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个专题“笔落惊风雨”首选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的《登高》两诗。选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他们不同的诗歌风格,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巅峰时期的诗文成就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对于李诗的飘逸、杜诗的沉郁,学生有着常识性的认知,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很少把探究诗人独特的诗歌风格纳入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更多的是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用力,因此学生并不能真正从文本出发理解飘逸和沉郁的风格内涵及其成因。
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创作态度、诗歌题材的不同,而这几个方面属于宏观范畴的内容,同时它们作为文本的附带内容虽然探之也有法,但究之易失度,可以作为课外兴趣的延伸。而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系统,意象甚至可以成为诗人的化身,比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池塘春草之于谢灵运,空梁燕泥之于薛道衡。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系统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如果以诗歌的意象为抓手,引导学生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对比探究李杜诗歌风格成因,这样就更利于增加文本研习的深度,同时避免脱离文本的失度。教材的编排也有利于该项探究的实施。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将这项探究分为三个角度。
一、风格与观察意象的视角
从观察意象的视角来看,李白的视角主要是宏观的,因宏观的视角形成宏伟的境界:写山,写山道高险逼仄,山峰高出云表,山木奇形怪状;写水,写水流奔突回旋,水势摇山倾石,水声雷霆万钧;恢宏超迈,雄奇壮丽,具有非凡的气象。即便描写悲鸟、子规,也是为了从整体上渲染夜中蜀道所见、所闻的阴森恐怖,并非简单地借悲鸟、子规的意象个体去表达诗人心中的感受。杜甫的视角主要是微观的,因微观的视角而使笔下刻画的景物——风、天、猿、渚、沙、鸟、木、江,都有了各自深层的内涵:凄冷、渺小、悲伤、清寂、苍凉、彷徨、萧飒、老暮。杜甫以体贴入微、笔触细腻而见长,他能刻画别人看不到的景物内层的涟漪:急、高、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以此来表现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细微波动,深沉蕴藉,沉重悲怆。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杜甫的境界是人生境界,而李白的境界则是宇宙境界。”所以李白的视角是超尘拔俗的,诗风自然飘逸;杜甫的视角是历尘阅俗的,诗风必然沉郁。
二、风格与意象的虚实
从意象虚实的角度看,李诗的意象多是超越现实的,诗中很少对生活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幻境,用一些表面看来相互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写“鸟道”,思绪立刻飞向峨眉山;写“天梯石栈”,更是跨越时空,回到了传说中的古蜀国,想到了“蚕丛”、“鱼凫”,然后大笔如椽,一笔就写完四万八千年,描写 “五丁开山”犹如发生在目前耳畔;写“高标”就想象“六龙回日”;写“青泥岭”就幻想“扪参历井”。“连峰”、“枯松”、“绝壁”、“飞瀑”,也都用超现实的夸张手法,蒙上了传奇壮丽的色彩。即使是写时局之忧,也是虚笔作比。这样的天马行空、纵横恣肆恐怕也只有李白才会有。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登高》的首联就写得很实、很细,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从触觉到视觉到听觉再到视觉,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秋日夔州高江急峡的特定环境;颔联把时空和视听相叠加,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落木图,让人读后如亲临其境。袁行霈先生对此也有精辟的总结:“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诗的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中见出气魄,诗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三、风格与意象的组合
从意象的组合方式上看,李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像写意画,三两下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蜀道难》一诗中,不少地方一句一个意象,或多句合起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读起来疏疏朗朗,没有沉闷壅塞之感。而每一个意象又总是力求鲜明,耐人寻味。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些就是分别用一句、两句、三句刻画一个意象,而山峰的高峻、激流的回旋、青泥岭的曲折、剑阁的险要却明晰如画。《蜀道难》全诗共294字,描写的主要意象才十几个,所以章法比较疏宕,节奏比较明快,有这种疏朗之气,才会形成飘逸之风。杜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意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读起来有无穷的回味。《登高》的首联共有6个意象,意象之间相互映衬配合,把虚词统统省去,只留下名词、动词、形容词,把它们直接连在一起,安排得十分妥帖,句子十分紧凑。颈联,仇兆鳌引罗大经之评曰:“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是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杜诗不像李诗那样明快,那样有震撼力,那样一下子把人俘虏了去,但巧妙组织的意象,配上舒缓的节奏,却能更牢固地将你擒住,让人久久难忘。这种沉吟的磨劲儿,形成了沉郁的力量。
