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歌剧《茶花女》的著名唱段《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进行了在演唱处理和风格把握方面的分析,认为这一唱段是女主人公薇奥列塔悲剧一生的高潮,她的形象是一个被社会不公平对待的、柔弱的、但对爱情坚贞奉献的下层女子,而不再只是一个可怜的交际花的悲惨形象,对演唱者要求情绪技巧到位但又要控制得当,才能使角色更加丰满。
【关键词】:演唱风格;悲剧
一、作者生平介绍及《茶花女》故事梗概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被誉为歌剧之王。《茶花女》是中年威尔第创作高峰期创作的,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讲述了一个巴黎名妓薇奥列塔为追求爱情而受到压迫、欺凌,沦落到被人玩弄地步的“茶花女”,牺牲于社会伦理道德的悲剧故事。
二、《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场景及宣叙调部分介绍
1、场景介绍
这一唱段发生在本剧的第三幕,薇奥列塔艰难的念着乔治的来信,乐队缓缓奏出爱情主题的旋律,好似遥远的回音,也预示着阿尔弗莱德的来临。此刻薇奥列塔的心情是最为复杂的:有期盼见到爱人的喜悦;有对自己人生的悲叹;有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所以又充满万般无奈和对人世地告别。
2、宣叙调部分介绍
116-126小节是一段宣叙调。器乐部分出现了半音,仿佛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声乐部分多为宣叙性的独白,是茶花女看完信以后内心的感受。“茶花女是以一种沉重、凄凉的心情,给观众展现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另一音乐形象。
三、《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咏叹调演唱分析
演唱前要运用想象、联想、移情等方法尽力将自己带入角色,才能更好地表现這首咏叹调。“唱词中第一句“永别啦,过去的美梦,”的进入是在前一小节的最后一个弱拍位置进入的,并且这种单音前缀的节奏型是在相对较慢的旋律进行速度的前提下进入的,再加上两个pp极弱的力度,整体上形成了一种缠绵感,作曲家在此结合上力度、速度以及六度大跳的音型,把这一一发挥地更加到位,更加贴切,甚至可以说稍许有点夸张,但正是这种表现手法才和薇奥莱塔的巨大心理反差相对应。在演唱过程中,有几个地方的气息控制应特别注意:第一句的最后一个音ridenti上的E音,这里的处理是稍稍放慢,这时气息应该拉住,由头腔共鸣缓缓地滑向那个E音,而不是无控制地冲上去,创造一种充满回忆气氛的意境。演唱这一句时情绪是绝望又带有对甜蜜爱情的回忆和告别,有一步一踉跄的感觉,换气不能太过频繁,以免破坏歌词意境,我认为在sato后换气较合适。
第二句作曲家赋予它甜美柔和的气氛,因此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变换,气息跟上,注意口型不可太夸张,融入角色。在唱完pallenti后需要一个深呼吸的时间,来保证这一乐句更强的气息支撑。第三句“la-mo-re d?Al-fre-do per-fi-no mi man-ca.”如果这一句在每词后都换一口气的话,就分解成了爱情、阿尔弗莱德、甚至、失去,显然词义变得支离破碎了我认为应该在Alfredo后换一口气,因为这一句在语法上是宾语前置,所以lamore d?Alfredo中间不能断开,后面的主perfinomimanca也不能断开,这样演唱保证了词义的完整性。”[1]演唱这一句时情绪渐渐激动起来,追忆与阿尔弗莱德的爱情,给自己以些许的安慰,持续的在较高音区,此时气息要扎住,不能越唱越浅,头腔共鸣多一些。换气点应在do后。第四句换气点也不能过多,应在gno后。感情更加充沛,情绪更加激动。但也要控制得当。
乐曲最后一句“Ah!tutto tutto fini or tutto tuttofini.”我认为这一句在Ah!tutto、tutto和fini后各设一个气口, or tutto、tutto后再分别换一口气。在这一句设置五个气口是因为这一句时薇奥列塔表达一切都已结束,把它唱得稍断些,与前面的连贯形成反差,每一个tutto的演唱都是不同的情绪表达,更明显地突出节奏重音,使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第二段气口的设计与第一段相同,在此不作具体分析。“B乐段的第二句tu accoglia o Dio的Di-o是一个上行六度音程,这里的气息不能呼出太多,Dio的高音A音在气息拉住的同时,声音不要全部放出来,做一个上滑音的半声效果,使人感觉象是一个对天的喊叫。因为此刻的薇奥列塔知道自己生命的烛火将燃烬,但又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留恋和不舍,她希望自己活下去但自知是个幻梦,此刻的心理状况极其矛盾和复杂,但确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所以在演唱这一句时气息一定不能突然呼出太多,必须紧紧拉住,声音顺着头腔挂上去,让人感觉是对天喊叫却又不会表现得太夸张,恰如其分地制造悲剧效果融化观众的心。”