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准哭!” “不许看电视!” “不可以吃糖!” “不能这么做!” “不要总是发脾气”……
前段时间,我们在身边的妈妈群里问大家,平时最常和孩子说的话,“不XXX”的句式,上了第一名。这个频次,可不是我们的“感觉”而已,有个研究结果是这么说的:“学步期孩子平均每 9 分钟,就要听到一次‘不’或类似的否定词汇。”
也就是说,差不多每过 10 分钟,孩子就要遭到一次否定。
没有妈妈想要否定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个研究结论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但仔细想想:好像又的确是这么回事。
随便列举一个家里的场景:比如孩子爬上爬下,你有没有说过“不可以”?孩子吃得满桌都是,有没有说过“不可以”?孩子洗澡玩水,有没有说过“不可以”?
虽然我们对孩子说“不”,多半都是为了保护他,或者希望他做得更好。
但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就是在潜意识里默认:孩子做不到。而正是因为这种“潜在的默认”,孩子就真的成为了家长担心的那样。
有位妈妈就曾给我们分享过她自己的一个故事。她说,女儿差点就因为自己的“不要”,变成一个“胆小鬼”。还好,一次外出的经历及时提醒了她。
有次,她带女儿出去玩遇到一只小猫,她们就蹲在路边逗猫咪玩。过了一会,一个小男孩也被吸引过来。为了抢着逗猫,小男孩使劲把女儿往旁边挤。
当妈的怕孩子们起冲突、女儿受伤,就把娃拉着让开了几次。
结果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女儿的倔脾气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走开。
这时候,让她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女儿的坚持不让,小男孩居然主动退开了。
当时女儿抬头看自己的那一眼,让她到现在都难忘:那个眼神亮闪闪的,仿佛在说“你看,我可以做到的”。这位妈妈当时就被震撼到了。
她反思了下,那段时间孩子刚上幼儿园,全家人总念叨:她这么胆小,受欺负了怎么办?
可现在想起来,自己在孩子面前没少嘱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爷爷怕孩子走丢,每次出门前也总爱说“不要乱跑,外面有很多坏人”……
原来我们就是这样一边想给孩子保护,一边却用“不”扼杀了她独立面对问题的勇气。
资深幼教丽丽老师,也见过不少因为家长的否定,让人非常遗憾的孩子。
其中一个女孩给她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家人认为“不行”,最终她不得不退了学。
说起来,这个女孩家长真是把她从头到脚都保护得无微不至:每天上学,都是爷爷或奶奶抱着进教室。
走之前,还要不厌其烦地叮嘱老师:“我们囡囡胆子很小的,她座位旁不能安排男孩子的;我们囡囡年纪小,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不行的;我们囡囡怕高的,户外爬高啊,滑滑梯都太危险,不要让她玩”……
于是,明明个头比一般孩子高的小女孩,吃飯总是需要老师喂、从来不肯和别的孩子玩、连滑梯这种户外活动都说自己非常害怕,拒绝参加。
没多久,家里人因为心疼孩子适应不了幼儿园,办了退学回家了。
孩子是真的不行吗?肯定不是!
同班很多更小的孩子一个多月都能适应了。但在家长的各种消极暗示下,这孩子就真认定自己什么都不行了。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了一所小学,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
然后,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将名单给校方说:这几个学生智力和潜能很好。
结果在8个月后的第二次智力测验中,随机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比其他学生在适应能力、求知欲、智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这就是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作“期待效应”。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行,而是被大人否定成那样的。
只有先期待孩子可以怎样,他才有机会成为那样的人。
说了这么多,家长们一定很想知道:那要怎么做,才能既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又传递到我们的意思呢?
办法其实很简单,说“不”之前,一定要把握 4 个要点。
多用陈述少用否定句。
比如“不准把食物扔掉”,可以说“请把食物吃进嘴里”。
用积极的语言描述希望孩子做的事:相比“怎么不好好吃饭”,改用正向的说法:“坐得正,吃得香,你才能长高长大,才能像超级飞侠一样帮助别人”,孩子才能更好接受。
说清楚“不可以”的原因:比如“不要把伞尖对着别人”这句话,如果孩子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就不会照做。
所以可以这么说:“伞尖对着别人,一不小心撞上,很容易受伤。如果伞尖对着地面,就不会伤害到别人了。”
尊重并相信孩子: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准则。
并不是每一个脱口而出的“不”,对孩子来说都意味着否定,但是要注意:“不行、不准、不可以”,是否定他的行为;“不哭” “不乖”,是否定他的情绪。
而一个对于孩子来说,鼓励、肯定和被允许,才是他敢于面对困难、放手拼搏的力量来源。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独自养育儿子的单亲爸爸不仅照顾着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用鼓励和肯定不断点亮孩子的信念、让他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即使流落街头、再苦再难,爸爸总是坚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可以。”
当父母否定孩子,他就学会了自我否定;当父母给孩子信任和肯定,他就能挺起腰板、勇敢向前。没有什么,能比父母的相信和肯定能给孩子更足的人生底气。
在父母眼里,孩子或许只是个弱小的孩子;但别忘了,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前段时间,我们在身边的妈妈群里问大家,平时最常和孩子说的话,“不XXX”的句式,上了第一名。这个频次,可不是我们的“感觉”而已,有个研究结果是这么说的:“学步期孩子平均每 9 分钟,就要听到一次‘不’或类似的否定词汇。”
也就是说,差不多每过 10 分钟,孩子就要遭到一次否定。
没有妈妈想要否定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个研究结论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但仔细想想:好像又的确是这么回事。
随便列举一个家里的场景:比如孩子爬上爬下,你有没有说过“不可以”?孩子吃得满桌都是,有没有说过“不可以”?孩子洗澡玩水,有没有说过“不可以”?