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曰:“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飘逸如秋岚,舒卷自如,无迹可求;沉郁如深潭,笔笼万物,博大雄深。风格从诗中来,探究它,就要回到诗中去,而诗歌构成的第一要素就是意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一文中说:“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认为形成意象是诗人驭文谋篇的关键,推而论之,对于鉴赏者来说,意象无疑也应成为鉴赏时首选的对象。
(作者单位:赣榆高级中学)
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创作态度、诗歌题材的不同,而这几个方面属于宏观范畴的内容,同时它们作为文本的附带内容虽然探之也有法,但究之易失度,可以作为课外兴趣的延伸。而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系统,意象甚至可以成为诗人的化身,比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池塘春草之于谢灵运,空梁燕泥之于薛道衡。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系统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如果以诗歌的意象为抓手,引导学生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对比探究李杜诗歌风格成因,这样就更利于增加文本研习的深度,同时避免脱离文本的失度。教材的编排也有利于该项探究的实施。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将这项探究分为三个角度。
一、风格与观察意象的视角
从观察意象的视角来看,李白的视角主要是宏观的,因宏观的视角形成宏伟的境界:写山,写山道高险逼仄,山峰高出云表,山木奇形怪状;写水,写水流奔突回旋,水势摇山倾石,水声雷霆万钧;恢宏超迈,雄奇壮丽,具有非凡的气象。即便描写悲鸟、子规,也是为了从整体上渲染夜中蜀道所见、所闻的阴森恐怖,并非简单地借悲鸟、子规的意象个体去表达诗人心中的感受。杜甫的视角主要是微观的,因微观的视角而使笔下刻画的景物——风、天、猿、渚、沙、鸟、木、江,都有了各自深层的内涵:凄冷、渺小、悲伤、清寂、苍凉、彷徨、萧飒、老暮。杜甫以体贴入微、笔触细腻而见长,他能刻画别人看不到的景物内层的涟漪:急、高、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以此来表现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细微波动,深沉蕴藉,沉重悲怆。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杜甫的境界是人生境界,而李白的境界则是宇宙境界。”所以李白的视角是超尘拔俗的,诗风自然飘逸;杜甫的视角是历尘阅俗的,诗风必然沉郁。
二、风格与意象的虚实
从意象虚实的角度看,李诗的意象多是超越现实的,诗中很少对生活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幻境,用一些表面看来相互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写“鸟道”,思绪立刻飞向峨眉山;写“天梯石栈”,更是跨越时空,回到了传说中的古蜀国,想到了“蚕丛”、“鱼凫”,然后大笔如椽,一笔就写完四万八千年,描写 “五丁开山”犹如发生在目前耳畔;写“高标”就想象“六龙回日”;写“青泥岭”就幻想“扪参历井”。“连峰”、“枯松”、“绝壁”、“飞瀑”,也都用超现实的夸张手法,蒙上了传奇壮丽的色彩。即使是写时局之忧,也是虚笔作比。这样的天马行空、纵横恣肆恐怕也只有李白才会有。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登高》的首联就写得很实、很细,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从触觉到视觉到听觉再到视觉,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秋日夔州高江急峡的特定环境;颔联把时空和视听相叠加,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落木图,让人读后如亲临其境。袁行霈先生对此也有精辟的总结:“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诗的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中见出气魄,诗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三、风格与意象的组合
从意象的组合方式上看,李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像写意画,三两下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蜀道难》一诗中,不少地方一句一个意象,或多句合起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读起来疏疏朗朗,没有沉闷壅塞之感。而每一个意象又总是力求鲜明,耐人寻味。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些就是分别用一句、两句、三句刻画一个意象,而山峰的高峻、激流的回旋、青泥岭的曲折、剑阁的险要却明晰如画。《蜀道难》全诗共294字,描写的主要意象才十几个,所以章法比较疏宕,节奏比较明快,有这种疏朗之气,才会形成飘逸之风。杜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意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读起来有无穷的回味。《登高》的首联共有6个意象,意象之间相互映衬配合,把虚词统统省去,只留下名词、动词、形容词,把它们直接连在一起,安排得十分妥帖,句子十分紧凑。颈联,仇兆鳌引罗大经之评曰:“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是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杜诗不像李诗那样明快,那样有震撼力,那样一下子把人俘虏了去,但巧妙组织的意象,配上舒缓的节奏,却能更牢固地将你擒住,让人久久难忘。这种沉吟的磨劲儿,形成了沉郁的力量。
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曰:“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飘逸如秋岚,舒卷自如,无迹可求;沉郁如深潭,笔笼万物,博大雄深。风格从诗中来,探究它,就要回到诗中去,而诗歌构成的第一要素就是意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一文中说:“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认为形成意象是诗人驭文谋篇的关键,推而论之,对于鉴赏者来说,意象无疑也应成为鉴赏时首选的对象。
(作者单位:赣榆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