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莫高窟初唐第335窟的“劳度叉斗圣变”中出现四僧证降和外道美女诱惑舍利弗等情节,虽对“劳度叉斗圣”故事有所发展,但或许仍基于部派佛教的叙述体系,致使该图像在此后大乘思想主导的语境中发展停滞。仔细对读《贤愚经》和《降魔变文》,可发现二者在各场景表现的舍利弗形象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或可成为观察“劳度叉斗圣变”这种绘画题材在敦煌壁画中一度中断而后重现之原因的关键—《降魔变文》通过弱化舍利弗在斗法中的表现、强调声闻乘与大乘的差距,使“劳度叉斗圣”的故事自然融入大乘佛教的叙述体系。9世纪以后,随着俗讲在中原流行以及晚
【基金项目】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0M68342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批准号B1803),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敦煌石窟历史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高窟初唐第335窟的“劳度叉斗圣变”中出现四僧证降和外道美女诱惑舍利弗等情节,虽对“劳度叉斗圣”故事有所发展,但或许仍基于部派佛教的叙述体系,致使该图像在此后大乘思想主导的语境中发展停滞。仔细对读《贤愚经》和《降魔变文》,可发现二者在各场景表现的舍利弗形象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或可成为观察“劳度叉斗圣变”这种绘画题材在敦煌壁画中一度中断而后重现之原因的关键—《降魔变文》通过弱化舍利弗在斗法中的表现、强调声闻乘与大乘的差距,使“劳度叉斗圣”的故事自然融入大乘佛教的叙述体系。9世纪以后,随着俗讲在中原流行以及晚
其他文献
《张果见明皇图》是元代画家任仁发的重要作品,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其图画风格、画面叙事和画外寓意等,对画面左侧四位男装打扮的人物(常被认为是宫宦侍从)则多有忽视.作者结合
汉墓中的亡者,无论是生活水平尚可的平民、下层官吏,还是高官和贵族,其葬服中多会有以布单衣为代表的布类服装,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汉墓中的遗存及相关信息进行考察,可
通过精简集合样本数、从数字拆分中删除new操作、加快方阵旋转、使用映射替换集合以及检测与消除无效组合等手段,使得优化后的算法运行时间在7阶时能够缩短为原来的约1/2200。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意在说明如何将技工院校统计学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捕捉统计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抓好时机,对学生做好思政教育,使他们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电子媒体的普及,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在各大职业学校教育活动中应用愈加广泛。然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影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电子商务教学模式亟待进行变革和调整。就如何在体验式教学引导下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电子商务教学中展开分析。 [关 键 词] 体验式教学;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教
[摘 要] 在旅游服务业中,作为人才主力军的导游员普遍存在较高的离职率,导致旅游业一直面临着优秀导游人员严重流失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18年3月批准设立文化和旅游部,代表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即文旅之间的大融合,这也预示着导游员这一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特殊群体,将在国家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中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对于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以
[摘 要] 以使用图表分析数据为例,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及必要性,借助信息化手段,以任务教学法和分层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引入中职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强调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信息化;任务教学法;分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数控系统中的数控加工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二维动画模式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模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二维动画模式,三维动画模式所体现出的真实感大大促进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就Inventor软件在数控加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浅谈。 [关 键 词] Inventor软件;数控加工;教学
本文通过解读丹麦陶瓷设计大师欧尔·杰森(Ole Jensen)的陶瓷作品,分析其作品所表现的“桌上空间”的设计思想,解析手工艺传统和工业化生产相结合的制作工艺,阐释其作品所蕴
《罗摩衍那》是印度教史诗,描写了主人公罗摩非凡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罗摩故事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罗摩文化。就美术方面而言,罗摩故事作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艺术题材几乎渗透到东南亚南传佛教国家的每一种造型艺术中,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样貌和独特的审美旨趣。本文依托于田野考察,以具有代表性的佛寺为例,对泰、缅、柬、老罗摩故事壁画的形成轨迹、主要遗存、形式风格进行分析与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