虽然我们对孩子说“不”,多半都是为了保护他,或者希望他做得更好。
但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就是在潜意识里默认:孩子做不到。而正是因为这种“潜在的默认”,孩子就真的成为了家长担心的那样。
有位妈妈就曾给我们分享过她自己的一个故事。她说,女儿差点就因为自己的“不要”,变成一个“胆小鬼”。还好,一次外出的经历及时提醒了她。
有次,她带女儿出去玩遇到一只小猫,她们就蹲在路边逗猫咪玩。过了一会,一个小男孩也被吸引过来。为了抢着逗猫,小男孩使劲把女儿往旁边挤。
当妈的怕孩子们起冲突、女儿受伤,就把娃拉着让开了几次。
结果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女儿的倔脾气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走开。
这时候,让她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女儿的坚持不让,小男孩居然主动退开了。
当时女儿抬头看自己的那一眼,让她到现在都难忘:那个眼神亮闪闪的,仿佛在说“你看,我可以做到的”。这位妈妈当时就被震撼到了。
她反思了下,那段时间孩子刚上幼儿园,全家人总念叨:她这么胆小,受欺负了怎么办?
可现在想起来,自己在孩子面前没少嘱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爷爷怕孩子走丢,每次出门前也总爱说“不要乱跑,外面有很多坏人”……
原来我们就是这样一边想给孩子保护,一边却用“不”扼杀了她独立面对问题的勇气。
资深幼教丽丽老师,也见过不少因为家长的否定,让人非常遗憾的孩子。
其中一个女孩给她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家人认为“不行”,最终她不得不退了学。
说起来,这个女孩家长真是把她从头到脚都保护得无微不至:每天上学,都是爷爷或奶奶抱着进教室。
走之前,还要不厌其烦地叮嘱老师:“我们囡囡胆子很小的,她座位旁不能安排男孩子的;我们囡囡年纪小,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不行的;我们囡囡怕高的,户外爬高啊,滑滑梯都太危险,不要让她玩”……
于是,明明个头比一般孩子高的小女孩,吃飯总是需要老师喂、从来不肯和别的孩子玩、连滑梯这种户外活动都说自己非常害怕,拒绝参加。
没多久,家里人因为心疼孩子适应不了幼儿园,办了退学回家了。
孩子是真的不行吗?肯定不是!
同班很多更小的孩子一个多月都能适应了。但在家长的各种消极暗示下,这孩子就真认定自己什么都不行了。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了一所小学,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
然后,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将名单给校方说:这几个学生智力和潜能很好。
结果在8个月后的第二次智力测验中,随机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比其他学生在适应能力、求知欲、智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这就是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作“期待效应”。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行,而是被大人否定成那样的。
只有先期待孩子可以怎样,他才有机会成为那样的人。
说了这么多,家长们一定很想知道:那要怎么做,才能既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又传递到我们的意思呢?
办法其实很简单,说“不”之前,一定要把握 4 个要点。
多用陈述少用否定句。
比如“不准把食物扔掉”,可以说“请把食物吃进嘴里”。
用积极的语言描述希望孩子做的事:相比“怎么不好好吃饭”,改用正向的说法:“坐得正,吃得香,你才能长高长大,才能像超级飞侠一样帮助别人”,孩子才能更好接受。
说清楚“不可以”的原因:比如“不要把伞尖对着别人”这句话,如果孩子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就不会照做。
所以可以这么说:“伞尖对着别人,一不小心撞上,很容易受伤。如果伞尖对着地面,就不会伤害到别人了。”
尊重并相信孩子: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准则。
并不是每一个脱口而出的“不”,对孩子来说都意味着否定,但是要注意:“不行、不准、不可以”,是否定他的行为;“不哭” “不乖”,是否定他的情绪。
而一个对于孩子来说,鼓励、肯定和被允许,才是他敢于面对困难、放手拼搏的力量来源。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独自养育儿子的单亲爸爸不仅照顾着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用鼓励和肯定不断点亮孩子的信念、让他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即使流落街头、再苦再难,爸爸总是坚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可以。”
当父母否定孩子,他就学会了自我否定;当父母给孩子信任和肯定,他就能挺起腰板、勇敢向前。没有什么,能比父母的相信和肯定能给孩子更足的人生底气。
在父母眼里,孩子或许只是个弱小的孩子;但别忘了,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