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拨出的第一个电话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散文非常感人,用了非常古老的“母爱”话题,利用电话这个载体,讲出当下年轻人的情感故事。所有的孝敬都在细节里,不论父亲多想儿子,儿子多想父亲,可是每次父子通话总是寥寥数语,彼此就尴尬起来,而一旦母亲接过电话,母子俩就格外话多。一个喧嚣、匆忙的时代,母爱从未缺席。这篇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作品,让我们感受不曾丢失的温暖,这个母亲是所有儿子的母亲,这个儿子也是所有母亲的儿子,一个好作品就是这样容易引起共鸣。
  原来家里有一部座机,我打过去时,通常是靠床边看电视的父亲接的,母亲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老实讲,我能跟父亲说什么呢?你吃饭了吧?北京下雨了吧?工资发了吗?单单这幾句话可以重复好几次,余下的时间我们双方都尴尬,不知道说些什么好。然后,我会小心翼翼地问一句:“我妈在不在?”电话那头父亲也松了一口气,让我母亲接电话。
  母亲的声音一旦在那头响起,我内心中那份亲切感就油然而生,也不用刻意找话题,自然而然话就多了起来:从今天吃了什么到被子有没有晒,从棉花有没有人收到我工作中碰到的事情,都是可以聊的。
  有了我两个侄子后,为了接送方便,家人给父亲配了一部老人机。单为教会父亲如何拨打电话号码和接听电话,我就费了不少功夫。母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摇摇头:“好复杂,搞不懂。”便忙着去做饭了。
  家里有一个能联系的手机就可以了,座机坏了后,每回都是打父亲的手机。父亲有时候打牌,有时候打瞌睡,打给他时常没有接听。接听后还是翻来覆去的那几句问候。因为通常父亲不在家里待着,所以与母亲通话的机会也少了。
  不过父亲有了手机后,时常会给我打电话,尴尬地说了几句后,会把手机递给母亲:“你妈想你了,你跟她说。”我会听到那边母亲的反驳声:“明明你想说话,赖我!”
  父亲说:“你接噻!你接噻!”母亲接了电话后,我们又会说十几分钟。
  两个侄子在城里读书,哥哥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父亲负责接送侄子们上下学,母亲负责做饭洗衣服等日常杂事。父亲很快适应了城里的生活,送完侄子们去学校,慢慢溜达到公园去打牌;而母亲始终舍不得乡下的几亩地,把城里的事情做完,便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往家里赶。我时常鼓励母亲尝试一下城里的生活,可以去跳跳广场舞,结交一些朋友,但母亲笑道:“哎哟,我哪里搞得来!”她始终还是习惯乡下的生活:田地、庄稼、日升日落、风吹雨打,六十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生命节奏带给她的安定感。
  父母亲两个人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哥哥便为母亲也配了一部手机。有一天早上母亲给我打了个电话,很不好意思的口吻:“别人教我按电话号,我看打给你是不是通的。”母亲不会用手机,这我知道。
  几天后的下午六点多,我正在跟朋友聚餐,母亲又一次打来电话:“你晓得你哥的电话不?屋里没得电咯。原来一直是你嫂子交的电费,我又搞不清楚的……”
  听了半天,我才弄明白她从城里回到家,发现家里没有电了。之前都是嫂子在手机上直接支付电费的,可是她手机里又找不到哥哥的电话。虽然很可能她手机里存有我们家里所有人的电话号码,但是她不识字。打电话在我们看来这么容易的事情,在母亲这边,是很不容易的。我能想象得到,天已经黑了,而她坐在黑糊糊的家里,一时间不知所措。这个世界对她来说太过迅速太过复杂,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她只能给我打电话。
  有些事情不能深想。比如我不能细想母亲一个人坐在黑暗房间中的场景。很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做客,很晚才回来。母亲说她一个人坐在门口等我们,那时候也没有电,她就一直等着,等到后来眼泪落了下来。而现在,她在那里,我在北京,哥哥和嫂子在东莞,父亲和侄子们在城里。那个片刻,母亲孤单一人,她内心是害怕的,我懂。
  我跟哥哥通了电话,让嫂子来交。这个等待的间隙,母亲又打来几个电话,口吻焦急。我安抚她,电很快就会来。她反复地说:“我真是搞不懂哩!”