这一句音区逐渐下降,要注意真假音的混合,歌词虽然是重复的但要唱出不同的层次,此时威尔第笔下的薇奥莱塔可以说是虽生犹死。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这一首乐曲,由于女主角身体状况和情绪表达的要求,对气息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此时的她连说话都很困难,但歌剧表演需要我们用歌唱形式把主人公此刻的心理刻划出来,所以必须比薇奥列塔其他的咏叹调演唱更连贯,气息不能在某一句呼出过多,破坏音乐气氛。薇奥列塔的本性还是善良纯洁的,这里似回忆又似忏悔般的情绪表达加上若游丝般的气息控制把听众的心紧紧地拉住,创造悲剧性的戏剧效果,达到歌剧的又一高潮。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演唱好这首《茶花女》的著名唱段《永别了,过去的美梦》一定要先做好准备工作,仔细分析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仔细体会作曲家深刻的内涵,然后再结合演唱技巧,气息处理,把握人物角色的内心,才能更好的树立深入人心的演唱风格。
参考文献:
[1] 张俊青,《歌剧音乐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2] 凌宪初、崔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普修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12
[3] 李维渤、赵庆闰,《著名西洋歌剧咏叹调250首字对字译词》,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4](法)亚历山大·小仲马,《茶花女》,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08.01
[5]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6] 周书林,《茶花女》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大众文艺》,2012年第24期
[7] 王金霞,歌剧咏叹调的音乐核心主题材料分析——以咏叹调《永别啦,过去的美梦》,《电影评价》,2008年第12期
[8]周榕,浅谈《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北方文学》,2011.09.25
[9]喻樱,歌剧《茶花女》---薇奥列塔的声音塑造,《北方音乐》,2009.12.15
【关键词】:演唱风格;悲剧
一、作者生平介绍及《茶花女》故事梗概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被誉为歌剧之王。《茶花女》是中年威尔第创作高峰期创作的,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讲述了一个巴黎名妓薇奥列塔为追求爱情而受到压迫、欺凌,沦落到被人玩弄地步的“茶花女”,牺牲于社会伦理道德的悲剧故事。
二、《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场景及宣叙调部分介绍
1、场景介绍
这一唱段发生在本剧的第三幕,薇奥列塔艰难的念着乔治的来信,乐队缓缓奏出爱情主题的旋律,好似遥远的回音,也预示着阿尔弗莱德的来临。此刻薇奥列塔的心情是最为复杂的:有期盼见到爱人的喜悦;有对自己人生的悲叹;有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所以又充满万般无奈和对人世地告别。
2、宣叙调部分介绍
116-126小节是一段宣叙调。器乐部分出现了半音,仿佛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声乐部分多为宣叙性的独白,是茶花女看完信以后内心的感受。“茶花女是以一种沉重、凄凉的心情,给观众展现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另一音乐形象。
三、《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咏叹调演唱分析
演唱前要运用想象、联想、移情等方法尽力将自己带入角色,才能更好地表现這首咏叹调。“唱词中第一句“永别啦,过去的美梦,”的进入是在前一小节的最后一个弱拍位置进入的,并且这种单音前缀的节奏型是在相对较慢的旋律进行速度的前提下进入的,再加上两个pp极弱的力度,整体上形成了一种缠绵感,作曲家在此结合上力度、速度以及六度大跳的音型,把这一一发挥地更加到位,更加贴切,甚至可以说稍许有点夸张,但正是这种表现手法才和薇奥莱塔的巨大心理反差相对应。在演唱过程中,有几个地方的气息控制应特别注意:第一句的最后一个音ridenti上的E音,这里的处理是稍稍放慢,这时气息应该拉住,由头腔共鸣缓缓地滑向那个E音,而不是无控制地冲上去,创造一种充满回忆气氛的意境。演唱这一句时情绪是绝望又带有对甜蜜爱情的回忆和告别,有一步一踉跄的感觉,换气不能太过频繁,以免破坏歌词意境,我认为在sato后换气较合适。
