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知识与信息快速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应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还渗透到学生的知识学习中。对于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内容,而如何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是每个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故就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与探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网络时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信息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的整体速度,还直接影响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基于此,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他们未来工作就业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的。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特点
(一)综合性
信息素养不再是简单的含义内容,而是具有多层次和多角度特征的综合性概念,且这个概念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如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评价等等。针对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而言,从某个层面和某个角度对其进行描述都是不够完善的,这也充分地突出了信息素养是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概念内容。
(二)交叉性
信息素养不只是对信息学领域的片面化体现,还是具备多学科交叉特征的综合性能力,是经由传统文化素养、信息理论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等诸多方面内容,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是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交叉掌握和应用的反映。
(三)渗透性
信息素养所具有的渗透性特点,涵盖了信息的价值观、发展觀以及人生观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对信息化时代下技术人才的思维发展和行为养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能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信息知识和能力素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息道德素养充分渗透在信息行为结果和行为价值中,且内涵和外延会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二、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
第一,对于一些信息意识淡薄的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形式。但因其缺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完课后学习任务后,学生会表现出对学习任务的应急心理,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到图书馆中查阅相关信息资料。第二,对于那些在信息能力、信息法律、伦理意识等方面较为薄弱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片面地认为只有“计算机犯罪”才是真正的违法行为,其他的不良行为是不涉及违法犯罪的,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行为方式和语言态度的约束和规范。第三,对于信息意识薄弱和信息能力较差的高校大学生,他们获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来自课堂教学,不会主动到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甚至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内容,也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当前信息化时代建设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学生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查阅相关资料时,缺少对信息检索功能的应用,导致整个资料的收集过程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自主学习环节。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重要素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为贴切。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具备了较高水平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其未来的工作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时代发展需求。
近年来,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受到各方面重视,各个高校不仅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列为教学必修课程,还增加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长。但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只是能够学到简单的编程手段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培养课程缺少系统化的教学指导,导致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当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使人们已置身信息的海洋中,不仅能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内容,还能将有效的信息内容转变为自身的素质能力。
(一)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学作用
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校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促使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如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技术优势等等,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完善,高校图书馆中的书籍资料,不仅是文献资料和书本资料,还需要在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充分融合网络平台的功能优势,向电子出版物和电子数据库以及数字化文献等方向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文献资料的增设,对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障能力,促使其信息操作技能的提升。
此外,高校图书馆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不仅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还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高校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和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认清图书馆的教育价值和教学功能,通过改进和创新图书馆内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从主客观层面上调动图书馆的教学优势,促使其承担起素质教育教学的重任。 (二)注重大学生信息技能教育培养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促使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应用弊端日益凸显。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直到毕业,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使用能力都无法与当前社会的建设发展需求所匹配。当遇到各种负面信息时,由于一些高校大学生不具备信息分辨能力,无法及时区分哪些为不良信息,甚至无法及时且高效地获取信息内容,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建设发展,为信息技术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展示舞台,并且为了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观念,创新课程设置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强调“学以致用”理念,逐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此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根本目的,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计算机网络道德建設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灵魂,且直接影响到每个人在信息化时代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效果。然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信息道德与其他的信息要素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不再是简单地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更会直接作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所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面对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时,德育工作人员要注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辨别真善美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这也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四)提高高校大学生自我完善能力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人们在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更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信息技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提高信息能力。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敏感程度,对各种信息形成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够从繁杂的信息内容中获取到自己所需且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并充分发挥出这部分信息内容的价值意义。其次,要对信息内容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以及对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保持足够的专注度,逐渐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最后,要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准确地判断每个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剔除学习中的不良信息,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信息核心内容的把握,逐渐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信息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
(五)结合社会性活动培养信息素养
社会性活动所发挥出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意义,对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巩固作用,还能加强学生与学校以外的人员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例如,大学生在每个寒暑假都会回家过节,每个家庭都处在社区中,所以社区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宣传作用。社区可以利用局域网络宣传、知识检索大赛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技术操作能力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促使信息素养成为当前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都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培养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中,要从我国教育的整体大环境出发,正确分析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培养路径,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高素质、强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推动国家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慕云,陈勤,程涛,等.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2(6).
[2]杨虎民,余武.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皖北地区高校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2).
[3]段金菊.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信息素养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2(3).
[4]韩玉,黄易,潘梦雪.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5]武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S2).