  她也搞不懂我。我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一个谜。我做了些什么,她不懂;我在想什么,她也不懂。她对我没有任何额外的期待,只希望我好好生活就够了。
  过年快走时,母亲说:“你回北京后,被子要记得晒起来。”我说没有地方可以晒被子,我租的房子不靠窗,没有阳台,晒到外面容易被人家偷走。母亲吃惊地问:“那你被子从来没有晒过?”我说是的。
  母亲在一刹那间露出极为难过的神情,她低着头,手中叠着衣服,“那么样睡的呢?你一个人在外面,叫我么样放得下心?总得有个人照顾你……”
  我说:“我会照顾我自己的。”可是说的同时,我心里也分外难过起来。我懂母亲的难过,我也为自己难过。这些年来,我也不希望自己是孤单的,可兜兜转转的,我还是孤单的。这些我没有跟母亲说过,但母亲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她看我的眼神中,都是疼惜。没有人比母亲更在乎我,我快乐她才快乐。可是我的快乐,她不懂;我的不快乐,她也无能为力。
  原来她会逼我结婚,现在她不逼了,她把她的担心收在心里,因为怕给我压力。虽然不说,但她看我的眼神,我知道她的担忧,她担忧我在外面过得苦。
  有一回看母亲闷闷不乐,问她怎么了,她说:“你现在衣裳都买不起了?”说着她拿着我的秋裤给我看,那秋裤多处都破了。我说:“不是买不起,是这条穿得最舒服,反正别人也看不见。”母亲不信,认定我太省钱,难过了很久。我给她钱,她板着脸说:“你不花钱,我不能花你钱。”
  而我在北京的家里收拾衣柜时,在最角落里发现一个袋子,打开一看是新床罩,想起这是母亲在我离开家之前给我买的,我竟然都忘了。把平日用的破床罩丢掉,换上这床新的,忽然想起那天和母亲买床罩的点滴,心里一揪。
  我与母亲就这样相互牵绊着,直到终有一天一个人起身离去。母亲第一次打的电话我挂了后一直没睡着,心里盘绕一个念头:如果以后母亲不在了,当我想起这个早晨她打来的电话,会不会难过?——我对她的所有记忆都会让我难过。
  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其他文献
我的同桌黄心玥乍一看,还真算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生。一头如瀑的头发温柔地散落在红白相间的校服上,娴静又高雅。可实际上她是个名副其实的无敌破坏王。自进校以来,与她有关的生活用品最后的下场都是遍体鳞伤。这不,看她一副怏怏不乐的样子,她可能又搞“破坏”了。  “珂轩,这该怎么办呢?”她涨红了脸,垂头丧气地站在我的面前。  “怎么了?”我好奇地凑过去,有些不解地问。  她手上拿着我们班的班牌,与平时不同的是
看过那么多别人的故事,电影也好鸡汤书也罢,无论是痛心疾首还是豁达重生,我们最想获得的不是别人那样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那些故事里认真的说辞,教你怎么好好爱,好让原本寂寥的生活能拥有一剂针药,在作死时悬崖勒马,失心疯时药到病除,不至于白瞎了自己,成为别人的一个玩笑。    但后来嘴里念着别摔倒的是我们,摔得最狠的也是我们,告诉自己不许哭的是我们,哭成傻瓜的还是我们。  我们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
市立医院门口挤满了前来就诊的病人。人虽多,但仍要按诊号就医。  一个中年妇女后面跟着一个手拿就诊单的青年,他们进了诊室,把就诊单交给了医生。医生让他们到X光室拍片。患臼齿化脓的妇女先拍,患肺病的青年后拍。那妇女把就诊单交给医生后就走了。  患肺病的小伙子拿了X光片在专科门诊门口候诊。现在轮到他了。医生仔细地研究了他的X光片说:“你臼齿化脓,必须立即动手术。”  小伙子听了一怔,刚要说话。医生解释说
