐器,放在地上供舞蹈艺人们踩踏的鼓与一般的鼓不一样,边踏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是用脚踏出清脆的鼓声,鼓整齐地排列着被布局好在舞台上,整齐划一的动作从而也踏出清晰细腻一致的节奏,用不同的方式踏鼓,发出的声音也不同,但是舞者的动作节奏一致,声音也就一致。脚下一边踏鼓,一边需要与上身动作配合,仿佛人鼓合一,衔接完整,给观众更直观地观赏到了这一优美的、特殊的艺术,鼓的运用使舞蹈更加丰富有内涵。这里鼓的运用也正是它的舞美呈现的一点,舞蹈与道具缺一不可,少了一者这个舞蹈则不成立,不能充分达意了。
  四、结论
  每个舞蹈作品的演出都会有它的舞美特点,在舞蹈表演中必不可少,舞美的呈现也可以体现作品的主题,符合作品表达的内容,更靠近观众的审美。它可以是华丽的或是简易的,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元素,在与舞蹈动作、灯光舞美的配合,可以更好的、完整的把作品想表达的意境呈现出来。动作的美感与流畅度可以起到增强作品的展现效果;作品中的空间调度,整体布局,是体现整个舞台画面的呈现;合适的服装道具符合作品主题,不合适的不但没有用;反而会影响演员的发挥或者是不符合作品的内容从而降低效果,给观众的审美和视觉效果上形成落差。总而言之,全面的去认识并且理解一个作品的舞美,能够使我们更加的深入探索其中的理論知识,对学习当代音乐舞蹈美学理论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目前音乐舞蹈教育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03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6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02
  [5]陈明.汉代相和歌探究[J].戏剧之家.2019.07.10
  [6]安菁华.浅谈《相和歌》中长袖的运用及其意义[J].戏剧之家.2019.05.11
  [7]李子.汉画像砖复活的舞姬-谈《盘鼓舞》的创作[J].大众文艺.2018.04.15
  [8]陈国强.浅谈戏剧舞美的呈现和材料运用[J].戏剧之家.2019.06.30
  作者简介:
  邓双双,女,壮族,籍贯: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舞蹈,研究方向:编导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文化消费作为其中最为典型性的高层次消费,是生产力提升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陶瓷领域中的物质基础也是如此。在即将建立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今天,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现状尤为重要。本研究从景德镇文化产业特征出发,探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现状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陶瓷文化;文化产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冉冉升起,新世纪的发展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电子信息化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电子经济产业应运而生,掀起了新的科技浪潮。21世纪以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电子竞技运动会以及历年世界的该项目成功举办,使得我国电子竞技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引得部分青少年跃跃欲试。一时间,电子竞技是不是体育项目一提被推到风口浪尖?引起诸多专家学者热议,曾经这影响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众多古代文化事象中极有价值的一种。本文拟从营造的主体——匠师出发,通过对工匠思维方法的解读和对营造技艺的总结,深度解析土家族吊脚楼营造的实质,推进对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和形制构成的深度认知。充分利用非艺术化数字影像,对吊脚楼的实体建筑采用静态的数字信息采集、平面图形绘制、内部结构分解和吊脚楼动态的建筑程序虚拟、演示,促进“土家族吊脚楼营
期刊
摘 要:华夷观是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也是统治者用来处理华夏民族与周围戎狄的政治准则。但是到了近代,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中国,华夷观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全新的解读。林昌彝就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后三四十年间,他目睹了清廷的衰败与外国侵略者的入侵,用他的诗文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并提出了禁鸦片、与西方开战、内防海防等一系列挽救政策,彰显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林昌彝;诗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GIS设备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相关安装之前的各项准备阶段,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旨在总结一些GIS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意见以及建议,对后期变电站电气施工中GIS设备安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而提高相关设备安裝的效率,并确保其能够平稳的运行,最终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安装;效率;GIS设备  一、GIS设备的特点  GIS设备是指气体绝缘的金属密封开关设备,同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灾害事故频繁发生,为了维护和谐、平稳的社会环境,需要重视灾害预防,加强火灾防控力度,提升火灾救援水平,这是现代化发展期间的重点内容。在现代化发展期间,加强灭火救援研究力度,并制定安全保障体系,分析我国各种火灾发生事件的根源,明确灭火救援存在的危险因素,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提升救援水平,保障消防救援人员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顺利完成灭火救援任务,降低火灾灾害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期刊
和朋友聚会时,不经意间聊到了学生时代的暗恋,这个话题让我产生些许的尴尬和困顿,那些沉淀在脑中的往事齐齐浮现在眼前,忍不住想一吐为快。  这些往事牵扯了多种情绪,或喜或悲,故事却也简单。在吵吵闹鬧中发发脾气,哭一哭,惹惹鸡毛蒜皮,吃吃饭喝喝酒逛逛街。唯一有些难堪的大概是因为我陷入了倒霉的暗恋,内心里轰轰烈烈地上演着各种酸甜苦辣,表面却依旧要保持垂死挣扎般的平静。我是不痛快的,这种戚戚然惆怅的感觉,我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筑也在不断的增多。而现在居多的现象是在水利工程的过程规划之中,或多或少的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新时代中,我们也逐渐的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基于此,在水利工程的具體规划之中,它就一定要充分的和生态环境的相关设计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具体规划中所产生出来的生态环境的设计问题进行
期刊
摘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人民的健康目标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卫生人员各级层次的需求,我校医学院新增了专业和招生人数。在医学培养人才目标中,医德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医德;教育;阶段性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是指导医务人
期刊
摘 要:政务新媒体是政府推进政务公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信息渠道,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导网络舆论场的重要舆论阵地。政务新媒体采编人员应当紧跟新时代需求,摸索新媒体的运行规律,做好政务新媒体的采编工作。本文将此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采编;新时代需求;紧跟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各级行政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