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体现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蕴涵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化学又与整个自然科学一样,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成为文化的基础,并贯穿全部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关键词】化学 课堂教学 人文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16-01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课堂教学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课外的开发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来说也是如此,课堂上45分钟的教学演示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尤其对于化学实验中一些细微的变化,如果不是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去完成的话,很难对化学知识有印象深刻的领悟。所以,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来说,课堂外的延伸实验是至关重要的,多次的课外延伸实践能帮助同学增强化学实验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化学应用实践能力,这不论是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还是将来的其他方面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能够产生动机的特殊意识倾向。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瑰丽多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来进行。用玻璃管向烧杯中的热水缓慢通入氧气,学生会看到的现象是,白磷开始燃烧,并伴有火光产生,而红磷却没能燃烧。试验结束后,教师应当理解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却不能够燃烧”,以及“水中的白磷具备什么条件才开始燃烧”。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驗现象作出合理科学的解释。之后,教师还可以再补充一个实验,即“取少量红磷置于铜网上方,并在火焰上方加热”,学生可以观察到此时红磷在空气中直接燃烧,再与前面的结论进行对比,就不难总结出燃烧的条件了。
  二、加强老师在化学定量实验中的领导作用
  不管实战理论课堂还是在实践课堂,老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老师只有正确的知道学生进行思考,观察才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发展。老师应意识到,教育不仅仅只是為了考试,要想考的好兴趣也必然是青春期孩子们的必然选择。在化学定量实验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要提前告诉学生要观察的现象以及目的,要先让学生探索然后再一步一步的诱导。这样学生自己也思考了,最后老师需要的效果了达到了。在学生的研究实验中,学生如果错了,老师要先让他自己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老师要适当的给予帮助,这样就会减少许多弯路,学生也不会因为烦躁而放弃,反而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分析能力,养成严密思维的习惯。
  三、变式教学,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具有新奇、独特、变通等特点,其表现为思路开阔,不局限于传统观念和自己的这是句限,能 迅速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富于想象,兴趣广泛,能把探索目光投向 未来。在教学中,教师在强调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肯基本技能在同时,应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变式教学,启发学生巧妙地运用知识。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和利用“发散性问题”进行教学。想一想NaOH(固)P2O5(固)、CaCl2(无水)为什么可归为一类。从下列物,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碱石灰 D.生石灰 解这类题就是尽可能从各个角度找出所给物质所具有的相同属性。如上述三种物质均为固体,均为纯净物,均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这些属性都具有的只有CaO。通过变式教学,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起到强化作用,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渊变化后的新情况,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水平。
  四、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老师在帮助学生做实验,因为很多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得到最后的结果就可以了!不得不说,老师忽视了学生在实验过程所学到的知识!老师看到学生不会用一些化学器皿时,怕学生浪费时间,怕学生损坏器皿,往往就自己去帮学生做了!也许老师会认为这就帮助了学生,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使他们可以更快结束实验,得到结果!但是学生要的不仅仅是那个结果,这样的帮助使得学生失去了更多的知识!学生的实验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练习才能形成,这是任何其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实验练习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而且要强调必须手脑并用。因此在经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后(即学生已初步学会实验以后),学生实验时,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在实验步调上整齐划一,而应放手。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做实验,使学生能将自己个人的积极的思维渗透到实验技能练习的过程之中。老师们要记得学生自行实验中可能会多破几支试管,多碎几只烧杯,但只要教师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学生的实验能力就会稳步提高,同时还能锻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实验品质。
  五、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并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黄河已受到污染,那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学习“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景,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现存的化学情景,是无处不有,扣人心弦,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为使我们的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新课改对化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教学方法的选用不是固定死板的,必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并且不断改善。只有立足于学生、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积极有效的发展,才能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3]郑金洲:探究化学课堂的教学方法[J].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8)
  [4]陈俊来:开放性化学问题的设计与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02 ( 7-8 )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的部分,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文,还能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作者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解。阅读的能力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具有表现形式丰富、色彩绚丽、趣味性高的优势,更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本文结合小学生国画发展现状,对其教学实践、创作经验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从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措施、实践方法的探讨。  关鍵词:小学美术;国画;创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128-01  小学美术教学是当代素质教育的
【摘要】日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师有效提问的授课策略成为了许多小学教师首选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不断地研究授课的内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具有明确针对性、具有明确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小学生最为直接的了解数学知识的深层内涵,这种方法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非常有效。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专项研究,为如何保障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策略 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周江认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关注和解决外来人口的租赁住房问题。解决思路大体有两种:一是改造后的城中村中仍然保留低端租赁住房的市场功
摘 要:从“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人员创新”三个方面构建了会展企业服务创新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并测算各驱动因素的权重。表明,“产品创新”对会展企业服务创新的驱动力最强,“新产品市场化过程”决定“产品创新”程度,“高层管理者的持续创新精神”和“基层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在所有三级指标中分别占有最高权重和最低权重。依据测算结果为会展企业服务创新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WSP-AHP;服务创新;驱动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同步发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前言