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班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和主体发展,学生教育活动机会增加,学习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中职机电专业课小班化教学突出“课前学思结合,大胆探索;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课后学以致用,积极创新”的特点,其中“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是重点,又分为“情境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总结归纳、知识拓展”6个环节。中职专业课“小班化”教学收效显著,而这一课题的探索任重道远。
[关键词]小班化“小班化”教学中职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118
新课程改革以来,针对大班化教育的诸多弊端,小班化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步普及推广。其影响扩大到全国中小学,其教育理念逐步形成,来自一线的实践报告渐增,不过,相较于普通教育,“小班化”教学在中职专业课教育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开展。本文抛砖引玉,以笔者单位为例,试述“小班化”教学在中职校机电专业课中的应用。
一、基本情况
1班级介绍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2012级的两个机电专业班,包括2012级机电对口单招班30人,2012级机电就业班30人。笔者从2012年秋季学生入学开始到今年学生毕业为止,利用三年时间对这两个班进行了追踪研究。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组,入学成绩前6名的学生分别担任这6个组的组长,剩下的24名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分成6组,便于后面的分层教学。即每组由4名组员(其代号分别为1、2、3、4号)加一位组长5人组成。
2.教室布置
教室里的学生都是方阵式排位,每个方正5人U型排位,破除单兵作战,突出组长带领下的团队协作。教室配置了触摸一体机等多媒体设备。
二、“小班化”教学在机电专业课中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专业基础课《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为例
1.课前学思结合,大胆探索
授课教师分析学情,了解本次授课对象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情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随后,对课本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并以任务的形式对所学项目进行整合,编写教案、学习任务书、制作课件和微课,打包上传至学习资源平台;根据学生QQ群里提交的任务书以及疑难问题反馈的填写情况,课上微调教学进度、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课前学生登陆资源库平台,下载本次课的任务资源包,根据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或者自主根据微课内容完成任务,并填写学案中的任务书。利用班级QQ群,将学案中的作业提交给教师,并将疑问一并提交。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任务书的填写情况也能有效反馈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为教师的具体任务实施提供依据。
2.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
(1)情境导入(5-7分钟)。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内容较为简单,可以分别由6个不同组的4号学生提出。接下来由每组的3号学生对问题进行抢答,答不出来的就作为本次课的探究任务,引起学习兴趣,很快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要学习的任务上,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任务分析(5-8分钟)。形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据此指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体现三维目标与教学大纲上目标的差异:三维目标不仅要求习得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要掌握过程与方法,形成技能和技巧。
(3)任务实施(20-30分钟)。由两个任务构成。任务一,所涉内容较简单,在预习环节基本能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再交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清问题思路,加深理解。此时,可以随机抽一组的2号学生对知识进行讲解,由组长进行点评,指出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并据此出一道题,到台上用实物展示台进行讲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组学生或教师给予解答。任务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完成一些任务,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这次课里,分析液压系统时,笔者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通过小组分工,先利用fluidsim 液压仿真软件设计各功能的液压回路。回路功能一步步增加,直到最后达到所用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原理图也就出来了。然后由每个小组的1号学生进行展示、剖析、辩论自己组的设计成果优势在哪,组长进行点评,教师补充总结。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这个过程中,组长充当教师助手的角色,每位组员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完成任务。教师只作引导者,鼓励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答案。
(4) 任务评价(20-25分钟)。
有效评价是教师检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笔者采用“1 X”的评价策略,即显性加隐性的评价,通过每组4号组员“问一问”开动脑筋,3号组员“抢一下”展示自我,2号组员“讲一讲”学以致用,1号组员“辩一辩”肯定自我,组长“评一评”增强团队协作意识。通过以上的隐性评价培养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合作、创新等意识,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上交的任务书及学生的在线测试完成显性评价。在问、答、讲、辩、评等环节切实达到评价的多元化和准确性,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保证。
(5)总结归纳(8-10分钟)。
学生谈收获,比如“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还想深入了解哪些知识”等,进一步完善学习任务书并上传至资源学习平台进行交流。有疑问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学习资源平台对照课件和微课反复学习,还可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讨论,直到解惑。
(6)知识拓展(5-10分钟)。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设置几个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体现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的追求。
3.课后学以致用,积极创新
紧扣本项目的主题,播放《我爱发明——液压双缸饸饹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布置拓展任务(两题选一题,)要求学生从生活、生产实践、使用物品的方便性、特殊使用人群等领域中寻找发明创造的点子。
(1)设计一个能完成3种基本功能以上的液压传动系统,让学生理解发明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信心。
(2)根据已学知识,网上搜索、设计起重机液压系统,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三、“小班化”教学的成效
2012级两个机电专业学生顺利完成三年学习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3年来,两个班级学生在学校的各项竞赛中都名列前茅。技能中级工考核全员通过,成绩优、良率达4/5;市普通车工、数控车工、钳工技能大赛多人次获二等奖、三等奖。对口班在技能单招考试中全员通过分数线,平均分比去年高10分;对口单招考试中,机电专业综合成绩全市排名第一,比全市平均分高39.1分;其中1人被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录取,其他学生都被统招专科院校录取。就业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阶段,根据反馈,在技能、纪律、素质方面都得到了实习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
笔者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对机电专业课进行了“小班化”教学尝试,实验证明,“小班化”完全适合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并确信,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进一步努力,必将探寻到一种更科学有效的中职“小班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林雅乾,乔清.“技能竞赛与教育信息化”助力教学团队成长[J].江苏教育研究,2014(7).
[2]谢丽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探索,2013(5).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DB/OL].百度文库,2010(2).