第二句作曲家赋予它甜美柔和的气氛,因此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变换,气息跟上,注意口型不可太夸张,融入角色。在唱完pallenti后需要一个深呼吸的时间,来保证这一乐句更强的气息支撑。第三句“la-mo-re d?Al-fre-do per-fi-no mi man-ca.”如果这一句在每词后都换一口气的话,就分解成了爱情、阿尔弗莱德、甚至、失去,显然词义变得支离破碎了我认为应该在Alfredo后换一口气,因为这一句在语法上是宾语前置,所以lamore d?Alfredo中间不能断开,后面的主perfinomimanca也不能断开,这样演唱保证了词义的完整性。”[1]演唱这一句时情绪渐渐激动起来,追忆与阿尔弗莱德的爱情,给自己以些许的安慰,持续的在较高音区,此时气息要扎住,不能越唱越浅,头腔共鸣多一些。换气点应在do后。第四句换气点也不能过多,应在gno后。感情更加充沛,情绪更加激动。但也要控制得当。
乐曲最后一句“Ah!tutto tutto fini or tutto tuttofini.”我认为这一句在Ah!tutto、tutto和fini后各设一个气口, or tutto、tutto后再分别换一口气。在这一句设置五个气口是因为这一句时薇奥列塔表达一切都已结束,把它唱得稍断些,与前面的连贯形成反差,每一个tutto的演唱都是不同的情绪表达,更明显地突出节奏重音,使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第二段气口的设计与第一段相同,在此不作具体分析。“B乐段的第二句tu accoglia o Dio的Di-o是一个上行六度音程,这里的气息不能呼出太多,Dio的高音A音在气息拉住的同时,声音不要全部放出来,做一个上滑音的半声效果,使人感觉象是一个对天的喊叫。因为此刻的薇奥列塔知道自己生命的烛火将燃烬,但又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留恋和不舍,她希望自己活下去但自知是个幻梦,此刻的心理状况极其矛盾和复杂,但确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所以在演唱这一句时气息一定不能突然呼出太多,必须紧紧拉住,声音顺着头腔挂上去,让人感觉是对天喊叫却又不会表现得太夸张,恰如其分地制造悲剧效果融化观众的心。”这一句音区逐渐下降,要注意真假音的混合,歌词虽然是重复的但要唱出不同的层次,此时威尔第笔下的薇奥莱塔可以说是虽生犹死。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这一首乐曲,由于女主角身体状况和情绪表达的要求,对气息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此时的她连说话都很困难,但歌剧表演需要我们用歌唱形式把主人公此刻的心理刻划出来,所以必须比薇奥列塔其他的咏叹调演唱更连贯,气息不能在某一句呼出过多,破坏音乐气氛。薇奥列塔的本性还是善良纯洁的,这里似回忆又似忏悔般的情绪表达加上若游丝般的气息控制把听众的心紧紧地拉住,创造悲剧性的戏剧效果,达到歌剧的又一高潮。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演唱好这首《茶花女》的著名唱段《永别了,过去的美梦》一定要先做好准备工作,仔细分析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仔细体会作曲家深刻的内涵,然后再结合演唱技巧,气息处理,把握人物角色的内心,才能更好的树立深入人心的演唱风格。
参考文献:
[1] 张俊青,《歌剧音乐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2] 凌宪初、崔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普修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12
[3] 李维渤、赵庆闰,《著名西洋歌剧咏叹调250首字对字译词》,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4](法)亚历山大·小仲马,《茶花女》,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08.01
[5]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6] 周书林,《茶花女》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大众文艺》,2012年第24期
[7] 王金霞,歌剧咏叹调的音乐核心主题材料分析——以咏叹调《永别啦,过去的美梦》,《电影评价》,2008年第12期
[8]周榕,浅谈《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北方文学》,2011.09.25
[9]喻樱,歌剧《茶花女》---薇奥列塔的声音塑造,《北方音乐》,20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