小说《离歌》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名字叫毛北。  毛北生于一个小城市的精英家庭,从小家境优越,受父母宠爱。    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几乎没有碰到过艰难险阻。高考前夕,他当着好友的面发誓:“我毛北将来一定要考入北大,离开这里!”言之凿凿。  语文考试前夕,毛北有点感冒,起床稍微迟了一些。匆匆赶往考场,他没有迟到,但情急之下居然忘记带准考证了。  毛北当即就慌了,大汗淋漓,匆忙
她叫小乔。  他不叫周瑜,但是因为姓周,而且人人都知道小乔对他垂涎三尺,所以大家叫他周郎。  他是不乐意的。  因为周郎一向雄姿并不英发。他高而且瘦,非常绅士,非常沉默,非常拘谨,一心扑在学习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事、物能够激荡起他的雄心,除了成绩。别提什么女生了,他根本没兴趣。他的人生字典里,“爱情”还没孵化出来呢。  于是这两人形成了奇妙的关系——恋人和敌人。她越当他是恋人,他越当她是敌人。她
201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成立110周年,它的前身是于1909年9月9日始建的京师图书馆。如今,国家图书馆已是亚洲第一大图书馆,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古籍馆三处馆舍并立,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馆藏文献超过4000万册件,古今中外、集精撷萃,位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七位,其中中文文献收藏世界第一,外文文献收藏居国内首位。最早的馆藏可远溯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拥有“
山路很滑,祖父却照例缓缓地走着,厚绒衣裹着的两手背在身后,欠着腰,脚在泥泞中左右探着。他将帽檐向下遮,挡住未尽的一点余芒,而刺入我眼睛的,是那道在颠簸起伏里忽明忽暗的,随祖父而来的光,那是什么?  祖母“头七”烧完,我家按规矩做东,宴请了前来祭奠的亲眷。院中围满八桌,灶火炊烟蒸腾环绕在方寸之地内,我的目光在不断寻找祖父,四处找不见人。  我信步走出,只见院口一方供人歇足的小石板上,祖父蹲在那里,不
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清时大学者王夫之隐居石船山,勤奋治学,笔耕不辍。  一日,朋友来访,相谈甚欢。至暮色,依依不舍送别朋友,王夫之步履蹒跚。朋友见状,不忍让其相送。王夫之执朋友双手说:“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朋友拱手而别,行至十五里,忽然想起雨伞落在王夫之处,于是反身而取。回到石船山下,见草堂边王夫之仍恭恭敬敬立在原处望着远方,还沉浸在“心送”之中。  一个真诚的人,无论什么都可以把自己的
“发现”首先是一个动词。它站在很多很多的动词之上,甚至是站在所有动词之上。就像一只鹰站在高大的树上,站在屋顶上,站在悬崖上,站在屹立的山峰上。   这众多的动词不胜枚举。诸如观察、寻找、尝试、探索、实验、推测、思考……几乎所有的动词,它们共有一个指向,它们所能达到的心灵成果,就是发现。  把那些动词想象成一只动物、一个人或者一阵风,它们也许朝着不同的方向运动,但在某一个奇妙的时刻,它们将抵达“发现
小时候,  轻轻摘下映山红,  含进嘴里,  润在心里。  虽然口袋空空,  映山红装缀了姹紫嫣然的少年梦。  长大后,  脚下生风,  追逐理想。  向往的光在灯红酒绿街头拐角处,  那里只生长钢筋水泥的森林。  年年岁岁,  四月,总有一场轰轰烈烈的花事盛装。  映山红,经历过千万次的风霜雨雪,  早已练就了她无限的坚韧与博雅,  却为何在风暖柳烟时流淌出殷红的血?  又或是她只想以熊熊燃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