(责任编辑斯陌)
“小班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和主体发展,学生教育活动机会增加,学习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中职机电专业课小班化教学突出“课前学思结合,大胆探索;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课后学以致用,积极创新”的特点,其中“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是重点,又分为“情境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总结归纳、知识拓展”6个环节。中职专业课“小班化”教学收效显著,而这一课题的探索任重道远。
[关键词]小班化“小班化”教学中职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118
新课程改革以来,针对大班化教育的诸多弊端,小班化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步普及推广。其影响扩大到全国中小学,其教育理念逐步形成,来自一线的实践报告渐增,不过,相较于普通教育,“小班化”教学在中职专业课教育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开展。本文抛砖引玉,以笔者单位为例,试述“小班化”教学在中职校机电专业课中的应用。
一、基本情况
1班级介绍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2012级的两个机电专业班,包括2012级机电对口单招班30人,2012级机电就业班30人。笔者从2012年秋季学生入学开始到今年学生毕业为止,利用三年时间对这两个班进行了追踪研究。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组,入学成绩前6名的学生分别担任这6个组的组长,剩下的24名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分成6组,便于后面的分层教学。即每组由4名组员(其代号分别为1、2、3、4号)加一位组长5人组成。
2.教室布置
教室里的学生都是方阵式排位,每个方正5人U型排位,破除单兵作战,突出组长带领下的团队协作。教室配置了触摸一体机等多媒体设备。
二、“小班化”教学在机电专业课中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专业基础课《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为例
1.课前学思结合,大胆探索
授课教师分析学情,了解本次授课对象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情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随后,对课本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并以任务的形式对所学项目进行整合,编写教案、学习任务书、制作课件和微课,打包上传至学习资源平台;根据学生QQ群里提交的任务书以及疑难问题反馈的填写情况,课上微调教学进度、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课前学生登陆资源库平台,下载本次课的任务资源包,根据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或者自主根据微课内容完成任务,并填写学案中的任务书。利用班级QQ群,将学案中的作业提交给教师,并将疑问一并提交。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任务书的填写情况也能有效反馈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为教师的具体任务实施提供依据。
2.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
(1)情境导入(5-7分钟)。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内容较为简单,可以分别由6个不同组的4号学生提出。接下来由每组的3号学生对问题进行抢答,答不出来的就作为本次课的探究任务,引起学习兴趣,很快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要学习的任务上,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任务分析(5-8分钟)。形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据此指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体现三维目标与教学大纲上目标的差异:三维目标不仅要求习得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要掌握过程与方法,形成技能和技巧。
(3)任务实施(20-30分钟)。由两个任务构成。任务一,所涉内容较简单,在预习环节基本能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再交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清问题思路,加深理解。此时,可以随机抽一组的2号学生对知识进行讲解,由组长进行点评,指出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并据此出一道题,到台上用实物展示台进行讲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组学生或教师给予解答。任务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完成一些任务,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这次课里,分析液压系统时,笔者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通过小组分工,先利用fluidsim 液压仿真软件设计各功能的液压回路。回路功能一步步增加,直到最后达到所用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原理图也就出来了。然后由每个小组的1号学生进行展示、剖析、辩论自己组的设计成果优势在哪,组长进行点评,教师补充总结。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这个过程中,组长充当教师助手的角色,每位组员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完成任务。教师只作引导者,鼓励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答案。
(4) 任务评价(20-25分钟)。
有效评价是教师检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笔者采用“1 X”的评价策略,即显性加隐性的评价,通过每组4号组员“问一问”开动脑筋,3号组员“抢一下”展示自我,2号组员“讲一讲”学以致用,1号组员“辩一辩”肯定自我,组长“评一评”增强团队协作意识。通过以上的隐性评价培养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合作、创新等意识,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上交的任务书及学生的在线测试完成显性评价。在问、答、讲、辩、评等环节切实达到评价的多元化和准确性,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保证。
(5)总结归纳(8-10分钟)。
学生谈收获,比如“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还想深入了解哪些知识”等,进一步完善学习任务书并上传至资源学习平台进行交流。有疑问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学习资源平台对照课件和微课反复学习,还可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讨论,直到解惑。
(6)知识拓展(5-10分钟)。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设置几个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体现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的追求。
3.课后学以致用,积极创新
紧扣本项目的主题,播放《我爱发明——液压双缸饸饹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布置拓展任务(两题选一题,)要求学生从生活、生产实践、使用物品的方便性、特殊使用人群等领域中寻找发明创造的点子。
(1)设计一个能完成3种基本功能以上的液压传动系统,让学生理解发明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信心。
(2)根据已学知识,网上搜索、设计起重机液压系统,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三、“小班化”教学的成效
2012级两个机电专业学生顺利完成三年学习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3年来,两个班级学生在学校的各项竞赛中都名列前茅。技能中级工考核全员通过,成绩优、良率达4/5;市普通车工、数控车工、钳工技能大赛多人次获二等奖、三等奖。对口班在技能单招考试中全员通过分数线,平均分比去年高10分;对口单招考试中,机电专业综合成绩全市排名第一,比全市平均分高39.1分;其中1人被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录取,其他学生都被统招专科院校录取。就业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阶段,根据反馈,在技能、纪律、素质方面都得到了实习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
笔者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对机电专业课进行了“小班化”教学尝试,实验证明,“小班化”完全适合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并确信,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进一步努力,必将探寻到一种更科学有效的中职“小班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林雅乾,乔清.“技能竞赛与教育信息化”助力教学团队成长[J].江苏教育研究,2014(7).
[2]谢丽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探索,2013(5).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DB/OL].百度文库,2010(2).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