[责任编辑 谷会巧]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网络时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信息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的整体速度,还直接影响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基于此,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他们未来工作就业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的。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特点
(一)综合性
信息素养不再是简单的含义内容,而是具有多层次和多角度特征的综合性概念,且这个概念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如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评价等等。针对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而言,从某个层面和某个角度对其进行描述都是不够完善的,这也充分地突出了信息素养是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概念内容。
(二)交叉性
信息素养不只是对信息学领域的片面化体现,还是具备多学科交叉特征的综合性能力,是经由传统文化素养、信息理论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等诸多方面内容,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是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交叉掌握和应用的反映。
(三)渗透性
信息素养所具有的渗透性特点,涵盖了信息的价值观、发展觀以及人生观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对信息化时代下技术人才的思维发展和行为养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能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信息知识和能力素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息道德素养充分渗透在信息行为结果和行为价值中,且内涵和外延会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二、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
第一,对于一些信息意识淡薄的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形式。但因其缺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完课后学习任务后,学生会表现出对学习任务的应急心理,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到图书馆中查阅相关信息资料。第二,对于那些在信息能力、信息法律、伦理意识等方面较为薄弱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片面地认为只有“计算机犯罪”才是真正的违法行为,其他的不良行为是不涉及违法犯罪的,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行为方式和语言态度的约束和规范。第三,对于信息意识薄弱和信息能力较差的高校大学生,他们获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来自课堂教学,不会主动到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甚至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内容,也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当前信息化时代建设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学生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查阅相关资料时,缺少对信息检索功能的应用,导致整个资料的收集过程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自主学习环节。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重要素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为贴切。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具备了较高水平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其未来的工作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时代发展需求。
近年来,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受到各方面重视,各个高校不仅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列为教学必修课程,还增加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长。但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只是能够学到简单的编程手段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培养课程缺少系统化的教学指导,导致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当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使人们已置身信息的海洋中,不仅能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内容,还能将有效的信息内容转变为自身的素质能力。
(一)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学作用
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校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促使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如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技术优势等等,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完善,高校图书馆中的书籍资料,不仅是文献资料和书本资料,还需要在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充分融合网络平台的功能优势,向电子出版物和电子数据库以及数字化文献等方向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文献资料的增设,对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障能力,促使其信息操作技能的提升。
此外,高校图书馆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不仅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还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高校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和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认清图书馆的教育价值和教学功能,通过改进和创新图书馆内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从主客观层面上调动图书馆的教学优势,促使其承担起素质教育教学的重任。 (二)注重大学生信息技能教育培养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促使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应用弊端日益凸显。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直到毕业,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使用能力都无法与当前社会的建设发展需求所匹配。当遇到各种负面信息时,由于一些高校大学生不具备信息分辨能力,无法及时区分哪些为不良信息,甚至无法及时且高效地获取信息内容,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建设发展,为信息技术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展示舞台,并且为了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观念,创新课程设置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强调“学以致用”理念,逐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此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根本目的,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计算机网络道德建設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灵魂,且直接影响到每个人在信息化时代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效果。然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信息道德与其他的信息要素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不再是简单地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更会直接作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所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面对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时,德育工作人员要注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辨别真善美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这也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四)提高高校大学生自我完善能力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人们在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更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信息技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提高信息能力。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敏感程度,对各种信息形成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够从繁杂的信息内容中获取到自己所需且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并充分发挥出这部分信息内容的价值意义。其次,要对信息内容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以及对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保持足够的专注度,逐渐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最后,要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准确地判断每个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剔除学习中的不良信息,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信息核心内容的把握,逐渐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信息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
(五)结合社会性活动培养信息素养
社会性活动所发挥出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意义,对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巩固作用,还能加强学生与学校以外的人员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例如,大学生在每个寒暑假都会回家过节,每个家庭都处在社区中,所以社区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宣传作用。社区可以利用局域网络宣传、知识检索大赛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技术操作能力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促使信息素养成为当前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都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培养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中,要从我国教育的整体大环境出发,正确分析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培养路径,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高素质、强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推动国家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慕云,陈勤,程涛,等.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2(6).
[2]杨虎民,余武.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皖北地区高校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2).
[3]段金菊.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信息素养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2(3).
[4]韩玉,黄易,潘梦雪.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5]武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S2).
[责任编辑 谷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